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据处理装置、票据处理方法以及记录介质与流程

文档序号:14037435阅读:159来源:国知局
票据处理装置、票据处理方法以及记录介质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票据处理装置、票据处理方法以及记录介质。



背景技术:

作为用于业务的数据收集终端装置,已知有一种手持终端。手持终端具备条形码扫描仪和摄像头,从各种票据中取得印刷在票据上的条形码所包含的识别信息和通过摄像头拍摄的票据的图像信息。

以往,已知如下的管理方法:将印刷在票据上的条形码所包含的识别信息与通过摄像头拍摄取得的图像信息对应起来并进行数据管理的情况下,首先,通过条形码扫描仪读取条形码来取得识别信息。之后,通过摄像头拍摄对象物,将识别信息和图像信息对应起来并进行保存(例如,参照日本特开平11-349114号公报)。

但是,在上述现有管理方法中,需要如下2个动作,即在进行条形码的读取后,再进行对象物的拍摄。因此,在以庞大数量的票据为对象的数据管理中,将浪费时间和劳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第1观点所涉及的票据处理装置具备:拍摄部,其对对象物进行拍摄;条形码扫描仪,其读取条形码;以及处理器,其实现以下功能:通过使上述条形码扫描仪进行票据上的条形码的扫描,来取得上述票据的识别编号或识别信息;判别上述识别编号或上述识别信息的取得是否成功;在判别为上述识别编号或上述识别信息的取得成功后,继续通过上述拍摄部进行上述票据的拍摄,来取得票据图像;以及将上述取得的上述识别编号或上述识别信息与上述取得的上述票据图像对应起来并存储于存储部中。

此外,本发明的第2观点所涉及的票据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通过由条形码扫描仪进行票据上的条形码的扫描,来取得上述票据的识别编号或识别信息;判别上述识别编号或上述识别信息的取得是否成功;在判别为上述识别编号或上述识别信息的取得成功后,继续通过上述拍摄部进行上述票据的拍摄,来取得票据图像;以及将上述取得的上述识别编号或上述识别信息与上述取得的上述票据图像对应起来并存储于存储部中。

此外,本发明的第3观点所涉及的计算机可读的记录介质,存储可由计算机执行的程序,上述程序使计算机实现以下功能:通过使条形码扫描仪进行票据上的条形码的扫描,来取得上述票据的识别编号或识别信息;判别上述识别编号或上述识别信息的取得是否成功;在判别为上述识别编号或上述识别信息的取得成功后,接着通过上述拍摄部进行上述票据的拍摄,来取得票据图像;以及将上述取得的上述识别编号或上述识别信息与上述取得的上述票据图像对应起来并存储于存储部中。

附图说明

在与以下附图相对应地考虑下面的详细叙述时,能够更深刻地理解本发明。

图1是表示票据处理装置的概要结构的图。

图2是表示票据处理装置的物理结构的框图。

图3是表示票据处理装置的功能结构的框图。

图4是表示被处理的票据的一例的图。

图5是表示票据db的结构的图。

图6是表示票据登记处理的流程图。

图7是表示图像修正处理前的图像的一例的图。

图8是表示图像修正处理的流程图。

图9是表示条形码的斜率的图。

图10是表示图像修正处理后的条形码的图。

图11是表示图像修正处理后的图像的一例的图。

图12是表示拍摄部的拍摄范围以及条形码扫描仪的扫描区域的图。

图13是表示激光照射范围设定前的票据的拍摄的图。

图14是表示激光照射范围设定后的票据的拍摄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所涉及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另外,本发明并不局限于图示例。

a.第1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3对第1实施方式的票据处理装置1进行说明。首先,参照图1对票据处理装置1的概要结构进行说明。图1是表示票据处理装置1的概要结构的图。

例如,将票据处理装置1设为图1所示那样的手持终端。票据处理装置1具有操作键12a、显示部14、拍摄部17和扫描部18。另外,票据处理装置1并不局限于手持终端。票据处理装置1也可以是智能手机、平板pc(personalcomputer:个人计算机)、笔记本电脑,pda(personaldigitalassistant:个人数字助理)等其他信息终端装置。

