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收式热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37434阅读:233来源:国知局
吸收式热泵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吸收式热泵,特别是涉及取出温度比热源流体的温度高的加热对象流体的吸收式热泵。



背景技术:

公知有作为从低温的热源汲取热量而成为高温的热源的设备的热泵。作为热泵之一,公知有利用吸收液吸收制冷剂蒸气时产生的吸收热来加热热介质的吸收式热泵。作为吸收式热泵,存在取出温度比驱动热源温度高的被加热介质的升温型的热泵亦即第二类吸收式热泵。作为即便在驱动热源温度比较低的情况下,也能够使吸收液的循环的浓度范围扩大并取出被加热介质的蒸气的吸收式热泵,存在如下的吸收式热泵,即:在沿垂直方向纵向层叠两套包括吸收器和蒸发器的罐体和两套包括再生器和冷凝器的罐体的形式下,使冷却水在两个冷凝器串联地流动,使热源流体在两个蒸发器串联地流动,利用两个再生器之间的落差和压力差,使从一个再生器流出的吸收液向另一个再生器串联地流动,并利用两个吸收器之间的落差和压力差,使从一个吸收器流出的吸收液向另一个吸收器串联地流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177570号公报

然而,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吸收式热泵,由于两个再生器之间的压力差较小,因而为了不设置泵并使吸收液从一个再生器向另一个再生器流动,需要确保与能够在后级再生器散布吸收液的吸收液散布压力差对应的适当的两个再生器之间的落差,该情况对吸收器也同样。若确保与吸收液散布压力差对应的两个设备之间的落差,则吸收式热泵整体的高度会增大,吸收式热泵的设置场受到制约。这在容量大的吸收式热泵中很显著。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是鉴于上述课题所做出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输出增大、并且抑制高度的吸收式热泵。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例如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式的吸收式热泵具备:第一再生冷凝罐体30,其以将第一再生器G1与第一冷凝器C1连通的方式收纳第一再生器G1和第一冷凝器C1,所述第一再生器G1利用热源流体H对吸收制冷剂后的吸收液Sw进行加热,使制冷剂Vg1从吸收液Sw脱离,生成吸收液的浓度上升的第一浓溶液Sa1,所述第一冷凝器C1利用冷却水Y对在第一再生器G1脱离的制冷剂的蒸气Vg1进行冷却而使之冷凝而成为第一制冷剂液Vf1;第二再生冷凝罐体40,其以将第二再生器G2与第二冷凝器C2连通的方式收纳第二再生器G2和第二冷凝器C2连通,所述第二再生器G2利用热源流体H对吸收制冷剂后的吸收液Sw进行加热,使制冷剂Vg2从吸收液Sw脱离,生成吸收液的浓度上升的第二浓溶液Sa2,所述第二冷凝器C2利用冷却水Y对在第二再生器G2脱离的制冷剂的蒸气Vg2进行冷却并使之冷凝而成为第二制冷剂液Vf2,第二再生冷凝罐体40的气相部独立于第一再生冷凝罐体30;冷却水连接流路74,其将在第一冷凝器C1冷却制冷剂的蒸气Vg1后的冷却水Y引导至第二冷凝器C2;第一稀溶液导入流路33,其将从吸收器A1、A2流出的吸收液Sw直接引导至第一再生器G1;第二稀溶液导入流路37,其将从吸收器A1、A2流出的吸收液Sw直接引导至第二再生器G2。

若这样构成,则第一再生冷凝罐体与第二再生冷凝罐体相互在气相部不连通,此外还具备第一稀溶液导入流路和第二稀溶液导入流路,因而在第一再生器与第二再生器之间不进行经由气相部的吸收液的流通,在第一再生冷凝罐体和第二再生冷凝罐体不设置高度之差,并且使冷却水从第一冷凝器向第二冷凝器串联地流动,因而能够使与第一冷凝器连通的第一再生器的内压比与第二冷凝器连通的第二再生器的内压低,提高第一浓溶液的浓度,并能够使吸收式热泵的输出增大。

另外,例如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式的吸收式热泵在上述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式的吸收式热泵1的基础上,具备:第一吸收蒸发罐体10,其以将第一吸收器A1与第一蒸发器E1连通的方式收纳第一吸收器A1和第一蒸发器E1,所述第一吸收器A1利用吸收液Sa吸收制冷剂蒸气Ve1而成为浓度降低的第一稀溶液Sw1时产生的吸收热,对加热对象流体W进行加热,所述第一蒸发器E1利用热源流体H对制冷剂液Vf进行加热而生成在第一吸收器A1使吸收液Sa吸收的制冷剂蒸气Ve1;和第二吸收蒸发罐体20,其以将第二吸收器A2与第二蒸发器E2连通的方式收纳第二吸收器A2和第二蒸发器E2连通,所述第二吸收器A2利用吸收液Sa吸收制冷剂蒸气Ve2而成为浓度降低的第二稀溶液Sw2时产生的吸收热,对加热对象流体W进行加热,所述第二蒸发器E2利用热源流体H对制冷剂液Vf进行加热而生成在第二吸收器A2使吸收液Sa吸收的制冷剂蒸气Ve2,第二吸收蒸发罐体20的气相部独立于第一吸收蒸发罐体10。

若这样构成,则第一吸收蒸发罐体与第二吸收蒸发罐体相互在气相部不连通,因而在第一吸收器与第二吸收器之间不进行经由气相部的吸收液的流通,在第一吸收蒸发罐体和第二吸收蒸发罐体可以不设置高度之差。

另外,例如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方式的吸收式热泵在上述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式的吸收式热泵1的基础上,具备热源流体连接流路72,该热源流体连接流路72将在第一蒸发器E1加热制冷剂液Vf后的热源流体H引导至第二蒸发器E2。

若这样构成,则使热源流体从第一蒸发器向第二蒸发器串联地流动,因而能够使与第一蒸发器连通的第一吸收器的内压,比与第二蒸发器连通的第二吸收器的内压高,并降低第一稀溶液的浓度,因此能够使吸收式热泵的输出增大。

另外,例如如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第四方式的吸收式热泵在上述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式的吸收式热泵1C的基础上,具备:合流浓溶液泵53p,其将第一再生器G1的第一浓溶液Sa1与第二再生器G2的第二浓溶液Sa2合流后的合流浓溶液Sa,朝向第一吸收器A1以及第二吸收器A2加压输送;稀溶液合流流路51,其将第一吸收器A1的第一稀溶液Aw1与第二吸收器A2的第二稀溶液Sw2合流后的合流稀溶液Sw,引导至第一稀溶液导入流路33以及第二稀溶液导入流路37。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第五方式的吸收式热泵在上述本实用新型的第三方式的吸收式热泵1C的基础上,具备:合流浓溶液泵53p,其将第一再生器G1的第一浓溶液Sa1与第二再生器G2的第二浓溶液Sa2合流后的合流浓溶液Sa,朝向第一吸收器A1以及第二吸收器A2加压输送;稀溶液合流流路51,其将第一吸收器A1的第一稀溶液Aw1与第二吸收器A2的第二稀溶液Sw2合流后的合流稀溶液Sw,引导至第一稀溶液导入流路33以及第二稀溶液导入流路37。

若这样构成,则能够使吸收液分别在两组吸收器以及再生器之间循环的流路分别最佳化,能够提高吸收式热泵的输出。

另外,例如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第六方式的吸收式热泵在上述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式或第三方式的吸收式热泵1的基础上,具备:第一浓溶液泵34p,其将第一再生器G1的第一浓溶液Sa1加压输送至第一吸收器A1以及第二吸收器A2的任一方;第二浓溶液泵38p,其将第二再生器G2的第二浓溶液Sa2加压输送至第一吸收器A1以及第二吸收器A2中第一浓溶液泵34p未加压输送的一方;第一稀溶液连接流路14,其将第一吸收器A1的第一稀溶液Sw1引导至第一稀溶液导入流路33以及第二稀溶液导入流路37的任一方;第二稀溶液连接流路18,其将第二吸收器A2的第二稀溶液Sw2引导至第一稀溶液导入流路33以及第二稀溶液导入流路37中未被引导第一稀溶液Sw1的一方。

若这样构成,则能够使吸收液的循环流路为一个,能够简化结构。

另外,例如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七方式的吸收式热泵在上述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式~第五方式中的任一方式的吸收式热泵1A的基础上,第一吸收器A1具有供加热对象流体W流动的第一吸收器传热管11,第二吸收器A2具有供加热对象流体W流动的第二吸收器传热管15,第一吸收蒸发罐体10A以及第二吸收蒸发罐体20A配置为:使第一吸收器传热管11的最上部与第二吸收器传热管15的最上部的高度之差,小于第一吸收器传热管11的最上部与最低部的高度之差以及第二吸收器传热管15的最上部与最低部的高度之差中较小的一方。

若这样构成,则第一吸收器与第二吸收器成为沿水平方向配置,能够抑制吸收式热泵整体的高度,并且向各吸收器供给吸收液的压力的差减小,吸收液的供给流量的差减小,能够避免第一吸收器与第二吸收器中的一个吸收器的热输出降低。

另外,例如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第八方式的吸收式热泵在上述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式~第五方式中的任一方式的吸收式热泵1A的基础上,第一蒸发器E1具有供热源流体H流动的第一蒸发器传热管21,第二蒸发器E2具有供热源流体H流动的第二蒸发器传热管25,第一吸收蒸发罐体10A以及第二吸收蒸发罐体20A配置为:使第一蒸发器传热管21的最上部与第二蒸发器传热管25的最上部的高度之差,小于第一蒸发器传热管21的最上部与最低部的高度之差以及第二蒸发器传热管25的最上部与最低部的高度之差中较小的一方。

若这样构成,则能够抑制将热源流体压入至第一蒸发器传热管以及第二蒸发器传热管所需的压力。

另外,例如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九方式的吸收式热泵在上述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式~第五方式中的任一方式的吸收式热泵1A的基础上,第一再生器G1具有供热源流体H流动的第一再生器传热管31,第二再生器G2具有供热源流体H流动的第二再生器传热管35,第一再生冷凝罐体30A以及第二再生冷凝罐体40A配置为:使第一再生器传热管31的最上部与第二再生器传热管35的最上部的高度之差小于第一再生器传热管31的最上部与最低部的高度之差以及第二再生器传热管35的最上部与最低部的高度之差中较小的一方。

若这样构成,则第一再生器与第二再生器成为沿水平方向配置,能够抑制吸收式热泵整体的高度,并且向各再生器供给吸收液的压力的差减小,吸收液的供给流量的差减小,能够避免第一再生器与第二再生器中的一个再生器的热输出降低。

