一种膨胀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72666阅读:209来源:国知局
一种膨胀阀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阀门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膨胀阀。



背景技术:

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蒸发器四大部件共同组成了制冷系统,膨胀阀是制冷系统中的一个重要部件,一般安装于冷凝器和蒸发器之间,膨胀阀能够使经蒸发器蒸发的气体通过压缩机增压液化至高温高压的液体制冷剂,并通过其节流口节流成为低温低压的雾状液态制冷剂,然后制冷剂在蒸发器中吸收热量达到制冷效果,膨胀阀通过蒸发器末端的过热度变化来控制阀门流量,防止出现因流量过小蒸发器面积利用不足和流量过多蒸发器面积不足制冷剂气化不完全而吸入压缩机产生液态冲击。

如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号:201210419218.1)公开了一种膨胀阀,包括具有进口端和出口端的外壳,外壳内固定有具有内腔的呈直筒状的阀体,阀体侧壁上开设有连通内腔和外壳的进口和出口,外壳和阀体之间设有将进口与出口隔断的隔套,内腔内设有能沿着内腔滑动的且相配对的阀芯一和阀芯二,在阀芯一和阀芯二之间内腔中部固定有挡圈,内腔两端分别设有使阀芯一和阀芯二具有向挡圈移动趋势的弹簧组件,阀芯一与阀芯二之间设有能对阀芯一和阀芯二具有缓冲作用的阻尼结构,所述阻尼结构包括阀芯一的头部依次具有的前圆柱、前节流锥、后圆柱、后节流锥、前导向柱和所述阀芯二上依次具有与阀芯一头部相匹配的后节流锥孔、后圆柱孔、透空槽、前节流锥孔和前圆柱孔,然而该阻尼结构是通过前节流锥面与前节流锥孔、后节流锥面与后节流锥孔配合来阻断流量,而阀芯一与阀芯二相对移动开启时,前节流锥面与前节流锥孔、后节流锥面与后节流锥孔同时开启,因此该膨胀阀仅仅是实现了双重阻断,但是空调系统运转是包括五个阶段,分别为:1、中间制热、中间制冷;2、额定制热、额定制冷;3、最大制冷、最大制热;4、底纹制冷;5、高温制热;该五个级别对应的制冷剂流量也分为五级,显然的,上述的膨胀阀难以实现制冷剂流量的多级精确调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膨胀阀,用于解决现有膨胀阀流量控制精度低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膨胀阀,包括阀芯一和呈柱状的阀芯二,所述阀芯一具有贯通的节流孔,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二端面上具有呈柱状并能够插入节流孔的插接头,该插接头的外径小于阀芯二的外径,所述节流孔内壁上自孔口向内具有至少两个不同直径的直筒面,所述插接头外壁上具有至少两个呈环形且不同直径的节流壁,当所述插接头插入节流孔时节流壁能够与直筒面相对并形成节流通道。

在制冷剂的作用下,当阀芯一与阀芯二相对远离移动,即插接头抽出时,不同直径的节流壁依次与不同直径的直筒面形成节流通道,且不同节流壁与不同直筒面之间形成的节流通道的横截面积各不相同,其中最小直径的节流壁与最大直径的直筒面之间能够形成最大横截面积的节流通道,当插接头插接在节流通道内不相对移动时,至少能够形成一个节流通道,而当形成多个节流通道时,由横截面积最小的节流通道对制冷剂的流量进行控制,在插接头的持续抽出过程中不同横截面的节流通道依次对制冷剂流量进行精确控制。

在上述的膨胀阀中,所述节流壁和直筒面各自沿插接方向按照直径递减依次排列。由于直筒面的直径沿插接头的抽出方向依次增大,因此在插接头抽出时任一节流壁与各直筒面依次形成的节流通道的横截面积依次增大,同理,节流壁的直径沿插接头抽出方向依次增大,因此在插接头抽出时任一直筒面与各节流壁依次形成的节流通道的横截面积依次增大,从而实现对制冷剂的流量有序精确控制。