操作键12a是受理操作输入的键盘,用于用户在进行票据处理时进行所需要的操作输入。作为操作输入,例如有数字、字符的输入、用于进行基于扫描部18的扫描或基于拍摄部17的拍摄的触发输入等。

显示部14由lcd(liquidcrystaldisplay:液晶显示器)、eld(electroluminescentdisplay:电致发光显示器)等构成,具有为了进行票据处理而向用户显示所需要的信息的效果。此外,显示部14既可以由压敏式、静电式等的触摸面板构成,也可以构成为具有操作输入的效果。

拍摄部17由可拍摄静止图像的数字摄像头构成。拍摄部17具有镜头、拍摄元件、各种传感器、模拟处理部、数字处理部。拍摄部17通过将来自拍摄镜头的被摄体像成像在拍摄元件上,由此进行该被摄体的拍摄。

扫描部18具备发光部、受光部、增益电路、二值化电路,是读取一维的条形码的激光扫描仪。具体地,将从发光部出射的光束照射至条形码,其反射光被受光部受光并转换为电信号。该电信号通过增益电路被放大,通过二值化电路转换为二值数据后输出。

另外,设定为使拍摄部17的拍摄方向和扫描部18的激光扫描方向为同一方向。因此,例如也可以构成为在图1所示那样的手持终端中,拍摄部17和扫描部18被安装在同一面上。

接着,参照图2对票据处理装置1的物理结构进行说明。图2是表示票据处理装置1的物理结构的图。

如图2所示,票据处理装置1具备cpu(centralprocessingunit:中央处理单元、信息取得部、判别部、图像取得部、存储部)11、操作部12、ram(randomaccess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13、显示部14、存储部15、通信部16、拍摄部17、扫描部18、以及计时部19。票据处理装置1的各部经由总线1a相连接。另外,由于显示部14、拍摄部17、扫描部18为如以上所述那样,因此省略说明。

cpu11对票据处理装置1的各部进行控制。cpu11读出在存储于存储部15中的系统程序和应用程序中被指定的程序,并在ram13中展开,通过与在ram13中展开的程序协作来执行各种处理。

操作部12即操作键12a。此外,操作部12包括设置于显示部14的画面上的触摸面板。

ram13为临时存储信息的易失性存储器,具有存储各种数据以及程序的工作区域。

存储部15例如是具有rom(readonlymemory:只读存储器)、闪速存储器等的结构,除操作系统外,还存储有程序、应用、后述的票据db(database:数据库)等的各种信息。另外,存储部15例如也可以是包含sd卡、ic(integratedcircuit:集成电路)卡等可自由装卸的便携式存储器的结构。此外,存储部15在经由通信功能连接至网络的状态下也可以包含预定的外部服务器侧的存储区域。

通信部16例如具备无线通信用天线、发送信号的调制部、接收信号的解调部等,可以在与设置于通信网络上的接入点之间进行无线通信。

计时部19为实时时钟,对当前的年月日时间进行计时,并将表示该当前的年月日时间的当前时刻信息输出到cpu11。

接着,参照图3对票据处理装置1的功能结构进行说明。图3是表示票据处理装置1的功能结构的框图。

票据处理装置1由扫描控制部31、读取判别部32、拍摄控制部33、图像处理部34、信息管理部35构成。

扫描控制部31在受理由用户经由操作部12进行的扫描执行的触发输入时,使用扫描部18读取对象票据上的条形码,由此取得识别信息。此外,扫描控制部31将取得的识别信息输出到cpu11。读取判别部32通过扫描控制部31对是否成功取得识别信息进行判别。

拍摄控制部33在通过读取判别部32判别为成功取得识别信息后,继续进行用于通过拍摄部17来进行拍摄的控制。另外,在进行拍摄时,可通过计时部19取得当前的年月日时间,并记录进行拍摄的时间。根据以上内容,票据处理装置1构成为,若用户使用扫描部18来进行扫描,则随后不需要进行操作输入,就进行基于拍摄部17的拍摄。

