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藏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61358发布日期:2019-01-29 17:44阅读:375来源:国知局
一种冷藏柜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冷藏柜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冷藏柜。



背景技术:

冷藏柜,是常见的依靠低温保险的设备,主要作用是保证冷藏食物的新鲜,广泛应用于超市冷鲜肉类、烘培店等对食品冷藏要求较高的相关场合。

而冷藏柜一般都是通过冷风机将冷气直接吹至冷藏的物品上,传统的冷藏柜内的冷风机在工作时,由于内部工作,温差较大,经常会有冷凝水产生,并附着在冷藏柜的外侧壁上,当冷凝水积攒过多后,影响人们看清冷藏柜内的物品,因此,还存在改善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冷藏柜,水汽在冷藏柜的外侧壁附近不会发生冷凝,以便于人们随时看清冷藏柜内的物品。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冷藏柜,包括箱体(1)、设置于所述箱体(1)底部的底座(2)和设置于所述底座(2)内的制冷装置,所述箱体(1)包括框架(11)、设置于所述框架(11)四侧的玻璃面板(12)以及设置于所述框架(11)底部将所述箱体(1)和所述底座(2)隔开的底板(13),所述底板(13)的上端面与所述箱体(1)的外侧面之间设置有与所述底座(2)相通的通风孔(131),所述底座(2)内还设置有送风装置(4),所述底座(2)内侧壁垂直方向上设置有复数条长槽结构的风道(24),所述风道(24)与所述通风孔(131)连通;所述送风装置(4)用于将所述底座(2)内制冷装置产生的热量通过所述通风孔(131)送至所述玻璃面板(12)外侧壁,使得所述玻璃面板(12)外侧壁温度接近室温,从而去除玻璃面板(12)表面的冷凝水。

作为优选,所述底座内侧壁上设置有若干朝向所述箱体方向的风道,所述风道与所述通风孔连通。

作为优选,所述送风装置包括电机和与所述电机的转动轴固定连接的风叶组件,所述电机的转动轴延伸至所述电机的上下两侧,所述风叶组件包括上风叶和下风叶,所述上风叶位于所述电机的上侧以用于将所述制冷装置产生的冷风送入所述箱体内,所述下风叶位于所述电机的下侧以将所述制冷装置产生的热量转移出所述通风孔。

作为优选,所述制冷装置包括依次通过导管连接的冷凝器、压缩机、蒸发器和节流阀,所述冷凝器和所述压缩机设置于所述底座上,所述蒸发器设置于所述底板内,所述底板内开设有供所述蒸发器放置的空腔,所述冷凝器位于所述下风叶的下方,所述上风叶穿设所述空腔并位于所述蒸发器下方,所述空腔上方开设有与所述箱体连通的若干穿孔。

作为优选,所述底座包括底座本体和设置于所述底座本体上的前围框和后围框,所述底座本体、所述前围框和所述后围框形成用于安装所述制冷装置和所述送风装置的容置槽。

作为优选,所述前围框上设置有若干通孔以排出所述底座内的冷凝水。

作为优选,一侧的所述玻璃面板为开门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箱体内还设置有一层或多层网架。

使用本实用新型可以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送风装置,将底座内制冷装置产生的热量通过通风孔送至玻璃面板外侧壁,使得玻璃面板外侧壁温度接近室温,从而去除玻璃面板表面的冷凝水。

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底座内侧壁上设置风道,引导底座内风的朝向,更加集中的将风引至通风孔排出,节能、高效。

3.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上风叶和穿孔,以使箱体内形成冷风循环,从而使冷气更均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中冷藏柜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中冷藏柜的爆炸示意图;

图3为图1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实施例中风的走向示意图;

图中:1、箱体;11、框架;12、玻璃面板;13、底板;131、通风孔;132、空腔;133、穿孔;14、网架;2、底座;21、底座本体;22、前围框;221、通孔;23、后围框;24、风道;31、冷凝器;32、压缩机;33、蒸发器;4、送风装置;41、电机;42、风叶组件;421、上风叶;422、下风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述,以使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更易于理解和掌握。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冷藏柜,如图1所示,包括箱体1、设置于箱体1底部的底座2和设置于底座2内的制冷装置。箱体1包括框架11、设置于框架11四侧的玻璃面板12以及设置于框架11底部将箱体1和底座2隔开的底板13,箱体1内为密闭的冷藏室,其中一侧的玻璃面板12为开门结构,以方便人们打开冷藏室拿取或放置物品;箱体1内还设置有网架14,网架14水平放置并与底板13间隔设置,本实施例中网架14设置为两个且上下间隔放置,便于存放更多的物品,两个网架14的四个角落分别与框架11可拆卸连接,便于拆卸清洗和安装。

结合图1至图3所示,底座2与底板13形成的上端面前侧边略超出箱体1与底板13形成的下端面的前侧边,在底板13超出的部分上设置有呈均匀分布的通风孔131。底座2内还设置有送风装置4,送风装置4用于将底座2内制冷装置产生的热量通过通风孔131送至玻璃面板12外侧壁,使得玻璃面板12外侧壁温度接近室温,从而去除玻璃面板12表面的冷凝水。

底座2包括底座本体21和设置于底座本体21上的前围框22和后围框23,底座本体21、前围框22和后围框23形成用于安装制冷装置和送风装置4的容置槽,其中前围框22上设置有若干通孔221以排出底座2内的冷凝水。为了引导底座2内风的朝向,更加集中的将风引至通风孔131排出,底座2内侧壁上设置有若干朝向箱体1方向的风道24,风道24与通风孔131连通。

送风装置4包括电机41和与电机41的转动轴固定连接的风叶组件42,电机41的转动轴延伸至电机41的上下两侧,风叶组件42包括上风叶421和下风叶422,上风叶421位于电机41的上侧以用于将制冷装置产生的冷风送入箱体1内,下风叶422位于电机41的下侧以将制冷装置产生的热量转移出通风孔131。

结合图2和图4所示,制冷装置包括依次通过导管连接的冷凝器31、压缩机32、蒸发器33和节流阀,冷凝器31和压缩机32设置于底座2上,蒸发器33设置于底板13内,底板13内开设有供蒸发器33放置的空腔132,冷凝器31位于下风叶422的下方,上风叶421穿设空腔132并位于蒸发器33下方,空腔132上方开设有与箱体1连通的若干穿孔133。

使用时,启动制冷装置,冷凝器31放热使底座2内的空气升温,蒸发器33吸热产生冷气使冷藏室内的温度下降,以达到制冷效果;通过启动电机41,电机41的转动轴转动并带动上风叶421和下风叶422转动,下风叶422将底座2内受冷凝器31散热而加热的空气通过孔131吹向玻璃面板12外侧,使得玻璃面板12外侧的温度升高,从而不会出现冷凝水,便于人们看清柜内物品,上风叶421驱使箱体1内形成冷风循环,从而使冷藏室内冷气更均衡;同时人们可以通过打开设置有开门结构的玻璃面板12,将物品放置在网架14上以冷藏物品或拿取网架14上的物品。

当然,以上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典型实例,除此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它多种具体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