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液器以及具有该集液器的换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01817发布日期:2019-06-25 22:56阅读:138来源:国知局
一种集液器以及具有该集液器的换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制冷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集液器及具有该集液器的换热装置。



背景技术:

制冷系统通常由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蒸发器这几部分组成。液态制冷剂在蒸发器中蒸发吸热,成为低温低压气体,气体经过压缩机,变成高温高压气体。高温高压气体在冷凝器中冷凝放热,变成低温高压的液体,然后经过集液器,进行干燥与过滤。低温高压液体经过膨胀阀进行节流,变成气液两相再回到蒸发器,进行蒸发吸热。类似原理,这些制冷装置被广泛应用于汽车空调、热泵机组、多联式空调、电动机热管理等。通过设置集液器可以平衡制冷系统中的容积波动,也能够稳定的过度冷却制冷剂。

一般制冷系统各组件通常是单独的部件,其中,冷凝器、集液器采用管路形式连接,如果为了能够使制冷剂过冷,还需要额外设置一个过冷用换热器,使从集液器出来的制冷剂过冷。上述各部件都需要通过管路的形式进行连接,结构复杂且需要较大的安装空间,并且通过管路连接的方式,外漏风险较高,抗震性能也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集液器以及具有该集液器的换热装置,使得集液器可以与换热芯体直接焊接固定成一体,无需管路连接,外漏风险相对较小,抗震性能也相对较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集液器,包括壳体和盖体,所述壳体的一端开口,所述盖体封盖所述壳体的开口端,所述壳体内设置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内设置有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腔所对应的所述壳体的周壁包括第一厚壁部,所述第一厚壁部设置有进口通道,所述进口通道的一端与所述容纳腔相连通,所述进口通道的另一端与所述壳体的外部相连通,所述第一厚壁部还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的一端与所述过滤器固定安装,所述安装孔的另一端与所述进口通道相连通,所述集液器内还设置有转接管和潜管,所述转接管的一端通过所述过滤器与所述容纳腔相连通,所述转接管的另一端与所述潜管相连通,所述潜管的另一端通过所述进口通道伸出所述壳体外,并且所述潜管和转接管的外径都小于进口通道的内径,所述潜管与所述进口通道的内壁之间具有空间,所述转接管与所述进口通道的内壁之间也具有空间。

所述进口通道包括第一子通道、第二子通道和第三子通道,所述第一子通道位于所述壳体外壁的一端的一部分为所述集液器的进口,所述第一子通道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子通道的一端相连通,所述第二子通道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子通道的一端相连通,所述第三子通道的另一端与所述容纳腔相连通,所述安装孔与所述第三子通道相邻设置,所述安装孔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子通道和/或所述第一子通道相连通。

所述安装孔靠近所述容纳腔的一端设置有支撑件,所述过滤器通过所述支撑件与所述安装孔固定安装,所述转接管的一端部与所述支撑件相固定,所述转接管和支撑件将所述容纳腔和安装孔分隔为相对密封的两部分。

所述转接管的整体宽度(d)小于等于所述安装孔的内径,所述转接管的一端位于所述第一子通道。

所述转接管与支撑件相固定的端部的端口位于所述过滤器与支撑件之间、或者所述转接管与支撑件相固定的端部的端口伸入所述过滤器中。

所述集液器为扁平状结构,所述壳体开口端相对侧为所述容纳腔所对应的底壁,所述容纳腔所对应内壁的其余部分为所述周壁,所述周壁还设置有第二厚壁部,所述第一厚壁部和第二厚壁部的壁厚不小于其余周壁的壁厚,在所述第二厚壁部设置有第一转接座,所述第一转接座设置有第一外接口,所述厚壁部设置有转接通道,所述第一外接口与所述转接通道相连通。

还提供一种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装置包括换热芯体和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集液器,所述换热芯体包括多个相互堆叠的板片,在各相互堆叠的板片之间形成有多个通道,其中一部分通道形成为第一流体通道,另一部分通道形成为第二流体通道,在所述换热芯体中还设置有隔板,通过所述隔板,所述第一流体通道被分割为第一区段和第二区段,所述第一区段包括第一集流通道和第二集流通道,所述第二区段包括第三集流通道和第四集流通道,所述第二集流通道与所述进口通道相连通,所述潜管与所述第三集流通道相连通。

所述潜管的一部分穿过所述第二集流通道和隔板,并且所述潜管的至少一部分伸入所述第三集流通道中,潜管的一端口位于所述第三集流通道中,所述潜管的外壁与所述隔板之间密封固定,并且所述潜管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二集流通道和第三集流通道的内径。

