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自动控制热泵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99045阅读:62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泵系统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智能自动控制热泵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和人们生活素质的提高,人们对居住环境和生活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市场上既能提供制冷、采暖又能提供生活热水的热泵机组主要包括热回收风冷热泵和热回收水冷冷水机组两大类。其中,热回收风冷热泵受地理环境和气候环境影响大,生活热水出水温度控制在55℃左右,热水出水温度越高,热泵能效比越低,难以满足同时供暖、供生活热水的生活需求。热回收水冷冷水机组一般采用冷却塔冷却模式,冷凝温度设置在40℃左右,在制取高温热水时,热泵机组易出现高压保护而导致设备停止运行,智能化控制程度低,使用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使用方便的智能自动控制热泵系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智能自动控制热泵系统,包括由压缩机、冷凝器、热力膨胀阀及蒸发器依次通过管路连接构成闭合冷媒循环回路,所述压缩机与冷凝器、蒸发器之间通过四通阀相连,所述压缩机与四通阀的管路之间设有电磁阀并且并联有热回收管路,所述热回收管路包括依次通过管路连接的热回收换热器和电子膨胀阀,所述压缩机与电磁阀之间还设有高压恒压装置,所述热力膨胀阀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热力膨胀阀、第二热力膨胀阀,所述冷凝器与蒸发器之间还设有与第一热力膨胀阀、第二热力膨胀阀并联的第一单向阀、第二单向阀,所述高压恒压装置设有第一压力传感器及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电子膨胀阀设有第二压力传感器及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热回收换热器设有第三温度传感器,所述蒸发器设有第四温度传感器,还包括一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的输入端口与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压力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第三温度传感器及第四温度传感器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口分别与压缩机、高压恒压装置、电磁阀、热回收换热器、蒸发器、冷凝器、第一单向阀、第二单向阀、第一热力膨胀阀、第二热力膨胀阀及电子膨胀阀电性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蒸发器通过一冷冻水循环管路与空调机组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冷凝器通过一地缘循环管路与换热支管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换热支管设置在土壤中。

进一步地,所述热回收换热器通过一热水循环管路与热水器机组相连。

有益效果:此智能自动控制热泵系统通过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压力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第三温度传感器及第四温度传感器实时监测管路中的温度和压力,并传输到控制器中,控制器根据反馈输出相应的操作指令,智能化程度高,操作简单,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系统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一种智能自动控制热泵系统,包括由压缩机1、冷凝器2、热力膨胀阀及蒸发器4依次通过管路连接构成闭合冷媒循环回路,压缩机1与冷凝器2、蒸发器4之间通过四通阀5相连,具体地,四通阀5的第一阀口、第四阀口分别与压缩机相连,四通阀5的第二阀口、第三阀口分别与冷凝器2、蒸发器4相连。

压缩机1与四通阀5的管路之间设有电磁阀6并且并联有热回收管路,热回收管路包括依次通过管路连接的热回收换热器7和电子膨胀阀8,热回收换热器7通过热水循环管路与热水器机组相连,从而提供生活热水。压缩机1与电磁阀6之间还设有高压恒压装置9,其中,高压恒压装置9设有第一压力传感器及第一温度传感器,电子膨胀阀8设有第二压力传感器及第二温度传感器,热回收换热器7设有第三温度传感器。

冷凝器2通过一地缘循环管路与换热支管10相连,换热支管10埋设在土壤中进行换热。蒸发器4通过一冷冻水循环管路与空调机组相连,实现制冷。其中,蒸发器4设有第四温度传感器。

热力膨胀阀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热力膨胀阀31、第二热力膨胀阀32,冷凝器2与蒸发器4之间还设有与第一热力膨胀阀31、第二热力膨胀阀32并联的第一单向阀11、第二单向阀12。

本实用新型智能自动控制热泵系统还包括一控制器,控制器的输入端口与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压力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第三温度传感器及第四温度传感器电性连接,控制器的输出端口分别与压缩机1、高压恒压装置9、电磁阀6、热回收换热器7、蒸发器4、冷凝器2、第一单向阀11、第二单向阀12、第一热力膨胀阀31、第二热力膨胀阀32及电子膨胀阀8电性连接,通过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压力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第三温度传感器及第四温度传感器实时监测管路中的温度和压力,并传输到控制器中,控制器根据反馈输出相应的操作指令,智能化程度高,操作简单,使用方便。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所述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