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低流阻蒸发器管路总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12410发布日期:2020-05-29 13:07阅读:202来源:国知局
高效低流阻蒸发器管路总成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效低流阻蒸发器管路总成。



背景技术:

蒸发器管路总成主要连接在膨胀阀和压缩机之间,实际使用的过程中,膨胀阀连接到蒸发器的管路是正常流通的,从堵的部分开始结霜严重,一直到压缩机壳体都是结霜甚至结冰,严重影响蒸发器管路总成的正常工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而提供高效低流阻蒸发器管路总成的技术方案,通过换热机构的设计,可以使第一铝管和第二铝管的出液口一端的温度保持恒定,防止出液口的位置由于压缩机的温度偏低造成第一铝管和第二铝管结霜甚至结冰,影响第一铝管和第二铝管的正常工作,该制造方法步骤简单,不仅可以满足不同尺寸铝管的换热要求,防止铝管出现结霜或结冰,而且可以实现热水的循环利用,降低能耗,保证蒸发器管路总成稳定运行。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高效低流阻蒸发器管路总成,包括第一铝管和第二铝管,第一铝管和第二铝管通过管夹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换热机构,换热机构包括第一换热套管、第二换热套管和加热水箱,第一换热套管和第二换热套管分别套接在第一铝管和第二铝管上靠近出液口的一侧,第一换热套管和第二换热套管的两侧分别连接有第一分流管和第二分流管,两个第一分流管通过第一三通管连接高温热水输出管,两个第二分流管通过第二三通管连接低温热水回流管,高温热水输出管和低温热水回流管连接加热水箱;通过换热机构的设计,可以使第一铝管和第二铝管的出液口一端的温度保持恒定,防止出液口的位置由于压缩机的温度偏低造成第一铝管和第二铝管结霜甚至结冰,影响第一铝管和第二铝管的正常工作,第一换热套管和第二换热套管可以对第一铝管和第二铝管进行换热,使第一铝管和第二铝管内的液体的温度保持一定的温度,加热水箱可以将水加热后通过高温热水输出管和第一分流管输入第一换热套管和第二换热套管内,换热后从另一侧的第二分流管和低温热水回流管流入加热水箱内,对第一铝管和第二铝管进行持续的换热作用。

进一步,第一换热套管和第二换热套管均包括管体,管体的内侧设置有换热片,换热片与管体的内壁之间均匀设置有微通管,管体用于起到保护换热片和微通管的作用,换热片用于将第一铝管和第二铝管内的低温液体与微通管中的高温液体进行换热,防止第一铝管和第二铝管内的低温液体结霜或结冰,造成管路的堵塞。

进一步,管体的两侧均设置有环形管,微通管的两端分别与两侧的环形管连通,两侧环形管通过输水孔分别连通第一分流管和第二分流管,环形管可以将液体分流至各个微通管中,提高换热效率,第一分流管可以将高温热水输入一侧的环形管内,另一侧的环形管可以将低温热水经第二分流管输出,实现热水循环使用。

进一步,微通管呈螺旋形分布在换热片的外侧,螺旋形结构的设计大大提高了微通管与换热片之间的接触面积,使每个微通管都可以接触第一铝管或第二铝管上的不同温度,避免各个微通管内的水流温度不均匀影响微通管内液体的正常流通。

进一步,加热水箱内设置有加热组件,加热水箱的底部设置有导流管,导流管连接高温热水输出管,导流管上设置有水泵,加热水箱的一侧上下分别设置有进水管和出水管,进水管和出水管上分别设置有进水阀和出水阀,通过水泵可以将加热水箱内的水经导流管输出,为第一换热套管和第二换热套管提供连续的高温热水,当加热水箱内的水量不够时,进水管可以为加热水箱连续注水,加热水箱工作结束后,通过出水挂可以将水输出,防止加热水箱内产生水垢,进水阀和出水阀用于控制进水管和出水管的开关。

进一步,加热组件包括端盖、基板和加热管,端盖连接在加热水箱的顶面上,端盖的顶面上设置有接线盒,至少三个基板均匀分布在端盖的下方,且上下相邻两个基板之间通过立柱固定连接,位于下方的两个基板之间水平均匀设置有加热管,位于上方的两个基板之间形成混流通道,混流通道内设置有涡流发生器,通过将加热管分布在下方的两个基板之间不仅可以实现对加热水箱内水的加热,同时避免因加热水箱内的水位过低造成干烧,涡流发生器可以使加热水箱内的水循环流动,提高加热的效率,立柱大大提高了上下相邻两个基板之间的连接强度和稳定性。