在上述的膨胀阀中,直径较大的节流壁与直径最大的直筒面形成的节流通道横截面积小于直径较小的节流壁与直径最小的直筒面形成的节流通道横截面积。当插接头抽出时,直径较大的节流壁先形成节流通道,直径较小的节流壁后形成节流通道,且后形成的节流通道的横截面积大于先形成的节流通道的横截面积,即节流通道的横截面积依次增大,具体的,在制冷剂通过量较小或者不通过时,阀芯一与阀芯二相抵靠,插接头完全插接在节流孔内,制冷剂需要通过膨胀阀时会顶推阀芯一或者阀芯二,使得阀芯二与阀芯一做相对远离移动,即插接头逐渐抽出节流孔,当直径较大的节流壁与直径较大的圆柱面相对并形成节流通道,该节流通道的横截面积较小,实现制冷剂流量的第一级控制,当随着插接头的继续抽出,该直径较大的节流壁移出节流孔而与直径较大的直筒面错开,不会对制冷剂的流量产生控制,而下一个直径较小的节流壁与直径较小的直筒面相对形成节流通道,该节流通道的横截面积变大,从而实现制冷剂流量的第二级控制,当随着插接头的继续抽出,该直径较小的节流壁与另一个直径较大的直筒面相对形成节流通道,该节流通道的横截面积进一步增大,从而实现制冷剂流量的第三级控制,当然在阀芯一与阀芯二相对靠拢的复位移动过程中,节流通道的横截面积则分级依次变小,具有较好的缓冲作用,因此本膨胀阀能够精确的实现对制冷剂流量的至少三级控制。

在上述的膨胀阀中,当直径最大的节流壁与直径最大的直筒面相对时,至少还有另一个节流壁与直径最小的直筒面相对或者至少还有另一个节流壁位于直径最小的直筒面的轴向内侧,且该另一个节流壁为圆柱面。当直径最大的节流壁与直径最大的直筒面相对时形成横截面积最小的节流通道,而此时另一个节流壁与最内侧的直筒面相对或者位于该直筒面内侧,因此当插接头抽出时,该另一个节流壁能够依次与各直筒面相对并形成节流通道,且节流通道的横截面积依次变大,实现制冷剂流量的分级控制,其中由于该另一个节流壁为圆柱面,因此在该圆柱状的节流壁与直筒面相对至逐渐错开的过程中,节流通道的横截面积不会发生变化,因此制冷剂的流量变化小,即在该另一个节流壁形成的每一级节流通道的流量控制过程中流量变化小,流量控制精度高,因此本膨胀阀能够实现对制冷剂流量的分级精确控制。

在上述的膨胀阀中,直径最大的节流壁为圆锥面,且该节流壁直径较大的一端延伸至阀芯二的端面上。该圆锥状的节流壁最先与直筒面形成节流通道,且随着插接头的抽出,节流通道的横截面积逐渐变大,从而起到缓冲作用,即本膨胀阀在开启的瞬间能够形成至少一级流量缓冲,使得阀芯一与阀芯二的相对移动更加稳定,便于后面对制冷剂流量的精确控制。

在上述的膨胀阀中,所述插接头外壁上具有至少两个凸出的环形节流部,其中一个节流部一端延伸至阀芯二的端面上,所述节流部的外周面为上述的节流壁。节流壁通过节流部形成,高于插接头的外壁,减小插接头外壁对制冷剂流量的控制产生影响,提高制冷剂流量控制精度。

在上述的膨胀阀中,所述节流壁有两个,所述直筒面有四个,当阀芯一与阀芯二相抵靠时圆锥状的节流壁与直径最大的直筒面正对。一个节流壁为圆锥面,另一个节流壁为圆柱面,在插接头的抽出过程中,圆锥面能够实现制冷剂的第一级流量缓冲,而圆柱状的节流壁则依次与四个直筒面形成节流通道,从而依次形成对制冷剂流量的第一级精确控制、第二级精确控制、第三级精确控制和第四级精确控制,即本膨胀阀能够实现对制冷剂的五级流量控制,控制精度高。

