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凝散热结构以及冷藏米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101710发布日期:2021-02-27 00:14阅读:129来源:国知局
一种冷凝散热结构以及冷藏米箱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散热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冷凝散热结构以及冷藏米箱。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随着人们生活品质的提高,对生活用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米箱是用于存放大米的箱体,传统的米箱就是一个箱体配备一个门板,通过在箱体内放置大米,然后盖上门板进行保存,不具备其他功能。而随着人们的要求越来越高,市面上出现了门板转动、保温、计量等各种功能的米箱。
[0003]
而冷藏米箱是通过制冷装置使米箱内部保持低温,使米在低温下存放。而在此过程中,需要用风扇风冷散热器,散热器体积较大,风扇转速高噪音高,而在风扇吹冷风散热的情况下,冷风遇热产生冷凝水,冷凝水循环非常慢,长久使用冷凝水可能溢出,降低用户使用感受。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冷凝散热结构,其风冷形成的冷凝水可由冷凝管引导至散热器下方,加速冷凝水蒸发,同时还可加快散热器的冷却。
[0005]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冷藏米箱,其风冷形成的冷凝水可由冷凝管引导至散热器下方,加速冷凝水蒸发,同时还可加快散热器的冷却。
[0006]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7]
一种冷凝散热结构,包括基座、冷凝板、冷凝管、散热器、第一风扇以及第二风扇,所述冷凝板倾斜设置于基座的顶端,所述冷凝板设于散热器的上方,所述散热器的底端与基座的底端间隔设置并形成安装空间;第一风扇设于冷凝板的上方并用于引导冷风吹向所述冷凝板;所述第二风扇设于安装空间内;所述冷凝管的一端连通至冷凝板的底端;所述冷凝管的另一端连通至基座的底端。
[0008]
进一步地,所述基座上还设有导温板,导温板的顶端安装于散热器与冷凝板之间,导温板的中端沿基座的高度方向延伸,导温板的底端朝向安装空间完成。
[0009]
进一步地,所述散热器的下端面开设有导风槽,导风槽的一端贯通至外部;导风槽的另一端与导温板衔接。
[0010]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风室的外部罩设有风扇盖,风扇盖的顶端与散热器固接,风扇盖的两端均设有出风口,其中一个出风口朝向所述导温板;另一个出风口与外部贯通。
[0011]
进一步地,所述冷凝管的外部套装有隔热套。
[0012]
进一步地,所述冷凝板上设有导水槽,所述导水槽用于接收冷凝水并引导冷凝水导入冷凝管。
[001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二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14]
一种冷藏米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部设有所述的冷凝散热结构。
[0015]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其第一风扇可将冷风吹向散热器进行散热,而冷风遇热产生的冷凝水可经冷凝板引导,并经冷凝管导流至散热器的下方,而散热器的下方通过第二风扇吹风散热,产生的热风可加快冷凝管内的水蒸发,加速冷凝水蒸发,同时蒸发冷凝水又可经第二风扇引导吹到散热器上,加快散热器的冷却。
附图说明
[0016]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冷凝散热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7]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冷凝散热结构的局部示意图;
[0018]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冷凝板的结构示意图;
[0019]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风扇盖的结构示意图;
[0020]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冷餐米箱的结构示意图。
[0021]
图中:10、基座;11、安装空间;20、第一风扇;30、冷凝板;31、导水槽;40、散热器;50、第二风扇;60、冷凝管;61、隔热套;70、导温板;80、风扇盖;90、箱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22]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0023]
如图1-4所示的一种冷凝散热结构,包括基座10、冷凝板30、冷凝管60、散热器40、第一风扇20以及第二风扇50,将冷凝板30倾斜设置于基座10的顶端,且冷凝板30设于散热器40的上方。该散热器40的底端与基座10的底端间隔设置,散热器40的底端与基座10的底端之间间隔形成安装空间11。
