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冷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24144阅读:938来源:国知局
一种制冷盘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加工或制作冷制食品的制冷用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制冷盘。



背景技术:

在制作冰淇淋或是炒冰之类的冷制食品的时候,通常都是通过炒冰机或是家用的炒冰盘来完成的,而爱吃冷制食品的多是小孩子,现在的家庭为了孩子的健康,往往不喜欢去外面买这些冷制食品给孩子吃,而是更多倾向在家里自制食品供孩子食用,于是,适合在家里制作冰淇淋或是炒冰之类的冷制食品的炒冰盘越来越普及。只是,不管是炒冰机还是炒冰盘,其与食品接触的制冷部位,都是由铝或者不锈钢等金属材料制作,这金属些材料在与铲子之类的金属翻炒工具摩擦时,很容易带下一些金属碎屑,这些金属碎屑会随着翻炒混入到冷制食品中,对使用者带来健康隐患,对小孩的健康影响更大。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适合家用的炒冰工具,翻炒过程中不会掉落碎屑并带入食品中,健康安全,使用方便。

为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制冷盘,包括:壳体、导温板和连接盖,所述连接盖呈内端下凹的环状,连接盖的外缘与壳体的外缘密封连接,连接盖的内缘与导温板的外缘密封连接,形成一个下凹、中空的盘状结构;所述盘状结构中空的内部设有一密闭的储冷腔,用以存放制冷液;所述导温板为表面光滑、硬度高于翻炒工具的非金属材料板。

优选地,所述连接盖的内缘向下延伸并与导温板外缘部的上表面相接触,二者的接触面上设置有下缘密封圈,并在连接盖和导温板的接触部的外侧设置密封胶以粘合固定所述连接盖和导温板。

优选地,所述连接盖和壳体通过螺栓连接,并在连接盖和壳体的连接面之间设置密封胶。

优选地,所述导温板的外缘部坐靠在连接盖内缘向内延伸形成的搭接部上,二者的接触面上设置密封胶以粘合固定所述连接盖和导温板,并在导温板外缘与密封胶之间的接触面上设置下缘密封圈。

优选地,所述连接盖的外缘通过包边固定到壳体的外缘上,并在连接盖和壳体的接触面之间设置一上缘密封圈。

优选地,所述壳体的底部开设有与储冷腔连通的底壳孔,所述底壳孔上设置有硅胶塞,所述硅胶塞的底部开设有盲孔,一膨胀栓可拆卸的插装在所述盲孔内。通过底壳孔灌入制冷液,底壳孔采用硅胶塞密封,并用插入膨胀栓使硅胶塞向外膨胀,保证底壳孔密封效果。

优选地,所述下缘密封圈为食用级硅胶材质。

优选地,所述导温板为陶瓷板。

优选地,所述导温板为微晶玻璃板。

优选地,所述导温板为钢化玻璃板。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使用陶瓷板、微晶玻璃板、钢化玻璃板之类的表面光滑、硬度高的非金属材料板作为导温板,导温效果好,且在使用金属翻炒工具翻炒时,导温板不会因摩擦产生金属等碎屑并带入食品中,避免对食用者带来健康隐患,健康安全。

2.制冷盘采用双层中空的设计,在中空部密封设置能强效急速冷冻的制冷液,制冷液不会漏失,可多次反复使用,非常方便,适合家用;且在可能与食品接触的密封部位使用食用级的密封材料进行密封,进一步确保食品的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部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B部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6为图4中C部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制冷盘;1-壳体;11-底壳孔;2-导温板;3-连接盖;31-包边;32-搭接部;4-储冷腔;5-下缘密封圈;6-密封胶;7-螺栓;8-上缘密封圈;9-硅胶塞;91-膨胀栓;

200-制冷液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制冷盘100,包括:壳体1、导温板2和连接盖3;壳体1为一个中部下凹的盘状体;连接盖3呈内端下凹的环状,其外缘与壳体1的外缘密封连接,其内缘与导温板2的外缘密封连接,总体形成一个中部下凹且双层中空的盘状结构;该密封的中空部即用来存放制冷液200的储冷腔4。

本实施例中,连接盖3的内缘呈向下延伸状,并与导温板2外缘部的上表面相接触,二者的接触面上设置有下缘密封圈5,之后在连接盖3和导温板2的接触部的外侧设置密封胶6,达到将连接盖3和导温板2密封、粘合固定的效果;同时,连接盖3和壳体1通过螺栓7连接,在连接盖2和壳1体的连接面之间设置同样设置密封胶6,达到密封的效果;保证制冷盘100的储冷腔4的充分密闭,使制冷液200不会漏失,确保多次反复使用。因连接盖3和导温板2的连接部位可能与食品接触,故而下缘密封圈5需为食用级材质,如选用食用级硅胶密封圈,保证密封效果的同时,进一步确保食品的安全。

导温板2为表面光滑、硬度高于翻炒工具的非金属材料板,优选使用陶瓷板、微晶玻璃板和钢化玻璃板,导温效果好的同时,在使用金属翻炒工具翻炒时,导温板2不会因摩擦产生金属碎屑之类的异物并带入食品中,避免对食用者带来健康隐患,健康安全。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中的制冷盘100所涉及的部件以及部件之间的位置关系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连接盖3与壳体1和导温板2的连接和密封形式。

参见图4至图6,本实施例中,连接盖3的内缘向内延伸形成一个搭接部32,导温板2的外缘部坐靠在该搭接部32上,形成连接盖3与导温板2的搭接安装形式;二者的接触面上设置密封胶6以粘合固定连接盖3和导温板2,并在导温板2外缘与密封胶6之间的接触面上设置同样为食用级硅胶密封圈的下缘密封圈5,以确保食品的安全。参见图5,连接盖3的外缘通过包边31固定到壳体1的外缘上,并在连接盖3和壳体1的接触面之间设置一上缘密封圈8,保证连接盖3和壳体1连接的密封性。

同时,由于连接盖3和壳体1通过包边31的形式连接固定,导致二者之间不具备如实施例1一样的可拆卸性,进而在壳体1的底部开设有与储冷腔4连通的底壳孔11,以便灌入制冷液200;底壳孔11上设置有硅胶塞9,且该硅胶塞9的底部开设有盲孔,一膨胀栓91可拆卸的插装在该盲孔内,使硅胶塞9向外膨胀,保证底壳孔11的密封效果。

采用上述结构的制冷盘100体积小巧,适合家用;在储冷腔4里面密封有特制的能强效急速冷冻的制冷液200,使用时先将制冷盘100放进冰箱的冷冻室里进行数小时冰冻储冷,之后取出,可做迅速制冷的制冷用具使用;导温板2的导温性能极佳,其与储冷腔4直接连通而温度极低,因此可在导温板2上直接制作炒冰、冰淇淋等冷制食品;制冷液200中的冷气释放完之后,将制冷盘100重新放入冰箱的冷冻室里储冷,即可再次使用,做到方便的反复使用。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优选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