另外,例如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第十方式的吸收式热泵在上述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式~第五方式中的任一方式的吸收式热泵1A的基础上,第一冷凝器C1具有供冷却水Y流动的第一冷凝器传热管41,第二冷凝器C2具有供冷却水Y流动的第二冷凝器传热管45,第一再生冷凝罐体30A以及第二再生冷凝罐体40A配置为:使第一冷凝器传热管41的最上部与第二冷凝器传热管45的最上部的高度之差,小于第一冷凝器传热管41的最上部与最低部的高度之差以及第二冷凝器传热管45的最上部与最低部的高度之差中较小的一方。

若这样构成,则能够抑制将冷却水压入至第一冷凝器传热管以及第二冷凝器传热管所需的压力。

另外,例如如图8(图9)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第十一方式的吸收式热泵在上述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式~第五方式中的任一方式的吸收式热泵1D(1E)的基础上,具备:气液分离器80,其将在第一吸收器A1加热后的加热对象流体W以及在第二吸收器A2加热后的加热对象流体W导入,并分离为加热对象流体W的蒸气Wv和液体Wq;加热对象流体液流路81,其将气液分离器80内的加热对象流体的液体Wq引导至第一吸收器A1以及第二吸收器A2的至少一方。

若这样构成,则能够取出利用价值高的加热对象流体的蒸气。

另外,例如如图10(图1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第十二方式的吸收式热泵在上述本实用新型的第十一方式的吸收式热泵1F(1G)的基础上,具备高温吸收器AH,该高温吸收器AH将制冷剂的蒸气Wv导入并使吸收液Sa吸收,利用吸收液Sa吸收制冷剂的蒸气Wv时产生的吸收热,对被加热介质Xq进行加热,加热对象流体W由制冷剂构成,所述吸收式热泵还具备制冷剂蒸气流路89,该制冷剂蒸气流路89将气液分离器80的加热对象流体的蒸气Wv引导至高温吸收器AH。

若这样构成,则能够取出比加热对象流体高温的被加热介质。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再生冷凝罐体与第二再生冷凝罐体在两者的气相部不连通,此外还具备第一稀溶液导入流路和第二稀溶液导入流路,因而在第一再生器与第二再生器之间不进行经由气相部的吸收液的流通,可以在第一再生冷凝罐体和第二再生冷凝罐体不设置高度之差,并且使冷却水从第一冷凝器向第二冷凝器串联地流动,因而能够使与第一冷凝器连通的第一再生器的内压比与第二冷凝器连通的第二再生器的内压低,并提高第一浓溶液的浓度,能够使吸收式热泵的输出增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吸收式热泵的示意性系统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吸收式热泵的杜林线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第一变形例的吸收式热泵的示意性系统图。

图4(A)、图4(B)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第一变形例的吸收式热泵中的罐体周围的变形例的简略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第二变形例的吸收式热泵的示意性系统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第三变形例的吸收式热泵的示意性系统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第三变形例的吸收式热泵的杜林线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第四变形例的吸收式热泵的示意性系统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第五变形例的吸收式热泵的示意性系统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第六变形例的吸收式热泵的示意性系统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第七变形例的吸收式热泵的示意性系统图。

附图标记说明:1...吸收式热泵;10...第一吸收蒸发罐体;11...第一吸收传热管;15...第二吸收传热管;20...第二吸收蒸发罐体;21...第一蒸发传热管;25...第二蒸发传热管;30...第一再生冷凝罐体;31...第一再生传热管;33...第一稀溶液导入管;35...第二再生传热管;37...第二稀溶液导入管;40...第二再生冷凝罐体;41...第一冷凝传热管;45...第二冷凝传热管;51...稀溶液合流管;53p...合流浓溶液泵;72...热源蒸发连接管;74...冷却水连接管;80...气液分离器;89...加热对象流体蒸气管;A1...第一吸收器;A2...第二吸收器;AH...高温吸收器;C1...第一冷凝器;C2...第二冷凝器;G1...第一再生器;G2...第二再生器;E1...第一蒸发器;E2...第二蒸发器;H...热源流体;Sa...浓溶液;Sa1...第一浓溶液;Sa2...第二浓溶液;Sw...稀溶液;Sw1...第一稀溶液;Sw2...第二稀溶液;Ve1...第一蒸发器制冷剂蒸气;Ve2...第二蒸发器制冷剂蒸气;Vg1...第一再生器制冷剂蒸气;Vg2...第二再生器制冷剂蒸气;Vf...制冷剂液;Vf1...第一制冷剂液;Vf2...第二制冷剂液;W...加热对象流体;Y...冷却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对各图中相互相同或者相当的部件标注相同或类似的附图标记,并省略重复的说明。

首先,参照图1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吸收式热泵1进行说明。图1是吸收式热泵1的示意性系统图。吸收式热泵1作为主要设备具备:第一吸收器A1、第一蒸发器E1、第二吸收器A2、第二蒸发器E2、第一再生器G1、第一冷凝器C1、第二再生器G2以及第二冷凝器C2。吸收式热泵1是通过使制冷剂一边进行相变、一边循环,相对于吸收液进行热传递而使加热对象流体W的温度上升的设备。在以下的说明中,对于吸收液,为了容易进行吸收循环上的区别,根据性状、吸收循环上的位置而称为“第一稀溶液Sw1”、“第二浓溶液Sa2”等,但在不考虑性状等时,统称为“吸收液S”。另外,对于制冷剂,为了容易进行吸收循环上的区别,根据性状、吸收循环上的位置而称为“第一蒸发器制冷剂蒸气Ve1”、“第二再生器制冷剂蒸气Vg2”、“制冷剂液Vf”等,但在不考虑性状等时,统称为“制冷剂V”。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LiBr水溶液作为吸收液S(吸收剂与制冷剂的混合物),使用水(H2O)作为制冷剂V,但并不局限于此,也可以通过其他制冷剂、吸收液(吸收剂)的组合来使用。

第一吸收器A1是利用浓溶液Sa吸收在第一蒸发器E1产生的第一蒸发器制冷剂蒸气Ve1的设备,相当于第一吸收器。第一吸收器A1具有:供加热对象流体W流动的第一吸收器传热管11(以下称为“第一吸收传热管11”)、和使浓溶液Sa朝向第一吸收传热管11的外表面散布的第一浓溶液散布喷嘴12。第一浓溶液散布喷嘴12配设于第一吸收传热管11的上方,以使散布的浓溶液Sa下落至第一吸收传热管11。第一吸收器A1构成为:将因散布的浓溶液Sa吸收第一蒸发器制冷剂蒸气Ve1而浓度降低的第一稀溶液Sw1(以下称为“第一稀溶液Sw1”)储存于下部,并且利用浓溶液Sa吸收第一蒸发器制冷剂蒸气Ve1时产生的吸收热,对加热对象流体W进行加热。

第一蒸发器E1是利用热源流体H的热量使制冷剂液Vf蒸发而产生第一蒸发器制冷剂蒸气Ve1的设备,相当于第一蒸发器。第一蒸发器E1具有:供热源流体H流动的第一蒸发器传热管21(以下称为“第一蒸发传热管21”)、和朝向第一蒸发传热管21的外表面散布制冷剂液Vf的第一制冷剂液散布喷嘴22。第一制冷剂液散布喷嘴22配设于第一蒸发传热管21的上方,以使散布的制冷剂液Vf下落至第一蒸发传热管21。

第一吸收器A1以及第一蒸发器E1以在水平方向上相邻的方式收纳于第一吸收蒸发罐体(以下称为“第一吸收蒸发罐体10”)。在第一吸收蒸发罐体10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吸收蒸发壁19,该第一吸收蒸发壁19将内部空间大致划分为两部分。第一吸收蒸发罐体10内隔着第一吸收蒸发壁19,在一方配置第一吸收器A1,在另一方配置第一蒸发器E1。第一吸收蒸发壁19设置为不与第一吸收蒸发罐体10的顶面接触,以使第一吸收器A1与第一蒸发器E1在上部连通。即,第一吸收蒸发壁19在除第一吸收蒸发罐体10的上部以外的两侧壁以及底部,与第一吸收蒸发罐体10接触。根据这样的结构,在第一吸收蒸发罐体10内,第一蒸发器制冷剂蒸气Ve1能够从第一蒸发器E1向第一吸收器A1移动。

第二吸收器A2是利用浓溶液Sa吸收在第二蒸发器E2产生的第二蒸发器制冷剂蒸气Ve2的设备,相当于第二吸收器。第二吸收器A2具有:供加热对象流体W流动的第二吸收器传热管15(以下称为“第二吸收传热管15”)、和朝向第二吸收传热管15的外表面散布浓溶液Sa的第二浓溶液散布喷嘴16。第二吸收器A2与第一吸收器A1同样地构成,第二吸收传热管15以及第二浓溶液散布喷嘴16分别对应于第一吸收传热管11以及第一浓溶液散布喷嘴12。第二吸收器A2构成为将因散布的浓溶液Sa吸收第二蒸发器制冷剂蒸气Ve2而浓度降低的第二稀溶液Sw2(以下称为“第二稀溶液Sw2”)储存于下部,并且利用浓溶液Sa吸收第二蒸发器制冷剂蒸气Ve2时产生的吸收热,对加热对象流体W进行加热。第二吸收传热管15与第一吸收传热管11被加热对象连接管71连接,该加热对象连接管71将在第二吸收传热管15流动的加热对象流体W引导至第一吸收传热管11。

第二蒸发器E2是利用热源流体H的热量使制冷剂液Vf蒸发而产生第二蒸发器制冷剂蒸气Ve2的设备,相当于第二蒸发器。第二蒸发器E2具有:供热源流体H流动的第二蒸发器传热管25(以下称为“第二蒸发传热管25”)、和朝向第二蒸发传热管25的外表面散布制冷剂液Vf的第二制冷剂液散布喷嘴26。第二蒸发器E2与第一蒸发器E1同样地构成,第二蒸发传热管25以及第二制冷剂液散布喷嘴26分别对应于第一蒸发传热管21以及第一制冷剂液散布喷嘴22。第一蒸发传热管21与第二蒸发传热管25被作为热源流体连接流路的热源蒸发连接管72连接,该热源蒸发连接管72将在第一蒸发传热管21流动的热源流体H引导至第二蒸发传热管25。

第二吸收器A2以及第二蒸发器E2以在水平方向上相邻的方式收纳于第二吸收蒸发罐体(以下称为“第二吸收蒸发罐体20”)。在第二吸收蒸发罐体20的内部设置有第二吸收蒸发壁29,该第二吸收蒸发壁29将内部空间大致划分为两部分。第二吸收蒸发罐体20内隔着第二吸收蒸发壁29,在一方设置第二吸收器A2,在另一方设置第二蒸发器E2。第二吸收蒸发壁29设置为不与第二吸收蒸发罐体20的顶面接触,以使第二吸收器A2与第二蒸发器E2在上部连通。即,第二吸收蒸发壁29在除了第二吸收蒸发罐体20的上部以外的两侧壁以及底部,与第二吸收蒸发罐体20接触。根据这样的结构,在第二吸收蒸发罐体20内,第二蒸发器制冷剂蒸气Ve2能够从第二蒸发器E2向第二吸收器A2移动。

