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采用热泵直膨技术的吊炕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66608阅读:38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吊炕系统,特别涉及一种采用热泵直膨技术的吊炕系统。



背景技术:

吊炕在北方农村非常受到农民的欢迎,随着北方农村煤改电的大环境下,传统的吊炕由于种种的缺点将被新型的吊炕取代。传统的吊炕通过燃烧煤炭、秸秆或植被等产生有毒有害和温室气体的燃料向房间供暖,一方面燃烧植被会造成土壤沙化进而导致沙尘暴的产生,另一方面燃烧植被、秸秆或煤炭会产生温室气体二氧化碳和有毒有害气体一氧化碳,上述气体不仅同时加速PM2.5的产生,且温室气体会加速全球气候变暖,有毒气体一氧化碳还会对用户的生命安全产生威胁。因此,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吊炕将会渐渐地退出历史舞台。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采用热泵直膨技术的吊炕系统,改变了传统吊炕需要燃烧秸秆、植被或煤炭的历史。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用热泵直膨技术的吊炕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采用热泵直膨技术的吊炕系统,该吊炕系统包括:

热泵机组,用于所述热泵机组内的媒介的输出和输入;

用户末端系统,设置在用户室内的吊炕上,通过用户侧供媒介管和用户侧回媒介管与所述热泵机组相连,用于将所述用户末端系统内的媒介与所述吊炕进行热交换;

所述热泵机组包括:

压缩机,与四通阀相连,用于对媒介进行做功以使媒介进行由低温低压的气体向高温高压气体转化的循环;

气液分离器,设置在所述压缩机的上游,与四通阀相连,用于防止液体媒介进入压缩机而产生液击现象进而损坏所述压缩机;

四通阀还与用户侧供媒介管和风冷侧供媒介管相连,用于控制媒介从所述压缩机内流出和向所述压缩机流入的方向;

储液器,设置在用户侧回媒介管和风冷侧回媒介管上,用于储存多余的液体媒介;

干燥过滤器,设置在所述储液器的下游,用于吸收水分并过滤杂质;

膨胀阀,设置在所述干燥过滤器的下游,与用户侧回媒介管和风冷侧回媒介管相连,用于对媒介进行节流降压;

风冷换热器,设置在风冷侧回媒介管上,通过风冷侧供媒介管与所述四通阀相连;

风机,设置在风冷换热器后方,通过所述风机将所述风冷换热器内的媒介与大气进行强制热交换。

进一步地,在上述吊炕系统中,所述用户末端系统为S型毛细盘管。

进一步地,在上述吊炕系统中,所述S型毛细盘管的直径为4~8mm。

进一步地,在上述吊炕系统中,所述S型毛细盘管的直径为6mm。

进一步地,在上述吊炕系统中,在所述S型毛细盘管上铺设泥沙浆。

进一步地,在上述吊炕系统中,在所述泥沙浆上铺设水泥沙浆。

进一步地,在上述吊炕系统中,所述用户侧回媒介管为Y字型管道,一端与所述用户末端系统相连,一端与所述储液器相连,一端与所述膨胀阀相连;在与所述储液器相连的所述用户侧回媒介管上设置第一截止阀,用于控制与所述储液器相连的所述用户侧回媒介管内媒介的流向;在与所述膨胀阀相连的所述用户侧回媒介管上设置第二截止阀,所述第二截止阀用于控制与所述膨胀阀相连的所述用户侧回媒介管内媒介的流向。

进一步地,在上述吊炕系统中,所述风冷侧回媒介管为Y字型管道,一端与所述风冷换热器相连,一端与所述储液器相连,一端与所述膨胀阀相连;在与所述储液器相连的所述风冷侧回媒介管上设置第三截止阀,所述第三截止阀用于控制与所述储液器相连的所述风冷侧回媒介管内媒介的流向;在与所述膨胀阀相连的所述风冷侧回媒介管上设置第四截止阀,所述第四截止阀用于控制与所述膨胀阀相连的所述风冷侧回媒介管内媒介的流向。

进一步地,在上述吊炕系统中,所述媒介为氢氟烃类制冷剂;所述氢氟烃类制冷剂为R134A、R125、R32、R407C、R410A或R152。

进一步地,在上述吊炕系统中,所述风机为风扇。

分析可知,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采用热泵直膨技术的吊炕系统,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1、在本实用新型的采用热泵直膨技术的吊炕系统中,将热泵机组通过用户末端系统与吊炕结合,通过风机将风冷换热器的媒介与大气进行强制热交换,并通过热泵机组和用户末端系统内的媒介的直接冷凝与蒸发实现对吊炕的供暖与制冷,改变了传统吊炕燃烧秸秆、植被或煤炭等的历史。

2、在本实用新型的采用热泵直膨技术的吊炕系统中,在原有吊炕的基础上设置S型毛细盘管,并在S型毛细盘管上铺设泥沙浆与水泥沙浆,即可完成S型毛细盘管即用户末端系统与吊炕的结合,具有施工简便,且使用效果好等优点。

