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速除霜的多联机空调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71235阅读:447来源:国知局
一种快速除霜的多联机空调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空调准备,尤其是一种多联机空调系统,具体的说是一种快速除霜的多联机空调系统。



背景技术:

空调器在冬季制热运行时,室外机换热器容易结霜,常用的方法是通过将空调器切换成制冷运转的方法来除去换热器上的霜。但是,当空调器的换热器是由较多回路组成时,制冷剂将通过分配器进入不同的回路。由于换热器底部位置的风量通常都较小,,因而该处的回路相比较其他回路更易结霜。同时,换热器除霜的顺序通常是自上而下逐渐除尽的,因此空调器的整体除霜时间将取决于换热器最底部位置的除霜速度。而空调器的除霜时间直接影响到它的制热性能和用户的体验度,因此,设计一种能够快速除霜的空调器系统,是很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快速除霜的多联机空调系统,能够极大的缩短除霜时间,提高空调器的制热性能和用户体验度。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快速除霜的多联机空调系统,包括依次连接并且构成回路的压缩机、 油分离器、四通阀、室外机换热器、制热电子膨胀阀组件、室内机电子膨胀阀、室内机换热器和气液分离器,所述室外机换热器包括多个并联的热交回路;所述各热交回路横向并列排列于一个竖向平面内,其左端相互连通,右端分别连接分配器;最下端的一个热交回路与所述分配器之间设有单向阀。

进一步的,所述各热交回路的左端分别连接到一个集气管而相互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室外机换热器是翅片换热器,通过风机使周围空气流动,强制对流换热。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便于生产,能够极大的缩短空调器的除霜时间,提高空调器的制热性能,有效改善用户的体验度,值得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器系统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换热器结构示意图。

其中:1压缩机,2油分离器,3四通阀,4室外机换热器 ,5制热电子膨胀阀组件,6室内机电子膨胀阀,7室内机换热器,8气液分离器,9集气管,10热交回路,11单向阀,12分配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文中所涉“上”“下”“左”“右”只为叙述方便,并非是对技术方案的限定。

如图1所示,一种快速除霜的多联机空调系统,包括依次构成回路的压缩机1、油分离器2、四通阀3、室外机换热器4、制热电子膨胀阀组件5、、室内机电子膨胀阀6、室内换热器7、气液分离器8。具体连接为:压缩机通过油分离器与四通阀相连,四通阀的C端与室外机换热器相连,室外机换热器通过制热电子膨胀阀组件后依此经过室内机电子膨胀阀和室内机换热器,室内机换热器出口连接四通阀E端,通过四通阀S端后进入气液分离器,气液分离器的出口与压缩机的进口相连。

制冷剂在上述制冷系统中的循环过程为:经过压缩机1压缩的高温高压的气态冷媒通过油分离器2,将冷媒和润滑油分离。其中,冷媒通过四通阀3的C端进入室外机换热器4,润滑油进入气液分离器8。高温高压的气态冷媒在室外机换热器4中换热冷凝成中温中压的液态冷媒,再经过制热电子膨胀阀组件5后进入室内侧。在室内侧,该中温中压的液态冷媒先经过室内电子膨胀阀6进行节流降温降压,然后进入室内机换热器7进行换热即蒸发。蒸发后的低温低压气态冷媒先后经过四通阀3的E端和S端后进入气液分离器8。经过气液分离后,纯气态冷媒进入压缩机1进行压缩机。

如图2所示,所述室外机换热器包括多个并联的热交回路10;所述各热交回路10横向并列排列于一个竖向平面内,且,所述各热交回路10的左端分别连接到一个集气管9而相互连通,右端分别连接分配器12。其中,最下端的一个热交回路与所述分配器12之间设有单向阀11。

当空调器处于制热运转时,制冷剂从分配器12进入热交回路10。由于单向阀11的作用,最下端的热交回路中没有制冷剂通过,使该回路没有热交换,也就不会结霜。

当空调器制冷或除霜运转时,制冷剂从集气管9进入包括最下端热交回路在内的各热交回路10。由于最下端的热交回路在制热运转时没有结霜,因此,在除霜运转时,通过最下端回路的制冷剂的热量可以用来帮助其相邻回路进行除霜,从而大大加快了除霜速度。

所述室外机换热器是翅片换热器,通过风机使周围空气流动,强制对流换热,提高换热效率。

本实用新型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