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氧保鲜冰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65279发布日期:2019-05-03 18:47阅读:784来源:国知局
控氧保鲜冰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控氧保鲜冰箱。



背景技术:

冰箱由于具有低温保藏的功能,为家居生活提供了极大的方便,然随着生活品质的提高,消费者对储存食品的保鲜要求也越来越高,常规的冰箱已无法满足用户日益提高的需求。基于此,业内已探索出以下解决方案:在冰箱箱体内设置保鲜室,通过抽真空或降低保鲜室内的氧气浓度来优化保鲜室的保鲜效果,基于该功能的设计要求,冰箱通常需要设置一个抽取保鲜室内部气体以便于降低保险室内空气氧含量的抽气泵。现有设计中,抽气泵通常设置于具有压缩机的压机仓内,然如此设计方式如此存在以下问题:

1.冰箱运行时,压机仓内的过高的温度会影响抽气泵的高效运行甚至影响抽气泵的使用寿命,如此使得保鲜室无法达到目标含氧量,降低保鲜室的保鲜效果;

2.压机仓内,抽气泵与压缩机一旦同时运行,容易产生共振,从而使得冰箱的噪音加大,不符合用户对冰箱设备的静音需求。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改进的冰箱结构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控氧保鲜冰箱,其具体设计方式如下。

一种控氧保鲜冰箱,包括内部形成有冷藏间室及冷冻间室的箱体,所述箱体内设置有隔断所述冷藏间室与所述冷冻间室的隔板,所述冷藏间室由冷藏内胆限定形成,所述冰箱还具有设置于所述冷藏间室内部的保鲜室以及降低所述保鲜室内部氧含量的控氧装置,所述控氧装置包括气调膜组件与抽气组件;所述气调膜组件具有至少一个选择性渗透气体的气调膜,所述气调膜具有与所述保鲜室内部空气接触的进气侧以及与所述进气侧相背的出气侧,所述气调膜组件配置成使由所述进气侧进入所述出气侧气体的氧氮含量比大于所述保鲜室内部气体的氧氮含量比;所述抽气组件具有一个设置于所述隔板内的抽气泵,所述抽气泵具有连通所述气调膜出气侧的进气管以及将所述气调膜出气侧的气体排出的出气管。

进一步,所述箱体具有形成于底部用于安装压缩机的压机仓,所述出气管延伸至所述压机仓内以对所述压缩机降温。

进一步,所述压机仓内设置有蒸发皿,所述冰箱还具有连接所述冷藏内胆以将所述冷藏内胆内液态水排至所述蒸发皿内的排水管,所述出气管自所述抽气泵向所述排水管靠拢并依附所述排水管延伸进入所述压机仓。

进一步,所述出气管的出气口延伸至所述蒸发皿的正上方。

进一步,所述隔板内形成有保温层,所述抽气组件设置于所述保温层内。

进一步,所述冷藏间室位于所述冷冻间室的正上方,所述保鲜室设置于所述冷藏间室底部,所述抽气泵设置于所述隔板中心位置处。

进一步,所述抽气组件还具有安装至所述冷藏内胆后壁的容置盒以及与所述抽气泵连接的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经多个减震垫块安装于所述容置盒内。

进一步,所述保鲜室具有抽拉设置的抽屉。

进一步,所述气调膜组件设置于所述保鲜室的顶壁外,所述保鲜室的顶壁外开设有供所述保鲜室内部空气接触所述气调膜进气侧的开口。

进一步,所述进气管穿过所述冷藏间室后壁以连接所述抽气泵与所述气调膜组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冰箱能够实现对保鲜室内食品的控氧保鲜,冰箱中所涉及的抽气泵设置于隔板内,与压缩机分开设置的方式能够有效解决现有设计中运行共振的问题,可降低冰箱运行的噪音;且在冰箱运行过程中,设置于冷冻间室与冷藏间室之间的隔板内部可维持较低温度环境,如此能够延长抽气泵的使用寿命并优化抽气泵的运行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冰箱的第一角度示意图;