在上述的膨胀阀中,所述节流壁有三个,所述直筒面有三个,延伸至阀芯二端面上的节流部具有两个节流壁,该两个节流壁均为圆锥面,且一个节流壁直径较大的一端与另一个节流壁直径较小的一端相连接,当阀芯一与阀芯二相抵靠时两个圆锥状的节流壁均与直径最大的直筒面相对。在插接头的抽出过程中,两个圆锥状的节流壁依次与直径最大的直筒面形成节流通道,因此能够分别形成第一级流量缓冲和第二级流量缓冲,此后圆柱状的节流壁依次与三个直筒面形成节流通道,从而依次实现对制冷剂流量的第一级精确控制、第二级精确控制和第三级精确控制。

在上述的膨胀阀中,所述节流壁有四个,所述直筒面有两个,延伸至阀芯二端面上的节流部具有两个节流壁,该两个节流壁均为圆锥面,且一个节流壁直径较大的一端与另一个节流壁直径较小的一端相连接,另外两个节流壁均为圆柱面,当阀芯一与阀芯二相抵靠时两个圆锥状的节流壁均与直径较大的直筒面相对,圆柱状且直径较大的节流壁与直径较小的直筒面相对,圆柱状且直径较小的节流壁位于直径较小的直筒面的轴向内侧。在插接头的抽出过程中,两个圆锥状的节流壁依次与直径最大的直筒面形成节流通道,因此能够分别形成第一级流量缓冲和第二级流量缓冲,此后圆柱状且直径较大的节流壁与直径较小的直筒面形成节流通道,实现对制冷剂流量的第一级精确控制,圆柱状且直径较小的节流壁与直径较小的直筒面形成节流通道,实现对制冷剂流量的第二级精确控制,圆柱状且直径较大的节流壁与直径较大的直筒面形成节流通道,实现对制冷剂流量的第三级精确控制。

在上述的膨胀阀中,圆柱状且直径较大的节流壁的轴向长度大于或者等于两个圆锥状的节流壁与直径较小的直筒面的轴向长度之和。即当两个圆锥状的节流壁在移出节流孔后盖圆柱状且直径较大的节流壁仍然能够与直径较小的直筒面形成节流通道。

在上述的膨胀阀中,相邻两节流壁之间均具有圆锥状的过渡面,该过渡面直径较大的一端与直径较大的节流壁相连接,过渡面直径较小的一端与直径较小的节流壁相连接。不同节流壁控制的流量不同,因此在过渡过程中流量会发生跳动,而过渡面能够对流量变化起到缓冲,使得流量平稳的增加或者减少。

在上述的膨胀阀中,在两个圆锥状的节流壁中,靠近阀芯二端面的节流壁的锥度小于另一个节流壁的锥度。即在阀芯一与阀芯二相对远离移动的开始阶段,锥度较小的节流壁对流量进行控制,使得流量变化小,具有较好的缓冲作用,然后锥度较大的节流壁对流量进行控制,其流量变化相对变大,对流量变化起到缓冲作用。

在上述的膨胀阀中,所述阀芯一内具有环绕节流孔孔口设置的台阶面,所述阀芯二端面或者阀芯一的台阶面上开设有环绕插接头设置的缓冲槽,所述缓冲槽与节流通道相连通。现有的阀芯一和阀芯二上没有缓冲槽,阀芯一的台阶面与阀芯二的端面相抵靠,此时制冷剂作用于阀芯二端面的作用面积较小,而当阀芯一的台阶面与阀芯二的端面相分离的瞬间,制冷剂会作用于阀芯二的整个端面,即作用面积突然变大,使得阀芯二受力变化大,进而出现阀芯一与阀芯二的相对移动速度变化大,导致流量变化大,控制精度降低,与之相比,本阀芯二的端面或者阀芯一的台阶面上开设缓冲槽后,在阀芯一与阀芯二相抵靠时,节流通道仍然与缓冲槽相连通,制冷剂能够作用于缓冲槽底面,当阀芯一的台阶面与阀芯二的端面相分离的瞬间,制冷剂对阀芯二端面的作用面积增加少,因此阀芯二的受力变化小,使得阀芯一与阀芯二的相对移动速度变化小,流量变化也小,控制精度更高。