第一再生器G1是对在第一吸收器A1生成的第一稀溶液Sw1与在第二吸收器A2生成的第二稀溶液Sw2合流后的合流稀溶液Sw(以下,简称为“稀溶液Sw”)进行加热、浓缩而在浓度上进行再生的设备,相当于第一再生器。第一再生器G1具有:构成热源流体H的流路的第一再生器传热管31(以下称为“第一再生传热管31”)、和散布稀溶液Sw的第一稀溶液散布喷嘴32。第一稀溶液散布喷嘴32配设于第一再生传热管31的上方,以使散布的稀溶液Sw下落至第一再生传热管31。第一再生器G1构成为:制冷剂V因散布的稀溶液Sw被热源流体H加热,由此从稀溶液Sw蒸发而生成浓度上升的第一浓溶液Sa1(以下称为“第一浓溶液Sa1”)。第一再生器G1构成为将生成的第一浓溶液Sa1储存于下部。在第一再生器G1中,从稀溶液Sw脱离的制冷剂V的蒸气亦即第一再生器制冷剂蒸气Vg1,移动至第一冷凝器C1。

第一冷凝器C1是利用冷却水Y使在第一再生器G1产生的第一再生器制冷剂蒸气Vg1冷却冷凝而成为第一制冷剂液Vf1(以下称为“第一制冷剂液Vf1”)的设备,相当于第一冷凝器。第一冷凝器C1构成为将生成的第一制冷剂液Vf1储存于下部。第一冷凝器C1具有构成冷却水Y的流路的第一冷凝器传热管41(以下称为“第一冷凝传热管41”)。第一冷凝传热管41优选配设为不浸泡于第一再生器制冷剂蒸气Vg1冷凝而生成的第一制冷剂液Vf1,以便能够直接冷却第一再生器制冷剂蒸气Vg1。

第一再生器G1以及第一冷凝器C1以在水平方向上相邻的方式收纳于第一再生冷凝罐体(以下称为“第一再生冷凝罐体30”)。在第一再生冷凝罐体30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再生冷凝壁39,该第一再生冷凝壁39将内部空间大致划分为两部分。第一再生冷凝罐体30内隔着第一再生冷凝壁39,在一方设置第一再生器G1,在另一方设置第一冷凝器C1。第一再生冷凝壁39设置为不与第一再生冷凝罐体30的顶面接触,以使第一再生器G1与第一冷凝器C1在上部连通。即,第一再生冷凝壁39在除了第一再生冷凝罐体30的上部以外的两侧壁以及底部,与第一再生冷凝罐体30接触。根据这样的结构,在第一再生冷凝罐体30内,第一再生器制冷剂蒸气Vg1能够从第一再生器G1向第一冷凝器C1移动。

第二再生器G2是对稀溶液Sw进行加热、浓缩而在浓度上进行再生的设备,相当于第二再生器。第二再生器G2具有:构成热源流体H的流路的第二再生器传热管35(以下称为“第二再生传热管35”)、和散布稀溶液Sw的第二稀溶液散布喷嘴36。第二稀溶液散布喷嘴36配设于第二再生传热管35的上方,以使散布的稀溶液Sw下落至第二再生传热管35。第二再生器G2构成为制冷剂V因散布的稀溶液Sw被热源流体H加热而从稀溶液Sw蒸发,生成浓度上升的第二浓溶液Sa2(以下称为“第二浓溶液Sa2”)。第二再生器G2构成为将生成的第二浓溶液Sa2储存于下部。在第二再生器G2中从稀溶液Sw脱离的制冷剂V的蒸气亦即第二再生器制冷剂蒸气Vg2移动至第二冷凝器C2。第一再生传热管31与第二再生传热管35被热源再生连接管73连接,该热源再生连接管73将在第二再生传热管35流动的热源流体H引导至第一再生传热管31。另外,第二再生传热管35与第二蒸发传热管25被热源蒸发连接管75连接,该热源蒸发连接管75将在第二蒸发传热管25流动的热源流体H引导至第二再生传热管35。

第二冷凝器C2是利用冷却水Y使在第二再生器G2产生的第二再生器制冷剂蒸气Vg2冷却冷凝而成为第二制冷剂液Vf2(以下称为“第二制冷剂液Vf2”)的设备,相当于第二冷凝器。第二冷凝器C2构成为将生成的第二制冷剂液Vf2储存于下部。第二冷凝器C2具有构成冷却水Y的流路的第二冷凝器传热管45(以下称为“第二冷凝传热管45”)。第二冷凝传热管45优选配设为不浸泡于第二再生器制冷剂蒸气Vg2冷凝而生成的第二制冷剂液Vf2,以便能够直接冷却第二再生器制冷剂蒸气Vg2。第一冷凝传热管41与第二冷凝传热管45由作为冷却水连接流路的冷却水连接管74连接,该冷却水连接管74将在第一冷凝传热管41流动的冷却水Y引导至第二冷凝传热管45。

第二再生器G2以及第二冷凝器C2以在水平方向上相邻的方式收纳于第二再生冷凝罐体(以下称为“第二再生冷凝罐体40”)。在第二再生冷凝罐体40的内部设置有第二再生冷凝壁49,该第二再生冷凝壁49将内部空间大致划分为两部分。第二再生冷凝罐体40内隔着第二再生冷凝壁49,在一方设置第二再生器G2,在另一方设置第二冷凝器C2。第二再生冷凝壁49设置为不与第二再生冷凝罐体40的顶面接触,以使第二再生器G2与第二冷凝器C2在上部连通。即,第二再生冷凝壁49在除了第二再生冷凝罐体40的上部以外的两侧壁以及底部,与第二再生冷凝罐体40接触。根据这样的结构,在第二再生冷凝罐体40内,第二再生器制冷剂蒸气Vg2能够从第二再生器G2向第二冷凝器C2移动。

第一吸收蒸发罐体10、第二吸收蒸发罐体20、第一再生冷凝罐体30、第二再生冷凝罐体40,分别以水平的状态纵向层叠为沿铅垂上下成为一列。在本实施方式中,从下向上按照第二再生冷凝罐体40、第一再生冷凝罐体30、第一吸收蒸发罐体10、第二吸收蒸发罐体20的顺序配置。各罐体之间能够确保以下说明的配管的安装空间即可。

在第一吸收器A1的下部(典型的为底部)连接有作为第一稀溶液流出流路的第一稀溶液流出管14的一端,该第一稀溶液流出管14供储存的第一稀溶液Sw1流出。在第二吸收器A2的下部(典型的为底部)连接有作为第二稀溶液流出流路的第二稀溶液流出管18的一端,该第二稀溶液流出管18供储存的第二稀溶液Sw2流出。第一稀溶液流出管14的另一端以及第二稀溶液流出管18的另一端,与供第一稀溶液Sw1和第二稀溶液Sw2合流后的稀溶液Sw流动的稀溶液合流管51的一端连接。稀溶液合流管51相当于稀溶液合流流路。在稀溶液合流管51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一稀溶液导入管33的一端以及第二稀溶液导入管37的一端。

第一稀溶液导入管33的另一端与第一稀溶液散布喷嘴32连接。第一稀溶液导入管33是将从第一吸收器A1以及第二吸收器A2流出的稀溶液Sw直接引导至第一再生器G1的管,相当于第一稀溶液导入流路。在此,将从吸收器流出的稀溶液Sw直接引导至第一再生器G1是指:从吸收器流出的稀溶液Sw不经由其他主要设备(吸收器、蒸发器、再生器、冷凝器)而流入第一再生器G1。第二稀溶液导入管37的另一端与第二稀溶液散布喷嘴36连接。第二稀溶液导入管37是将从第一吸收器A1以及第二吸收器A2流出的稀溶液Sw直接引导至第二再生器G2的管,相当于第二稀溶液导入流路。在此,将从吸收器流出的稀溶液Sw直接引导至第二再生器G2是指:从吸收器流出的稀溶液Sw不经由其他主要设备而流入第二再生器G2。

第一吸收器A1与第二吸收器A2经由第一稀溶液流出管14以及第二稀溶液流出管18而连接,但吸收式热泵1运转时,连接的部分(第一稀溶液流出管14以及第二稀溶液流出管18)被吸收液S液封,因而两者的气相部不连通,两者的内压能够取得相互不同的值。进而,第一吸收蒸发罐体10与第二吸收蒸发罐体20的气相部相互不连通(独立),从而能够使两者的内压不同。

在第一再生器G1的下部(典型的为底部)连接有供储存的第一浓溶液Sa1流出的第一浓溶液流出管34的一端。在第二再生器G2的下部(典型的为底部)连接有供储存的第二浓溶液Sa2流出的第二浓溶液流出管38的一端。第一浓溶液流出管34的另一端以及第二浓溶液流出管38的另一端,与供第一浓溶液Sa1和第二浓溶液Sa2合流后的合流浓溶液Sa(以下,简称为“浓溶液Sa”)流动的浓溶液合流管53的一端连接。在浓溶液合流管53配设有加压输送浓溶液Sa的合流浓溶液泵53p。另外,在浓溶液合流管53以及稀溶液合流管51配设有溶液热交换器52。溶液热交换器52是在浓溶液合流管53流动的浓溶液Sa与在稀溶液合流管51流动的稀溶液Sw之间进行热交换的设备。在浓溶液合流管53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一浓溶液导入管13的一端以及第二浓溶液导入管17的一端。

第一浓溶液导入管13的另一端与第一浓溶液散布喷嘴12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浓溶液导入管13是将从第一再生器G1以及第二再生器G2流出的浓溶液Sa直接引导至第一吸收器A1的管。在此,将从再生器流出的浓溶液Sa直接引导至第一吸收器A1是指:从再生器流出的浓溶液Sa不经由其他设备(主要设备、气液分离器等)而流入第一吸收器A1。第二浓溶液导入管17的另一端与第二浓溶液散布喷嘴16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浓溶液导入管17是将从第一再生器G1以及第二再生器G2流出的浓溶液Sa直接引导至第二吸收器A2的管。在此,将从再生器流出的浓溶液Sa直接引导至第二吸收器A2是指:从再生器流出的浓溶液Sa不经由其他设备(主要设备、气液分离器等)而流入第二吸收器A2。这样,吸收式热泵1具备:第一浓溶液导入管13,其相当于将从再生器流出的吸收液直接引导至第一吸收器A1的第一浓溶液导入流路;第二浓溶液导入管17,相当于将从再生器流出的吸收液直接引导至第二吸收器A2的第二浓溶液导入流路。