3、在本实用新型的采用热泵直膨技术的吊炕系统中,避免了植被、秸秆或煤炭等产生温室气体和有毒气体燃料的燃烧,因此,避免了有毒有害及温室气体的产生,进而避免了污染环境和PM2.5的产生等。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其中:

图1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压缩机,2风机,3四通阀,4风冷换热器,5第三截止阀,6干燥过滤器,7储液器,8用户末端系统,80吊炕,9第二截止阀,10膨胀阀,11第一截止阀,12气液分离器,13第四截止阀,41风冷侧供媒介管,42风冷侧回媒介管,81用户侧供媒介管,82用户侧回媒介管,101热泵机组,201供暖时媒介的流向,202制冷时媒介的流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各个示例通过本实用新型的解释的方式提供而非限制本实用新型。实际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清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或精神的情况下,可在本实用新型中进行修改和变型。例如,示为或描述为一个实施例的一部分的特征可用于另一个实施例,以产生又一个实施例。因此,所期望的是,本实用新型包含归入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的范围内的此类修改和变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要求本实用新型必须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中使用的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部件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此外,用语“上游”和“下游”指的是构件在流体通路中的相对位置。例如,如果流体从构件A流向构件B,则构件A在构件B的上游。相反,如果构件B接收来自构件A的流体流,则构件B在构件A的下游。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采用热泵直膨技术的吊炕系统,该吊炕系统包括:

热泵机组101,用于热泵机组101内的媒介的输出和输入;

用户末端系统8,设置在用户室内的吊炕80上,通过用户侧供媒介管81和用户侧回媒介管82与热泵机组101相连,用于将用户末端系统8内的媒介与吊炕80进行热交换;

热泵机组101包括:

压缩机1,与四通阀3相连,用于对媒介进行做功以使媒介进行由低温低压的气体向高温高压气体转化的循环;

气液分离器12,设置在压缩机1的上游,与四通阀3相连,用于防止液体媒介进入压缩机1而产生液击现象进而损坏压缩机1;

四通阀3还与用户侧供媒介管81和风冷侧供媒介管41相连,用于控制媒介从压缩机1内流出和向压缩机1流入的方向;

储液器7,设置在用户侧回媒介管82和风冷侧回媒介管42上,用于储存多余的液体媒介;

干燥过滤器6,设置在储液器7的下游,用于吸收水分并过滤杂质;

膨胀阀10,设置在干燥过滤器6的下游,与用户侧回媒介管82和风冷侧回媒介管42相连,用于对媒介进行节流降压;

风冷换热器4,设置在风冷侧回媒介管42上,通过风冷侧供媒介管与四通阀3相连;

风机2,设置在风冷换热器4后方,通过风机2将风冷换热器4内的媒介与大气进行强制热交换。

进一步地,在上述吊炕系统中,用户末端系统8为S型毛细盘管。

进一步地,在上述吊炕系统中,S型毛细盘管的直径为4~8mm(比如5mm、6mm、7mm);优选地,S型毛细盘管的直径为6mm。

将用户末端系统8设计为直径为4~8mm的S型毛细盘管,即可在夏季使用时将用户末端系统8内的媒介通过蒸发与吊炕80进行充分热交换,进而实现对吊炕80充分制冷的功能;也可在冬季使用时将用户末端系统8内的媒介通过冷凝与吊炕80进行充分热交换,进而实现对吊炕80充分供暖的功能;无论夏季或冬季都充分保证吊炕80与S型毛细盘管内的媒介进行充分热交换,进而使吊炕80具有适宜的温度。

进一步地,在上述吊炕系统中,在S型毛细盘管上铺设泥沙浆,等待泥沙浆晒干后,在泥沙浆上铺设水泥沙浆。

进一步地,在上述吊炕系统中,用户侧回媒介管82为Y字型管道,一端与用户末端系统8相连,一端与储液器7相连,一端与膨胀阀10相连;在与储液器7相连的用户侧回媒介管82上设置第一截止阀11,用于控制与储液器7相连的用户侧回媒介管82内媒介的流向;在与膨胀阀10相连的用户侧回媒介管82上设置第二截止阀9,第二截止阀9用于控制与膨胀阀10相连的用户侧回媒介管82内媒介的流向。

进一步地,在上述吊炕系统中,风冷侧回媒介管42为Y字型管道,一端与风冷换热器4相连,一端与储液器7相连,一端与膨胀阀10相连;在与储液器7相连的风冷侧回媒介管42上设置第三截止阀5,第三截止阀5用于控制与储液器7相连的风冷侧回媒介管42内媒介的流向;在与膨胀阀10相连的风冷侧回媒介管42上设置第四截止阀13,第四截止阀13用于控制与膨胀阀10相连的风冷侧回媒介管42内媒介的流向。