进一步,位于混流通道上方的基板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导流板,位于混流通道下方的基板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导流板,第一导流板与第二导流板的倾斜角度相同,第一导流板可以将一侧下方加热后的水导向混流通道内,形成涡流混合后经第二导流板使热水向上流动,推动冷水向下流动,提高加热的效率。

进一步,加热水箱的内侧面上设置有液位传感器,加热水箱的内侧与液位传感器相对的一侧上下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液位传感器用于检测加热水箱内的水位高低,避免加热管出现干烧而损坏,两个温度传感器可以测试上部水温和下部水温,当两个温度传感器之间的温度差小于设定值时,水泵启动,通过导流管将热水输出。

如上述的一种高效低流阻蒸发器管路总成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铝管加工安装

a、首先根据设计要求确定第一铝管和第二铝管的尺寸,通过拉拔成型形成所需的第一铝管和第二铝管,并对第一铝管和第二铝管的内外壁进行打磨处理,再根据第一铝管和第二铝管的弯折尺寸通过弯折机进行弯折处理,避免第一铝管和第二铝管出现裂缝而影响其使用寿命;

b、然后在第一铝管和第二铝管的两端分别安装连接头,提高第一铝管和第二铝管的安装精度和稳定性;

c、接着根据蒸发器管路总成的安装位置选择合适的管夹,将第一铝管和第二铝管通过管夹进行固定连接,保证第一铝管和第二铝管的安装位置满足设定的要求;

该铝管的加工步骤降低了次品率的发生,同时可以满足不同尺寸大小的铝管加工,适应不同尺寸型号蒸发器的使用安装;

2)第一换热套管和第二换热套管加工

a、首先根据第一铝管和第二铝管的尺寸确定第一换热套管和第二换热套管上的换热片尺寸,并加工相应的换热片,换热片呈套筒结构,该换热片可以直接贴合套接在第一铝管和第二铝管的外表面上,大大提高了第一铝管和第二铝管内液体的换热效率,避免第一铝管和第二铝管出现结霜甚至结冰而造成管路的堵塞;

b、然后根据设计要求确定两个环形管的尺寸,加工相应的环形管,并在每个环形管的侧面上均匀开设导通孔,将加工好的环形管套接在换热片的两端,通过环形管的设计可以实现对微通管的分流,将高温热水连续输入各个微通管内,提高换热的效率;

c、接着根据两个环形管之间的间距及设定流量确定微通管的尺寸,加工相应的微通管,然后将加工好的微通管的一端与一侧的环形管上的导通孔进行焊接密封,并将微通管呈螺旋状缠绕在换热片的外圆周侧面上,直至微通道的另一端与另一侧的环形管上的导通孔进行焊接密封,依次将剩余的微通管按上述步骤缠绕在换热片上,做好连接位置的密封处理,通过将微通管呈螺旋状缠绕在换热片的外圆周侧面上,大大提高了每个微通管与换热片之间的换热效率,避免各个微通管之间换热不均匀而影响第一铝管和第二铝管的换热效率,同时避免环形管与微通管之间因缝隙而造成液体的渗漏;

d、接着在换热片的外侧面上安装模具,向模具与换热片的外侧面之间进行浇注,使微通管位于浇注层内,待浇注层达到设定强度后,拆除模具,对浇注层的外侧面进行磨平处理,通过浇注层可以对环形管和微通管进行保护,防止环形管与微通管直接裸露在外部而造成破损,影响水的输送;

e、最后沿着两个环形管的外侧竖直开设输水孔,使输水孔贯穿浇注层,输水孔便于热水的输入和输出;

该第一换热套管和第二换热套管的设计,不仅提高了换热效率,而且可以延长使用寿命,降低维修成本;

3)加热水箱加工

a、首先根据设计要求确定加热水箱的尺寸,通过浇注成型形成所需的加热水箱,并对加热水箱的顶面开设矩形槽,对加热水箱的内侧面和外侧面进行打磨处理,通过矩形槽的设计便于加热组件的安装拆卸,维修方便快捷;

b、然后根据设计要求制作合适的导流管,在导流管上安装水泵,将水泵固定安装在加热水箱的内侧底部,沿着导流管的端部在加热水箱的侧壁上开设连接孔,再沿着加热水箱的另一侧上下分别安装进水管和出水管,在进水管和出水管上分别安装进水阀和出水阀,并在加热水箱的内侧面上安装液位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通过水泵可以将加热水箱内的热水经导流管输出,进水阀控制进水管的开关,用于控制注水量,出水阀控制出水管的开关,用于将加热水箱内的水排出,防止产生水垢;

