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深层地热能高效换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829230发布日期:2020-08-11 21:55阅读:294来源:国知局
一种深层地热能高效换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深层地热能换热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深层地热能高效换热装置。



背景技术:

地热能(geothermalenergy)是由地壳抽取的天然热能,这种能量来自地球内部的熔岩,并以热力形式存在,是一种再生能源。中国国土资源部发布官方数据表明,中国大陆3000米至10000米深处干热岩资源总计相当于中国目前年度能源消耗总量的26万倍;地热利用以直接利用为主,直接利用的能量最大份额是地源热泵占49.0%,其次是洗浴和游泳占24.9%,再次是常规地热供暖占14.4%。如申请号为201510496852.9的中国专利公开的一种利用深层地热能的u型换热系统,采用u型换热器、输出管、动力泵、热泵换热器等,实现取热不取水、高换热能力以及低功耗的效果。而该专利所述的u型换热器设计不易导入地下,底部管道太短影响加热效果,且保温效果不佳,当需要将导热介质抽出时,可能介质温度没有到达指定温度,使换热效率不佳。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深层地热能高效换热装置,解决了介质加热效果不佳,换热效率不佳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深层地热能高效换热装置,包括换热器,所述换热器的外部设置有隔热管,所述隔热管的右侧内壁设置有多层隔热板,所述换热器的输出端侧壁与输入端侧壁之间设置有隔热层,所述换热器的输出端与输出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输出管的另一端与输出总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输出总管的另一端穿过动力泵与热泵换热器的输入端固定连接,所述热泵换热器的热量传输端固定连接有末端,所述热泵换热器的输出端与返回总管固定连接,所述返回总管的另一端与返回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返回管的另一端与换热器的输入端固定连接;

所述动力泵包括有空气增压管、活塞管、活塞、电阻片、输入线、输出线、泵,所述空气增压管的内环外壁与输出总管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空气增压管的右上方设置有活塞管,所述活塞管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活塞,所述活塞管的内壁两侧各设置有一个电阻片,所述两个电阻片的上端分别与输入线和输出线的一端电性连接,所述输入线和输出线的另一端与泵电性连接,所述泵的内部与输出总管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换热器的底端设置为环形管道,且换热器的底部无隔热装置。

优选的,所述输出总管与输出管固定连接的一端设置有多个接口。

优选的,所述返回总管与返回管固定连接的一端设置有多个接口。

优选的,所述活塞的上端设置有导电片。

优选的,所述多层隔热板一层一层间隔设置,且多层隔热板的中间真空设置。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深层地热能高效换热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该深层地热能高效换热装置,可以更方便地送入地下,并对装置内的导热介质更充分地加热和保温,而动力泵可以对抽上来的导热介质进行检测,根据抽上来的导热介质温度的高低,检测其是否被充分加热,从而控制动力泵的功率,达到提升换热效率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动力泵结构示意图。

图中:1换热器、2隔热管、3多层隔热板、4隔热层、5输出管、6输出总管、7动力泵、8热泵换热器、9末端、10返回总管、11返回管、701空气增压管、702活塞管、703活塞、704电阻片、705输入线、706输出线、707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深层地热能高效换热装置,包括换热器1,换热器1的底端设置为环形管道,且换热器1的底部无隔热装置,换热器1的外部设置有隔热管2,隔热管2的右侧内壁设置有多层隔热板3,多层隔热板3一层一层间隔设置,且多层隔热板3的中间真空设置,换热器1的输出端侧壁与输入端侧壁之间设置有隔热层4,换热器1的输出端与输出管5的一端固定连接,输出管5的另一端与输出总管6的一端固定连接,输出总管6设置有多个接口,输出总管6的另一端穿过动力泵7与热泵换热器8的输入端固定连接,热泵换热器8的热量传输端固定连接有末端9,热泵换热器8的输出端与返回总管10固定连接,返回总管10的另一端与返回管11的一端固定连接,返回总管10设置有多个接口,可增设换热器与其连接,返回管11的另一端与换热器1的输入端固定连接;

动力泵7包括有空气增压管701、活塞管702、活塞703、电阻片704、输入线705、输出线706、泵707,空气增压管701的内环外壁与输出总管6的外壁固定连接,空气增压管701的右上方设置有活塞管702,活塞管702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活塞703,空气增压管701内温度越高,压力越大,推动活塞,活塞703的上端设置有导电片,活塞管702的内壁两侧各设置有一个电阻片704,两个电阻片704的上端分别与输入线705和输出线706的一端电性连接,输入线705和输出线706的另一端与泵707电性连接,泵707的内部与输出总管6固定连接,泵707的功率会随着电流大小而改变。

工作原理:当导热介质在换热器底部充分加热,并在隔热管中保温,动力泵将导热介质抽出,输出总管一端的多个接口可设置多个换热器连接,增大流量,导热介质传输进动力泵,当导热介质温度足够时,会加热空气增压管,推动活塞,减小泵的电阻,增大电流,加速导热介质的传输,当温度不足时,泵的动力减小,减低导热介质的传输速度,继续在地下进行加热,从而达到控制温度的效果,传递到热泵换热器。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深层地热能高效换热装置,包括换热器(1),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1)的外部设置有隔热管(2),所述隔热管(2)的右侧内壁设置有多层隔热板(3),所述换热器(1)的输出端侧壁与输入端侧壁之间设置有隔热层(4),所述换热器(1)的输出端与输出管(5)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输出管(5)的另一端与输出总管(6)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输出总管(6)的另一端穿过动力泵(7)与热泵换热器(8)的输入端固定连接,所述热泵换热器(8)的热量传输端固定连接有末端(9),所述热泵换热器(8)的输出端与返回总管(10)固定连接,所述返回总管(10)的另一端与返回管(11)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返回管(11)的另一端与换热器(1)的输入端固定连接;

所述动力泵(7)包括有空气增压管(701)、活塞管(702)、活塞(703)、电阻片(704)、输入线(705)、输出线(706)、泵(707),所述空气增压管(701)的内环外壁与输出总管(6)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空气增压管(701)的右上方设置有活塞管(702),所述活塞管(702)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活塞(703),所述活塞管(702)的内壁两侧各设置有一个电阻片(704),所述两个电阻片(704)的上端分别与输入线(705)和输出线(706)的一端电性连接,所述输入线(705)和输出线(706)的另一端与泵(707)电性连接,所述泵(707)的内部与输出总管(6)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深层地热能高效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1)的底端设置为环形管道,且换热器(1)的底部无隔热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深层地热能高效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总管(6)与输出管(5)固定连接的一端设置有多个接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深层地热能高效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返回总管(10)与返回管(11)固定连接的一端设置有多个接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深层地热能高效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703)的上端设置有导电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深层地热能高效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层隔热板(3)一层一层间隔设置,且多层隔热板(3)的中间真空设置。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深层地热能高效换热装置,包括换热器,所述换热器的外部设置有隔热管,所述隔热管的右侧内壁设置有多层隔热板,所述换热器的输出端侧壁与输入端侧壁之间设置有隔热层,所述换热器的输出端与输出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输出管的另一端与输出总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输出总管的另一端穿过动力泵与热泵换热器的输入端固定连接,所述热泵换热器的热量传输端固定连接有末端,所述热泵换热器的输出端与返回总管固定连接。该深层地热能高效换热装置,可以更方便地送入地下,并对装置内的导热介质更充分地加热和保温,而动力泵可以对抽上来的导热介质进行检测,从而控制动力泵的功率,达到提升换热效率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贺先河;马华屿;胡国锦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南安之蓝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2.25
技术公布日:2020.08.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