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使用补气压缩机的内复叠冰箱系统及控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731879发布日期:2018-10-23 20:49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使用补气压缩机的内复叠冰箱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补气压缩机(101),补气压缩机(101)出口与冷凝器(102)入口相连,冷凝器(102)出口依次与第一电子膨胀阀(103)和冷藏蒸发器(104)相连;冷藏蒸发器(104)出口与气液分离器(105)入口相连,气液分离器(105)液相出口依次与第二电子膨胀阀(106)、复叠换热器(107)和补气压缩机(101)补气口相连;气液分离器(105)气相出口依次与复叠换热器(107)、回热器(108)和第三电子膨胀阀(109)连接;第三电子膨胀阀(109)出口与冷冻蒸发器(110)连接,冷冻蒸发器(110)出口依次与回热器(108)和补气压缩机(101)吸气口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复叠冰箱系统,其特征在于:系统采用二元非共沸混合工质,经补气压缩机(101)压缩后的高温高压气相制冷剂进入冷凝器(102)冷凝并过冷;过冷后的制冷剂经第一电子膨胀阀(103)节流后,经冷藏蒸发器(104)部分蒸发后进入气液分离器(105),制冷剂在气液分离器(105)内实现高、低沸点工质的分离,气相制冷剂为低沸点工质,液相制冷剂为高沸点工质;液相制冷剂经气液分离器(105)液相出口流出,经第二电子膨胀阀(106)节流后进入复叠换热器(107)完全蒸发,蒸发出的饱和气相制冷剂进入补气压缩机(101)补气口;气液分离器(105)中的气相制冷剂依次流过复叠换热器(107)和回热器(108)被冷凝并过冷,过冷后的制冷剂液体经第三电子膨胀阀(109)节流后进入冷冻蒸发器(110)部分蒸发;冷冻蒸发器(110)出口的两相制冷剂经回热器(108)蒸发并过热后进入补气压缩机(101)吸气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内复叠冰箱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补气压缩机(101)为变频涡旋或转子压缩机;经第二电子膨胀阀(106)节流后的制冷剂压力高于经第三电子膨胀阀(109)节流后的制冷剂压力;冷冻蒸发器(110)出口的制冷剂为两相态。

4.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内复叠冰箱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所述冰箱系统,需要根据环境温度及间室温度的变化情况,对系统进行实时调节控制,保证系统始终高效运行;用f表示补气压缩机(101)运行频率,用n1、n2、n3分别表示第一电子膨胀阀(103)、第二电子膨胀阀(106)和第三电子膨胀阀(109)的开度;用tf0、trc、tfc分别表示冷冻间室用户设定温度、冷藏间室实时温度和冷冻间室实时温度;用tre、tfe、tc、tcp分别表示冷藏蒸发器温度、冷冻蒸发器温度、冷凝器表面温度和补气压缩机排气温度;所述控制方法分为4个步骤:

步骤1:在补气压缩机(101)启动前,为保证其不带液压缩,需要减小n2至满开度的20%以下,以使得复叠换热器(107)内冷热流体的换热温差足够大,保证补气压缩机(101)补气口的制冷剂已完全蒸干;

步骤2:开机初期阶段,冷藏间室和冷冻间室的温度会持续降低,需要实时调节n1和n3,以匹配间室的温度变化情况;补气压缩机(101)保持在额定频率运行,若trc-tre≥T1,则增大n1,trc-tre≤T2,则减小n1;同理,若tfc-tfe≥T3,则增大n3,tfc-tfe≤T4,则减小n3;增大或减小的调节步长为Δn1,增大或减小的调节时间间隔为t1;步骤3:当冷冻间室的温度达到用户设定温度时,需要对补气压缩机(101)的运行频率f进行控制调节,tfc-tf0≥T5时,增大f;或tfc-tf0≤T6时,减小f;增大或减小的调节步长为Δf,增大或减小的调节时间间隔为t2,每次调节f后返回步骤2;

步骤4:补气压缩机(101)的排气温度调节,在两个间室温度达到用户设定温度后,对n2进行调节,保证系统始终高效运行;若tcp-tc≥T7,则增大n2,若tcp-tc≤T8,则减小n2,增大或减小的调节步长为Δn2,增大或减小的调节时间间隔为t3;调节完成后进入步骤3进行系统的实时监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控制方法,其中T1、T2、T3、T4、T5、T6、T7、T8、Δn1、Δn2、Δf、t1、t2、t3控制参数的取值范围如下表所示: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