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媒供应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496864发布日期:2020-07-14 17:26阅读:179来源:国知局
冷媒供应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车载空调的冷媒供应设备。



背景技术:

近些年来,世界经济的飞速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环境问题。世界各国纷纷推出节能减排的各项措施,旨在降低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传统空调采用氢氟碳化物作为冷却媒介,其过高的温室效应潜值(gwp)导致其处于被全面淘汰的边缘。而二氧化碳(co2)作为自然工质,其优良的环保特性(gwp=1)使其成为氢氟碳化物类冷媒的理想替代品。

车载空调的发展节奏和其他空调类似,也逐步从氢氟碳化物类冷媒向二氧化碳冷媒改变。随着带有二氧化碳热泵空调配置的车型即将投入大规模生产,为二氧化碳热泵空调供应其所需的二氧化碳冷媒的设备成为汽车生产中必须考虑的一项重要内容。

图1揭示了现有技术中供二氧化碳热泵空调使用的冷媒供应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冷媒供应设备包括:存储装置101、供应管路102、增压装置103、增温装置104、检测传感器105和排放管路106。存储装置101存储冷媒,冷媒即二氧化碳,通常二氧化碳以-20℃、2mpa的压力进行存储。供应管路102连接到存储装置101的出口,存储装置101中存储的冷媒输出到供应管路102。供应管路102的另一端连接到使用端107。增压装置103安装在供应管路102上,对流经增压装置的冷媒加压。增温装置104安装在供应管路102上,对流经增温装置的冷媒加温。二氧化碳需要满足一定的压力和温度条件才能供使用端107使用,通常,使用端107要求二氧化碳的压力范围为6~7mpa,温度范围为15~20℃,只有处于上述压力和温度范围内的二氧化碳才能输出给使用端107使用。为了确保提供给使用端107的二氧化碳处于上述的压力和温度范围内,在供应管路102上靠近使用端107的位置设置了检测传感器105。检测传感器105检测传感器检测供应管路102中输送至使用端107附近的二氧化碳的压力和温度,如果二氧化碳的压力和温度处于要求的范围内,则二氧化碳被引导至使用端107并通过使用端107输出供使用。如果二氧化碳的压力和温度不满足要求,则使用端107无法使用,此时检测传感器105将引导压力和温度不满足要求的二氧化碳进入到排放管路106中,直接向外界排放这些二氧化碳。

汽车的使用环境差异较大,使得二氧化碳在供应管路中传递时压力和温度的波动较大,经常会出现压力或者温度不满足要求的情况。在现有技术中,这些二氧化碳都通过排放管路直接排放到大气中。直接排放二氧化碳一方面给造成冷媒介质的损失,会降低空调的使用效能。另一方面直接向大气中排放二氧化碳也存在环保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能够循环使用冷媒的冷媒供应设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提出一种冷媒供应设备,包括:存储装置、供应管路、增压装置、增温装置、检测传感器、回流管路、减压装置和冷却装置。存储装置存储冷媒。供应管路连接到存储装置的出口,存储装置中存储的冷媒输出到供应管路,供应管路还连接到使用端。增压装置安装在供应管路上,对流经增压装置的冷媒加压。增温装置安装在供应管路上,对流经增温装置的冷媒加温。检测传感器安装在供应管路上靠近使用端的位置,检测传感器检测冷媒的压力和温度,压力和温度处于阈值内的冷媒被引导至使用端,压力和温度处于阈值外的冷媒被引导至回流管路。回流管路连接到存储装置的入口,压力和温度处于阈值外的冷媒通过回流管路流回存储装置。减压装置安装在回流管路上,对流经减压装置的冷媒降压。冷却装置安装在回流管路上,对流经冷却装置的冷媒降温。

在一个实施例中,回流管路具有分支回流管路,分支回流管路连接到增压装置,增压装置对冷媒增压过程中被汽化的冷媒流入分支回流管路,流经减压装置和冷却装置后流回存储装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压力阈值为6~7mpa,温度阈值为15~20℃,检测传感器在使用端前检测冷媒的压力和温度,压力在6~7mpa,温度在15~20℃的冷媒被引导至使用端。

在一个实施例中,存储装置中存储的冷媒的温度为-20℃,压力为2mpa。

在一个实施例中,从存储装置输出的冷媒沿所述应用管路依次流经增压装置、增温装置和检测传感器。增压装置将冷媒的压力增加到9mpa。增温装置将冷媒的温度增加到15~20℃。

在一个实施例中,回流的冷媒沿回流管路依次流经减压装置和冷却装置并返回存储装置。减压装置将冷媒的压力降低到2mpa。冷却装置将冷媒的温度降低到-20℃。

在一个实施例中,从冷却装置留出的冷媒通过真空隔离管流回存储装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冷媒是二氧化碳。