图2所示为图1所示冰箱去除背部壳体、冷冻内胆及保温层后的第二角度示意图;

图3所示为冷藏内胆、抽气组件、排水管与蒸发皿的配合示意图;

图4所示为保鲜室与抽气组件的配合示意图;

图5所示为抽气组件的爆炸示意图;

图6所示为抽气泵与安装架的配合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请参照图1至图6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较佳实施方式。

参考图1、图2所示,其展示了本实用新型所涉及冰箱两种不同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冰箱具有控氧保鲜功能。具体而言,控氧保鲜冰箱包括箱体100,箱体100内部形成有冷藏间室11及冷冻间室12,箱体100内设置有隔断冷藏间室11与冷冻间室12的隔板15。具体而言,冷藏间室11由冷藏内胆110限定形成,冷冻间室12由冷冻内胆120限定形成,在本实施例中,箱体100自上至下依次包括冷藏间室11、冷冻间室12,冷藏内胆110的底壁与冷冻内胆120顶壁共同构成隔板15。在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例中,冷藏间室11与冷冻间室12也可以左右设置,具体在此不作展开。

参考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冰箱还具有设置于冷藏间室11 内部的保鲜室10以及降低保鲜室10内部氧含量的控氧装置。结合图3、图4、图5所示,控氧装置包括气调膜组件21与抽气组件22。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其中所涉及的气调膜组件21具有至少一个选择性渗透气体的气调膜(图中未展示),气调膜具有与保鲜室10内部空气接触的进气侧以及与进气侧相背的出气侧(图中均为展示)。可以理解的是,气调膜的两侧分别形成进气侧与出气侧,且两侧在空间上被气调膜隔离;在保鲜室10内空气由气调膜进气侧进入出气侧的过程中,其进入出气侧中气体的氧氮含量比大于保鲜室10内部中气体的氧氮含量比。

本实用新型中构成控氧装置的抽气组件22设置于保鲜室10外且具有一个抽气泵220,抽气泵220具有连通气调膜出气侧的进气管222以及将气调膜出气侧的气体排出的出气管221。

于本实用新型中,抽气泵220运行时,与进气管222连通的气调膜出气侧会形成小于气调膜进气侧(即保鲜室10一侧)的负压,从而使得保鲜室10内气体进入到气调膜出气侧;而由于气调膜的特性,氧气相较氮气更容易通过气调膜,从而在抽气泵220运行一段时间后,保鲜室10内部空气的含氧量低于正常空气的含氧量,即保鲜室10内会形成一种富氮贫氧以利于食物保鲜的气体氛围。

本实用新型的冰箱可使保鲜室10内形成富氮贫氧以利于食物保鲜的气体氛围,该气体氛围通过降低果蔬保存空间内氧气的含量,降低果蔬有氧呼吸的强度,同时保证基础的呼吸作用,防止果蔬进行无氧呼吸,从而达到果蔬长期保鲜的目的。而且,该气体氛围还具有大量的氮气等气体,还不会降低气调保鲜空间内物品的受冷效率,可使果蔬等有效得到储存。

此外,本实用新型所涉及冰箱中抽气泵220设置于隔板15内,与压缩机分开设置的方式能够有效解决现有设计中运行共振的问题,可降低冰箱运行的噪音;且在冰箱运行过程中,设置于冷冻间室12与冷藏间室11 之间的隔板15内部可维持较低温度环境,如此能够延长抽气泵220的使用寿命并优化抽气泵220的运行性能。

参考图2所示,本具体实施例中,箱体100具有形成于底部用于安装压缩机的压机仓14,出气管221延伸至压机仓14内以对压缩机降温。如此能够有效延长压缩机的使用寿命并优化压缩机的运行性能。