在第一冷凝器C1的下部(典型的为底部)连接有供储存的第一制冷剂液Vf1流出的第一制冷剂液流出管44的一端。在第二冷凝器C2的下部(典型的为底部)连接有供储存的第二制冷剂液Vf2流出的第二制冷剂液流出管48的一端。第一制冷剂液流出管44的另一端以及第二制冷剂液流出管48的另一端,与供第一制冷剂液Vf1和第二制冷剂液Vf2合流后的制冷剂液Vf流动的制冷剂液合流管54的一端连接。在制冷剂液合流管54配设有加压输送制冷剂液Vf的合流制冷剂液泵54p。在制冷剂液合流管54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一制冷剂液导入管23的一端以及第二制冷剂液导入管27的一端。第一制冷剂液导入管23的另一端与第一制冷剂液散布喷嘴22连接。第二制冷剂液导入管27的另一端与第二制冷剂液散布喷嘴26连接。

第一再生器G1与第二再生器G2经由第一浓溶液流出管34以及第二浓溶液流出管38连接,但吸收式热泵1运转时,连接的部分(第一浓溶液流出管34以及第二浓溶液流出管38)被吸收液S液封,因而两者的气相部不连通,两者的内压能够取得相互不同的值。第一冷凝器C1与第二冷凝器C2经由第一制冷剂液流出管44以及第二制冷剂液流出管48而连接,但在吸收式热泵1运转时,连接的部分(第一制冷剂液流出管44以及第二制冷剂液流出管48)被制冷剂液Vf液封,因而两者的气相部不连通,两者的内压能够取得相互不同的值。从上述内容可知,第一再生冷凝罐体30与第二再生冷凝罐体40的气相部相互不连通(独立),能够使两者的内压不同。

接下来,与图1一起参照图2说明吸收式热泵1的作用。图2是吸收式热泵1的杜林线图。在图2的杜林线图中,纵轴为制冷剂(在本实施方式中为水)的露点温度,横轴为吸收液(在本实施方式中为LiBr水溶液)的温度。向右上倾斜的线表示吸收液的等浓度线,越往右浓度越高,越往左浓度越低。另外,纵轴所示的露点温度与饱和压力处于对应关系,因而在制冷剂的蒸气为饱和蒸气的本实施方式的吸收循环中,纵轴也能够看作表示主要设备(吸收器、蒸发器、再生器、冷凝器)的内部压力。

在第一冷凝器C1中,接受在第一再生器G1蒸发的第一再生器制冷剂蒸气Vg1,并利用在第一冷凝传热管41流动的冷却水Y进行冷却并使其冷凝而成为第一制冷剂液Vf1。在第二冷凝器C2中,接受在第二再生器G2蒸发的第二再生器制冷剂蒸气Vg2,并利用在第二冷凝传热管45流动的冷却水Y进行冷却并使其冷凝而成为第二制冷剂液Vf2。冷却水Y在第一冷凝传热管41流动后,经由冷却水连接管74而在第二冷凝传热管45流动,因而在第一冷凝传热管41流动时的温度比在第二冷凝传热管45流动时的温度低,第一冷凝器C1的内压(TC1)比第二冷凝器C2的内压(TC2)低。第一冷凝器C1内部的第一制冷剂液Vf1的液位,比第二冷凝器C2内的第二制冷剂液Vf2的液位高出其内压比第二冷凝器C2的内压低的量。然而,在本实施方式中,内压低的第一再生冷凝罐体30配置于第二再生冷凝罐体40的上方,因而能够适当地维持第一冷凝器C1内的第一制冷剂液Vf1的液位与第二冷凝器C2内的第二制冷剂液Vf2的液位。因此能够抑制第一冷凝传热管41没入第一制冷剂液Vf1以及第二冷凝传热管45没入第二制冷剂液Vf2。

另外,在第一再生冷凝罐体30的内压与第二再生冷凝罐体40的内压之差较大的情况下(冷却水Y的入口温度与出口温度之差较大的情况下),若在第二制冷剂液Vf2从内压高的第二冷凝器C2流出的第二制冷剂液流出管48以及第二浓溶液Sa2从第二再生器G2流出的第二浓溶液流出管38,设置节流孔、阀等压力调整装置,来缩小第二冷凝器C2内的第二制冷剂液Vf2的液位与第一冷凝器C1内的第一制冷剂液Vf1的液位之差、以及第二再生器G2内的第二浓溶液Sa2的液位与第一再生器G1内的第一浓溶液Sa1的液位之差,则能够减小第一再生冷凝罐体30与第二再生冷凝罐体40的设置高度之差。

在第一冷凝器C1生成的第一制冷剂液Vf1流出至第一制冷剂液流出管44,在第二冷凝器C2生成的第二制冷剂液Vf2流出至第二制冷剂液流出管48。在第一制冷剂液流出管44流动的第一制冷剂液Vf1以及在第二制冷剂液流出管48流动的第二制冷剂液Vf2,分别流入制冷剂液合流管54并混合而成为制冷剂液Vf。制冷剂液合流管54内的制冷剂液Vf被合流制冷剂液泵54p加压输送,并分流至第一制冷剂液导入管23和第二制冷剂液导入管27。在第一制冷剂液导入管23流动的制冷剂液,从第一制冷剂液散布喷嘴22向第一蒸发器E1内散布。另一方面,在第二制冷剂液导入管27流动的制冷剂液,从第二制冷剂液散布喷嘴26向第二蒸发器E2内散布。

在第一蒸发器E1中,从第一制冷剂液散布喷嘴22散布的制冷剂液Vf,被在第一蒸发传热管21流动的热源流体H加热而蒸发,成为第一蒸发器制冷剂蒸气Ve1。在第一蒸发器E1产生的第一蒸发器制冷剂蒸气Ve1向与第一蒸发器E1连通的第一吸收器A1移动。另一方面,在第二蒸发器E2中,从第二制冷剂液散布喷嘴26散布的制冷剂液Vf,被在第二蒸发传热管25流动的热源流体H加热而蒸发,成为第二蒸发器制冷剂蒸气Ve2。在第二蒸发器E2产生的第二蒸发器制冷剂蒸气Ve2,向与第二蒸发器E2连通的第二吸收器A2移动。热源流体H在第一蒸发传热管21流动后,经由热源蒸发连接管72在第二蒸发传热管25流动,因而在第一蒸发传热管21流动时的温度比在第二蒸发传热管25流动时的温度高,第一蒸发器E1的内压(TE1)比第二蒸发器E2的内压(TE2)高。

在第一吸收器A1中,第一浓溶液Sa1从第一浓溶液散布喷嘴12散布,该散布的第一浓溶液Sa1吸收从第一蒸发器E1移动来的第一蒸发器制冷剂蒸气Ve1。吸收第一蒸发器制冷剂蒸气Ve1后的第一浓溶液Sa1浓度降低,成为第一稀溶液Sw1(A1a~A1b)。在第一吸收器A1中,在第一浓溶液Sa1吸收第一蒸发器制冷剂蒸气Ve1时产生吸收热。利用该吸收热对在第一吸收传热管11流动的加热对象流体W加热。吸收第一蒸发器制冷剂蒸气Ve1而从第一浓溶液Sa1浓度降低的第一稀溶液Sw1储存于第一吸收器A1的下部。在第二吸收器A2中,第二浓溶液Sa2从第二浓溶液散布喷嘴16散布,该散布的第二浓溶液Sa2吸收从第二蒸发器E2移动来的第二蒸发器制冷剂蒸气Ve2。吸收第二蒸发器制冷剂蒸气Ve2后的第二浓溶液Sa2浓度降低,成为第二稀溶液Sw2(A2a~A2b)。在第二吸收器A2中,在第二浓溶液Sa2吸收第二蒸发器制冷剂蒸气Ve2时产生吸收热。利用该吸收热对在第二吸收传热管15流动的加热对象流体W加热。吸收第二蒸发器制冷剂蒸气Ve2而从第二浓溶液Sa2浓度降低的第二稀溶液Sw2储存于第二吸收器A2下部。

此时,与第一蒸发器E1连通的第一吸收器A1的内压(TE1)比与第二蒸发器E2连通的第二吸收器A2的内压(TE2)高。另外,加热对象流体W在第二吸收传热管15流动后,在第一吸收传热管11流动,因而在第一吸收器A1流动的加热对象流体W的温度比在第二吸收器A2流动的加热对象流体W的温度高,第一稀溶液Sw1的温度(A1b)比第二稀溶液Sw2的温度(A2b)高。在此,与吸收蒸发罐体为一个的情况进行比较,在吸收蒸发罐体为一个的情况下,吸收器内压接近本实施方式的吸收式热泵1中的内压低的第二吸收器A2的内压(TE2),从吸收器流出的稀溶液温度,接近本实施方式的吸收式热泵1中的温度高的第一稀溶液Sw1的温度(A1b)。在本实施方式的吸收式热泵1中,第一吸收器A1的内压(TE1)比第二吸收器A2的内压(TE2)高,因而第一稀溶液Sw1的浓度比吸收蒸发罐体为一个的情况下,从吸收器流出的稀溶液浓度低了内压高出的量。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吸收式热泵1中,第二稀溶液Sw2的浓度比吸收蒸发罐体为一个的情况下,从吸收器流出的稀溶液浓度低了吸收液温度降低的量。因此在本实施方式的吸收式热泵1中,能够使第一稀溶液Sw1以及第二稀溶液Sw2的浓度比吸收蒸发罐体为一个的情况下,从吸收器流出的稀溶液浓度低,能够使输出增大。这样,若使供热源流体H流动的罐体的顺序为从第一蒸发器E1至第二蒸发器E2,并使供加热对象流体W流动的罐体的顺序与之反向,而按照从第二吸收器A2至第一吸收器A1的顺序供加热对象流体W流动,则适于降低第一稀溶液Sw1的浓度以及第二稀溶液Sw2的浓度。

第二吸收器A2内部的第二稀溶液Sw2的液位比第一吸收器A1内的第一稀溶液Sw1的液位高出其内压比第一吸收器A1的内压低的量。然而,在本实施方式中,内压低的第二吸收蒸发罐体20配置于第一吸收蒸发罐体10的上方,因而能够适当地维持第二吸收器A2内的第二稀溶液Sw2的液位与第一吸收器A1内的第一稀溶液Sw1的液位。因此能够抑制第一吸收传热管11没入第一稀溶液Sw1以及第二吸收传热管15没入第二稀溶液Sw2。

另外,在第一吸收蒸发罐体10的内压与第二吸收蒸发罐体20的内压之差大的情况下(热源流体H的入口温度与出口温度之差大的情况下),若在供第一稀溶液Sw1从内压高的第一吸收器A1流出的第一稀溶液流出管14设置节流孔、阀等压力调整装置,来缩小第一吸收器A1内的第一稀溶液Sw1的液位与第二吸收器A2内的第二稀溶液Sw2的液位之差,则能够减少第一吸收蒸发罐体10与第二吸收蒸发罐体20的设置高度之差。

