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储液罐的冷凝器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99040阅读:1488来源:国知局
带储液罐的冷凝器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交换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冷凝器,具体是一种带储液罐的冷凝器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各种高功率的设备越来越多的进入到日常生活和生产中,而作为给设备散热降温的冷凝器也越来越多的被使用。但目前的冷凝器的安装结构基本固定在两侧,利用安装结构直接连接固定,这种安装结构使前后位置过于紧贴,无法保证空气的流动性,从而降低散热的效果,而且储液罐可以增强冷凝器的散热效果,但由于结构空间的限制而无法安装使用,进一步降低了散热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带储液罐的冷凝器安装结构,解决目前冷凝器安装结构无法保证散热空间且在安装结构上储液罐加装困难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这种带储液罐的冷凝器安装结构,包括固定于冷凝器主体左右两侧的用于安装固定的左支架和右支架,左支架和右支架位于冷凝器主体前侧并向中心倾斜靠拢,右支架上安装有与冷凝器主体进口相连的储液罐,储液罐位于左支架、右支架形成的空间内。这样设置后,左支架和右支架位于冷凝器主体前侧并向中心倾斜靠拢,保证经过出风端有足够的空间使空气快速流动,避免热量没有足够空间流通而积压,恻然影响散热效果,利用左支架和右支架形成的空间安装与进液管相连的储液罐,储液罐具有以下效果:①降低冷凝器的负荷②并适应冷凝器的负荷变动对供应量的需求在蒸发负荷增大时,供应量也增大,由储液器的存液补给;负荷变小时,需要液量也变小③多余的液体储存在储液罐里,避免凝液在冷凝器中积存过多而使传热面积变小,影响冷凝器的传热效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左支架设有平行错开的左支脚和右支脚,左支脚和右支脚顶端分别延伸出位于同一平面内的固定块。错开的左支脚和右支脚提供两个支点的固定块来进行安装定位,安装更稳定,不易松动摇晃。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右支架为底端设有连接脚的A字型结构,连接脚安装在冷凝器主体上。右支架需要安装储液罐,右支架底端的连接脚安装在集流管上能保证有足够的强度支撑起储液罐的重量,使整个结构更稳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右支架顶端延伸形成固定脚,储液罐平行冷凝器主体可拆卸连接在右支架靠近冷凝器主体的一侧。固定脚用于安装固定,储液罐与冷凝器主体平行便于与进口相互连接,考虑到空间占用问题,储液罐靠近冷凝器主体一侧相当于在左支架和右支架下方,不会占用额外的空间,减少储液罐对空间的要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右支架底部连接有卡箍,储液罐连接在卡箍内。卡箍使用方便,价格低廉,利用卡箍可拆卸安装储液罐,可以实现快速安装更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左支架和右支架相互错开设置。错开设置使左支架和右支架上的安装连接点处于多个不同位置,加强了安装结构的稳固性,而且错开后有更多的空间可以利于空气流通,避免左支架和右支架过于集中影响散热。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支架的连接脚上延伸形成挡板,挡板覆盖在冷凝器主体进口连接处的上方。挡板用于保护冷凝器主体连接处,减少外部碰撞造成的不利影响,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右支架上开设有通槽。在确保了右支架的安装和结构强度后,开通槽不仅可以减少重量节约成本,还利于空气流通,便于后续快速散热。

本实用新型有益的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合理、紧凑,通过安装用的左支架和右支架向中心靠拢形成突起的空间,不仅有利于空气的流动,使散热效果更好,而且在这个空间内安装的储液罐可以降低冷凝器的负荷,加强散热效果和效率,适于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仰视图;

图3为左支架的前视图;

图4为左支架的右视图;

图5为右支架的右视图;

图6为右支架的前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冷凝器主体1,左支架2,右支架3,储液罐4,左支脚5,右支脚6,固定块7,固定脚8,卡箍9,挡板1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照附图:本实施例中的这种带储液罐的冷凝器安装结构,包括固定于冷凝器主体1左右两侧的用于安装固定的左支架2和右支架3,左支架2和右支架3位于冷凝器主体1前侧并向中心倾斜靠拢,右支架3上安装有与冷凝器主体1进口相连的储液罐4,储液罐4位于左支架2、右支架3形成的空间内。

左支架2设有平行错开的左支脚5和右支脚6,左支脚5和右支脚6顶端分别延伸出位于同一平面内的固定块7。

右支架3为底端设有连接脚的A字型结构,连接脚安装在冷凝器主体1上。

右支架3顶端延伸形成固定脚8,储液罐4平行冷凝器主体1可拆卸连接在右支架3靠近冷凝器主体1的一侧。

右支架3底部连接有卡箍9,储液罐4连接在卡箍9内。

左支架2和右支架3相互错开设置。

支架3的连接脚上延伸形成挡板10,挡板10覆盖在冷凝器主体1进口连接处的上方。

右支架3上开设有通槽。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通过参考优选的实施例进行了图示和描述,但是,本专业普通技术人员应当了解,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可作形式和细节上的各种各样变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