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液器结构及具有其的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88690发布日期:2018-09-21 20:12阅读:19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分液器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分液器结构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蒸发器进液管组件由压降式分液器与过滤器组成,现有的压降式分液器多为紫铜,材料局限性较大,而且制造成本较高。

从外,由于压降式分液器的材料为紫铜,因此与其连接的毛细管、过滤器等结构由于焊接工艺的限制,直接影响了其它部件的材料选择,不利于进液管组件的整体选材。

从外,现有技术中对于压降式分液器与过滤器的组装也是进行独立的安装,在具体的组装过程中大多需要进行焊接或者紧固件连接,整体组装工序较多,且在组装过程中需要考虑连接的稳定性以及分液器与过滤器的相对位置关系,从而导致整体组装效率较低,不利于高效率地进行组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液器结构及具有其的空调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分液器与过滤网组装效率较低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分液器结构,包括:壳体,壳体具有容纳腔;分液器本体,分液器本体设置在容纳腔内;过滤器,过滤器设置在容纳腔内;其中,分液器本体与容纳腔的腔壁之间具有预设间隙。

进一步地,分液器本体与容纳腔的顶壁间隔设置。

进一步地,容纳腔的顶壁上设置有注胶口,注胶口用于向分液器本体与容纳腔的顶壁之间注入密封胶。

进一步地,分液器本体与容纳腔的侧壁间隔设置,容纳腔的顶壁上设置有注胶口,注胶口用于向分液器本体与容纳腔的侧壁之间注入密封胶。

进一步地,容纳腔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一限位部,第一限位部用于与分液器本体限位接触。

进一步地,第一限位部成对设置,成对的两个第一限位部沿容纳腔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分液器本体的至少部分夹设在成对的第一限位部之间。

进一步地,分液器本体包括:主流道,主流道的入口设置在分液器本体靠近过滤器的一端;分流孔,分流孔与主流道的出口相连通;其中,分流孔的延伸方向与容纳腔的延伸方向之间具有预设夹角。

进一步地,主流道包括:第一流道段;第二流道段,第二流道段的一端与第一流道段相连通,第二流道段的另一端与分流孔相连接;其中,第一流道段为圆柱孔,第二流道段为圆锥孔。

进一步地,容纳腔的顶壁上设置有旋拔孔,旋拔孔的中心线与分流孔的中心线相重合,以使分液管穿过旋拔孔插入到分流孔内。

进一步地,旋拔孔的部分孔壁段凸出容纳腔的顶壁,并朝向分液器本体。

进一步地,分液器本体为圆柱体。

进一步地,分液器本体与过滤器沿容纳腔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

进一步地,容纳腔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二限位部,第二限位部用于与过滤器限位接触。

进一步地,第二限位部成对设置,成对的两个第二限位部沿容纳腔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过滤器的至少部分夹设在成对的第二限位部之间。

进一步地,壳体上设置有进液口,进液口设置在壳体靠近过滤器的一端,容纳腔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三限位部,第三限位部设置在过滤器与进液口之间,第三限位部用于与插入到进液口的进液管限位接触。

进一步地,分液器本体由合金材料或非金属材料制备而成。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分液器结构,分液器结构为上述的分液器结构。

本发明的分液器结构通过将分液器本体与过滤器设置在壳体的容纳腔内实现了分液器结构的快速组装。其中,分液器本体与容纳腔的腔壁之间具有预设间隙。在具体组装时,由于壳体的存在,只需将分液器本体和过滤器直接安装在壳体的容纳腔内,即完成了分液器本体和过滤器的组装,整体装配效率较高,而且整体结构集成度较高。本发明的分液器结构通过将分液器本体与过滤器设置在壳体的容纳腔内实现了分液器结构的快速组装,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分液器与过滤网组装效率较低的问题。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分液器结构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分液器结构的分液器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壳体;11、容纳腔;111、第一限位部;112、第二限位部;113、第三限位部;12、进液口;20、分液器本体;21、主流道;211、第一流道段;212、第二流道段;22、分流孔;30、过滤器;40、注胶口;50、旋拔孔。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分液器结构,请参考图1和图2,分液器结构包括:壳体10,壳体10具有容纳腔11;分液器本体20,分液器本体20设置在容纳腔11内;过滤器30,过滤器30设置在容纳腔11内;其中,分液器本体20与容纳腔11的腔壁之间具有预设间隙。