在上述的膨胀阀中,所述阀芯一一端具有用于阀芯二插入的缓冲腔,上述台阶面位于缓冲腔与节流孔之间,且节流孔与阀体一端端口相连通,缓冲腔与阀体另一端端口相连通,所述阀芯二的端面上还周向开设有若干过液槽,该若干过液槽的一端缓冲槽相连通,另一端与缓冲腔相连通。当阀芯一与阀芯二相抵靠时,过液槽仍然能够使缓冲槽与缓冲腔相连通,即该膨胀阀仍然允许较小流量的制冷剂通过,因此当制冷剂流量较小时阀芯一与阀芯二不会相对移动,从而减少阀芯一与阀芯二启闭次数,减少相互之间的磨损,提高使用寿命。

在上述的膨胀阀中,所述过液槽的长度方向沿阀芯二端面的径向设置,所述过液槽有三个,且该三个过液槽周向均布。过液槽周向均布,从而使得较小流量的制冷剂通过时对阀芯二的作用力均匀,使得阀芯一与阀芯二保持稳定。

在上述的膨胀阀中,所述节流孔的孔口边沿周向具有弧形倒角。弧形倒角能够减少制冷剂流动时的阻力,起到缓冲作用,便于对制冷剂径向精确控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膨胀阀具有以下优点:

1、由于插接头与节流孔配合,能够实现对制冷剂的五级流量控制,因此流量控制精度更高。

2、由于具有圆柱状的节流壁,因此节流壁在与直筒面的相对至逐渐错开过程中,节流通道的横截面积不会发生变化,因此制冷剂的流量变化小,即本膨胀阀能够实现制冷剂多级的流量精确控制,且在每一级的流量控制过程中流量变化小,流量控制精度高。

3、由于插接头上还具有两个圆锥面,而阀芯一与阀芯二相对远离移动时,圆锥面与节流壁形成的节流通道横截面积逐渐变大,从而起到缓冲作用,即较大的圆锥面能够实现一级流量缓冲,较小的圆锥面能够实现二级流量缓冲。

附图说明

图1是双向膨胀阀的结构剖视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结构放大图。

图3是双向膨胀阀处于第一级流量缓冲阶段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双向膨胀阀处于第一级流量精确控制阶段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双向膨胀阀处于第二级流量精确控制阶段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6是双向膨胀阀处于第三级流量精确控制阶段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7是双向膨胀阀处于第四级流量精确控制阶段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8是阀芯二的结构正视图。

图9是实施例二中双向膨胀阀的结构剖视图。

图10是图9中b处的结构放大图。

图11是实施例二中双向膨胀阀处于第一级流量缓冲阶段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实施例二中双向膨胀阀处于第二级流量缓冲阶段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3是实施例二中双向膨胀阀处于第一级流量精确控制阶段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4是实施例二中双向膨胀阀处于第二级流量精确控制阶段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5是实施例二中双向膨胀阀处于第三级流量精确控制阶段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6是实施例三中双向膨胀阀的结构剖视图。

图17是图16中c处的结构放大图。

图18是实施例三中双向膨胀阀处于第一级流量缓冲阶段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9是实施例三中双向膨胀阀处于第二级流量缓冲阶段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20是实施例三中双向膨胀阀处于第一级流量精确控制阶段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21是实施例三中双向膨胀阀处于第二级流量精确控制阶段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22是实施例三中双向膨胀阀处于第三级流量精确控制阶段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23是实施例四中单向膨胀阀的结构剖视图。