在一个实施例中,冷媒供应装置安装在车载二氧化碳热泵空调中。

本实用新型的冷媒供应设备能够对不满足使用要求的冷媒进行回收,重新回流到存储装置中进行重复使用,能减少冷媒的损耗,减少浪费。另一方面,重复使用冷媒可以减少排放至大气中的冷媒,降低环保风险。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上述的以及其他的特征、性质和优势将通过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的描述而变的更加明显,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始终表示相同的特征,其中:

图1揭示了现有技术中供二氧化碳热泵空调使用的冷媒供应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揭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冷媒供应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图2所示,图2揭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冷媒供应设备的结构示意图。该冷媒供应设备包括:存储装置201、供应管路202、增压装置203、增温装置204、检测传感器205、回流管路206、减压装置207和冷却装置208。存储装置201存储冷媒,在一个实施例中,冷媒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以-20℃的温度、2mpa的压力进行存储。供应管路202连接到存储装置201的出口,存储装置201中存储的冷媒输出到供应管路202。供应管路202的另一端连接到使用端209。增压装置203安装在供应管路202上,对流经增压装置的冷媒加压。在一个实施例中,增压装置203将冷媒的压力增加到9mpa。增温装置204安装在供应管路202上,对流经增温装置的冷媒加温。在一个实施例中,增温装置204将冷媒的温度增加到15~20℃。冷媒,即二氧化碳需要满足一定的压力和温度条件才能供使用端209使用。在一个实施例中,使用端209要求二氧化碳的压力范围为6~7mpa,温度范围为15~20℃,只有处于上述压力和温度范围内的二氧化碳才能输出给使用端209使用。为了确保提供给使用端209的二氧化碳处于上述的压力和温度范围内,在供应管路202上靠近使用端209的位置设置了检测传感器205。从存储装置输出的冷媒沿所述应用管路依次流经增压装置、增温装置和检测传感器。检测传感器205检测传感器检测供应管路202中输送至使用端207附近的二氧化碳的压力和温度,如果二氧化碳的压力和温度处于要求的范围内,则二氧化碳被引导至使用端209并通过使用端209输出供使用。相应的,检测传感器205设置了压力阈值和温度阈值。压力阈值为6~7mpa,温度阈值为15~20℃,检测传感器205在使用端209前检测冷媒的压力和温度,压力在6~7mpa,温度在15~20℃的冷媒,即二氧化碳被引导至使用端209。对于压力和温度不满足要求的二氧化碳,即压力和温度处于阈值外的冷媒,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与现有技术中不同的处理方式。现有技术中是直接将不满足压力和温度要求的二氧化碳排放到大气中,而本实用新型设置了回流管路206来重新回收这些二氧化碳。回流管路206与供应管路连通,回流管路206还连接到存储装置201的入口,压力和温度处于阈值外的冷媒通过回流管路206流回存储装置201。减压装置207安装在回流管路206上,对流经减压装置的冷媒降压,在一个实施例中,减压装置207将冷媒的压力降低到2mpa。冷却装置208安装在回流管路206上,对流经冷却装置的冷媒降温。在一个实施例中,冷却装置208将冷媒的温度降低到-20℃。除了在检测传感器205处检测到的不满足压力和温度要求的冷媒需要被返回至存储装置以外,在增压装置对冷媒增压过程中,也会有部分的冷媒被汽化,该部分冷媒也需要被回收重新利用。在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回流管路206具有分支回流管路261,分支回流管路261连接到增压装置203,增压装置203对冷媒增压过程中被汽化的冷媒流入分支回流管路216。分支回流管路回收的冷媒也同样流经减压装置和冷却装置后流回存储装置。回流的冷媒沿回流管路依次流经减压装置207和冷却装置208并返回存储装置201。经过减压装置207和冷却装置208后,冷媒的温度重新回到-20℃,压力回到2mpa,满足存储装置的存储要求。在一个实施例中,经过降温和降压的冷媒,在从冷却装置留出后,通过真空隔离管流回存储装置201。

本实用新型的冷媒供应装置安装在车载二氧化碳热泵空调中,也可以被用于其他以二氧化碳作为冷媒的空调系统中。

本实用新型的冷媒供应设备能够对不满足使用要求的冷媒进行回收,重新回流到存储装置中进行重复使用,能减少冷媒的损耗,减少浪费。另一方面,重复使用冷媒可以减少排放至大气中的冷媒,降低环保风险。

上述实施例是提供给熟悉本领域内的人员来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的,熟悉本领域的人员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思想的情况下,对上述实施例做出种种修改或变化,因而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被上述实施例所限,而应该是符合权利要求书提到的创新性特征的最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