进一步,结合图2、图3所示,压机仓14内设置有蒸发皿140,冰箱还具有连接冷藏内胆110以将冷藏内胆110内液态水排至蒸发皿140内的排水管111。通常冷藏内胆110内具有蒸发器,冰箱运行过程中,需要对蒸发器进行化霜,化霜水即通过排水管111排出至蒸发皿140。在本实施例中,与抽气泵220连接的出气管221自抽气泵220向排水管111靠拢并依附排水管111延伸进入压机仓14。基于该设置,在冰箱组装过程中,排水管111与出气管221可同步固定,从而简化冰箱制作过程并减少用于固定排水管111与出气管221的固定件数量,如此可以提高冰箱的组装效率并降低冰箱的制作成本。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出气管221的出气口延伸至蒸发皿140的正上方,考虑到被抽气泵220抽出的气体内存在一定的水汽,将出气管221的出气口延伸至蒸发皿140的正上方可避免出气管221中形成的水滴直接滴入压机仓14内部引起不必要损伤。

本实用新型中冷藏内胆110与冷冻内胆120外还设置有外壳13,冷藏内胆110、冷冻内胆120与外壳13之间填充有保温材料(图中未展示),隔板15内部也设置有由保温材料构成的保温层(图中未展示),抽气组件22即设置于隔板15的保温层内。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以上所涉及的出气管221与排水管111均设置于保温层内,通常在保温层发泡成型前固定到位。

于本具体实施例中,结合图1、图2所示,冷藏间室11位于冷冻间室 12的正上方,保鲜室10设置于冷藏间室11底部,抽气泵220设置于隔板 15中心位置处。如此能够将抽气泵220运行时所说带来的振动噪音尽可能的在箱体100内部消耗,且能够缩短抽气泵220与气调膜组件21间进气管222的长度,可以降低气调膜组件21的真空度损失。

结合图5、图6所示,本具体实施例中所涉及的抽气组件22还具有安装至冷藏内胆110后壁的容置盒223以及与抽气泵220连接的安装架 224,安装架224经多个减震垫块2240安装于容置盒223内。具体而言,安装架上相对形成有一对供固定抽气泵220的夹板2241,抽气泵220夹设于两夹板2241之间并通过螺丝或卡扣固定;容置盒223的内壁形成有供多个减震垫块2240配合固定的多个安装部2231;容置盒223的侧壁还设置有供排气管221、出气管222穿过的通孔,且其一侧形成有供抽气泵220 放入的敞口,该敞口位置处盖合有盖板2230。基于该实施结构,抽气泵 222可以较为稳定的固定于容置盒223内,且可以有效降低抽屉泵222运行时的振动。

结合图1、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的保鲜室10具有抽拉设置的抽屉 101。在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例中,保鲜室10也可以仅设置用于启闭保鲜室10的门体,而无需设置抽屉101。

参考图4所示,气调膜组件21设置于保鲜室10的顶壁外,可以理解的是,为确保保鲜室10内部的空气接触到气调膜的进气侧,保鲜室10的顶壁外开设有供保鲜室10内部空气接触气调膜进气侧的开口(图中未展示)。此外,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过程,进气管222穿过冷藏间室110后壁(即冷藏内胆11后壁)以连接抽气泵220与气调膜组件21。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保鲜室10的侧壁可开设有多个微孔,冷藏间室11与保鲜室10的内部空间经由多个微孔连通。微孔作为气压平衡孔,每个微孔可为毫米级的微孔,例如每个微孔的直径为0.1mm至3mm,优选为1mm、1.5mm等。设置多个微孔可使保鲜室10内的压力不至于太低,多个微孔的设置也不会使保鲜室空间内的氮气向大的储物空间211流动,即使流动也是很小甚至是可忽略不计的,不会影响保鲜室10内食物的保存。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实施例中,保鲜室10的侧壁上也可不设置微孔,而通过抽屉101与保鲜室10侧壁之间的缝隙达到压力平衡。

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实用新型的可行性实施方式的具体说明,它们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方式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