图中,1、阀体;2、阀芯一;21、节流孔;22、直筒面;23、节流通道;24、台阶面;25、缓冲腔;3、阀芯二;31、插接头;32、节流部;321、节流壁;322、过渡面;33、过液槽;4、缓冲槽;5、限位柱;51、通孔;6、弹簧一;7、弹簧二。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一种双向膨胀阀,包括管状的阀体1,阀体1内滑动设有阀芯一2和阀芯二3,阀体1内的两端均固连有限位柱5,限位柱5上均沿轴向具有通孔51,在限位柱5的外周壁上具有限位台阶,阀芯一2和阀芯二3均位于两限位柱5之间,阀芯一2与一个限位柱5之间设有弹簧一6,弹簧一6的一端抵靠在阀芯一2上,另一端抵靠在限位柱5的限位台阶上,阀芯二3与另一个限位柱5之间设有弹簧二7,弹簧二7的一端抵靠在阀芯二3上,另一端抵靠在另一个限位柱5的限位台阶上。结合图2所示,阀芯一2上沿轴向具有贯通的节流孔21,阀芯二3呈柱状,在阀芯二3端面上具有呈柱状的插接头31,该插接头31的外径小于阀芯二3的外径,且在弹簧一6和弹簧二7的作用下,插接头31能够插入节流孔21内,节流孔21内壁上自孔口向内具有四个不同直径的直筒面22,直筒面22各自沿插接方向按照直径递减依次排列,插接头31外壁上分别具有一个圆锥状的节流壁321和一个圆柱状的节流壁321,圆锥状的节流壁321径向尺寸大于圆柱状的节流壁321,且圆锥状的节流壁321直径较大的一端延伸至阀芯二3端面上,当阀芯一2与阀芯二3相抵靠时圆锥状的节流壁321与直径最大的直筒面22正对,而圆柱状的节流壁321位于直径最小的直筒面22的轴向内侧,当插接头31插入节流孔21时节流壁321能够与直筒面22相对并形成节流通道23,且由圆锥状的节流壁321与直径最大的直筒面22形成的节流通道23的横截面积小于由圆柱状的节流壁321与直径最小的直筒面22形成的节流通道23的横截面积。

具体来说,插接头31外壁上具有两个凸出的环形节流部32,其中一个节流部32一端延伸至阀芯二3的端面上,圆锥状的节流壁321为该节流部32的外周面,圆柱状的节流壁321为另一个节流部32的外周面。阀芯一2内具有环绕节流孔21孔口设置的台阶面24,阀芯二3端面上开设有环绕插接头31设置的缓冲槽4,缓冲槽4与节流通道23相连通,节流孔21的孔口边沿周向具有弧形倒角,当阀芯一2的台阶面24与阀芯二3的端面相分离的瞬间,制冷剂对阀芯二3端面的作用面积增加少,因此阀芯二3的受力变化小,使得阀芯一2与阀芯二3的相对移动速度变化小,流量变化也小,控制精度更高,阀芯一2一端具有用于阀芯二3插入的缓冲腔25,台阶面24位于缓冲腔25与节流孔21之间,且节流孔21与阀体1一端端口相连通,缓冲腔25与阀体1另一端端口相连通,结合图8所示,阀芯二3的端面上还周向开设有三个过液槽33,过液槽33的长度方向沿阀芯二3端面的径向设置,且该三个过液槽33周向均布,该若干过液槽33的一端缓冲槽4相连通,另一端与缓冲腔25相连通,当阀芯一2与阀芯二3相抵靠时,过液槽33仍然能够使缓冲槽4与缓冲腔25相连通,即该膨胀阀仍然允许较小流量的制冷剂通过,因此当制冷剂流量较小时阀芯一2与阀芯二3不会相对移动,从而减少阀芯一2与阀芯二3启闭次数,减少相互之间的磨损,提高使用寿命。