在第一吸收器A1生成的第一稀溶液Sw1流出至第一稀溶液流出管14,在第二吸收器A2生成的第二稀溶液Sw2流出至第二稀溶液流出管18。在第一稀溶液流出管14流动的第一稀溶液Sw1以及在第二稀溶液流出管18流动的第二稀溶液Sw2分别流入稀溶液合流管51,并混合而成为稀溶液Sw(Ab)。在稀溶液合流管51流动的稀溶液Sw在溶液热交换器52与浓溶液Sa进行热交换而温度降低之后,分流至第一稀溶液导入管33和第二稀溶液导入管37。在第一稀溶液导入管33流动的稀溶液Sw从第一稀溶液散布喷嘴32向第一再生器G1内散布。另一方面,在第二稀溶液导入管37流动的稀溶液Sw从第二稀溶液散布喷嘴36向第二再生器G2内散布。

此时,若为通常的运转条件,则蒸发饱和温度TE1与冷凝饱和温度TC1的差为30℃以上,因而第一吸收器A1的内压与第一再生器G1的内压的差,成为在第一再生器G1内散布稀溶液Sw所需的充分的压力差,从而能够在第一再生器G1内稳定地散布稀溶液Sw。在吸收式热泵1中,在第一再生器G1与第二再生器G2之间不存在吸收液S的直接的流通,因而在第一再生器G1与第二再生器G2之间不需要用于获得吸收液S的散布压的落差,能够缩小第一再生器G1与第二再生器G2的高度之差(第一再生冷凝罐体30与第二再生冷凝罐体40的高度之差)。

在第一再生器G1中,从第一稀溶液散布喷嘴32散布的稀溶液Sw,被在第一再生传热管31流动的热源流体H加热,从而散布的稀溶液Sw中的制冷剂蒸发而成为第一浓溶液Sa1(G1a~G1b),并储存于第一再生器G1的下部。从稀溶液Sw蒸发的制冷剂作为第一再生器制冷剂蒸气Vg1向第一冷凝器C1移动。另一方面,在第二再生器G2中,从第二稀溶液散布喷嘴36散布的稀溶液Sw,被在第二再生传热管35流动的热源流体H加热,从而散布的稀溶液Sw中的制冷剂蒸发而成为第二浓溶液Sa2(G2a~G2b),并储存于第二再生器G2的下部。从稀溶液Sw蒸发的制冷剂作为第二再生器制冷剂蒸气Vg2向第二冷凝器C2移动。如上所述,第一再生冷凝罐体30的内压(TC1)比第二再生冷凝罐体40的内压(TC2)低。另外,热源流体H在第二再生传热管35流动后,在第一再生传热管31流动,因而在第二再生器G2流动的热源流体H的温度比在第一再生器G1流动的热源流体H的温度高,第二浓溶液Sa2的温度(G2b)比第一浓溶液Sa1的温度(G1b)高。在此,与再生冷凝罐体为一个的情况进行比较,在再生冷凝罐体为一个的情况下,再生器内压接近本实施方式的吸收式热泵1中内压高的第二再生器G2的内压(TC2),从再生器流出的浓溶液温度接近本实施方式的吸收式热泵1中的温度低的第一浓溶液Sa1的温度(G1b)。在本实施方式的吸收式热泵1中,第一再生器G1的内压(TC1)比第二再生器G2的内压(TC2)低,因而第一浓溶液Sa1的浓度比再生冷凝罐体为一个的情况下,从再生器流出的浓溶液浓度高出内压低的量。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吸收式热泵1中,第二浓溶液Sa2的浓度比再生冷凝罐体为一个的情况下,从再生器流出的浓溶液浓度高出吸收液温度高的量。因此,能够使第一浓溶液Sa1以及第二浓溶液Sa2的浓度比再生冷凝罐体为一个的情况下,从再生器流出的浓溶液浓度高,能够使输出增大。这样,若使供冷却水Y流动的罐体的顺序为从第一冷凝器C1至第二冷凝器C2,并使供热源流体H流动的罐体的顺序与之反向而按照从第二再生器G2至第一再生器G1的按顺序供热源流体H流动,则适于提高第一浓溶液Sa1的浓度以及第二浓溶液Sa2的浓度。

由第一再生器G1生成的第一浓溶液Sa1流出至第一浓溶液流出管34,由第二再生器G2生成的第二浓溶液Sa2流出至第二浓溶液流出管38。在第一浓溶液流出管34流动的第一浓溶液Sa1以及在第二浓溶液流出管38流动的第二浓溶液Sa2,分别流入浓溶液合流管53并混合而成为浓溶液Sa(Gb)。浓溶液合流管53内的浓溶液Sa被合流浓溶液泵53p加压输送,而朝向第一吸收器A1以及第二吸收器A2流动,在溶液热交换器52与稀溶液Sw进行热交换而温度上升之后,分流至第一浓溶液导入管13与第二浓溶液导入管17。在第一浓溶液导入管13流动的浓溶液Sa从第一浓溶液散布喷嘴12向第一吸收器A1内散布,以后重复上述循环。另一方面,在第二浓溶液导入管17流动的浓溶液Sa,从第二浓溶液散布喷嘴16向第二吸收器A2内散布,以后重复上述循环。在吸收式热泵1中,在第一吸收器A1与第二吸收器A2之间不存在吸收液S的直接的流通,因而在第一吸收器A1与第二吸收器A2之间不需要用于获得吸收液S的散布压的落差,能够缩小第一吸收器A1与第二吸收器A2的高度之差(第一吸收蒸发罐体10与第二吸收蒸发罐体20的高度之差)。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吸收式热泵1,不需要在第一再生器G1与第二再生器G2之间以及第一吸收器A1与第二吸收器A2之间设置用于获得吸收液S的散布压的落差,能够抑制高度。另外,通过使冷却水Y在第一冷凝传热管41流动后,在第二冷凝传热管45流动,能够使第一再生器G1的内压比第二再生器G2的内压低,并且通过与供该冷却水Y流动的罐体的顺序反向地使热源流体H在第二再生传热管35流动后,在第一再生传热管31流动,能够使从第二再生器G2流出的第二浓溶液Sa2的温度比从第一再生器G1流出的第一浓溶液Sa1的温度高,并能够使第一浓溶液Sa1的浓度以及第二浓溶液Sa2的浓度比再生冷凝罐体为一个的情况下,从再生器流出的浓溶液浓度高,此外通过使热源流体H在第一蒸发传热管21流动后在第二蒸发传热管25流动,能够使第一吸收器A1的内压比第二吸收器A2的内压高,并且通过与供该热源流体H流动的罐体的顺序反向地使加热对象流体W在第二吸收传热管15流动后,在第一吸收传热管11流动,能够使从第二吸收器A2流出的第二稀溶液Sw2的温度比从第一吸收器A1流出的第一稀溶液Sa1的温度低,并能够使第一稀溶液Sw1的浓度以及第二稀溶液Sw2的浓度比吸收蒸发罐体为一个的情况下,从吸收器流出的稀溶液浓度低,从而能够使吸收式热泵1的输出增大。

接下来,参照图3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第一变形例的吸收式热泵1A进行说明。图3是吸收式热泵1A的示意性系统图。吸收式热泵1A与吸收式热泵1(参照图1)相比较,以下方面不同。在吸收式热泵1A中,对于第一吸收蒸发罐体10A而言,收纳于其内部的第一吸收器A1以及第一蒸发器E1沿铅垂上下排列。在本变形例中,第一蒸发器E1配置于第一吸收器A1之上。构成第一蒸发器E1的第一蒸发传热管21以及第一制冷剂液散布喷嘴22,收纳于上部开放的第一蒸发容器19A。第一蒸发器E1配置于第一吸收器A1的上方,从而能够防止第一吸收器A1内的吸收液S泄漏至第一蒸发器E1内而导致第一蒸发器E1内的制冷剂液Vf被污染。另外,对于第二吸收蒸发罐体20A而言,与第一吸收蒸发罐体10A同样,收纳于其内部的第二蒸发器E2配置于第二吸收器A2的铅垂上方。构成第二蒸发器E2的第二蒸发传热管25以及第二制冷剂液散布喷嘴26,收纳于上部开放的第二蒸发容器29A。

第一吸收蒸发罐体10A与第二吸收蒸发罐体20A在水平方向上相邻配置。此时,若使第一吸收传热管11以及第二吸收传热管15各自的最上部的高度之差,小于第一吸收传热管11以及第二吸收传热管15各自的最上部与最低部的高度之差中较小的一方,则在比第一吸收传热管11以及第二吸收传热管15各自的最上部靠上方规定高度的位置,分别配置有第一浓溶液散布喷嘴12以及第二浓溶液散布喷嘴16,因此第一吸收器A1以及第二吸收器A2各自的浓溶液Sa的散布压大致相等,浓溶液Sa散布量大致相等,能够避免第一吸收器A1以及第二吸收器A2中的一方的热输出降低,因而是优选的。在本变形例中,构成为第一吸收传热管11以及第二吸收传热管15各自的最上部的高度相同,第一浓溶液散布喷嘴12与第二浓溶液散布喷嘴16配置于相同的高度。在此所说的相同的高度包括实质上相等的高度(以第一吸收器A1以及第二吸收器A2各自的热输出在允许范围内不同的程度,浓溶液Sa的散布压不同的范围)。另外,若使第一蒸发传热管21以及第二蒸发传热管25各自的最上部的高度之差,小于第一蒸发传热管21以及第二蒸发传热管25各自的最上部与最低部的高度之差中较小的一方,则与两者存在差异的吸收式热泵1(参照图1)相比,能够减小热源流体H的压入压力,因而是优选的。在本变形例中,构成为第一蒸发传热管21以及第二蒸发传热管25各自的最上部的高度相同,第一制冷剂液散布喷嘴22与第二制冷剂液散布喷嘴26配置于相同的高度。在此所说的相同的高度包括实质上相等的高度。这样能够抑制配置第一吸收蒸发罐体10A与第二吸收蒸发罐体20A时的高度。

另外,在吸收式热泵1A中,对于第一再生冷凝罐体30A而言,收纳于其内部的第一再生器G1以及第一冷凝器C1沿铅垂上下排列。在本变形例中,第一冷凝器C1配置于第一再生器G1之上。构成第一冷凝器C1的第一冷凝传热管41,收纳于上部开放的第一冷凝容器39A。第一冷凝器C1配置于第一再生器G1的上部,从而能够防止第一再生器G1内的吸收液S泄漏至第一冷凝器C1内而污染第一冷凝器C1内的制冷剂液Vf。另外,第二再生冷凝罐体40A与第一再生冷凝罐体30A同样,收纳于其内部的第二冷凝器C2,配置于第二再生器G2的铅垂上方。构成第二冷凝器C2的第二冷凝传热管45,收纳于上部开放的第二冷凝容器49A。

