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58911阅读:198来源:国知局
一种冷柜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冷柜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冷柜中内灯组件的结构设计。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带内灯的卧式冷柜,内灯组件大都由灯座、灯罩、灯座端盖组成,灯座与灯座端盖提前组装在一起,在装配时,先将装有灯座端盖的灯座插装在柜口上的第一安装槽上,再装配灯罩。现有技术往往是在柜口上开设安装灯罩用的第二安装槽,并将灯罩插装在第二安装槽内,灯罩与柜口之间插装之后,极易存在安装缝隙,导致内灯组件进水而失效;因既需要插装灯座又需要插装灯罩,往往需要将柜口尺寸加大才可以,不仅复杂了柜口结构,而且此类柜口应用在不安装内灯组件的冷柜上的柜口时,还造成一处安装槽闲置,极易积累污垢,此外,为了固定灯罩,现有技术中灯座与灯罩之间通过螺钉连接的方式固定连接,极易影响生产节拍、影响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冷柜,通过改进灯座与灯罩之间的连接方案,以简化组装、提高生产效率,同时起到较好的防水效果;通过改进柜口结构,以减小柜口尺寸。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冷柜,包括内胆、柜口以及内灯组件,所述内灯组件包括灯座、灯罩和光源,所述灯座插装于所述内胆与柜口之间,所述灯罩上部插装于所述灯座,其下部卡装于所述灯座。

所述柜口设有第一插槽,所述灯座上部设有与所述第一插槽对应插装的第一插装部,所述灯座下部设有插装所述内胆用的第二插槽,以实现将所述灯座插装于所述内胆与柜口之间。

为了提高安装灯座的效率,所述第一插槽、第二插槽的开口处分别设有导向用的第一斜面、第二斜面,以便于插装。

作为所述灯罩上部插装于所述灯座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灯座上部设有第三插槽,所述灯罩上部设有与所述第三插槽对应插装的第二插装部。

为提高灯座上部与灯罩上部插装的紧密性,所述第三插槽呈倒置的V形,且所述第三插槽包括内侧边、外侧边。

所述内侧边平行于所述第一斜面,以便将第一插装部插装于所述第一插槽时,所述内侧边能够更加牢固的抵靠在所述第一斜面上,所述外侧边沿第一插装部向下延伸。

为方便所述第二插装部的插装,所述第二插装部包括内表面、外表面,所述内侧边平行于所述内表面,所述外侧边平行于所述外表面。

作为所述灯罩下部卡装于所述灯座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灯罩下部设有卡槽或凸起,所述灯座下部设有凸起或卡槽,所述卡槽卡装于所述凸起形成卡装结构。

作为所述灯罩下部卡装于所述灯座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灯罩下部设有第一卡钩,所述灯座下部设有第二卡钩,所述第二卡钩卡装于所述第一卡钩形成卡装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及有益效果是:

相比现有技术灯罩与灯座均插装于柜口,本实用新型冷柜采用将灯座插装于内胆与柜口之间的方案,取消了柜口与灯罩之间插装的方案,一方面有效避免了部分水汽沿柜口与灯罩之间的接触缝隙流入灯座内部,影响光源的正常工作,另一方面简化了柜口结构、减小了柜口尺寸,且在将内灯组件组装到冷柜上时,可提前将光源、灯罩组装到灯座上,由于不采用螺钉连接的方案,组装便捷,可有效提高生产效率。

结合附图阅读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后,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冷柜安装有内灯组件的局部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灯座与灯罩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冷柜不安装有内灯组件的局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另外,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地表述。

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冷柜,如图1所示,包括有柜口10、内胆20、以及内灯组件30,内灯组件30包括灯座31、灯罩32和光源(未示出),灯座31用于安装光源,灯罩32用于罩住光源,以防止水汽、昆虫等杂物影响光源的工作状态。特别的,灯罩32上部插装于灯座31,灯罩32下部卡装于灯座31,以便于灯罩32与灯座31之间的组装,并通过将灯座31插装于内胆20与柜口10之间以实现内灯组件30组装于冷柜上,而光源的安装可参考现有技术,因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创新点,此处不作详述。

具体来说,本实施例在柜口10上开设了第一插槽11,当冷柜上需要组装内灯组件30时,第一插槽11用于插装灯座31,如图1所示,当冷柜上不需要组装内灯组件30时,第一插槽11可用于插装内胆20,如图3所示。为了实现将灯座31插装于内胆20与柜口10之间,本实施例在灯座31上部设有与第一插槽11对应插装的第一插装部311,灯座31下部设有插装内胆20用的第二插槽312。此外,为了提高安装灯座31的效率,本实施例具体在第一插槽11的开口处形成有第一斜面111,在第二插槽312的开口处形成有第二斜面3121,以便于定位、方便插装。

为实现灯罩32上部与灯座31之间的插装,本实施例具体在灯座31上部设有第三插槽313,如图2所示,并在灯罩32上部设有与第三插槽313对应插装的第二插装部321,将第二插装部321插装于第三插槽313形成灯座31与灯罩32之间的插装结构。

本实用新型中第三插槽313的结构并不唯一,为了便于第二插装部321的插装,同时为了提高灯座31上部与灯罩32上部插装的紧密性,本实施例中第三插槽313呈倒置的V形,且第三插槽313具体包括内侧边3131、外侧边3132,内侧边3131为邻近冷柜外部的一侧,外侧边3132为邻近冷柜内部一侧。进一步,本实施例中第三插槽313的内侧边3131与第一斜面111平行,以便于在第一插装部311插装于第一插槽11时,内侧边3131能够大面积的抵靠在第一斜面111上,进而实现灯座31与柜口10之间插装的牢固性;本实施例中第三插槽313的外侧边3132沿第一插装部311向下延伸,可有效避免外侧边3132与第一插槽11的开口处干涉。

本实施例中第二插装部321包括内表面3211、外表面3212,内表面3211邻近冷柜外部的一侧,外表面3212邻近冷柜内部的一侧,进一步设计第三插槽313的内侧边3131与第二插装部321的内表面3211平行,第三插槽313的外侧边3132与第二插装部321的外表面3212平行,当第二插装部321插装于第三插槽313时,可确保内侧边3131与内表面3211有效贴合,同时确保外侧边3132与外表面3212有效贴合,进而实现灯座31与灯罩32之间插装的牢固性。

本实用新型中灯罩32下部与灯座31之间的卡装方案并不唯一,本实施例具体在灯罩32下部设有卡槽322,在灯座31下部设有凸起314,并采用将卡槽322卡装于凸起314形成灯罩32与灯座31之间的卡装结构。当然,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中,还可在灯罩32下部设有凸起,在灯座31下部设有卡槽,并采用将卡槽卡装于凸起形成灯罩32与灯座31之间的卡装结构;又或者在灯座31下部设有第一卡钩,灯座31下部设有第二卡钩,采用将第二卡钩卡装于第一卡钩形成灯罩32与灯座31之间的卡装结构。

本实施例提供的灯罩32以及灯座31可通过注塑成型工艺加工制成,此处不再详述。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进行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