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块化前置蒸发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055792阅读:331来源:国知局
一种模块化前置蒸发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客车空调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用于客车顶置空调的模块化前置蒸发器。



背景技术:

前置蒸发器是一种安装于客车前部靠近驾驶员位置的小型空调。由于各个主机厂对客车空调前置蒸发器大小、配置、功能及安装要求不尽相同,因此,使得常规客车空调前置蒸发器种类繁多。常用的前置蒸发器主要部件包括:风机、芯体、膨胀阀和壳体等。现有的前置蒸发器按功能可以划分为单冷型和冷暖型,根据安装方式可以划分为立式和卧式,而且这些前置蒸发器的进出风位置、下水位置、下管位置可能均不相同,于是,根据不同组合要求就会形成多种前置蒸发器。

进一步而言,现有前置蒸发器的出风口位置主要包括上部、前部和后部,但是,现有前置蒸发器的通用性较差,即使相似的前置蒸发器之间由于出风的要求不同也较难实现通用。另外,不同安装方式、不同下水方式、不同下管方式的前置蒸发器也无法实现通用。加之,前置蒸发器的型号太多,各个尺寸不同,于是造成前置蒸发器及主要零部件无法通用,从而对前置蒸发器的设计、生产及后期维护带来的诸多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模块化前置蒸发器,其可以适用于大多数安装要求,同时给车厂对于前置蒸发器空间及风口下管位置等的设计提供参考。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模块化前置蒸发器,其包括:一芯体模板组件,一蒸发器芯体通过一芯体固定板安装在所述芯体模板组件上;一暖风芯体,所述暖风芯体设置在所述芯体模板组件上;在所述芯体模板组件的顶部设有一第一模板,在所述第一模板上安装一蒸发风机;在所述第一模板的相对一侧设有一第二模板,在所述第一模板和所述第二模板的顶部设有一第三模板,且所述第三模板连接于所述第一模板和所述第二模板;在所述第一模板和所述第二模板中的其中一个模板设有开风口,所述第三模板也设有开风口;所述第一模板和所述第二模板的尺寸相同,用于彼此互换;以及一封板,所述封板用于封闭一开风口,从而使得一蒸发风机所产生的风仅从另一开风口散发出,其中所述蒸发风机设置在未被封板封闭的模板上。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在所述芯体模板组件设有一底壳,所述蒸发器芯体和所述暖风芯体容纳于所述底壳;在所述蒸发器芯体和所述暖风芯体的前后两端分别设有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上以及所述底壳上设有多个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为L型折边钣金件。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支架的折边呈三角状,以增强所述安装支架的强度。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支架上部设有安装孔,并通过所述安装孔和连接件以与所述第一侧板、所述第二侧板、所述底壳铆接;所述安装支架下部为半腰圆型开口,通过所述开口与车身前置蒸发器位置的车身安装螺栓相固定。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在所述底壳的侧面和中部设有水孔;当要求所述模块化前置蒸发器的底部下水时,通过一包含有水管的水管固定板组件设置在与所述底壳中部的水孔相对应的位置,同时,通过一水管封板设置在与所述底壳侧面的水孔相对应的位置;当要求所述模块化前置蒸发器的侧边下水时,通过包含有水管的水管固定板组件设置在与所述底壳侧面的水孔相对应的位置,同时,通过水管封板设置在与所述底壳中部的水孔相对应的位置。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的尺寸相同;所述第一侧板的下部设有一方形口,一侧板封板设置在所述方形口中;在所述侧板封板的中部设有多个通孔,以使所述蒸发器芯体和所述暖风芯体的各自一端均从所述通孔穿出。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模块化前置蒸发器的长度设置为大于400mm,宽度设置为200mm至300mm之间,高度设置为300mm至450mm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1)使原本型号庞杂的前置蒸发器件号数量大大减少,降低了企业的成本;2)可以给客车厂提供积极的设计参考,实现互利双赢,提高企业的效率;3)整体结构简单,易于实现,安装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模块化前置蒸发器的爆炸分解示意图;

图2A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模块化前置蒸发器的主视图;

图2B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实施例的模块化前置蒸发器的侧视图;

图2C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实施例的模块化前置蒸发器的俯视图;

图3A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模块化前置蒸发器的第三模板的示意图;

图3B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实施例的模块化前置蒸发器的第一模板的示意图;

图3C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实施例的模块化前置蒸发器的第二模板的示意图;

图3D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实施例的模块化前置蒸发器的封板的示意图;

图3E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实施例的模块化前置蒸发器前方出风的示意图;

图3F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实施例的模块化前置蒸发器后方出风的示意图;

图3G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实施例的模块化前置蒸发器上方出风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模块化前置蒸发器的安装示意图;

图5A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模块化前置蒸发器的下水示意图;

图5B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另一实施例的模块化前置蒸发器的底部下水示意图;

图5C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另一实施例的模块化前置蒸发器的侧边下水示意图;

图6A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模块化前置蒸发器的下管示意图;

图6B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模块化前置蒸发器的第一侧板示意图;

