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V型蒸发器及热泵主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829268发布日期:2020-08-11 21:55阅读:342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V型蒸发器及热泵主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v型蒸发器及热泵主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单v型蒸发器,换热效果还不够理想,且单v型蒸发器的接水盘排水时积水容易结冰,影响排水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述的至少一种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v型蒸发器。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其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双v型蒸发器,包括两相对设置且开口均朝上的v型蒸发器,所述v型蒸发器包括呈夹角相连接的第一蒸发器和第二蒸发器,两所述v型蒸发器的第二蒸发器呈夹角相对设置,两所述v型蒸发器的第一蒸发器位于外侧且分别呈垂直状设置。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双v型蒸发器,两侧的蒸发器呈垂直状设置,可充分利用两侧空间将中间两个蒸发器的空间加大,使得中间两个蒸发器的受风面积增加,大大提升该双v型蒸发器两内侧换热效果和能力;且两侧垂直状的蒸发器排水将更加顺畅,在蒸发器化霜后,可将冷凝水直接垂直排出,提高了机型排水的效率,减少了机器故障发生几率。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蒸发器和第二蒸发器通过连接板相连接,所述连接板包括用于连接在所述第一蒸发器下端的底板和用于连接在所述第二蒸发器外侧的侧板,所述底板和侧板呈夹角连接,所述底板上设置有冷凝水排泄孔,所述侧板与所述第二蒸发器的外侧壁之间保有间隙。

进一步地,所述冷凝水排泄孔位于所述第一蒸发器下端的正下方。

进一步地,所述冷凝水排泄孔沿所述第一蒸发器下端面的长度方向排列有多个。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板靠近所述第二蒸发器的一端设有向所述第二蒸发器延伸的第一外折角。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板靠近所述第一蒸发器的一端设有向所述第一蒸发器延伸的第二外折角。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板中部设置有用于连接所述底板与侧板的倾斜板。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热泵主机,该热泵主机包括所述双v型蒸发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v型蒸发器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1)两侧的蒸发器呈垂直状设置,可充分利用两侧空间将中间两个蒸发器的空间加大,使得中间两个蒸发器的受风面积增加,大大提升该双v型蒸发器两内侧换热效果和能力;且两侧垂直状的蒸发器排水将更加顺畅,在蒸发器化霜后,可将冷凝水直接垂直排出,提高了机型排水的效率,减少了机器故障发生几率;

2)通过连接板连接第一蒸发器和第二蒸发器,第一蒸发器和第二蒸发器的冷凝水可汇集至冷凝水排泄孔处集中排出,且冷凝水排泄孔位于垂直状的第一蒸发器下端的正下方,进一步提高了排水的效率;

3)通过第一外折角可以更方便的收集第二蒸发器外侧的冷凝水,并利用倾斜板将第二蒸发器的冷凝水导向至底板,在不影响第一蒸发器与第二蒸发器需保有空间的同时,加强第二蒸发器冷凝水的排放,防止第二蒸发器的冷凝水在连接板上结冰,从而影响排水效率;

4)连接板可以通过第二外折角勾挂在热泵主机的安装架上,方便v型蒸发器的安装定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双v型蒸发器安装在热泵主机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双v型蒸发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单个v型蒸发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连接板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含义如下:

1、v型蒸发器;11、第一蒸发器;12、第二蒸发器;13、连接板;131、底板;132、侧板;133、冷凝水排泄孔;134、第一外折角;135、第二外折角;136、倾斜板;2、安装架;3、风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

参阅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v型蒸发器,所述双v型蒸发器两侧具有垂直状的蒸发器,以提高该双v型蒸发器的换热性能以及排水效率。除此之外,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热泵主机,该热泵主机包括所述双v型蒸发器、风机3以及安装架2,其中,所述风机3安装在所述安装架2的顶部,所述双v型蒸发器安装在所述安装架2上且位于所述风机3的下方。

参阅图1,具体的,所述双v型蒸发器包括两相对设置且开口均朝上的v型蒸发器1,所述v型蒸发器1包括呈夹角相连接的第一蒸发器11和第二蒸发器12,两所述v型蒸发器1的第二蒸发器12呈夹角相对设置,其中,两所述第二蒸发器12的上端可以相互连接,也可分别固定连接至所述安装架2上;两所述v型蒸发器1的第一蒸发器11位于外侧且分别呈垂直状设置,且所述第一蒸发器11靠近所述安装架2的侧边。