第一再生冷凝罐体30A与第二再生冷凝罐体40A在水平方向上相邻配置。此时,若使第一再生传热管31以及第二再生传热管35各自的最上部的高度之差,小于第一再生传热管31以及第二再生传热管35各自的最上部与最低部的高度之差中较小的一方,则在比第一再生传热管31以及第二再生传热管35各自的最上部靠上方规定高度的位置,分别配置有第一稀溶液散布喷嘴32以及第二稀溶液散布喷嘴36,因此第一再生器G1以及第二再生器G2各自的稀溶液Sw的散布压大致相等,稀溶液Sw散布量大致相等,能够避免第一再生器G1以及第二再生器G2中的一方的热输出降低,因而是优选的。在本变形例中,构成为第一再生传热管31以及第二再生传热管35各自的最上部的高度相同,第一稀溶液散布喷嘴32与第二稀溶液散布喷嘴36配置于相同的高度。在此所说的相同的高度包括实质上相等的高度(以第一再生器G1以及第二再生器G2各自的热输出在允许范围内不同的程度,稀溶液Sw的散布压不同的范围)。另外,若使第一冷凝传热管41以及第二冷凝传热管45各自的最上部的高度之差,小于第一冷凝传热管41以及第二冷凝传热管45各自的最上部与最低部的高度之差中较小的一方,则与两者存在差异的吸收式热泵1(参照图1)相比,能够减小冷却水Y的压入压力,因而是优选的。在本变形例中,第一冷凝传热管41以及第二冷凝传热管45各自的最上部的高度配置为相同的高度。在此所说的相同的高度包括实质上相等的高度。这样能够抑制配置第一再生冷凝罐体30A与第二再生冷凝罐体40A时的高度。另外,水平方向上相邻配置的第一再生冷凝罐体30A以及第二再生冷凝罐体40A,配置于水平方向上相邻配置的第一吸收蒸发罐体10A以及第二吸收蒸发罐体20A的下方。上述以外的吸收式热泵1A的结构与吸收式热泵1(图1参照)同样。

如上述那样构成的吸收式热泵1A,基本上与吸收式热泵1(参照图1)同样地发挥作用。冷却水Y在第一冷凝传热管41流动后,在第二冷凝传热管45流动,因而在第一冷凝传热管41流动的冷却水Y的温度比在第二冷凝传热管45流动的冷却水Y的温度低,包括第一冷凝器C1的第一再生冷凝罐体30A的内压比包括第二冷凝器C2的第二再生冷凝罐体40A的内压低,能够使从第一再生器G1流出的第一浓溶液Sa1的浓度以及从第二再生器G2流出的第二浓溶液Sa2的浓度,比由一个再生冷凝罐体构成的情况下,从再生器流出的浓溶液浓度浓,从而增大输出。另外,将第一冷凝器C1与第二冷凝器C2设置于相同的高度,因而第一冷凝器C1内的第一制冷剂液Vf1的液位比第二冷凝器C2内的第二制冷剂液Vf2的液位高出第一再生冷凝罐体30A的内压比第二再生冷凝罐体40A的内压降低的量,但在第一再生冷凝罐体30A的内压与第二再生冷凝罐体40A的内压的差较大的情况下,在第二制冷剂液Vf2从内压高的第二冷凝器C2流出的第二制冷剂液流出管48、以及第二浓溶液Sa2从第二再生器G2流出的第二浓溶液流出管38,设置节流孔、阀等压力调整装置,来缩小第一冷凝器C1内的第一制冷剂液Vf1的液位与第二冷凝器C2内的第二制冷剂液Vf2的液位的差、以及第一再生器G1内的第一浓溶液Sa1的液位与第二再生器G2内的第二浓溶液Sa2的液位的差即可。

另外,热源流体H在第一蒸发传热管21流动后,在第二蒸发传热管25流动,因而在第一蒸发传热管21流动的热源流体H的温度比在第二蒸发传热管25流动的热源流体H的温度高,包括第一蒸发器E1的第一吸收蒸发罐体10A的内压比包括第二蒸发器E2的第二吸收蒸发罐体20A的内压高,能够使从第一吸收器A1流出的第一稀溶液Sw1的浓度以及从第二吸收器A2流出的第二稀溶液Sw2的浓度,比由一个吸收蒸发罐体构成的情况下,从吸收器流出的稀溶液浓度稀,从而增大输出。另外,将第一吸收器A1与第二吸收器A2设置于相同的高度,因而第二吸收器A2内的第二稀溶液Sw2的液位比第一吸收器A1内的第一稀溶液Sw1的液位高出第二吸收蒸发罐体20A的内压比第一吸收蒸发罐体10A的内压降低的量,但在第一吸收蒸发罐体10A的内压与第二吸收蒸发罐体20A的内压的差较大的情况下,在第一稀溶液Sw1从内压高的第一吸收器A1流出的第一稀溶液流出管14,设置节流孔、阀等压力调整装置,来缩小第一吸收器A1内的第一稀溶液Sw1的液位与第二吸收器A2内的第二稀溶液Sw2的液位的差即可。另外,在吸收式热泵1A中,高度方向上相邻的罐体间的空间成为第一吸收蒸发罐体10A与第一再生冷凝罐体30A(或第二吸收蒸发罐体20A与第二再生冷凝罐体40A)的一个位置,因而能够抑制吸收式热泵1A的高度。

另外,如图4(A)所示,可以构成为:在使第一吸收蒸发罐体10A与第二吸收蒸发罐体20A横向排列并接触的基础上,在下部形成连通口129h,第一稀溶液Sw1与第二稀溶液Sw2在罐体内混合。连通口129h形成为其上端比第一吸收器A1内的第一稀溶液Sw1的液位靠下方,并且比第二吸收器A2内的第二稀溶液Sw2的液位靠下方。若这样构成,则连通口129h被稀溶液Sw液封,因而第一吸收蒸发罐体10A的气相部与第二吸收蒸发罐体20A的气相部相互不连通,第一吸收蒸发罐体10A以及第二吸收蒸发罐体20A各自的内压独立(保持允许内压不同的状态)并维持。在该情况下,能够省略第一稀溶液流出管14(参照图3)以及第二稀溶液流出管18(参照图3),稀溶液合流管51与罐体的下部(典型的为连通口129h的正下方的底部)连接。在该情况下,稀溶液合流管51兼作第一稀溶液流出流路和第二稀溶液流出流路。另外,虽然图示省略,但可以构成为不设置连通口129h,而将划分第一吸收蒸发罐体10A与第二吸收蒸发罐体20A的壁延长至第一吸收蒸发罐体10A以及第二吸收蒸发罐体20A的底部,并将在第一吸收蒸发罐体10A与第二吸收蒸发罐体20A两方开口的溶液储存室,安装于第一吸收蒸发罐体10A以及第二吸收蒸发罐体20A的底部下表面,将稀溶液合流管51与溶液储存室的下部连接。与图4(A)所示的方式同样,如图4(B)所示,可以构成为在使第一再生冷凝罐体30A与第二再生冷凝罐体40A横向排列并接触之后,在下部形成连通口349h,第一浓溶液Sa1与第二浓溶液Sa2在罐体内混合。连通口349h形成为其上端比第一再生器G1内的第一浓溶液Sa1的液位靠下方,并且比第二再生器G2内的第二浓溶液Sa2的液位靠下方。若这样构成,则连通口349h被浓溶液Sa液封,因而第一再生冷凝罐体30A的气相部与第二再生冷凝罐体40A的气相部相互不连通,第一再生冷凝罐体30A以及第二再生冷凝罐体40A各自的内压独立(保持允许内压不同的状态)并维持。在该情况下,能够省略第一浓溶液流出管34(参照图3)以及第二浓溶液流出管38(参照图3),浓溶液合流管53与罐体的下部(典型的为连通口349h的正下的底部)连接。在该情况下,浓溶液合流管53兼作第一浓溶液流出流路与第二浓溶液流出流路。另外,虽然图示省略,但也可以构成为不设置连通口349h,而将划分第一再生冷凝罐体30A与第二再生冷凝罐体40A的壁延长至第一再生冷凝罐体30A以及第二再生冷凝罐体40A的底部,将在第一再生冷凝罐体30A与第二再生冷凝罐体40A两方开口的溶液储存室,安装于第一再生冷凝罐体30A以及第二再生冷凝罐体40A的底部下表面,将浓溶液合流管53与溶液储存室的下部连接。

接下来,参照图5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第二变形例的吸收式热泵1B进行说明。图5是吸收式热泵1B的示意性系统图。吸收式热泵1B与吸收式热泵1A(参照图3)相比较,以下方面不同。在吸收式热泵1B中,对于第一吸收蒸发罐体10B而言,收纳于其内部的第一吸收器A1以及第一蒸发器E1沿铅垂上下排列,但第一吸收器A1配置于第一蒸发器E1之上。构成第一吸收器A1的第一吸收传热管11以及第一浓溶液散布喷嘴12,收纳于上部开放的第一吸收纳器19B。不设置第一蒸发容器19A(参照图3)。第一蒸发器E1配置于第一吸收器A1的下方,从而能够减小用于提升向第一蒸发传热管21供给的热源流体H的压入压力,能够减少加压输送热源流体H的泵(未图示)的动力。另外,第二吸收蒸发罐体20B与第一吸收蒸发罐体10B同样,收纳于其内部的第二吸收器A2配置于第二蒸发器E2的铅垂上方。构成第二吸收器A2的第二吸收传热管15以及第二浓溶液散布喷嘴16,收纳于上部开放的第二吸收纳器29B。不设置第二蒸发容器29A(参照图3)。在第一吸收器A1配置于第一蒸发器E1的铅垂上方、第二吸收器A2配置于第二蒸发器E2的铅垂上方的状况下,第一浓溶液散布喷嘴12与第二浓溶液散布喷嘴16配置于相同的高度(包括实质上相等的高度),第一制冷剂液散布喷嘴22与第二制冷剂液散布喷嘴26配置于相同的高度(包括实质上相等的高度)。

另外,在吸收式热泵1B中,对于第一再生冷凝罐体30B而言,收纳于其内部的第一再生器G1以及第一冷凝器C1沿铅垂上下排列,但第一再生器G1配置于第一冷凝器C1之上。构成第一再生器G1的第一再生传热管31以及第一稀溶液散布喷嘴32,收纳于上部开放的第一再生容器39B。不设置第一冷凝容器39A(参照图3)。第一冷凝器C1配置于第一再生器G1的下方,从而能够减小用于提升向第一冷凝传热管41供给的冷却水Y的压入压力,能够减少加压输送冷却水Y的泵(未图示)的动力。另外,第二再生冷凝罐体40B与第一再生冷凝罐体30B同样,收纳于其内部的第二再生器G2配置于第二冷凝器C2的铅垂上方。构成第二再生器G2的第二再生传热管35以及第二稀溶液散布喷嘴36,收纳于上部开放的第二再生容器49B。不设置第二冷凝容器49A(参照图3)。在第一再生器G1配置于第一冷凝器C1的铅垂上方、第二再生器G2配置于第二冷凝器C2的铅垂上方的状况下,第一稀溶液散布喷嘴32与第二稀溶液散布喷嘴36配置于相同的高度(包括实质上相等的高度),第一冷凝传热管41以及第二冷凝传热管45各自的最上部的高度配置为相同的高度(包括实质上相等的高度)。上述以外的吸收式热泵1B的结构与吸收式热泵1A(参照图3)同样。