图6C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另一实施例的模块化前置蒸发器的第二侧板示意图;

图6D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另一实施例的模块化前置蒸发器的侧板封板示意图;

图6E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另一实施例的模块化前置蒸发器的下管示意图;

图6F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另一实施例的模块化前置蒸发器的右侧下管示意图;

图6G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另一实施例的模块化前置蒸发器的左侧下管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的模块化前置蒸发器的示意图,其中所述模块化前置蒸发器为风口前进后出、侧边下水且右侧下管;

图8是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的模块化前置蒸发器的示意图,其中所述模块化前置蒸发器为风口前进上出、侧边下水且右侧下管;

图9是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的模块化前置蒸发器的示意图,其中所述模块化前置蒸发器为风口前进前出、侧边下水且右侧下管;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的模块化前置蒸发器的示意图,其中所述模块化前置蒸发器为风口前进前出、底部下水且右侧下管;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的模块化前置蒸发器的示意图,其中所述模块化前置蒸发器为风口前进前出、底部下水且左侧下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模块化前置蒸发器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说明。

参见图1至图1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模块化前置蒸发器,其爆炸示意图如图1所示。通过统计现有几十款较为通用的单冷型和冷暖型前置蒸发器的尺寸大小,发现该些前置蒸发器的长度均大于400mm,宽度介于200mm至300mm之间,高度介于300mm至450mm之间。于是,将模块化前置蒸发器的长度设置为大于400mm,宽度设置为200mm至300mm之间,高度设置为300mm至450mm之间。参见图2A至图2C所示,优选地,将模块化前置蒸发器的长宽高分别设置为403mm、208mm、408mm,这样就可以基本满足多数前置蒸发器对于安装空间的要求。

继续参见图1,所述模块化前置蒸发器包括:一芯体模板组件15,一蒸发器芯体12通过一芯体固定板14安装在所述芯体模板组件15上;一暖风芯体13,所述暖风芯体13设置在所述芯体模板组件15上。在所述芯体模板组件15的顶部设有一第一模板2(在本实施例中,可以被称为前模板),在所述第一模板2上安装一蒸发风机6;在所述第一模板2的相对一侧设有一第二模板4(在本实施例中,可以被称为后模板),在所述第一模板2和所述第二模板4的顶部设有一第三模板3(在本实施例中,可以被称为上盖模板),且所述第三模板3连接于所述第一模板2和所述第二模板4;在所述第一模板2和所述第二模板4中的其中一个模板设有开风口,所述第三模板3也设有开风口,其中第一模板2、第二模板4和第三模板3可以参见图3A至图3D所示。所述第一模板2和所述第二模板4的尺寸相同,用于彼此互换;以及一封板5,所述封板5用于封闭设有开风口的两个模板中的其中一个模板的开风口,从而使得一蒸发风机6所产生的风仅从设有开风口的两个模板中的另一个模板的开风口散发出,其中所述蒸发风机6设置在未被封板5封闭开封口所在模板上。

也就是说,由于第一模板2和第二模板4的尺寸相同,因此在安装时可以互换。另外,由于在所述第一模板2和所述第二模板4中的其中一个模板设有开风口,加之所述第三模板3也设有开风口,因此当使用一封板5来封闭设有开风口的两个模板中的其中一个模板的开风口时,能够使得所述蒸发风机6所产生的风仅从设有开风口的两个模板中的另一个模板的开风口散发出。于是,就可以根据现场的实际要求,实现从第一模板2、第二模板4、第三模板3中任一模板的位置出风。参见图3E至图3G所示,在安装时,将蒸发风机6设置在未被封板5封闭开封口所在模板上,以完成不同出风口的前置蒸发器。也就是说,如果出风要求为前进前出,则蒸发风机安装在第一模板(即前模板)上;如果出风要求为前进上出,则蒸发风机安装在第三模板(即上盖模板)上。

另外,在所述第二模板4的下方且与所述芯体模板组件15相对的位置设有一侧面模板17,其长度与所述第二模板4相同,高度与所述芯体模板组件15相同。

参见图1和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在所述芯体模板组件15设有一底壳8,所述蒸发器芯体12和所述暖风芯体13容纳于所述底壳8;在所述蒸发器芯体12和所述暖风芯体13的前后两端分别设有第一侧板9和第二侧板10。

进一步而言,在所述第一侧板9和所述第二侧板10上以及所述底壳8上设有多个安装支架1,所述安装支架1为L型折边钣金件,其中钣金件采用5052铝镁合金,因此具有良好耐腐蚀性、可塑性和焊接性。优选地,所述安装支架1的折边呈三角状,以增强所述安装支架1的强度。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支架1上部设有圆形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的孔径为4.1mm,数量为两个。通过所述安装孔和连接件,所述安装支架1可以与所述第一侧板9、所述第二侧板10、所述底壳8铆接。所述安装支架1下部为半腰圆型开口,通过所述开口与车身前置蒸发器位置的车身安装螺栓相固定。另外,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支架1的数量为8个。