c、接着根据加热水箱的尺寸安装加热组件,先根据矩形槽的尺寸确定端盖的尺寸,加工合适尺寸的端盖和基板,沿着端盖的顶端安装接线盒,再将基板均匀分布在端盖的下方,顶端的基板固定安装在基板的底面上,上下相邻两个基板之间通过立柱固定安装连接,在下方的两个基板之间均匀安装加热管,在上方两个基板之间的混流通道内安装涡流发生器,最后沿着混流通道上下两个基板的左右两侧分别安装第一导流板和第二导流板,使第一导流板与第二导流板的倾斜角度保持一致,端盖用于安装定位密封,基板便于将加热管和涡流发生器进行安装固定,立柱提高了上下两个基板之间的连接强度和稳定性,第一导流板和第二导流板用于控制水流的方向,提高加热效率;

d、最后将加工好的加热组件安装在加热水箱上进行固定;

该加热水箱的加工方法步骤简单,不仅可以提高加热组件的安装拆卸,而且可以提高加热水箱内水的加热速度,便于清理,延长加热水箱的使用寿命;

4)换热机构安装

a、首先根据设计要求确定高温热水输出管、低温热水回流管、第一分流管和第二分流管的尺寸,并制作相应的高温热水输出管、低温热水回流管、第一分流管和第二分流管,通过高温热水输出管、低温热水回流管、第一分流管和第二分流管可以将加热水箱与第一换热套管和第二换热套管进行连通,实现热水的循环使用,降低能耗,同时可以避免第一铝管和第二铝管内出现结霜或结冰;

b、然后选取合适尺寸的三通管,将第一分流管的一端固定连接在一侧环形管的输水孔上,将第一分流管的另一侧连接在三通管上,再将高温热水输出管的一端连接在三通管上,另一端与加热水箱内的导流管进行连接,通过高温热水输出管和第一分流管可以将加热水箱内的水连续输送第一换热套管和第二换热套管内;

c、接着将第二分流管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另一侧环形管的输水孔上,将第二分流管的另一侧连接在三通管上,再将低温热水回流管的一端连接在三通管上,另一端与加热水箱连通,通过第二分流管和低温热水回流管可以将换热后的水输送至加热水箱内进行加热,提高换热效率;

该换热机构的安装大大提高了热水循环的效率,降低了能量的损耗,同时可以防止第一铝管和第二铝管内出现结霜或结冰现象的发生,保证第一铝管和第二铝管的畅通;

5)蒸发器管路总成试运行

先将蒸发器管路总成安装在设定位置后,再将接线盒连通,向第一铝管和第二铝管内通入液体,同时启动加热水箱,加热水箱内的水经高温热水输出管经三通管和第一分流管分别进入第一换热套管和第二换热套管内,换热后的水经第二分流管和低温热水回流管回流至加热水箱内继续进行加热,观察第一铝管和第二铝管上的结霜与结冰情况。

该制造方法步骤简单,不仅可以满足不同尺寸铝管的换热要求,防止铝管出现结霜或结冰,而且可以实现热水的循环利用,降低能耗,保证蒸发器管路总成稳定运行。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换热机构的设计,可以使第一铝管和第二铝管的出液口一端的温度保持恒定,防止出液口的位置由于压缩机的温度偏低造成第一铝管和第二铝管结霜甚至结冰,影响第一铝管和第二铝管的正常工作。

2、第一换热套管和第二换热套管可以对第一铝管和第二铝管进行换热,使第一铝管和第二铝管内的液体的温度保持一定的温度。

3、加热水箱可以将水加热后通过高温热水输出管和第一分流管输入第一换热套管和第二换热套管内,换热后从另一侧的第二分流管和低温热水回流管流入加热水箱内,对第一铝管和第二铝管进行持续的换热作用。

4、管体用于起到保护换热片和微通管的作用,换热片用于将第一铝管和第二铝管内的低温液体与微通管中的高温液体进行换热,防止第一铝管和第二铝管内的低温液体结霜或结冰,造成管路的堵塞。

5、螺旋形结构的微通管设计大大提高了微通管与换热片之间的接触面积,使每个微通管都可以接触第一铝管或第二铝管上的不同温度,避免各个微通管内的水流温度不均匀影响微通管内液体的正常流通。