在制冷剂通过量较小或者不通过时,阀芯一2与阀芯二3相抵靠,插接头31完全插接在节流孔21内,制冷剂需要通过膨胀阀时会顶推阀芯一2或者阀芯二3,使得阀芯二3与阀芯一2做相对远离移动,即插接头31逐渐抽出节流孔21,如图3所示,当圆锥状的节流壁321与直径最大的直筒面22相对并形成节流通道23,该节流通道23的横截面积较小,且在移动过程中该节流通道23的横截面积逐渐变大,能够实现对制冷剂的第一级流量缓冲;如图4所示,当随着插接头31的继续抽出,该圆锥状的节流壁321移出节流孔21而与直径最大的直筒面22错开,不会对制冷剂的流量产生控制,而圆柱状的节流壁321与直径最小的直筒面22相对形成节流通道23,且在移动过程中该节流通道23的横截面积不会变化,制冷剂的流量变化小,从而实现第一级流量精确控制;如图5所示,当随着插接头31的继续抽出,圆柱状的节流壁321与直径第二小的直筒面22相对形成节流通道23,且在移动过程中该节流通道23的横截面积不会变化,制冷剂的流量变化小,从而实现第二级流量精确控制;如图6所示,当随着插接头31的继续抽出,圆柱状的节流壁321与直径第三小的直筒面22相对形成节流通道23,且在移动过程中该节流通道23的横截面积不会变化,制冷剂的流量变化小,从而实现第三级流量精确控制;如图7所示,当随着插接头31的继续抽出,圆柱状的节流壁321与直径最大的直筒面22相对形成节流通道23,且在移动过程中该节流通道23的横截面积不会变化,制冷剂的流量变化小,从而实现第四级流量精确控制。

实施例二:

该膨胀阀的结构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不同点在于如图9、图10所示,节流壁321有三个,直筒面22有三个,延伸至阀芯二3端面上的节流部32具有两个节流壁321,该两个节流壁321均为圆锥面,且一个节流壁321直径较大的一端与另一个节流壁321直径较小的一端相连接,且在两个圆锥状的节流壁321中,靠近阀芯二3端面的节流壁321的锥度小于另一个节流壁321的锥度,当阀芯一2与阀芯二3相抵靠时两个圆锥状的节流壁321均与直径最大的直筒面22相对。

在制冷剂通过量较小或者不通过时,阀芯一2与阀芯二3相抵靠,插接头31完全插接在节流孔21内,制冷剂需要通过膨胀阀时会顶推阀芯一2或者阀芯二3,使得阀芯二3与阀芯一2做相对远离移动,即插接头31逐渐抽出节流孔21,如图11所示,当圆锥状且锥度较小的节流壁321与直径最大的直筒面22相对并形成节流通道23,该节流通道23的横截面积较小,且在移动过程中该节流通道23的横截面积逐渐变大,能够实现对制冷剂的第一级流量缓冲;如图12所示,当随着插接头31的继续抽出,该圆锥状且锥度较小的节流壁321移出节流孔21而与直径最大的直筒面22错开,不会对制冷剂的流量产生控制,而圆锥状且锥度较大的节流壁321与直径最小的直筒面22相对形成节流通道23,且在移动过程中该节流通道23的横截面积逐渐变大,能够实现对制冷剂的第二级流量缓冲;如图13所示,当随着插接头31的继续抽出,圆柱状的节流壁321与直径最小的直筒面22相对形成节流通道23,且在移动过程中该节流通道23的横截面积不会变化,制冷剂的流量变化小,从而实现第一级流量精确控制;如图14所示,当随着插接头31的继续抽出,圆柱状的节流壁321与直径较大的直筒面22相对形成节流通道23,且在移动过程中该节流通道23的横截面积不会变化,制冷剂的流量变化小,从而实现第二级流量精确控制;如图15所示,当随着插接头31的继续抽出,圆柱状的节流壁321与直径最大的直筒面22相对形成节流通道23,且在移动过程中该节流通道23的横截面积不会变化,制冷剂的流量变化小,从而实现第三级流量精确控制。

