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冷剂净化系统

文档序号:25229391发布日期:2021-05-28 14:35阅读:95来源:国知局
一种制冷剂净化系统

本发明涉及制冷剂回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制冷剂净化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制冷系统中还有相当一部分制冷剂具有臭氧层破坏潜能和温室效应,回收并且净化制冷设备中的这些制冷剂对保护臭氧层和减小温室效应有重要意义,且制冷剂回收和净化也可以实现资源再利用,可以一定程度上节约回收的成本。

现有回收的制冷剂一般含有固体颗粒、不凝气体、水、润滑油等杂质,如何除去制冷剂中的杂质,使制冷剂得到净化和再生则相对复杂,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因此需要设计一种更加先进的制冷剂净化系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冷剂净化系统,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到的技术问题。旨在净化和再生从制冷系统中回收的含有较多杂质的制冷剂,以实现制冷剂的再生利用,从而减少臭氧层破坏和温室效应,以及节约成本。

一种制冷剂净化系统,包括第一制冷剂容器、第二制冷剂容器、第三制冷剂容器、第一阀门、干燥过滤器、第二阀门、第三阀门、第四阀门、第六阀门、透视连接管装置、油分离器、气化辅助装置和液化辅助装置,第一制冷剂容器的底部输出端经透视连接管装置与第一阀门的一端连接,第一阀门的另一端与干燥过滤器进口相连,干燥过滤器出口与第二阀门的一端连接,第二阀门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二制冷剂容器和第三阀门的一端连接,第三阀门的另一端与第四阀门的一端和油分离器输入端连接,油分离器的输出端经第六阀门与第三制冷剂容器连接,气化辅助装置设置在第二制冷剂容器的外侧和/或者第二制冷剂容器输出口的管道上,液化辅助装置设置在第三制冷剂容器的侧边和/或者油分离器输出口的管道上;

净化前,第一制冷剂容器、第二制冷剂容器、第三制冷剂容器的容器口阀门处于关闭状态,第一阀门、第二阀门、第三阀门、第四阀门、第六阀门打开,第五阀门保持关闭,采用真空泵从与第四阀门所在的外界连通的管路对制冷剂净化系统的管路进行抽真空,抽真空结束后,关闭第四阀门和第三阀门;

打开第二制冷剂容器的容器口阀门,然后打开第一制冷剂容器的容器口阀门,通过透视连接管装置观察出现气体后,立即关闭第一阀门,关闭第二阀门,打开第三阀门及第三制冷剂容器的容器口阀门,气化辅助装置对第二制冷剂容器进行加热或者抽气体,液化辅助装置对第三制冷剂容器进行冷却或者对油分离器的输出端管道的气体进行冷却,第二制冷剂容器中的制冷剂气化,气化后的制冷剂流经油分离器,油分离器除去气相制冷剂中的润滑油,除去润滑油后的气相制冷剂最后进入第三制冷剂容器,在第三制冷剂容器变为液相的制冷剂;

制冷剂净化结束,则关闭第六阀门和关闭第三制冷剂容器的容器口阀门。

进一步地,透视连接管装置包括连接管、第一视液镜和第二视液镜,连接管的一端与第一制冷剂容器输出端连接,另一端经第一视液镜与第二视液镜的一端连接,第二视液镜的另一端与第一阀门连接,通过第一视液镜和第二视液镜观察制冷剂流动状态,当第一视液镜出现气体后,开始调小第一阀门的开度,当第二视液镜开始出现气体后,立即关闭第一阀门。

进一步地,气化辅助装置包括第一换热容器、第一压缩机、辅助冷凝器和冷凝管,液化辅助装置包括节流元件、蒸发管和第二换热容器,第一换热容器设置在第二制冷剂容器的外侧,第二换热容器设置在第三制冷剂容器的外侧,所述第一压缩机的一端与辅助冷凝器的一端连接,辅助冷凝器的另一端与冷凝管的另一端连接,冷凝管的另一端经管道与节流元件的一端连接,节流元件的另一端与蒸发管的一端连接,蒸发管的另一端与第一压缩机连接。

进一步地,气化辅助装置包括第一换热容器和电加热器,第一换热容器设置在第二制冷剂容器的外侧,电加热器设置在第一换热容器上,液化辅助装置为冷凝器,所述冷凝器的一端与油分离器的输出端连接,另一端与第六阀门连接。

进一步地,气化辅助装置包括第一换热容器、电加热器、第二压缩机、第七阀门和第八阀门,液化辅助装置为冷凝器,第一换热容器设置在第二制冷剂容器的外侧,电加热器设置在第一换热容器上,第七阀门的一端与第三阀门连接,第七阀门的另一端分别与第八阀门的一端和第四阀门连接,第八阀门的另一端与油分离器输入端连接,第二压缩机的一端与第三阀门和第七阀门之间的管道连接,第二压缩机的另一端与第八阀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冷凝器的一端与油分离器的输出端连接,另一端与第六阀门连接。