6、通过将加热管分布在下方的两个基板之间不仅可以实现对加热水箱内水的加热,同时避免因加热水箱内的水位过低造成干烧,涡流发生器可以使加热水箱内的水循环流动,提高加热的效率,立柱大大提高了上下相邻两个基板之间的连接强度和稳定性。

7、该制造方法步骤简单,不仅可以满足不同尺寸铝管的换热要求,防止铝管出现结霜或结冰,而且可以实现热水的循环利用,降低能耗,保证蒸发器管路总成稳定运行。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高效低流阻蒸发器管路总成的效果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换热套管和第二换热套接的效果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换热套管和第二换热套接的竖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加热水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铝管;2-第二铝管;3-管夹;4-第一换热套管;5-第二换热套管;6-加热水箱;7-高温热水输出管;8-低温热水回流管;9-第一分流管;10-第二分流管;11-换热片;12-环形管;13-输水孔;14-微通管;15-管体;16-端盖;17-接线盒;18-基板;19-立柱;20-加热管;21-混流通道;22-涡流发生器;23-第一导流板;24-第二导流板;25-液位传感器;26-温度传感器;27-导流管;28-水泵;29-进水管;30-出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高效低流阻蒸发器管路总成,包括第一铝管1和第二铝管2,第一铝管1和第二铝管2通过管夹3固定连接,还包括换热机构,换热机构包括第一换热套管4、第二换热套管5和加热水箱6,第一换热套管4和第二换热套管5分别套接在第一铝管1和第二铝管2上靠近出液口的一侧,第一换热套管4和第二换热套管5均包括管体15,管体15的内侧设置有换热片11,换热片11与管体15的内壁之间均匀设置有微通管14,管体15用于起到保护换热片11和微通管14的作用,换热片11用于将第一铝管1和第二铝管2内的低温液体与微通管14中的高温液体进行换热,防止第一铝管1和第二铝管2内的低温液体结霜或结冰,造成管路的堵塞。

管体15的两侧均设置有环形管12,微通管14的两端分别与两侧的环形管12连通,两侧环形管12通过输水孔13分别连通第一分流管9和第二分流管10,环形管12可以将液体分流至各个微通管14中,提高换热效率,第一分流管9可以将高温热水输入一侧的环形管12内,另一侧的环形管12可以将低温热水经第二分流管10输出,实现热水循环使用。

微通管14呈螺旋形分布在换热片11的外侧,螺旋形结构的设计大大提高了微通管14与换热片11之间的接触面积,使每个微通管14都可以接触第一铝管1或第二铝管2上的不同温度,避免各个微通管14内的水流温度不均匀影响微通管14内液体的正常流通。

第一换热套管4和第二换热套管5的两侧分别连接有第一分流管9和第二分流管10,两个第一分流管9通过第一三通管连接高温热水输出管7,两个第二分流管10通过第二三通管连接低温热水回流管8,高温热水输出管7和低温热水回流管8连接加热水箱6,加热水箱6内设置有加热组件,加热水箱6的底部设置有导流管27,导流管27连接高温热水输出管7,导流管27上设置有水泵28,加热水箱6的一侧上下分别设置有进水管29和出水管30,进水管29和出水管30上分别设置有进水阀和出水阀,通过水泵28可以将加热水箱6内的水经导流管27输出,为第一换热套管4和第二换热套管5提供连续的高温热水,当加热水箱6内的水量不够时,进水管29可以为加热水箱6连续注水,加热水箱6工作结束后,通过出水挂可以将水输出,防止加热水箱6内产生水垢,进水阀和出水阀用于控制进水管29和出水管30的开关。

加热组件包括端盖16、基板18和加热管20,端盖16连接在加热水箱6的顶面上,端盖16的顶面上设置有接线盒17,至少三个基板18均匀分布在端盖16的下方,且上下相邻两个基板18之间通过立柱19固定连接,位于下方的两个基板18之间水平均匀设置有加热管20,位于上方的两个基板18之间形成混流通道21,混流通道21内设置有涡流发生器22,通过将加热管20分布在下方的两个基板18之间不仅可以实现对加热水箱6内水的加热,同时避免因加热水箱6内的水位过低造成干烧,涡流发生器22可以使加热水箱6内的水循环流动,提高加热的效率,立柱19大大提高了上下相邻两个基板18之间的连接强度和稳定性。