图像处理部34对通过拍摄取得的图像进行图像修正处理。虽然对详细内容予以后述,但是图像修正处理是基于通过拍摄得到的图像所包含的条形码的斜率,来将图像所包含的票据修正为能够水平观看的处理。信息管理部35将通过扫描部18取得的识别信息与通过拍摄部17的拍摄取得的图像对应起来,并登记在存储部15的票据db50中。

接着,参照图4对通过票据处理装置1处理的票据进行说明。图4是表示被处理的票据的一例的图。

由票据处理装置1处理的票据例如为图4所示那样的用于发送的票据40,为横向较长的长方形状。被处理的票据具有发送方即委托人的邮政编号41、地址42、姓名43、以及接收人的邮政编号44、地址45、姓名46,此外,在右下角印刷有每个票据的识别信息即条形码47。另外,被处理的票据并不局限于用于发送的票据,可以以各种票据为对象。此外,票据上的信息也并不局限于此。

接着,参照图5对存储于存储部15中的票据db50进行说明。图5是表示票据db50的结构的图。

如图5所示,票据db50具有如下项目:票据管理id51、识别编号52、图像数据53、拍摄日期时间54。

票据管理id51是为了进行票据管理而向后述的识别编号52与图像数据53的各组合分配的识别信息。按照所登记的组合,向各组合提供新的票据id51,并将信息存储于票据db50中。识别编号52是从印刷在各票据上的条形码取得的识别编号。图像数据53是通过拍摄取得的图像的数据。拍摄日期时间54是拍摄图像数据53的日期时间。

票据db50中按识别编号52和图像数据53的组合分配并存储票据id51。因此,即使是在相同的识别编号52与基于不同时刻的拍摄所取得的图像数据53相关联的情况下,也将形成不同的票据管理id51。例如,图5所示那样的票据管理id51的“002”、“003”中,识别编号52通用为“0123452”。但是,图像数据53在“d002”和“d003”中不同,票据管理id51也不同。由此,在通过条形码扫描仪取得1个识别编号52时,可以将多个图像数据53分别与识别编号52对应起来并存储于票据db50中。

另外,在票据处理装置1中,可检索、阅览存储于票据db50中的内容。在用户经由操作部12输入了票据检索指示情况下,将检索用画面显示于显示部14,以任意的检索条件进行票据的检索。作为检索条件,例如可以使用识别编号52。在检索用画面中,通过操作部12或扫描部18来受理识别编号52的输入。然后,将与该识别编号52对应的票据的图像数据53、拍摄日期时间54显示于显示部14。另外,可使用的检索条件并不局限于识别编号52,也可以根据拍摄日期时间54,将与预定期间拍摄的票据相关的信息一并显示于显示部14。此外,也可以构成为对照图像数据53的特征量来进行图像检索。

接着,参照图6对票据登记处理流程进行说明。图6是表示票据登记处理的流程图。票据登记处理是使用扫描部18或拍摄部17取得想要登记的票据的识别编号52或图像数据53等,并分别以相关联的形式登记于票据db50的处理。

首先,cpu11受理基于用户操作的用于条形码扫描的触发按键输入(步骤s11)。若输入了触发按键(步骤s11;是),则从扫描部18照射用于进行条形码扫描的激光(步骤s12)。然后,用户向成为对象的票据的条形码照射激光,cpu11判别是否进行了条形码的读取(步骤s13)。即,cpu11作为扫描控制部31、读取判别部32而发挥作用。

在判别为无法通过条形码扫描取得识别编号52的情况下(步骤s13;否),判别识别编号52的取得是否连续3次失败(步骤s14)。在判别为识别编号52的取得连续3次失败的情况下(步骤s14;是),由此结束票据登记处理。另一方面,没有连续3次失败的情况下(步骤s14;否),继续进行激光的照射直至取得识别编号52为止。另外,连续失败次数也可以不是3次,可以设定适当次数。另一方面,在步骤s13中,在通过条形码扫描取得了识别编号52的情况下(步骤s13;是),cpu11通过拍摄部17进行以识别编号52的取得为触发的拍摄(步骤s15)。由此,对于用户来说,通过1次条形码扫描,进行条形码47的读取和票据40的拍摄这2个步骤。另外,进行拍摄时,可以通过计时部19取得当前时刻,并将拍摄日期时间54登记于票据db50中。在随后记载的步骤的拍摄中,同样取得拍摄日期时间54。即,cpu11作为拍摄控制部33来发挥作用。

