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压缩机回油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23933阅读:425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压缩机回油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压缩机回油系统。



背景技术:

传统的多联机双压缩机系统回油设计采用交叉回油的方式,压缩机对应的油气分离器排出的油进入另一台压缩机对应的油气分离器。单压缩机运行时,回油效率差;两台压缩机排油量差异大时,回油不均匀;无法保证双压缩机组的持续稳定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压缩机回油系统,压缩机排出的油能够随着吸气管回到压缩机。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双压缩机回油系统,包括第一压缩机、第二压缩机、第一油气分离器、第二油气分离器和气液分离器,所述第一压缩机与所述第一油气分离器之间设有第一油气混合管,所述第二压缩机与所述第二油气分离器之间设有第二油气混合管,所述气液分离器与所述第一压缩机之间设有第一吸气管,所述气液分离器与所述第二压缩机之间设有第二吸气管,还包括第一回油组件和第二回油组件,所述第一回油组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油气分离器相连,所述第一回油组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吸气管相连,所述第二回油组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油气分离器相连,所述第二回油组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吸气管相连。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回油组件包括第一回油管和设于所述第一回油管上的第一过滤器、第一毛细管组件和第一电磁阀,所述第一毛细管组件和所述第一电磁阀均位于所述第一过滤器远离所述第一油气分离器的一侧,所述第一电磁阀与所述第一毛细管组件并联设置,所述第一回油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油气分离器相连,所述第一回油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吸气管相连。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回油组件包括第二回油管和设于所述第二回油管上的第二过滤器、第二毛细管组件和第二电磁阀,所述第二毛细管组件和所述第二电磁阀均位于所述第二过滤器远离所述第二油气分离器的一侧,所述第二电磁阀与所述第二毛细管组件并联设置,所述第二回油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油气分离器相连,所述第二回油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吸气管相连。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回油管与所述第一油气分离器的连接点低于所述第一油气混合管与所述第一油气分离器的连接点。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回油管与所述第二油气分离器的连接点低于所述第二油气混合管与所述第二油气分离器的连接点。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油气分离器上设有第一出气管,所述第一出气管上设有第一单向阀,所述第二油气分离器上设有第二出气管,所述第二出气管上设有第二单向阀,所述气液分离器上设有进气口,所述第一出气管通过所述进气口与所述气液分离器相连,所述第二出气管通过所述进气口与所述气液分离器相连。

作为优选,还包括四通阀、第一集合管和第二集合管,所述第一集合管和所述第二集合管均与所述四通阀相连,所述第一出气管和所述第二出气管均与所述第一集合管远离所述四通阀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二集合管远离所述四通阀的一端通过所述进气口与所述气液分离器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气液分离器上设置第一吸气管和第二吸气管,保证第一压缩机排出的油能随着第一吸气管回到第一压缩机,第二压缩机排出的油能随着第二吸气管回到第二压缩机,使得单压缩机工作时回油效率高,两台压缩机排油量差异大时压缩机组任然能够正常运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双压缩机回油系统的原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双压缩机回油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第一回油组件和第二回油组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中:

1、第一压缩机;11、第一油气混合管;

2、第二压缩机;21、第二油气混合管;

3、第一油气分离器;31、第一出气管;311、第一单向阀;

4、第二油气分离器;41、第二出气管;411、第二单向阀;

5、气液分离器;51、第一吸气管;52、第二吸气管;

6、第一回油组件;61、第一回油管;62、第一过滤器;63、第一毛细管组件;64、第一电磁阀;

7、第二回油组件;71、第二回油管;72、第二过滤器;73、第二毛细管组件;74、第二电磁阀;

8、四通阀;81、第一集合管;82、第二集合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如图1-3所示,一种双压缩机回油系统,包括第一压缩机1、第二压缩机2、第一油气分离器3、第二油气分离器4和气液分离器5,所述第一压缩机1与所述第一油气分离器3之间设有第一油气混合管11,所述第二压缩机2与所述第二油气分离器4之间设有第二油气混合管21,所述气液分离器5与所述第一压缩机1之间设有第一吸气管51,所述气液分离器5与所述第二压缩机2之间设有第二吸气管52,还包括第一回油组件6和第二回油组件7,所述第一回油组件6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油气分离器3相连,所述第一回油组件6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吸气管51相连,所述第二回油组件7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油气分离器4相连,所述第二回油组件7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吸气管52相连。

具体地,在气液分离器5上设置第一吸气管51和第二吸气管52,第一压缩机1和第二压缩机2中排出的润滑油分别进入与其自身对应的第一回油组件6和第二回油组件7;第一回油组件6中的润滑油进入第一吸气管51,第一压缩机1通过第一吸气管51从气液分离器5吸气时将自身排出的润滑油吸回;第二回油组件7中的润滑油进入第二吸气管52,第二压缩机2通过第二吸气管52从气液分离器5吸气时将自身排出的润滑油吸回。保证第一压缩机1排出的油能随着第一吸气管51回到第一压缩机1,第二压缩机2排出的油能随着第二吸气管52回到第二压缩机2,使得单压缩机工作时回油效率高,两台压缩机排油量差异大时压缩机组任然能够正常运行。

于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回油组件6包括第一回油管61和设于所述第一回油管61上的第一过滤器62、第一毛细管组件63和第一电磁阀64,所述第一毛细管组件63和所述第一电磁阀64均位于所述第一过滤器62远离所述第一油气分离器3的一侧,所述第一电磁阀64与所述第一毛细管组件63并联设置,所述第一回油管61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油气分离器3相连,所述第一回油管61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吸气管51相连。所述第二回油组件7包括第二回油管71和设于所述第二回油管71上的第二过滤器72、第二毛细管组件73和第二电磁阀74,所述第二毛细管组件73和所述第二电磁阀74均位于所述第二过滤器72远离所述第二油气分离器4的一侧,所述第二电磁阀74与所述第二毛细管组件73并联设置,所述第二回油管71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油气分离器4相连,所述第二回油管71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吸气管52相连。

具体地,第一过滤器62和第二过滤器72均作为润滑油的过滤装置,润滑油经过第一过滤器62后经过第一毛细管组件63最后通过第一回油管61的尾端进入第一吸气管51,润滑油经过第二过滤器72后经过第二毛细管组件73最后通过第二回油管71的尾端进入第二吸气管52。

于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回油管61与所述第一油气分离器3的连接点低于所述第一油气混合管11与所述第一油气分离器3的连接点。

于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回油管71与所述第二油气分离器4的连接点低于所述第二油气混合管21与所述第二油气分离器4的连接点。

于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油气分离器3上设有第一出气管31,所述第一出气管31上设有第一单向阀311,所述第二油气分离器4上设有第二出气管41,所述第二出气管41上设有第二单向阀411,所述气液分离器5上设有进气口,所述第一出气管31通过所述进气口与所述气液分离器5相连,所述第二出气管41通过所述进气口与所述气液分离器5相连。还包括四通阀8、第一集合管81和第二集合管82,所述第一集合管81和所述第二集合管82均与所述四通阀8相连,所述第一出气管31和所述第二出气管41均与所述第一集合管81远离所述四通阀8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二集合管82远离所述四通阀8的一端通过所述进气口与所述气液分离器5相连。具体地,油气分离后,第一油气分离器3和第二油气分离器4中的气液混合物进入第一集合管81,透过四通阀8的选择进入第二集合管82最终进入气液分离器5。

本文中的“第一”、“第二”仅仅是为了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