所述壳体开口端相对侧为所述容纳腔所对应的底壁,所述容纳腔所对应内壁的其余部分为所述周壁,所述周壁还设置有第二厚壁部,所述第一厚壁部和第二厚壁部的壁厚不小于其余周壁的壁厚,在所述第二厚壁部设置有第一转接座,所述第一转接座设置有第一外接口,所述厚壁部设置有转接通道,所述第一外接口与所述转接通道相连通,所述转接通道与所述第一集流通道相连通,所述换热芯体还设置有第二转接座,所述第二转接座设置有第二外接口,所述第二外接口与所述第四集流通道相连通。

所述集液器为扁平状结构,所述集液器设置在换热芯体外侧,所述外壳与所述换热芯体焊接固定,所述壳体的开口端位于所述换热芯体的相反侧,所述换热芯体还设置有第一外接管和第二外接管,所述第二转接座、第一外接管和第二外接管设置于所述换热芯体的相对远离集液器1的同一侧;

所述换热芯体、壳体、支撑件、转接管和潜管整体通过炉焊固定。

上述集液器、以及具有该集液器的换热装置,可以实现集液器与换热芯体通过焊接直接固定,无需管路连接,加工简单,安装方便,结构紧凑,外漏风险相对较小,抗震性能也相对较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换热装置的主视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换热装置的剖视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换热装置的另一位置的剖视示意图。

图4是图1所示换热装置中集液器的立体示意图。

图5是图4所示集液器的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具体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换热装置包括换热芯体2、以及与换热芯体相固定集液器器1,换热芯体与集液器通过焊接相互固定。集液器1设置有第一转接座3,换热芯体2设置有第二转接座4,其中第一转接座3设置有第一外接口31,第二转接座4设置有第二外接口41,第一外接口31作为制冷剂进口,第二外接口41作为制冷剂出口。换热芯体2还设置有作为冷却液进出口的第一外接管5和第二外接管6。

换热芯体2包括多个相互堆叠的板片,在各相互堆叠的板片之间形成有多个通道,其中一部分通道为第一流体通道(图中未示出),制冷剂可以在第一流体通道内流动,另一部分通道为第二流体通道(图中未示出),冷却液可以在第二流体通道内流动。在换热芯体2内,第一流体通道至少部分可以通过板片与第二流体通道处于热接触状态。

在换热芯体2中还设置有隔板23,通过设置隔板23,第一流体通道被分割为第一区段21和第二区段22,在换热芯体2中,第一区段21的制冷剂和第二区段22的制冷剂不直接连通。

第一区段21包括第一集流通道211和第二集流通道212,第一集流通道211和第二集流通道212位于第一区段21的相对两侧。第二区段22包括第三集流通道221和第四集流通道222,第三集流通道221和第四集流通道222位于第二区段22的相对两侧,并且第一集流通道211与第四集流通道222相邻设置,第一集流通道211与第四集流通道222被隔板23所隔离,第二集流通道212与第三集流通道221相邻设置,第二集流通道212与第三集流通道221也被隔板23所隔离。

其中第一转接座4与第四集流通道222相邻设置,并且第二外接口41与第四集流通道222相连通。

集液器1设置在换热芯体2外侧,并且集液器1与换热芯体2可以直接通过焊接固定。如图2至5所示,集液器1包括壳体12和盖体11。其中壳体12的一端开口,壳体12内设置有容纳腔111,壳体的开口端与容纳腔111相连通,盖体11封盖住壳体12的开口端。这里应当说明,盖体11可以只需要封住壳体的开口端即可,而在本实施例中,盖体11与壳体12相匹配,一方面有利于盖体11与壳体12进行焊接,另一方面也有利于集液器1外形的一致性,便于换热装置的安装。

这里将与壳体开口端相对侧称为容纳腔111所对应的底壁,容纳腔111所对应内壁的其余部分称为周壁,其中周壁包括呈相对设置的第二厚壁部117和第一厚壁部118。第二厚壁部117和第一厚壁部118的壁厚不小于其余周壁的壁厚,这种设置方式可以降低集液器1的材料成本。

如图2所示,第一转接座3与第二厚壁部117固定安装,第二厚壁部117设置有转接通道115,转接通道115的一端与第一外接口31相连通,转接通道115的另一端与第一集流通道211相连通。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壳体12中设置转接通道115,这样无需再换热芯体中在设置额外的与第一转接座3相固定的连接件,可以直接将壳体与换热芯体整体通过炉焊固定,加工简单,通过整体焊接固定,密封性能也较好,外漏风险相对较小。当然,这里应当指出,也可以将第二厚壁部117与壳体121为分体结构设置,这种设置方式的话,壳体121的加工相对较为简单,而且,当制冷系统对集液器1的容纳腔较小时,这种分体结构可以是壳体121和第二厚壁部117的体积较小,不至于第二厚壁部117体积过大导致材料浪费。