然后,cpu11对通过拍摄取得的图像进行后述的图像修正处理(步骤s16)。并且,将通过图像修正处理修正后的图像显示于显示部14(步骤s17)。即,cpu11作为图像处理部34发挥作用。

若显示部14上显示了通过图像修正处理修正后的图像,则cpu11受理是否需要由用户重拍该图像的输入(步骤s18)。在受理需要由用户对所显示的图像重拍的输入时(步骤s18;是),cpu11进行用于向手动拍摄模式转移的控制(步骤s19)。另外,手动拍摄模式是用户将拍摄部17的朝向任意对准想要拍摄的对象,在能够将对象收纳在拍摄部的视角内时,用户可以通过经由操作部12输入拍摄触发,来进行对象的拍摄的模式。

并且,若用户进行重拍的拍摄,则在由重拍前的拍摄所取得的图像上覆盖通过重拍的拍摄所取得的图像(步骤s20)。若进行了图像的覆盖,则返回到步骤s16,对由重拍的拍摄所取得的图像再次进行图像修正处理。

另一方面,在受理不需要由用户重拍的输入时(步骤s18;否),cpu11由用户受理是否需要追加拍摄的输入(步骤s21)。在受理需要追加拍摄的输入的情况下(步骤s21;是),转移至上述的手动拍摄模式(步骤s22),进行基于用户操作的手动拍摄(步骤s23)。并且,对通过拍摄取得的图像进行图像修正处理(步骤s24),并反复进行至不需要追加的拍摄为止。

在受理不需要追加拍摄的输入的情况下(步骤s21;否),将通过拍摄取得的图像数据53与通过条形码扫描得到的识别编号52对应起来,并登记于存储部15的票据db50中(步骤s25)。另外,取得了多个图像数据53的情况下,分别将该取得的图像数据53与识别编号52对应起来,并登记于票据db50中。即,cpu11作为信息管理部35来发挥作用。

接着,参照图7~图10对图像修正处理进行说明。首先,参照图7对图像修正处理前的图像的一例进行说明。图7是表示图像修正处理前的图像的一例的图。

成为图像修正处理的对象的修正处理前图像70如图7所示呈横向较长的长方形状。可知图7的修正处理前图像70中包含印刷有条形码的票据40,但是相对于修正处理前图像70的各边倾斜拍摄票据40。

此外,将在修正处理前图像70的中心附近,拍摄票据40的条形码47。这是基于上述扫描部18与拍摄部17的位置关系。因此形成为在通过图6的步骤s15的拍摄取得的图像中,在图像的中心附近拍摄印刷在票据上的条形码的结构。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作为图像修正处理进行水平修正处理,从而将倾斜拍摄的票据40修正为相对于图像水平。另外,此时将利用图像中拍摄的条形码的斜率。具体地,检测出拍摄的条形码相对于图像的斜率,根据该斜率对图像整体进行修正。这是因为通常票据、产品等对象物所包含的条形码由于在将对象物置于水平的情况下,条形码几乎也是呈水平贴合,因此通过将拍摄的条形码修正为相对于图像水平,从而能够希望对象物也将在图像上消除斜率。

接着,参照图8对图像修正处理流程进行说明。图8是表示图像修正处理的流程图。

首先,cpu11判断是否能够从成为图像修正处理对象的图像中识别条形码47(步骤s31)。另外,在第1实施方式中,条形码47存在于修正处理前图像70的中心附近的可能性较高。因此,构成为在进行识别时不需要检索修正处理前图像70的整体,只要检索图像的中心附近即可。

在无法识别条形码47的情况下(步骤s31;否),对修正处理前图像70不进行任何修正,结束图像修正处理。即,对不包含条形码47的图像,不进行图像修正处理。

另一方面,在从修正处理前图像70中识别出条形码47的情况下(步骤s31;是),cpu11在修正处理前图像70中检测出条形码47的斜率(步骤s32)。在此,条形码47的斜率是指图9所示那样的角度θ,具体地,表示条形码47与修正处理前图像70的底边形成的角。