位于混流通道21上方的基板18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导流板23,位于混流通道21下方的基板18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导流板24,第一导流板23与第二导流板24的倾斜角度相同,第一导流板23可以将一侧下方加热后的水导向混流通道21内,形成涡流混合后经第二导流板24使热水向上流动,推动冷水向下流动,提高加热的效率。

加热水箱6的内侧面上设置有液位传感器25,加热水箱6的内侧与液位传感器25相对的一侧上下设置有温度传感器26,液位传感器25用于检测加热水箱6内的水位高低,避免加热管20出现干烧而损坏,两个温度传感器26可以测试上部水温和下部水温,当两个温度传感器26之间的温度差小于设定值时,水泵28启动,通过导流管27将热水输出。通过换热机构的设计,可以使第一铝管1和第二铝管2的出液口一端的温度保持恒定,防止出液口的位置由于压缩机的温度偏低造成第一铝管1和第二铝管2结霜甚至结冰,影响第一铝管1和第二铝管2的正常工作,第一换热套管4和第二换热套管5可以对第一铝管1和第二铝管2进行换热,使第一铝管1和第二铝管2内的液体的温度保持一定的温度,加热水箱6可以将水加热后通过高温热水输出管7和第一分流管9输入第一换热套管4和第二换热套管5内,换热后从另一侧的第二分流管10和低温热水回流管8流入加热水箱6内,对第一铝管1和第二铝管2进行持续的换热作用。

如上述的一种高效低流阻蒸发器管路总成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铝管加工安装

a、首先根据设计要求确定第一铝管1和第二铝管2的尺寸,通过拉拔成型形成所需的第一铝管1和第二铝管2,并对第一铝管1和第二铝管2的内外壁进行打磨处理,再根据第一铝管1和第二铝管2的弯折尺寸通过弯折机进行弯折处理,避免第一铝管1和第二铝管2出现裂缝而影响其使用寿命;

b、然后在第一铝管1和第二铝管2的两端分别安装连接头,提高第一铝管1和第二铝管2的安装精度和稳定性;

c、接着根据蒸发器管路总成的安装位置选择合适的管夹3,将第一铝管1和第二铝管2通过管夹3进行固定连接,保证第一铝管1和第二铝管2的安装位置满足设定的要求;

该铝管的加工步骤降低了次品率的发生,同时可以满足不同尺寸大小的铝管加工,适应不同尺寸型号蒸发器的使用安装;

2)第一换热套管4和第二换热套管5加工

a、首先根据第一铝管1和第二铝管2的尺寸确定第一换热套管4和第二换热套管5上的换热片11尺寸,并加工相应的换热片11,换热片11呈套筒结构,该换热片11可以直接贴合套接在第一铝管1和第二铝管2的外表面上,大大提高了第一铝管1和第二铝管2内液体的换热效率,避免第一铝管1和第二铝管2出现结霜甚至结冰而造成管路的堵塞;

b、然后根据设计要求确定两个环形管12的尺寸,加工相应的环形管12,并在每个环形管12的侧面上均匀开设导通孔,将加工好的环形管12套接在换热片11的两端,通过环形管12的设计可以实现对微通管14的分流,将高温热水连续输入各个微通管14内,提高换热的效率;

c、接着根据两个环形管12之间的间距及设定流量确定微通管14的尺寸,加工相应的微通管14,然后将加工好的微通管14的一端与一侧的环形管12上的导通孔进行焊接密封,并将微通管14呈螺旋状缠绕在换热片11的外圆周侧面上,直至微通道的另一端与另一侧的环形管12上的导通孔进行焊接密封,依次将剩余的微通管14按上述步骤缠绕在换热片11上,做好连接位置的密封处理,通过将微通管14呈螺旋状缠绕在换热片11的外圆周侧面上,大大提高了每个微通管14与换热片11之间的换热效率,避免各个微通管14之间换热不均匀而影响第一铝管1和第二铝管2的换热效率,同时避免环形管12与微通管14之间因缝隙而造成液体的渗漏;

d、接着在换热片11的外侧面上安装模具,向模具与换热片11的外侧面之间进行浇注,使微通管14位于浇注层内,待浇注层达到设定强度后,拆除模具,对浇注层的外侧面进行磨平处理,通过浇注层可以对环形管12和微通管14进行保护,防止环形管12与微通管14直接裸露在外部而造成破损,影响水的输送;

e、最后沿着两个环形管12的外侧竖直开设输水孔13,使输水孔13贯穿浇注层,输水孔13便于热水的输入和输出;

该第一换热套管4和第二换热套管5的设计,不仅提高了换热效率,而且可以延长使用寿命,降低维修成本;