实施例三:

该膨胀阀的结构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不同点在于如图16、图17所示,节流壁321有四个,直筒面22有两个,延伸至阀芯二3端面上的节流部32具有两个节流壁321,该两个节流壁321均为圆锥面,且一个节流壁321直径较大的一端与另一个节流壁321直径较小的一端相连接,且在两个圆锥状的节流壁321中,靠近阀芯二3端面的节流壁321的锥度小于另一个节流壁321的锥度,另外两个节流壁321均为圆柱面,当阀芯一2与阀芯二3相抵靠时两个圆锥状的节流壁321均与直径最大的直筒面22相对,圆柱状且直径较大的节流壁321与直径较小的直筒面22相对,圆柱状且直径较小的节流壁321位于直径较小的直筒面22的轴向内侧。圆柱状且直径较大的节流壁321的轴向长度等于两个圆锥状的节流壁321与直径较小的直筒面22的轴向长度之和,相邻两节流壁321之间均具有圆锥状的过渡面322,该过渡面322直径较大的一端与直径较大的节流壁321相连接,过渡面322直径较小的一端与直径较小的节流壁321相连接。

在制冷剂通过量较小或者不通过时,阀芯一2与阀芯二3相抵靠,插接头31完全插接在节流孔21内,制冷剂需要通过膨胀阀时会顶推阀芯一2或者阀芯二3,使得阀芯二3与阀芯一2做相对远离移动,即插接头31逐渐抽出节流孔21,如图18所示,当圆锥状且锥度较小的节流壁321与直径较大的直筒面22相对并形成节流通道23,该节流通道23的横截面积较小,且在移动过程中该节流通道23的横截面积逐渐变大,能够实现对制冷剂的第一级流量缓冲;如图19所示,当随着插接头31的继续抽出,该圆锥状且锥度较小的节流壁321移出节流孔21而与直径最大的直筒面22错开,不会对制冷剂的流量产生控制,而圆锥状且锥度较大的节流壁321与直径较大的直筒面22相对形成节流通道23,且在移动过程中该节流通道23的横截面积逐渐变大,能够实现对制冷剂的第二级流量缓冲;如图20所示,当随着插接头31的继续抽出,圆柱状且直径较大的节流壁321与直径较小的直筒面22相对形成节流通道23,且在移动过程中该节流通道23的横截面积不会变化,制冷剂的流量变化小,从而实现第一级流量精确控制;如图21所示,当随着插接头31的继续抽出,圆柱状且直径较小的节流壁321与直径较小的直筒面22相对形成节流通道23,且在移动过程中该节流通道23的横截面积不会变化,制冷剂的流量变化小,从而实现第二级流量精确控制;如图22所示,当随着插接头31的继续抽出,圆柱状且直径较小的节流壁321与直径较大的直筒面22相对形成节流通道23,且在移动过程中该节流通道23的横截面积不会变化,制冷剂的流量变化小,从而实现第三级流量精确控制。

实施例四:

该单向膨胀阀与实施例一中的双向膨胀阀基本相同,不同点在于如图23所示,阀体11内滑动设有阀芯一2,阀芯一2上沿轴向开设有与上述双向膨胀阀中结构相同的节流孔21,阀体1内固连有限位柱5,该限位柱5上沿轴向具有通孔51,限位柱5的外周壁上具有朝向阀芯一2的限位台阶,阀芯一2与限位柱5之间设有弹簧一6,该弹簧一6的一端抵靠在阀芯一2上,另一端抵靠在限位台阶上,在阀体1内还固连有阀芯二3,阀芯二3上具有与上述双向膨胀阀中结构相同的插接头31。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阀体1、阀芯一2、节流孔21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发明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发明精神相违背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