由此,两侧的第一蒸发器11呈垂直状设置,可充分利用两侧空间将中间两个第二蒸发器12的空间加大,使得中间两个第二蒸发器12的受风面积增加,大大提升所述双v型蒸发器两内侧换热效果和能力;且在蒸发器化霜时,两侧的第一蒸发器11直接与外部空气接触,受外部温度影响较大,其垂直状的布置有利于其上面的冷凝水直接垂直流下排出,排水更加顺畅、快速,不易受外部温度再次结冰,提高了机型排水的效率,减少了机器故障发生几率。

参阅图3和图4,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蒸发器11和第二蒸发器12通过连接板13相连接,所述连接板13包括用于连接在所述第一蒸发器11下端的底板131和用于连接在所述第二蒸发器12外侧的侧板132,所述底板131和侧板132呈夹角连接,所述底板131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安装架2上,所述底板131上设置有冷凝水排泄孔133,所述第一蒸发器11的冷凝水垂直流下至所述底板131上并从所述冷凝水排泄孔133排出;所述侧板132与所述第二蒸发器12的外侧壁之间保有间隙,以便于所述第二蒸发器12上的冷凝水顺着所述侧板132流至所述底板131上的冷凝水排泄孔133排出。由于所述第一蒸发器11靠近所述安装架2的侧边上,故所述冷凝水排泄孔133可直接连通所述安装架2外部,冷凝水可直接从所述冷凝水排泄孔133中排出至热泵主机外。诚然,在其他较差效果的实施例中,所述冷凝水排泄孔133下方还可设置有用于收集和排放冷凝水的接水盘。

参阅图3和图4,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冷凝水排泄孔133位于所述第一蒸发器11下端的正下方,且所述冷凝水排泄孔133沿所述第一蒸发器11下端面的长度方向排列有多个,以便于所述第一蒸发器11上的冷凝水直接从所述冷凝水排泄孔133处排出,而不用在所述底板131上停留,进一步加强排水效率。

参阅图3和图4,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板13靠近所述第二蒸发器12的一端设有向所述第二蒸发器12延伸的第一外折角134,通过所述第一外折角134可以更好的收集所述第二蒸发器12外侧的冷凝水。

参阅图1和图4,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板13靠近所述第一蒸发器11的一端设有向所述第一蒸发器11延伸的第二外折角135,所述第二外折角135可勾挂在所述安装架2的中间横梁上,以方便所述v型蒸发器1的安装定位。

参差图3和图4,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板13中部设置有用于连接所述底板131与侧板132的倾斜板136。所述侧板132收集到所述第二蒸发器12的冷凝水后,可利用所述倾斜板136将该冷凝水导向至所述底板131,在不影响所述第一蒸发器11与第二蒸发器12需保有空间的同时,加强所述第二蒸发器12冷凝水的排放,防止所述第二蒸发器12的冷凝水在连接板13上结冰,从而影响排水效率。

参阅图4,所述连接板13一体成型,一本成型的所述连接板13的强度更好,且可以操持所述连接板13各表面的光滑,使得冷凝水在所述连接板13上的流动更为顺畅。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v型蒸发器具,两侧的蒸发器呈垂直状设置,可充分利用两侧空间将中间两个蒸发器的空间加大,大大提升蒸发器两内侧换热效果和能力;且两侧垂直状的蒸发器排水将更加顺畅,在蒸发器化霜后,可将冷凝水直接垂直排出,提高了机型排水的效率,减少了机器故障发生几率;通过连接板13连接第一蒸发器11和第二蒸发器12,第一蒸发器11和第二蒸发器12的冷凝水可汇集至冷凝水排泄孔133处集中排出,且冷凝水排泄孔133位于垂直状的第一蒸发器11下端的正下方,进一步提高了排水的效率;通过第一外折角134可以更方便的收集第二蒸发器12外侧的冷凝水,并利用倾斜板136将第二蒸发器12的冷凝水导向至底板131,在不影响第一蒸发器11与第二蒸发器12需保有空间的同时,加强第二蒸发器12冷凝水的排放,防止第二蒸发器12的冷凝水在连接板13上结冰,从而影响排水效率;连接板13可以通过第二外折角135勾挂在热泵主机的安装架2上,方便v型蒸发器1的安装定位。

本实用新型方案所公开的技术手段不仅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所公开的技术手段,还包括由以上技术特征任意组合所组成的技术方案。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