3)加热水箱6加工

a、首先根据设计要求确定加热水箱6的尺寸,通过浇注成型形成所需的加热水箱6,并对加热水箱6的顶面开设矩形槽,对加热水箱6的内侧面和外侧面进行打磨处理,通过矩形槽的设计便于加热组件的安装拆卸,维修方便快捷;

b、然后根据设计要求制作合适的导流管27,在导流管27上安装水泵28,将水泵28固定安装在加热水箱6的内侧底部,沿着导流管27的端部在加热水箱6的侧壁上开设连接孔,再沿着加热水箱6的另一侧上下分别安装进水管29和出水管30,在进水管29和出水管30上分别安装进水阀和出水阀,并在加热水箱6的内侧面上安装液位传感器25和温度传感器26,通过水泵28可以将加热水箱6内的热水经导流管27输出,进水阀控制进水管29的开关,用于控制注水量,出水阀控制出水管30的开关,用于将加热水箱6内的水排出,防止产生水垢;

c、接着根据加热水箱6的尺寸安装加热组件,先根据矩形槽的尺寸确定端盖16的尺寸,加工合适尺寸的端盖16和基板18,沿着端盖16的顶端安装接线盒17,再将基板18均匀分布在端盖16的下方,顶端的基板18固定安装在基板18的底面上,上下相邻两个基板18之间通过立柱19固定安装连接,在下方的两个基板18之间均匀安装加热管20,在上方两个基板18之间的混流通道21内安装涡流发生器22,最后沿着混流通道21上下两个基板18的左右两侧分别安装第一导流板23和第二导流板24,使第一导流板23与第二导流板24的倾斜角度保持一致,端盖16用于安装定位密封,基板18便于将加热管20和涡流发生器22进行安装固定,立柱19提高了上下两个基板18之间的连接强度和稳定性,第一导流板23和第二导流板24用于控制水流的方向,提高加热效率;

d、最后将加工好的加热组件安装在加热水箱6上进行固定;

该加热水箱6的加工方法步骤简单,不仅可以提高加热组件的安装拆卸,而且可以提高加热水箱6内水的加热速度,便于清理,延长加热水箱6的使用寿命;

4)换热机构安装

a、首先根据设计要求确定高温热水输出管7、低温热水回流管8、第一分流管9和第二分流管10的尺寸,并制作相应的高温热水输出管7、低温热水回流管8、第一分流管9和第二分流管10,通过高温热水输出管7、低温热水回流管8、第一分流管9和第二分流管10可以将加热水箱6与第一换热套管4和第二换热套管5进行连通,实现热水的循环使用,降低能耗,同时可以避免第一铝管1和第二铝管2内出现结霜或结冰;

b、然后选取合适尺寸的三通管,将第一分流管9的一端固定连接在一侧环形管12的输水孔13上,将第一分流管9的另一侧连接在三通管上,再将高温热水输出管7的一端连接在三通管上,另一端与加热水箱6内的导流管27进行连接,通过高温热水输出管7和第一分流管9可以将加热水箱6内的水连续输送第一换热套管4和第二换热套管5内;

c、接着将第二分流管10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另一侧环形管12的输水孔13上,将第二分流管10的另一侧连接在三通管上,再将低温热水回流管8的一端连接在三通管上,另一端与加热水箱6连通,通过第二分流管10和低温热水回流管8可以将换热后的水输送至加热水箱6内进行加热,提高换热效率;

该换热机构的安装大大提高了热水循环的效率,降低了能量的损耗,同时可以防止第一铝管1和第二铝管2内出现结霜或结冰现象的发生,保证第一铝管1和第二铝管2的畅通;

5)蒸发器管路总成试运行

先将蒸发器管路总成安装在设定位置后,再将接线盒17连通,向第一铝管1和第二铝管2内通入液体,同时启动加热水箱6,加热水箱6内的水经高温热水输出管7经三通管和第一分流管9分别进入第一换热套管4和第二换热套管5内,换热后的水经第二分流管10和低温热水回流管8回流至加热水箱6内继续进行加热,观察第一铝管1和第二铝管2上的结霜与结冰情况。

该制造方法步骤简单,不仅可以满足不同尺寸铝管的换热要求,防止铝管出现结霜或结冰,而且可以实现热水的循环利用,降低能耗,保证蒸发器管路总成稳定运行。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以本实用新型为基础,为实现基本相同的技术效果,所作出地简单变化、等同替换或者修饰等,皆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