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效防止蒸发器结霜的空气能机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28951发布日期:2018-06-08 18:29阅读:47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空气能设备除霜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有效防止蒸发器结霜的空气能机组。



背景技术:

空气能设备比如空气能空调,在冬季使用时由于需要向室内制热,处于室外的散热片上会不断的结霜,目前最普遍的除霜方式为放置发热电缆和反向运转,即在冬天向室内送冷,往室外送热,根据能量守恒的原理除掉机组上面的霜,但不管是通过发热电缆通电后产生的热量来化霜,还是空气能设备自身反转化霜,都需要损耗大量电能为代价,而且化霜后在散热片的底部容易结冰,冰块越结越厚,直接影响空气能机组的使用效率,并且给后期的处理造成很大的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有效防止蒸发器结霜的空气能机组,解决了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有效防止蒸发器结霜的空气能机组,包括:

超低温压缩机,所述超低温压缩机通过四通换向阀依次与高效换热罐和板式换热器连接,所述板式换热器还与所述超低温压缩机和防冻管均连接,所述防冻管设置在蒸发器的底部,所述防冻管通过热力膨胀阀与所述蒸发器连接,所述蒸发器通过所述四通换向阀与气液分离器连接,所述气液分离器与所述超低温压缩机连接。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板式换热器包括接口一和接口二,所述高效换热罐通过所述接口一与所述超低温压缩机连接,所述高效换热罐通过所述接口二与防冻管连接,所述高效换热罐和所述防冻管之间设置有电子膨胀阀。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高效换热罐包括进水口和出水口。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接口一通过EVI管与所述超低温压缩机连接。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防冻管为铜管。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防冻管包括两排平行设置的管道。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防冻管内部设置有内螺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中,三级冷凝系统包括三次换热过程:高效换热罐的换热、板式换热器的换热以及蒸发器底部防冻管的换热,利用了设备运行的余热进行除霜,实现了节能且除霜效果好的目的,系统的具体过程为:超低温压缩机将60℃的热量输送给高效换热罐,高效换热罐换热后将产生的55℃的热量一部分通过板式换热器的接口一循环输送回超低温压缩机,输送给超低温压缩机的热量为30℃,减小了超低温压缩机的工作强度,另一部分通过电子膨胀阀和板式换热器的接口二输送给防冻管,输送给防冻管的热量为30℃,使防冻管发热,防冻管设置在蒸发器的底部,防止蒸发器外部的结霜同时也避免蒸发器底部的结冰,实现了热量的循环使用,避免了为了除霜而造成的大量能量的浪费。

2、本实用新型中,进水口为冷水进水口,进水温度为35℃,和出水口的水温为55℃;EVI管为EVI热缩管,性能稳定,持久耐用;防冻管为铜管,导热性能更好;防冻管包括两排平行设置的管道,发热面积大,散热均匀;防冻管内部设置有内螺纹,增大内部流动介质的阻力,增强热传递效果,防止蒸发器底部化霜的水分结冰。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超低温压缩机,2-高效换热罐,21-进水口,22-出水口,3-板式换热器,31-接口一,32-接口二,4-蒸发器,5-四通换向阀,6-电子膨胀阀,7-防冻管,8-热力膨胀阀,9-气液分离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有效防止蒸发器结霜的空气能机组,包括:

超低温压缩机1,超低温压缩机1通过四通换向阀5依次与高效换热罐2和板式换热器3连接,板式换热器3还与超低温压缩机1和防冻管7均连接,防冻管7设置在蒸发器4的底部,防冻管7通过热力膨胀阀8与蒸发器4连接,蒸发器4通过四通换向阀5与气液分离器9连接,气液分离器9与超低温压缩机1连接。

本实施例中,三级冷凝系统包括三次换热过程:高效换热罐2的换热、板式换热器3的换热以及蒸发器4底部防冻管7的换热,利用了设备运行的余热进行除霜,实现了节能且除霜效果好的目的,系统的具体过程为:超低温压缩机1将60℃的热量输送给高效换热罐2,高效换热罐2换热后将产生的55℃的热量一部分通过板式换热器3循环输送回超低温压缩机1,输送给超低温压缩机1的热量为30℃,减小了超低温压缩机1的工作强度,另一部分通过板式换热器3输送给防冻管7,输送给防冻管7的热量为30℃,使防冻管7发热,防冻管7设置在蒸发器4的底部,防止蒸发器4外部的结霜同时也避免蒸发器4底部的结冰,实现了热量的循环使用,避免了为了除霜而造成的大量能量的浪费。

进一步,板式换热器3包括接口一31和接口二32,高效换热罐2通过接口一31与超低温压缩机1连接,高效换热罐2通过接口二32与防冻管7连接,高效换热罐2和防冻管7之间设置有电子膨胀阀6

本实施例中,高效换热罐2换热后将产生的55℃的热量一部分通过板式换热器3的接口一31换热后循环输送回超低温压缩机1,输送给超低温压缩机1的热量为30℃,减小了超低温压缩机1的工作强度,另一部分通过电子膨胀阀6和板式换热器3的接口二32换热后输送给防冻管7,实现换热过程以及热量循环。

进一步,高效换热罐2包括进水口21和出水口22。

本实施例中,进水口21为冷水进水口,进水温度为35℃,和出水口的水温为55℃。

进一步,接口一31通过EVI管与超低温压缩机1连接。

本实施例中,EVI管为EVI热缩管,性能稳定,持久耐用。

进一步,防冻管7为铜管。

本实施例中,防冻管7为铜管,导热性能更好。

进一步,防冻管7包括两排平行设置的管道。

本实施例中,防冻管7包括两排平行设置的管道,发热面积大,散热均匀。

进一步,防冻管7内部设置有内螺纹。

本实施例中,防冻管7内部设置有内螺纹,增大内部流动介质的阻力,增强热传递效果,防止蒸发器底部化霜的水分结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