因此,可以通过所述安装支架1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侧板9、所述第二侧板10以及所述底壳8上,来满足立式和卧式的不同安装要求。

参见图1和图5A至图5C所示,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在所述底壳8的侧面和中部设有水孔;当要求所述模块化前置蒸发器的底部下水时,通过一包含有水管的水管固定板组件7设置在与所述底壳8中部的水孔相对应的位置,同时,通过一水管封板16设置在与所述底壳8侧面的水孔相对应的位置;当要求所述模块化前置蒸发器的侧边下水时,通过包含有水管的水管固定板组件7设置在与所述底壳8侧面的水孔相对应的位置,同时,通过水管封板16设置在与所述底壳8中部的水孔相对应的位置。

参见图5A所示,在所述底壳8的侧面和中部设有水孔,在所述水孔周围设有多个铆钉孔。参见图5B所示,当要求所述模块化前置蒸发器的底部下水时,将一具有水管的水管固定板组件7通过连接件铆接于所述底壳8中部的水孔周围的铆钉孔,以使所述水管固定板组件7设置在与所述底壳8中部的水孔相对应的位置处,同时,将一水管封板16通过连接件铆接于所述底壳8侧面的水孔周围的铆钉孔,以使所述水管封板16封闭所述底壳8侧面的水孔。同样,参见图5C所示,当要求所述模块化前置蒸发器的侧边下水时,将一具有水管的水管固定板组件7通过连接件铆接于所述底壳8侧面的水孔周围的铆钉孔,以使所述水管固定板组件7设置在与所述底壳8侧面的水孔相对应的位置处,同时,将一水管封板16通过连接件铆接于所述底壳8中部的水孔周围的铆钉孔,以使所述水管封板16封闭所述底壳8中部的水孔。于是,可以根据实际要求而完成不同下水方式的前置蒸发器。

参见图1和图6A至图6G所示,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侧板9和所述第二侧板10的尺寸相同,参见图6B和图6C所示;所述第一侧板9的下部设有一方形口,一侧板封板11设置在所述方形口中,参见图6D所示;在所述侧板封板11的中部设有多个通孔,以使所述蒸发器芯体12和所述暖风芯体13的各自一端均从所述通孔穿出,如图6E所示。

参见图6A以及图6F至图6G所示,通过将第一侧板9和第二侧板10进行左右调换,以满足前置蒸发器左侧或右侧下管的要求。第一侧板9和第二侧板10的尺寸和安装位置相同,第一侧板9的下部设有一方形口,一侧板封板11与所述第一侧板9安装在一起。如图所示,所述蒸发器芯体12、所述暖风芯体13和所述芯体固定板14安装在所述芯体模板组件15上,其中所述蒸发器芯体12和所述暖风芯体13的各自一端(即进出管口)从位于所述侧板封板11的中间位置的通孔穿出。这样,当所述蒸发器芯体12、所述暖风芯体13、所述芯体固定板14和所述芯体模板组件15分别转180度时,可以通过将第一侧板9(连同侧板封板11)与第二侧板10调换位置即可,从而完成不同下管的前置蒸发器。

参见图7至图9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三种前置蒸发器,其下水与下管完全相同,所用零部件相同,只需要在安装的时候,将蒸发风机6分别安装在第一模板2、第二模板4、第三模板3,并且配合所述封板,即可以完成不同出风口(即前进后出、前进上出、前进前出)的前置蒸发器。

参见图9和图10所示,在另一实施例中,提供两种前置蒸发器,其出风口与下管完全相同,所用零部件相同,只需要在安装的时候,将水管分别安装在所述底壳8的侧面或所述底壳8的中部,同时通过水管封板16将相应的水孔封闭,即可以完成不同下水的前置蒸发器。

参见图10至图11所示,在又一实施例中,提供两种前置蒸发器,其出风口与下管完全相同,所用零部件相同,只需要在安装的时候,将第一侧板9和第二侧板10调换位置,同时将蒸发器芯体12、暖风芯体13、芯体固定板14和芯体模板组件15相应地分别转向180度,即可完成不同下管的前置蒸发器。

另外,上文所述的蒸发器芯体12和暖风芯体13在本实施例中采用更节能、环保且高效的铝制微通道平行流芯体,因此,相较于管片式芯体,其重量和占用的空间大大减少。

另外,本实用新型所述模块化前置蒸发器是通过将原本固定设置的外壳进行拆分以形成可调换位置的外壳(其中所述外壳由钣金件构成)。所述钣金件为采用5052铝镁合金,因此具有良好耐腐蚀性、可塑性和焊接性。如上文所述,第一模板2和第二模板4两者外形相同,其中一个模板设有开风口,并根据需要来前后调换位置,同时第三模板3设有开风口,当不需要使用开风口时,通过封板进行封闭即可。同理,如上文所述的第一侧板9和第二侧板10也可调换。于是,就将原本通用性极差的前置蒸发器设计为根据不同需求而拼接的模块化前置蒸发器,即单一的前置蒸发器通过变形以形成多种满足不同需求的前置蒸发器。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