本发明的分液器结构通过将分液器本体20与过滤器30设置在壳体10的容纳腔11内实现了分液器结构的快速组装。其中,分液器本体20与容纳腔11的腔壁之间具有预设间隙。在具体组装时,由于壳体10的存在,只需将分液器本体20和过滤器30直接安装在壳体10的容纳腔11内,即完成了分液器本体20和过滤器30的组装,整体装配效率较高,而且整体结构集成度较高。本发明的分液器结构通过将分液器本体20与过滤器30设置在壳体10的容纳腔11内实现了分液器结构的快速组装,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分液器与过滤网组装效率较低的问题。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分液器本体20与过滤器30均设置在壳体10的容纳腔11内,从而在组装过程中,分液器本体20与过滤器30会在容纳腔11内自动找中心对正,可以不考虑分液器本体20与过滤器30的相对位置关系,一定程度上缩短了分液器本体20与过滤器30的组装时间。

为了方便分液器本体20与壳体10的连接,分液器本体20与容纳腔11的顶壁间隔设置。

针对分液器本体20与壳体10的连接方式,如图1所示,容纳腔11的顶壁上设置有注胶口40,注胶口40用于向分液器本体20与容纳腔11的顶壁之间注入密封胶。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容纳腔11的顶壁上设置有注胶口40,通过注胶口40向分液器本体20与容纳腔11的顶壁之间注入密封胶,从而通过密封胶实现了分液器本体20与壳体10的密封。

优选地,容纳腔11的顶壁上设置有注胶口40,注胶口40用于向分液器本体20与容纳腔11的腔壁之间注入密封胶,从而通过密封胶实现了分液器本体20与壳体10的密封连接。

优选地,分液器本体20与容纳腔11的侧壁间隔设置,分液器本体20与容纳腔11的侧壁之间通过密封胶连接。

可选地,分液器本体20与容纳腔11的侧壁间隔设置,容纳腔11的顶壁上设置有注胶口40,注胶口40用于向分液器本体20与容纳腔11的侧壁之间注入密封胶。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向分液器本体20与容纳腔11的侧壁之间注入密封胶,从而通过密封胶实现了分液器本体20与壳体10的密封连接。

针对分液器本体20与容纳腔11的侧壁之间的连接关系,可选地,分液器本体20与容纳腔11的侧壁过盈配合。

为了能够对分液器本体20进行限位,如图1所示,容纳腔11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一限位部111,第一限位部111用于与分液器本体20限位接触。

在本实施例中,容纳腔11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一限位部111,通过第一限位部111与分液器本体20限位接触,从而可以实现对分液器本体20的限位。

优选地,第一限位部111成对设置,成对的两个第一限位部111沿容纳腔11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分液器本体20的至少部分夹设在成对的第一限位部111之间。

针对第一限位部111的具体结构,第一限位部111为凸起,第一限位部111为多个,多个第一限位部111沿容纳腔11的周向间隔设置。

可选地,第一限位部111为凸起,通过将第一限位部111设置为多个,多个第一限位部111沿容纳腔11的周向间隔设置,即多个凸起对分液器本体20进行限位。

优选地,第一限位部111为凸起,第一限位部111沿容纳腔11的周向方向延伸。

在本实施中,通过将第一限位部111设置为凸起,其中,第一限位部111沿容纳腔11的周向方向延伸,即,第一限位部111为一个环形凸起。

针对分液器本体20的具体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分液器本体20包括:主流道21,主流道21的入口设置在分液器本体20靠近过滤器30的一端;分流孔22,分流孔22与主流道21的出口相连通;其中,分流孔22的延伸方向与容纳腔11的延伸方向之间具有预设夹角。

在本实施例中,分液器本体20包括主流道21和分流孔22,其中,主流道21的入口设置在分液器本体20靠近过滤器30的一端,分流孔22与主流道21的出口相连通。主流道21内的冷媒通过分流孔22进行分流。

在本实施例中,分流孔22的延伸方向与容纳腔11的延伸方向之间具有预设夹角,即分流孔22倾斜于容纳腔11的中心轴线。

优选地,主流道21包括:第一流道段211;第二流道段212,第二流道段212的一端与第一流道段211相连通,第二流道段212的另一端与分流孔22相连接;其中,第一流道段211为圆柱孔,第二流道段212为圆锥孔。

为了能够保证分液管插入到分流孔22内,如图1所示,容纳腔11的顶壁上设置有旋拔孔50,旋拔孔50的中心线与分流孔22的中心线相重合,以使分液管穿过旋拔孔50插入到分流孔22内。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容纳腔11的顶壁上设置有旋拔孔50,其中,旋拔孔50的中心线与分流孔22的中心线相重合,从而可以使分液管穿过旋拔孔50插入到分流孔22内。