进一步地,在上述吊炕系统中,媒介为氢氟烃类制冷剂;氢氟烃类制冷剂为R134A、R125、R32、R407C、R410A或R152。

进一步地,在上述吊炕系统中,风机2为风扇。

进一步地,在上述吊炕系统中,将媒介依次通过压缩机1、四通阀3、用户末端系统8、第一截止阀11、储液器7、干燥过滤器6、膨胀阀10、第四截止阀13、风冷换热器4、四通阀3、气液分离器12和压缩机1组成一个完整的冬季供暖系统。

进一步地,在上述地源热泵系统中,将媒介依次通过压缩机1、四通阀3、风冷换热器4、第三截止阀5、储液器7、干燥过滤器6、膨胀阀10、第二截止阀9、用户末端系统8、四通阀3、气液分离器12和压缩机1组成一个完整的夏季制冷系统。

采用热泵直膨技术的吊炕系统冬季供暖的工作原理具体如下:在冬季供暖工作时,如图1中单箭头所示的是供暖时媒介的流向201,媒介优选为氢氟烃类,简称HFCs,第一截止阀11和第四截止阀13一直处于开启状态,第二截止阀9和第三截止阀5一直处于关闭状态;低压低温气体氢氟烃类经压缩机1压缩后变为高温高压的气体,通过四通阀3控制氢氟烃类经用户侧供媒介管81流向用户末端系统8,用户末端系统8内的气体氢氟烃类通过直接冷凝与吊炕80进行热交换,进而实现对吊炕80供暖的功能,放热后的气体氢氟烃类转化为液体氢氟烃类,经用户侧回媒介管82和第一截止阀11流向储液器7,并依次经干燥过滤器6、膨胀阀10,低温高压的液体氢氟烃类经过膨胀阀10节流降压后变为低温低压的液体,低温低压的液体氢氟烃类进而经第四截止阀13和风冷侧回媒介管42流向风冷换热器4,风冷换热器4内的液体氢氟烃类通过风机2与大气进行强制热交换,风冷换热器4内的液体氢氟烃类通过吸收大气的热量直接蒸发为气体氢氟烃类,然后经风冷侧供媒介管41和四通阀3流向气液分离器12,并进而流回压缩机1。上述循环通过风机2将风冷换热器4的媒介与大气进行强制热交换,并通过热泵机组101和用户末端系统8内的媒介氢氟烃类的直接蒸发与冷凝传递能量,实现对吊炕80供暖的功能。

采用上述直接蒸发与冷凝式地源热泵系统夏季制冷的工作原理具体如下:在夏季制冷工作时,如图1中双箭头所示的是制冷时媒介的流向202,媒介优选为氢氟烃类,第二截止阀9和第三截止阀5一直处于开启状态,第一截止阀11和第四截止阀13一直处于关闭状态;氢氟烃类气体经压缩机1压缩后变为高温高压的气体,通过四通阀3控制氢氟烃类经风冷侧供媒介管41流向风冷换热器4,风冷换热器4内的气体氢氟烃类通过风机2与大气进行强制热交换,风冷换热器4内的气体氢氟烃类将能量释放到大气中直接冷凝为液体氢氟烃类,然后经风冷侧回媒介管42和第三截止阀5流向储液器7,并进而依次经干燥过滤器6、膨胀阀10,液体氢氟烃类经过膨胀阀10节流降压后变为低温低压的液体,低温低压的液体氢氟烃类进而经第二截止阀9和用户侧回媒介管82流向用户末端系统8,用户末端系统8内的液体氢氟烃类通过直接蒸发与吊炕80进行热交换,相当于将吊炕80的热量转化为氢氟烃类的内能,起到对吊炕80降温的作用,用户末端系统8内的热交换后蒸发为气体的氢氟烃类进而经用户侧供媒介管81和四通阀3流向气液分离器12,并进而流回压缩机1。上述循环通过风机2将风冷换热器4的媒介与大气进行强制热交换,并通过热泵机组101和用户末端系统8内的媒介氢氟烃类的直接蒸发与冷凝传递能量,实现对吊炕80制冷的功能。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1、在本实用新型的采用热泵直膨技术的吊炕系统中,将热泵机组通过用户末端系统与吊炕结合,通过风机将风冷换热器的媒介与大气进行强制热交换,并通过热泵机组和用户末端系统内的媒介的直接冷凝与蒸发实现对吊炕的供暖与制冷,改变了传统吊炕燃烧秸秆、植被或煤炭等的历史。

2、在本实用新型的采用热泵直膨技术的吊炕系统中,在原有吊炕的基础上设置S型毛细盘管,并在S型毛细盘管上铺设泥沙浆与水泥沙浆,即可完成S型毛细盘管即用户末端系统与吊炕的结合,具有施工简便,且使用效果好等优点。

3、在本实用新型的采用热泵直膨技术的吊炕系统中,避免了植被、秸秆或煤炭等产生温室气体和有毒气体燃料的燃烧,因此,避免了有毒有害及温室气体的产生,进而避免了污染环境和PM2.5的产生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