[0024]
具体第一风扇20设于冷凝板30的上方,并用于引导冷风吹向冷凝板30,而第二风扇50设于安装空间11内。上述冷凝管60的一端连通至冷凝板30的底端;冷凝管60的另一端连通至基座10的底端。
[0025]
在上述结构基础上,应用该冷凝散热结构时,可将基座10安装在系统内部,第一风扇20可将系统内的冷风引导,使冷风吹向散热器40散热,遇热后变成冷凝水掉落在冷凝板30上,由于冷凝板30由上至下倾斜,因而冷凝板30上的冷凝水可由冷凝板30引导,经冷凝管60导流至基座10的底端,即散热器40的下方。而散热器40的下方通过第二风扇50吹风散热,产生的热风可加快冷凝管60内的水蒸发,加速冷凝水蒸发,同时蒸发冷凝水又可经第二风扇50引导吹到散热器40上,加快散热器40的冷却。
[0026]
当然,未被蒸发的冷凝水流动至基座10的底端后经排水槽排出即可。
[0027]
进一步地,还可在基座10上还设有导温板70,将导温板70的顶端安装于散热器40上,导温板70的中端沿基座10的高度方向延伸,导温板70的底端朝向安装空间11完成。如此,在第二风扇50吹风时,吹出的风可由散热器40的两端散出,一端直接将热量引导至外部,另一端将热量经导流板引导吹向安装空间11内部,能减少单侧风散热方式风的阻滞与风量的损失,有利于风扇风速降低减少噪音。
[0028]
由于导温板70的顶端位于冷凝板30和散热器40之间,能通过热传导与冷凝水发生热交换,有利于降低散热器40的温度。
[0029]
进一步地,还可在散热器40的下端面开设有导风槽,导风槽的一端贯通至外部;导风槽的另一端与导温板70衔接,如此,设有的导风槽可影响热量散出。
[0030]
进一步地,第二风室的外部罩设有风扇盖80,风扇盖80的顶端与散热器40固接,风扇盖80的两端均设有出风口,其中一个出风口朝向导温板70;另一个出风口与外部贯通,即第二风扇50的吹风可经两端的出风口同时导出,能减少单侧风散热方式风的阻滞与风量的损失,有利于风扇风速降低减少噪音。
[0031]
进一步地,冷凝管60的外部套装有隔热套61,该隔热套61可减少冷凝管60上的冷凝水的产生。隔热套61可选用隔热材质制成。
[0032]
进一步地,还可在冷凝板30上设有导水槽31,导水槽31用于接收冷凝水并引导冷凝水导入冷凝管60,即冷凝水掉落后可经导水槽31引导,导流至冷凝管60,防止冷凝水分散。
[0033]
实施例2,
[0034]
参见图1-5,一种冷藏米箱,包括箱体90,箱体90内部设有的冷凝散热结构,具体冷凝散热结构,包括基座10、冷凝板30、冷凝管60、散热器40、第一风扇20以及第二风扇50,将冷凝板30倾斜设置于基座10的顶端,且冷凝板30设于散热器40的上方。该散热器40的底端与基座10的底端间隔设置,散热器40的底端与基座10的底端之间间隔形成安装空间11。
[0035]
具体第一风扇20设于冷凝板30的上方,并用于引导冷风吹向冷凝板30,而第二风扇50设于安装空间11内。上述冷凝管60的一端连通至冷凝板30的底端;冷凝管60的另一端连通至基座10的底端。
[0036]
在上述结构基础上,在箱体90内设置该冷凝散热结构时,可将基座10安装在系统内部,箱体90内的制冷装置作业时,可对箱体90内进行制冷,第一风扇20启动,第一风扇20便可可将系统内的冷风引导,使冷风吹向散热器40散热,遇热后变成冷凝水掉落在冷凝板30上,由于冷凝板30由上至下倾斜,因而冷凝板30上的冷凝水可由冷凝板30引导,经冷凝管60导流至基座10的底端,即散热器40的下方。而散热器40的下方通过第二风扇50吹风散热,产生的热风可加快冷凝管60内的水蒸发,加速冷凝水蒸发,同时蒸发冷凝水又可经第二风扇50引导吹到散热器40上,加快散热器40的冷却。
[0037]
当然,未被蒸发的冷凝水流动至基座10的底端后经排水槽排出即可。
[0038]
进一步地,还可在基座10上还设有导温板70,将导温板70的顶端安装于散热器40上,导温板70的中端沿基座10的高度方向延伸,导温板70的底端朝向安装空间11完成。如此,在第二风扇50吹风时,吹出的风可由散热器40的两端散出,一端直接将热量引导至外部,另一端将热量经导流板引导吹向安装空间11内部,能减少单侧风散热方式风的阻滞与风量的损失,有利于风扇风速降低减少噪音。
[0039]
由于导温板70的顶端位于冷凝板30和散热器40之间,能通过热传导与冷凝水发生热交换,有利于降低散热器40的温度。
[0040]
进一步地,还可在散热器40的下端面开设有导风槽,导风槽的一端贯通至外部;导风槽的另一端与导温板70衔接,如此,设有的导风槽可影响热量散出。
[0041]
进一步地,第二风室的外部罩设有风扇盖80,风扇盖80的顶端与散热器40固接,风扇盖80的两端均设有出风口,其中一个出风口朝向导温板70;另一个出风口与外部贯通,即第二风扇50的吹风可经两端的出风口同时导出,能减少单侧风散热方式风的阻滞与风量的损失,有利于风扇风速降低减少噪音。
[0042]
进一步地,冷凝管60的外部套装有隔热套61,该隔热套61可减少冷凝管60上的冷
凝水的产生。隔热套61可选用隔热材质制成。
[0043]
进一步地,还可在冷凝板30上设有导水槽31,导水槽31用于接收冷凝水并引导冷凝水导入冷凝管60,即冷凝水掉落后可经导水槽31引导,导流至冷凝管60,防止冷凝水分散。
[0044]
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描述的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形变,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形变都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