之后,与检测出的条形码47的斜率θ对应地,对条形码的斜率进行修正(步骤s33)。另外,修正斜率后的条形码如图10所示那样,成为条形码和修正处理前图像70的底边平成。即,成为角度θ为0的状态。然后,若修正了条形码47的斜率,则与条形码47的斜率对应地对整体图像进行修正(步骤s34)。

图11是表示图像修正处理后的拍摄图像。使修正处理前图像70向与修正了条形码47的斜率时的同方向倾斜角度θ,能够生成修正了票据的斜率后的修正处理后图像110。

另外,如图11所示,修正处理后图像110中票据40的条形码47位于中心附近,因此可知票据40被倾斜拍摄。因此,可以将修正处理后图像110修剪为适当尺寸等。于是,加工为票据40被包含在修正处理后图像110的中心。

b.第2实施方式

在第1实施方式中,在通过拍摄取得的图像中,由于票据40被倾斜拍摄,因此需要进行修剪等加工。因此,在第2实施方式中,在使所照射的激光与印刷在票据40上的条形码47重合时,对条形码扫描仪的激光照射范围进行限制以使票据40被包含在相对于拍摄部17的视角的恰当的位置。

第2实施方式中的票据处理装置1的结构与在第1实施方式中说明的一样,因此省略说明,下面,对第2实施方式的动作进行说明。

参照图12~图14,对第2实施方式中的激光照射范围的设定进行说明。图12是表示拍摄部17的拍摄范围以及条形码扫描仪的扫描区域的图。

如图12所示,票据处理装置1具备扫描部18和拍摄部17。票据处理装置1可以对拍摄部17的视角中所包含的拍摄范围121进行拍摄,可以在扫描部18的激光照射范围122内进行条形码扫描。另外,在第1实施方式中叙述的那样,在票据处理装置1中进行基于扫描部18的条形码扫描时,继续进行基于拍摄部17的拍摄。此外,根据在拍摄范围121内始终包含照射范围122这样的位置关系,配置拍摄部17和扫描部18。

首先,参照图13对激光照射范围设定前的票据的拍摄进行说明。图13是通过票据处理装置1对在右下部具有条形码47的票据40进行条形码扫描和拍摄的图。

在图13中,通过未设定范围的激光照射,使可扫描的照射范围122的中心与条形码47重合,来进行条形码的扫描。此时,票据40如图13的拍摄范围121所示那样映在靠左侧。这是因为条形码47位于票据40的右下部。在照射范围122的中心与条形码47重合并进行扫描时,条形码47位于通过拍摄取得的图像的中心。因此,结果上票据40映在靠左侧。

因此,在第2实施方式中进行照射范围122的设定。参照图14,对激光照射范围设定后的票据的拍摄进行说明。图14是表示在将照射范围122设定为最优时进行的票据40的拍摄的图。

如图14所示,与预先登记的条形码47的位置重合,并通过cpu11对扫描部18的照射范围122进行控制。考虑在票据40的右下部具有条形码47的情况,由此将照射范围122设定为图14那样的范围。若用户使设定好的照射范围122重合并进行扫描,则可以拍摄图14所示那样的票据40映在拍摄范围121中心的图像。

另外,在设定照射范围122时,虽然通过预先登记条形码47的位置来进行照射范围122的控制,但并不局限于这些。例如,也可以是由用户分别选择激光的照射位置和照射宽度,来设定照射范围122的规格。具体地,从左/中/右选择照射位置,从短/中/长选择照射宽度,由此用户可根据需要简单进行照射范围122的设定。并且,通过追加从上/中/下选择扫描部18的上下方向的角度,即使票据40中条形码记载的位置位于二维平面上的任何位置,也可以拍摄票据映于拍摄范围121的中心的图像。另外,在用户选择照射位置和照射宽度时,也可以设为能够输入照射位置的起点和终点的坐标。由此,可以进行更严格的照射范围122的设定。