如上述那样构成的吸收式热泵1B,基本上与吸收式热泵1A(参照图3)同样地发挥作用。吸收式热泵1B能够减少加压输送热源流体H的泵(未图示)以及加压输送冷却水Y的泵(未图示)的动力。

接下来,参照图6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第三变形例的吸收式热泵1C进行说明。图6是吸收式热泵1C的示意性系统图。吸收式热泵1C与吸收式热泵1A(图3参照)相比较,以下方面不同。对于吸收式热泵1C而言,第一吸收蒸发罐体10A、第二吸收蒸发罐体20A、第一再生冷凝罐体30A、第二再生蒸发罐体40A的结构以及排列与吸收式热泵1A(参照图3)相同,但连接各罐体的配管为第一稀溶液Sw1与第二稀溶液Sw2不合流、第一浓溶液Sa1与第二浓溶液Sa2不合流、第一制冷剂液Vf1与第二制冷剂液Vf2不合流的如下的结构。在吸收式热泵1C中,第一稀溶液流出管14不经由稀溶液合流管51(参照图3)而直接与第一稀溶液导入管33连接,相当于第一稀溶液连接流路。另外,第二稀溶液流出管18不经由稀溶液合流管51(图3参照)而直接与第二稀溶液导入管37连接,相当于第二稀溶液连接流路。另外,第一浓溶液流出管34不经由浓溶液合流管53(参照图3)而直接与第一浓溶液导入管13连接。在第一浓溶液流出管34配设有加压输送第一浓溶液Sa1的第一浓溶液泵34p。另外,第二浓溶液流出管38与第二浓溶液导入管17连接。在第二浓溶液流出管38配设有加压输送第二浓溶液Sa2的第二浓溶液泵38p。在第一稀溶液流出管14以及第一浓溶液流出管34配设有第一溶液热交换器52A,该第一溶液热交换器52A利用第一稀溶液Sw1与第一浓溶液Sa1进行热交换。在第二稀溶液流出管18以及第二浓溶液流出管38配设有第二溶液热交换器52B,该第二溶液热交换器52B利用第二稀溶液Sw2与第二浓溶液Sa2进行热交换。另外,第一制冷剂液流出管44与第一制冷剂液导入管23连接。在第一制冷剂液流出管44配设有加压输送第一制冷剂液Vf1的第一制冷剂液泵44p。另外,第二制冷剂液流出管48与第二制冷剂液导入管27连接。在第二制冷剂液流出管48配设有加压输送第二制冷剂液Vf2的第二制冷剂液泵48p。在吸收式热泵1C中不设置:吸收式热泵1A(图3参照)中设置的稀溶液合流管51、配设有合流浓溶液泵53p的浓溶液合流管53、以及配设有合流制冷剂液泵54p的制冷剂液合流管54,并将吸收式热泵1A(参照图3)中的溶液热交换器52置换为第一溶液热交换器52A以及第二溶液热交换器52B。上述以外的吸收式热泵1C的结构与吸收式热泵1A(参照图3)同样。

图7表示图6所示的吸收式热泵1C的杜林线图。在吸收式热泵1C中,吸收液S的循环回路成为作为第一稀溶液Sw1以及第一浓溶液Sa1循环的第一回路D1、和作为第二稀溶液Sw2以及第二浓溶液Sa2循环的第二回路D2这两个回路,能够使各回路D1、D2各自最佳化,并提高输出性能。另外,第一吸收器A1以及第二吸收器A2独立于第一再生器G1以及第二再生器G2,因而内压不相互影响,内压的不同不会表现为液位的差异,能够简便地进行液位控制。另外,通过使第一浓溶液泵34p与第二浓溶液泵38p分别独立地动作,从而能够适当地进行第一吸收器A1以及第二吸收器A2各自的液位控制。

接下来,参照图8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第四变形例的吸收式热泵1D进行说明。图8是吸收式热泵1D的示意性系统图。吸收式热泵1D与吸收式热泵1(图1参照)相比较,不同点在于设置有气液分离器80。气液分离器80是将被第一吸收器A1以及第二吸收器A2加热后的加热对象流体W,分离为加热对象流体蒸气Wv和加热对象流体液Wq的设备。构成为在第一吸收器A1的第一吸收传热管11以及第二吸收器A2的第二吸收传热管15各自的一端,经由加热对象流体液供给管81而并联地供给从气液分离器80流出的加热对象流体液Wq。加热对象流体液供给管81典型的是与气液分离器80的底部连接。构成为从第一吸收传热管11以及第二吸收传热管15各自的另一端流出并被加热而沸腾的沸腾加热对象流体Wb,经由沸腾加热对象流体管83合流后,流入气液分离器80。沸腾加热对象流体管83与气液分离器80的气相部(典型的为气液分离器80的侧面上部)连接。另外,在气液分离器80的上部(典型的为顶部)连接有加热对象流体蒸气管89,该加热对象流体蒸气管89,将分离的加热对象流体蒸气Wv朝向需求目标引导至吸收式热泵1D之外。另外,还设置有从吸收式热泵1D外导入补给流体Ws的补给管85,该补给流体Ws用于补给主要作为蒸气供给至吸收式热泵1D之外的量的加热对象流体W。在本变形例中,补给管85与气液分离器80的侧面连接,但也可以与加热对象流体液供给管81连接。上述以外的吸收式热泵1D的结构与吸收式热泵1(参照图1)同样。

在上述那样构成的吸收式热泵1D中,借助基于气液分离器80与第一吸收器A1以及第二吸收器A2之间的加热对象流体液供给管81、以及沸腾加热对象流体管83内的加热对象流体W的比重的差的气泡泵作用,将从气液分离器80流出的加热对象流体液Wq供给至第一吸收传热管11和第二吸收传热管15。吸收式热泵1D的气泡泵效果因第一吸收器A1以及第二吸收器A2的设置高度不同而不同,从而供给至各吸收器A1、A2的加热对象流体液Wq的流量不同。即,向配置于下方的第一吸收器A1供给的加热对象流体液Wq的流量,比供给至配置于上方的第二吸收器A2的加热对象流体液Wq的流量多。在这样的状况下,从避免伴随加热对象流体液Wq的流量过少导致的的传热阻碍、并且避免伴随加热对象流体液Wq的流量过多导致的气液分离作用的阻碍的观点出发,为了将供给至配置于上方的第二吸收器A2的第二吸收传热管15的加热对象流体液Wq的流量与供给至配置于下方的第一吸收器A1的第一吸收传热管11的加热对象流体液Wq的流量分别最佳化,在向配置于下方的第一吸收器A1的第一吸收传热管11供给加热对象流体液Wq的加热对象流体液供给管81,设置用于调整加热对象流体液Wq的流量的节流孔、阀等流量调整装置即可。

接下来,参照图9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第五变形例的吸收式热泵1E进行说明。图9是吸收式热泵1E的示意性系统图。吸收式热泵1E是对图3所示的吸收式热泵1A组合图8所示的吸收式热泵1D的气液分离器80周围的结构的吸收式热泵。根据吸收式热泵1E,与吸收式热泵1D(参照图8)相比,能够抑制高度。另外,根据吸收式热泵1E,气液分离器80与第一吸收器A1的落差和气液分离器80与第二吸收器A2的落差相同,在借助气泡泵作用将从气液分离器80流出的加热对象流体液Wq供给至第一吸收传热管11与第二吸收传热管15的情况下,能够使供给至第一吸收传热管11与第二吸收传热管15的加热对象流体液Wq的流量相同,因而是优选的。

接下来,参照图10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第六变形例的吸收式热泵1F进行说明。图10是吸收式热泵1F的示意性系统图。吸收式热泵1F与吸收式热泵1D(参照图8)相比,以下方面不同。吸收式热泵1F具备:高温吸收器AH,其动作压力、温度比第一吸收器A1以及第二吸收器A2的动作压力、温度高;高温气液分离器90,其将被高温吸收器AH加热后的被加热介质X分离为被加热介质蒸气Xv和被加热介质液Xq。在吸收式热泵1F中,加热对象流体W成为构成吸收循环的制冷剂。因此虽然为了方便而表现不同,但加热对象流体W与制冷剂V为相同成分的流体。高温吸收器AH是利用浓溶液Sa吸收由气液分离器80分离的加热对象流体蒸气Wv的设备。高温吸收器AH具有:供被加热介质X流动的高温吸收传热管111、和朝向高温吸收传热管111的外表面散布浓溶液Sa的高温浓溶液散布喷嘴112。构成为在高温浓溶液散布喷嘴112连接有浓溶液合流管53,该浓溶液合流管53能够向高温吸收器AH导入浓溶液Sa。另外,高温吸收器AH构成为连接有加热对象流体蒸气管89,能够从气液分离器80导入加热对象流体蒸气Wv。高温吸收器AH构成为将因散布的浓溶液Sa吸收加热对象流体蒸气Wv而浓度降低的中浓度溶液Sm储存于下部,并且利用浓溶液Sa吸收加热对象流体蒸气Wv时产生的吸收热,对被加热介质X进行加热。

构成为在高温吸收器AH的高温吸收传热管111的一端,经由被加热介质液供给管91供给从高温气液分离器90流出的被加热介质液Xq。被加热介质液供给管91典型的是与高温气液分离器90的底部连接。构成为从高温吸收传热管111的另一端流出且被加热而沸腾的沸腾被加热介质Xb,经由沸腾被加热介质管93流入高温气液分离器90。沸腾被加热介质管93与高温气液分离器90的气相部(典型的为高温气液分离器90的侧面上部)连接。另外,在高温气液分离器90的上部(典型的为顶部)连接有被加热介质蒸气管99,该被加热介质蒸气管99将分离的被加热介质蒸气Xv朝向需求目标引导至吸收式热泵1F之外。另外,还设置有从吸收式热泵1F外导入补给流体Xs的补给管95,该补给流体Xs用于补给主要作为蒸气供给至吸收式热泵1F之外的量的被加热介质X。在本变形例中,补给管95与被加热介质液供给管91连接,但也可以与高温气液分离器90的侧面连接。

另外,在吸收式热泵1F中,供从高温吸收器AH流出的中浓度溶液Sm流动的中浓度溶液流出管151的一端,与高温吸收器AH的下部(典型的为底部)连接。中浓度溶液流出管151的另一端分离为第一中浓度溶液导入管113与第二中浓度溶液导入管117。第一中浓度溶液导入管113的另一端与第一吸收器A1的第一浓溶液散布喷嘴12连接。第一中浓度溶液导入管113相当于第一稀溶液导入流路。第二中浓度溶液导入管117的另一端与第二吸收器A2的第二浓溶液散布喷嘴16连接。第二中浓度溶液导入管117相当于第二稀溶液导入流路。这样,在吸收式热泵1F中,构成为向第一浓溶液散布喷嘴12以及第二浓溶液散布喷嘴16导入中浓度溶液Sm,在第一吸收器A1以及第二吸收器A2的内部散布中浓度溶液Sm。在中浓度溶液流出管151以及浓溶液合流管53配设有高温溶液热交换器152,该高温溶液热交换器152利用中浓度溶液Sm与浓溶液Sa进行热交换。溶液热交换器52配设于稀溶液合流管51、和比高温溶液热交换器152靠上游侧的浓溶液合流管53。在气液分离器80连接有内部补给管185的一端,该内部补给管185将吸收式热泵1F的内部而非外部的制冷剂液Vf作为补给流体Ws导入。内部补给管185的另一端与制冷剂液合流管54或第一制冷剂液导入管23或第二制冷剂液导入管27连接。上述以外的吸收式热泵1F的结构与吸收式热泵1D(参照图8)同样。