为了能够使得分液管与旋拔孔50的孔壁充分接触,旋拔孔50的部分孔壁段凸出容纳腔11的顶壁,并朝向分液器本体20。

在本实施例中,旋拔孔50的部分孔壁段凸出容纳腔11的顶壁,并朝向分液器本体20,即在容纳腔的顶壁有凸起的部分孔段。

优选地,分液器本体20为圆柱体。

优选地,分液器本体20与过滤器30沿容纳腔11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分液器本体20与过滤器30之间留有一定空间,避免因为杂质聚集在过滤器30上而导致进入分液器本体20的冷媒偏聚影响分液效果。

优选地,如图1所示,容纳腔11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二限位部112,第二限位部112用于与过滤器30限位接触。

优选地,第二限位部112成对设置,成对的两个第二限位部112沿容纳腔11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过滤器30的至少部分夹设在成对的第二限位部112之间。

优选地,壳体10上设置有进液口12,进液口12设置在壳体10靠近过滤器30的一端,容纳腔11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三限位部113,第三限位部113设置在过滤器30与进液口12之间,第三限位部113用于与插入到进液口12的进液管限位接触。

针对分液器本体20的具体材料,分液器本体20由合金材料或非金属材料制备而成。

优选地,分液器本体20由铝、钢、铜、铁中任意一种材料制备而成。

在本实施例中,壳体10为铜管。

本发明的分液器结构采用在铜管(壳体10)内镶嵌压降式分液器(分液器本体20)和过滤网结构(过滤器30)的方式来实现将过滤器30和压降式分液器集成为一个部件。也是通过这种方式使得毛细管(分液管)与分液器的连接有了新的可能,采用特殊的密封胶或其他连接材料来取代传统的焊接工艺。可以采用铝合金、不锈钢、塑料等各种适用的材料来制作压降式分液器,通过铜管管壁上的限位部来固定压降式分液器与过滤网。

铜管顶部采用旋压工艺封底,这种工艺可以在顶部直接留出一个注胶口40,用于装配时注入密封胶。同时在铜管的顶部用旋拔工艺冲出与分液器的分流孔22匹配的旋拔孔50,用于插入毛细管。本发明的分液器结构的核心点在于用铜管内镶嵌的方法将过滤网结构和压降式分液器集成到一起,从而让注胶工艺取代焊接有了可行性,使生产过程更环保。因为焊接工艺被取代了,制作分液器的材料就不再被焊接条件限制有了更多的可能,从而减少对铜资源的消耗。

在本实施例中,分液器本体20选用圆柱型,相比起其他锥形结构虽然耗材多但是冷媒充盈筒体的体积得到了控制,减少了不必要的能量损耗。其次,分液器本体20与顶部留有一定空间,使得其在后续与毛细管的连接上有多种选择性,可以胶接辅助加焊接或者直接胶接。分液器本体20与过滤器30之间留有一定空间,避免因为杂质聚集在过滤网上而导致进入分液器本体20的冷媒偏聚影响分液效果。

分液器本体20的分流孔22是斜孔,比起直孔有更好的分流效果。相比现有的分液器本体20多为紫铜、黄铜材料,而该结构设计的突出点在于不受焊接工艺限制,可以选择的材料更多,如尼龙、铝等都有可能。也是通过这种方式使得毛细管与分液器的连接有了新的可能,采用特殊的密封胶或其他连接材料来取代传统的焊接工艺,因为焊接工艺被取代,制作分液器本体20的材料就不再被焊接条件限制有了更多的可能,从而减少对铜资源的消耗。

本发明的分液器结构是利用铜管及限位部将不同材料的压降式分液器、过滤网固定在铜管内,集成为一个部件。铜管用旋压封底,将压降式分液器、过滤网固定在铜管内后,进行顶部冲孔,冲出的旋拔孔50与压降式分液器的分流孔22相匹配,后续装配时,将毛细管通过铜管顶部冲出的孔插入分流孔22中,再通过注胶口40注入特殊的密封胶,充盈分液芯体与铜管顶部的空间,经过固化使毛细管与分液芯体良好的连接在一起,从而完成整个组件的组装。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分液器结构,分液器结构为上述的分液器结构。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发明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本发明的分液器结构通过将分液器本体20与过滤器30设置在壳体10的容纳腔11内实现了分液器结构的快速组装。其中,分液器本体20与容纳腔11的腔壁之间具有预设间隙。在具体组装时,由于壳体10的存在,只需将分液器本体20和过滤器30直接安装在壳体10的容纳腔11内,即完成了分液器本体20和过滤器30的组装,整体装配效率较高,而且整体结构集成度较高。本发明的分液器结构通过将分液器本体20与过滤器30设置在壳体10的容纳腔11内实现了分液器结构的快速组装,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分液器与过滤网组装效率较低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例如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