如图2和图3所示,第一厚壁部118设置进口通道,进口通道包括第一子通道112、第二子通道113和第三子通道114。其中第一子通道112与第二集流通道212相连通,在换热装置中,第一子通道112的一端作为集液器1的进口,第二集流通道212的一端作为第一流体通道的第一区段21的出口,在本实施例中,集液器1的壳体12与换热芯体2直接焊接在一体,第一子通道112的一端与第二集流通道212的一端直接相连通,中间无需设置连接管路或者其它连接件,能够尽可能的减少流体的流阻损失以及制冷剂的能量损失,还能够相对降低外漏风险。第一子通道112的另一端与第二子通道113的一端相连通,第二子通道113的另一端与第三子通道114的一端相连通,第三子通道114的另一端与容纳腔111相连通。在第一厚壁部118还设置有安装孔116,安装孔116与第三子通道114相邻设置,安装孔116的一端与过滤器17固定安装,安装孔116的另一端与第二子通道113和/或第一子通道112相连通。过滤器17通过支撑件19与安装孔固定安装。在安装孔116中还设置有一转接管18,转接管18的一端部与支撑件19相固定,所述转接管和支撑件将所述容纳腔和安装孔分隔为相对密封的两部分,这里的相对密封是指容纳腔111不与安装孔116直接连通,但安装孔116可以通过第二子通道113和第三子通道114与容纳腔111连通。

并且转接管18与支撑件19相固定的端部的端口位于过滤器17与支撑件19之间、或者伸入过滤器17中,使得转接管18通过过滤器17与容纳腔111相连通。如图2所示,转接管18的整体宽度d小于等于安装孔18的内径,这样,转接管18能够伸入安装孔18。这里应当指出,支撑件19可以是过滤器17的一部分,转接管可以与过滤器17直接固定。

集液器1还设置有潜管15,潜管15的一端与转接管18相固定,潜管15的另一端从第一子通道112伸出壳体1外,并且潜管15和转接管18的外径都小于第一子通道112和第二子通道113的内径,从而使得潜管15与第一子通道112的内壁之间具有空间,转接管18与第一子通道112和第二子通道113的内壁之间也具有空间,制冷剂可以在该空间内流动。在本实施例中,潜管15可以作为集液器1的出口管。这里应当说明,为了便于潜管15的安装以及提高潜管15与转接管18的接触面积,转接管18的一端位于第一子通道112。

如图2所示,潜管15的一部分穿过第二集流通道212和隔板23并且至少一部分伸入第三集流通道221中,潜管15的一端口位于第三集流通道221中。潜管15穿过隔板并且潜管15的外壁与隔板之间密封固定,并且潜管15的外径小于第二集流通道212和第三集流通道221的内径。这样,在本实施例中,潜管15可以作为第二区段22的进口管,并且可以实现在换热芯体2中,第一区段21和第二区段22之间相互隔离。

本实施例的换热装置在空调系统中的工作方式如下,制冷剂从第一外接口31流入后经过转接通道115流入换热芯体2的第一区段21的第一集流通道211,制冷剂在第一区段21中与第二流体通道中的冷却液进行热交换,之后制冷剂依次通过第二集流通道212、第一子通道112、第二子通道113和第三子通道114后流入集液器1的容纳腔111内,之后一部分制冷剂留存于集液器1,一部分制冷剂则通过过滤器17过滤杂质后通过潜管15流出集液器1,流出集液器1的制冷剂直接流入换热芯体2的第二区段22的第三集流通道221,制冷剂在第二区段22中与第二流体通道中的冷却液进行热交换,之后制冷剂依次通过第四集流通道222和第二外接口41流出换热装置。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区段21所对应的换热芯体2部分可以作为空调系统中的冷凝器,第二区段22所对应的换热芯体2部分可以作为空调系统中的过冷器。

在本实施例中,换热芯体2、壳体121、支撑件19、转接管18、潜管15、第一转接座3和第二转接座4可以组装后整体通过炉焊进行固定,这样只需要进行一次焊接即可将上述各零件固定,加工简单,结构紧凑,外漏风险相对较低。整体焊接完成后将过滤器17和干燥包16装入容纳腔11内,之后再将盖体11与壳体12通过焊接等方式固定。这里应当说明,如果过滤器17是金属材料制成,则过滤器17也可以一起整体焊接固定,如果过滤器17有塑料件,则需要跟干燥包16一样通过后续安装。

在本实施例中,壳体121的开口端位于换热芯体2的相反侧,这种设置方式可以使壳体121的开口端较大,便于加工安装孔116和第三子通道114,而且也可以使集液器1制成扁平状,提高集液器1与换热芯体2之间的接触面积,使得换热装置的体积较小,也能够提高换热装置的抗震性能。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转接座4、第一外接管5和第二外接管6设置于换热芯体2的相对远离集液器1的同一侧。这种设置方式布置合理,将第二转接座4、第一外接管5和第二外接管6布置于远离集液器1,可以使得集液器1的安装空间较大,特别是当需要较大集液器1时,例如当集液器1的长和/或宽大于换热芯体2的长和/或宽时,防止集液器1与二转接座4、第一外接管5和第二外接管6等放生干涉。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技术内容对本发明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