此外,除此以外,还可以通过拍摄部17拍摄票据40,通过图像解析来判别条形码位于票据的哪个位置,由此根据票据40和条形码的位置,控制激光的照射范围122。由此,通过利用拍摄部17,可以省略进行照射范围的设定122时所需要的顺序。

第2实施方式中的票据登记处理和图像修正处理与在第1实施方式中说明的相同。在第2实施方式中,在图6的票据登记处理的步骤s12中,进行如上所述的设定的激光照射。由此,可以进行使票据映在图像的中心部的拍摄。

以上,根据本实施方式,票据处理装置1通过条形码扫描仪进行对象物的条形码的扫描,取得与对象物相关的识别信息,判别识别信息的识别是否成功,在判别为识别信息的取得成功后继续通过拍摄部进行对象物的拍摄,取得对象物的图像,将识别信息与图像对应起来并进行存储。即,票据处理装置1具备:信息取得部、判别部、图像取得部、以及存储部。

此外,票据处理装置1通过条形码扫描仪进行票据上的条形码的扫描,取得票据的识别编号,判别识别信息的识别是否成功,在判别为识别信息的取得成功后继续通过拍摄部进行票据的拍摄,取得票据图像,将识别信息与票据图像对应起来并进行存储。即,票据处理装置1具备:编号取得部、判别部、图像取得部、以及存储部。

因此,可以实现能够通过简单的操作来累积信息的票据处理装置及存储介质。

此外,票据处理装置1将拍摄部的拍摄方向和条形码扫描仪的激光照射方向设定为同一方向。因此,易于将票据收纳在拍摄部的视角内而拍摄。

此外,票据处理装置1判别取得的票据图像中是否含有条形码,在判别为含有条形码的情况下,检测出条形码的斜率,根据检测出的斜率对票据图像进行水平修正处理,将取得的识别编号与处理后的票据图像对应起来并进行存储。因此,可以通过对于用户来说易于查看各种票据的图像的方式来进行保存。

此外,票据处理装置1根据印刷在票据上的条形码的位置,使条形码扫描的激光的照射范围变化,由此将扫描区域控制为使票据被收纳在拍摄部的视角内的预定范围内。因此,在拍摄部的视角的中心捕捉各种票据,使得拍摄变得容易。

此外,票据处理装置1显示由拍摄取得的票据图像,并且受理针对票据图像是否需要重拍的输入,且在受理需要重拍的输入时,转移至用于通过拍摄部进行重拍的拍摄模式。由此,用户可以快速确认图像的状态,并且易于进行重拍。

此外,票据处理装置1受理除通过拍摄取得的票据图像即第1票据图像外是否还有需要拍摄的图像的输入,且在受理需要重拍的输入时,转移至用于通过拍摄部进行至少1次拍摄的拍摄模式,将在拍摄模式下取得的票据图像和第1票据图像,与识别编号对应起来并进行保存。由此,可以将识别编号与多个图像对应起来并进行保存。

另外,上述实施方式的记述为本发明所涉及的的票据处理装置、票据处理方法以及记录介质的一例,但并不局限于此。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虽然将票据db50所具有的项目设为票据管理id51、识别编号52、图像数据53、拍摄日期时间54,但并不局限于此。也可以构成为适当准备票据处理所需要的项目。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虽然将条形码扫描仪设为一维的条形码扫描仪,但并不局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构成为具备二维的条形码扫描仪。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虽然将登记的信息存储在票据处理装置1的存储部15中,但并不局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构成为经由通信部16将信息发送给服务器,进行信息的存储、管理。进而,还可以构成为通过通信部16共享多个票据处理装置1和存储部15的信息。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虽然对通过拍摄取得的图像进行图像修正处理,但图像修正处理也可以根据用户的设定,选择是否应用。除此以外,还可以根据用户的设定,适当使是否需要重拍的输入受理、是否需要追加拍摄的输入受理无效化。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虽然在图像修正处理中对条形码的斜率进行修正后,修正了图像整体的斜率,但并不局限于此。也可以在检测出条形码的斜率后,配合该斜率对图像整体进行修正。

虽然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的范围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而是包括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发明范围及其均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