如上述那样构成的吸收式热泵1F作为两级升温型第二类吸收式热泵发挥功能,能够取出比加热对象流体蒸气Wv更高温的被加热介质蒸气Xv。此外,并不局限于两级升温型,也可以应用于包括三级升温型在内的多级升温型的第二类吸收式热泵。多级升温型的第二类吸收式热泵除了像本变形例那样取出被加热介质蒸气Xv之外,还能够保持液体(温水)状态地取出被加热介质X,在保持液体状态地取出被加热介质X的情况下,能够省略高温气液分离器90。

接下来,参照图11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第七变形例的吸收式热泵1G进行说明。图11是吸收式热泵1G的示意性系统图。吸收式热泵1G是相对于图9所示的吸收式热泵1E组合图10所示的吸收式热泵1F的高温吸收器AH周围以及高温气液分离器90周围的结构的吸收式热泵。根据吸收式热泵1G,能够比吸收式热泵1F(参照图10)抑制高度。此外,在两级升温型的情况下,再生器的热容量约为蒸发器的2倍,因而像本变形例的吸收式热泵1G那样将导热面积大的再生器配置于冷凝器的下方比较适宜。

在以上的说明中,构成为在第一再生器G1的第一再生传热管31以及第二再生器G2的第二再生传热管35流动的热源流体H与在第一蒸发器E1的第一蒸发传热管21以及第二蒸发器E2的第二蒸发传热管25流动的热源流体H相同,且在第一蒸发传热管21以及第二蒸发传热管25流动之后在第二再生传热管35以及第一再生传热管31流动,但在第一蒸发传热管21以及第二蒸发传热管25流动的热源流体H与在第二再生传热管35以及第一再生传热管31流动的热源流体H可以为不同种类的流体,在流动着同种热源流体H的情况下,可以在第二再生传热管35以及第一再生传热管31流动之后在第一蒸发传热管21以及第二蒸发传热管25流动,也可以替换在第二再生传热管35与第一再生传热管31流动的顺序。或者,可以在第一蒸发传热管21流动之后在第二再生传热管35流动,在第二蒸发传热管25流动之后在第一再生传热管31流动,也可以在第二再生传热管35流动之后在第一蒸发传热管21流动,在第一再生传热管31流动之后在第二蒸发传热管25流动。另外,也可以在第一蒸发传热管21流动之后,在从第二再生传热管35起至第一再生传热管31流动或在从第一再生传热管31起至第二再生传热管35流动,然后在第二蒸发传热管25流动。这样,可以在第一蒸发器传热管21流动之后,在第二再生传热管35以及/或者第一再生传热管31流动,然后在第二蒸发传热管25流动。另外,可以在第二再生传热管35流动之后在第一蒸发传热管21与第二蒸发传热管25流动,然后在第一再生传热管31流动,或者,也可以替换在第二再生传热管35与第一再生传热管31流动的顺序。此外,作为热源流体H,典型的能够使用温水,但除温水之外,也可以是水蒸气、石油等化学液体、乙醇等冷凝性化学蒸气。同样,作为加热对象流体W,除温水、水蒸气之外,也可以是石油等化学液体、乙醇等伴有沸腾的化学液体。

在以上的说明中,热源流体H与供冷却水Y流动的罐体的顺序反向地从第二再生器G2向第一再生器G1流动,但也可以在构成为冷却水Y在第一冷凝器C1的第一冷凝传热管41流动之后在第二冷凝器C2的第二冷凝传热管45流动的基础上,根据热源流体H不同,使热源流体H在第一再生器G1的第一再生传热管31流动之后在第二再生器G2的第二再生传热管35流动,以便热源流体H从第一再生器G1向第二再生器G2流动,与供冷却水Y流动的罐体的顺序成为相同的顺序。或者,也可以使热源流体H并列地在第一再生器G1的第一再生传热管31与第二再生器G2的第二再生传热管35流动。这样也能够使第一再生器G1的内压比再生冷凝罐体为一个的情况下的再生器的内压低,使从第一再生器G1流出的第一浓溶液Sa1的浓度以及/或者从第二再生器G2流出的第二浓溶液Sa2的浓度较高,增大输出。

在以上的说明中,热源流体H在第一蒸发器E1的第一蒸发传热管21流动之后在第二蒸发器E2的第二蒸发传热管25流动,但也可以在构成为冷却水Y在第一冷凝器C1的第一冷凝传热管41流动之后在第二冷凝器C2的第二冷凝传热管45流动的基础上,根据热源流体H不同,使热源流体H在第二蒸发器E2的第二蒸发传热管25流动之后在第一蒸发器E1的第一蒸发传热管21流动,也可以使热源流体H在第一蒸发器E1的第一蒸发传热管21以及第二蒸发器E2的第二蒸发传热管25并列地流动。另外,也可以使热源流体H在第一蒸发器E1的第一蒸发传热管21、第二蒸发器E2的第二蒸发传热管25、第一再生器G1的第一再生传热管31以及第二再生器G2的第二再生传热管35的4处并列地流动。并且,也可以将热源流体H分为两股流体,一股从第一蒸发器E1的第一蒸发传热管21向第二蒸发器E2的第二蒸发传热管25流动,或者从第二蒸发器E2的第二蒸发传热管25向第一蒸发器E1的第一蒸发传热管21流动,另一股从第一再生器G1的第一再生传热管31向第二再生器G2的第二再生传热管35流动,或者从第二再生器G2的第二再生传热管35向第一再生器G1的第一再生传热管31流动。同样,也可以将热源流体H分为两股流体,一股从第二再生器G2的第二再生传热管35向第一蒸发器E1的第一蒸发传热管21流动,或者从第一蒸发器E1的第一蒸发传热管21向第二再生器G2的第二再生传热管35流动,另一股从第一再生器G1的第一再生传热管31向第二蒸发器E2的第二蒸发传热管25流动,或者从第二蒸发器E2的第二蒸发传热管25向第一再生器G1的第一再生传热管31流动。同样,也可以将热源流体H分为两股流体,一股从第一蒸发器E1的第一蒸发传热管21向第一再生器G1的第一再生传热管31流动,或者从第一再生器G1的第一再生传热管31向第一蒸发器E1的第一蒸发传热管21流动,另一股从第二蒸发器E2的第二蒸发传热管25向第二再生器G2的第二再生传热管35流动,或者从第二再生器G2的第二再生传热管35向第二蒸发器E2的第二蒸发传热管25流动。

在以上的说明中,在吸收式热泵1、1A、1B、1C中,使加热对象流体W在第二吸收器A2的第二吸收传热管15流动之后在第一吸收器A1的第一吸收传热管11流动,但也可以使加热对象流体W在第一吸收器A1的第一吸收传热管11流动之后在第二吸收器A2的第二吸收传热管15流动,以便加热对象流体W从第一吸收器A1向第二吸收器A2流动,与供热源流体H流动的罐体的顺序成为相同的顺序。另外,也可以如图8等所示,也可以使不伴有沸腾的加热对象流体W在第一吸收器A1的第一吸收传热管11以及第二吸收器A2的第二吸收传热管15并列地流动。这样也能够增大输出。

在以上的说明中,第一蒸发器E1以及第二蒸发器E2为散布式,但第一蒸发器E1以及/或者第二蒸发器E2也可以为满液式。在第一蒸发器E1以及第二蒸发器E2为满液式的情况下,能够省略第一制冷剂液散布喷嘴22以及第二制冷剂液散布喷嘴26。同样,第一再生器G1以及第二再生器G2为散布式,但第一再生器G1以及/或者第二再生器G2也可以为满液式。在第一再生器G1以及第二再生器G2为满液式的情况下,能够省略第一稀溶液散布喷嘴32以及第二稀溶液散布喷嘴36。

在以上的说明中,在吸收式热泵1A、1B、1C、1E、1G中,在水平方向上相邻配置的第一吸收蒸发罐体10A(10B)以及第二吸收蒸发罐体20A(20B)的下方配置有水平方向上相邻配置的第一再生冷凝罐体30A(30B)以及第二再生冷凝罐体40A(40B),但第一吸收蒸发罐体10A(10B)以及第二吸收蒸发罐体20A(20B)与第一再生冷凝罐体30A(30B)以及第二再生冷凝罐体40A(40B)可以在水平方向上相邻配置。即,第一吸收蒸发罐体10A(10B)、第二吸收蒸发罐体20A(20B)、第一再生冷凝罐体30A(30B)、第二再生冷凝罐体40A(40B)四个罐体可以沿水平方向排列。若这样构成,则安装面积增大,但能够抑制高度,例如在设置于顶棚低的地下室等的机械室的情况下适宜。

或者,在一个吸收式热泵中,可以构成为组合吸收器与蒸发器在水平方向上相邻配置的第一吸收蒸发罐体10以及第二吸收蒸发罐体20和再生器与冷凝器沿铅垂上下排列的第一再生冷凝罐体30A(30B)以及第二再生冷凝罐体40A(40B),也可以替换它们,而构成为组合吸收器与蒸发器沿铅垂上下排列的第一吸收蒸发罐体10A(10B)以及第二吸收蒸发罐体20A(20B)和再生器与冷凝器在水平方向上相邻配置的第一再生冷凝罐体30以及第二再生冷凝罐体40。

在以上的说明中,吸收器以及蒸发器各设置有两个,即第一吸收器A1以及第二吸收器A2与第一蒸发器E1以及第二蒸发器E2,但也可以各设置一个。即,可以省略第一吸收蒸发罐体10(10A、10B)以及第二吸收蒸发罐体20(20A、20B)中的任一方。另外,在以上的说明中,吸收蒸发罐体(10(10A、10B)、20(20A、20B))以及再生冷凝罐体(30(30A、30B)、40(40A、40B))分别各具备两组,但也可以构成为一方或两方具备3组以上。

在以上的说明中,在吸收式热泵1D、1E、1F、1G中,加热对象流体W借助气泡泵作用从气液分离器80向第一吸收器A1以及第二吸收器A2供给,但也可以设置用于加压输送加热对象流体液Wq的泵。若设置用于加压输送加热对象流体W的泵,则能够将气液分离器80设置于低的位置,能够形成进一步抑制高度的吸收式热泵。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