进一步地,气化辅助装置包括第一换热容器、冷凝管、第二压缩机、第七阀门和第八阀门,液化辅助装置为冷凝器,第一换热容器设置在第二制冷剂容器的外侧,冷凝管设置在第一换热容器上,第七阀门的一端与第三阀门连接,第七阀门的另一端分别与第八阀门的一端和第四阀门连接,第八阀门的另一端与油分离器输入端连接,第二压缩机的一端与第三阀门和第七阀门之间的管道连接,第二压缩机的另一端与第八阀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冷凝器的一端与油分离器的输出端连接,另一端与冷凝管的一端连接,冷凝管的另一端与第六阀门连接。

进一步地,气化辅助装置包括第一换热容器、冷凝管、第二压缩机、第七阀门和第八阀门,液化辅助装置为冷凝器,第一换热容器设置在第二制冷剂容器的外侧,冷凝管设置在第一换热容器上,第七阀门的一端与第三阀门连接,第七阀门的另一端分别与第八阀门的一端和第四阀门连接,第八阀门的另一端与油分离器输入端连接,第二压缩机的一端与第三阀门和第七阀门之间的管道连接,第二压缩机的另一端与第八阀门的输出端连接,冷凝管的一端与油分离器的输出端连接,冷凝管的另一端与冷凝器的一端连接,冷凝器的另一端与第六阀门连接。

进一步地,气化辅助装置包括第二压缩机、第七阀门和第八阀门,液化辅助装置为冷凝器,第七阀门的一端与第三阀门连接,第七阀门的另一端分别与第八阀门的一端和第四阀门连接,第八阀门的另一端与油分离器输入端连接,第二压缩机的一端与第三阀门和第七阀门之间的管道连接,第二压缩机的另一端与第八阀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冷凝器的一端与油分离器的输出端连接,另一端与第六阀门连接。

本发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本发明实现制冷剂净化和再生,从制冷系统中回收的含有较多杂质的制冷剂,以实现制冷剂的再生利用,从而减少臭氧层破坏和温室效应,以及节约成本,实现与固体颗粒、不凝气体、水、润滑油等杂质完全分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第六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举出优选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然而,需要说明的是,说明书中列出的许多细节仅仅是为了使读者对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方面有一个透彻的理解,即便没有这些特定的细节也可以实现本发明的这些方面。

第一制冷剂容器1中装有从制冷系统回收的制冷剂,回收的制冷剂携带有固体颗粒、不凝气体、水、润滑油等杂质。

第二制冷剂容器8、第三制冷剂容器15在使用前做好清洁和抽真空。

第一种制冷剂净化系统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

将第一制冷剂容器1、第二制冷剂容器8、第三制冷剂容器15安装到制冷剂回收系统上,并保持各制冷剂容器的容器口阀门处于关闭状态。

制冷剂净化系统开始工作前,第一阀门5、第二阀门7、第三阀门10、第四阀门11、第六阀门14打开,第五阀门13保持关闭。采用真空泵从与第四阀门11所在的外界连通的管路对制冷剂净化系统的管路和相关部件进行抽真空,抽真空结束后,关闭第四阀门11、第三阀门10。

打开第二制冷剂容器8的容器口阀门,然后缓慢打开第一制冷剂容器1的容器口阀门,通过第一视液镜3和第二视液镜4观察制冷剂流动状态,当第一视液镜3出现气体后,开始调小第一阀门5的开度,当第二视液镜4开始出现气体后,立即关闭第一阀门5。通过上述操作可以除去第一容器中制冷剂的固体颗粒、不凝气体、水。除去固体颗粒、不凝气体、水的制冷剂流入第二制冷剂容器8。

关闭第二阀门7,打开第三阀门10及第三制冷剂容器15的容器口阀门。第一压缩机17开机,冷凝管19对第二制冷剂容器8进行加热,蒸发管21对第三制冷剂容器15进行冷却。第二制冷剂容器8中的制冷剂吸收热量并气化,气化后的制冷剂流经油分离器12,油分离器12除去气相制冷剂中的润滑油,除去润滑油后的气相制冷剂最后进入第三制冷剂容器15,在第三制冷剂容器15中的气相制冷剂放热,并冷却、冷凝变为液相的制冷剂,通过上述过程,第二制冷剂容器8中的制冷剂源源不断地流向第三制冷剂容器15,直至第二制冷剂容器8中的液相制冷剂蒸发完。在冷凝管19加热第二制冷剂容器8的过程中,如果第一换热容器9中换热液体温度过高,开启辅助冷凝器18,防止加热温度过高。

制冷剂净化结束,则关闭第六阀门14、关闭第三制冷剂容器15的容器口阀门。此时第三制冷剂容器15中的制冷剂即为净化后的制冷剂。

为保证系统下次回收工作正常进行,定期通过第五阀门13及与外界相连的管道,排出油分离器12底部从制冷剂分离出来的润滑油,并定期清洗第二制冷剂容器8。

第二种制冷剂净化系统具体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

将第一制冷剂容器1、第二制冷剂容器8、第三制冷剂容器15安装到制冷剂回收系统上,并保持各制冷剂容器的容器口阀门处于关闭状态。

制冷剂净化系统开始工作前,第一阀门5、第二阀门7、第三阀门10、第四阀门11、第六阀门14打开,第五阀门13保持关闭。采用真空泵从与第四阀门11所在的外界连通的管路对制冷剂净化系统的管路和相关部件进行抽真空,抽真空结束后,关闭第四阀门11、第三阀门10。

打开第二制冷剂容器8的容器口阀门,然后缓慢打开第一制冷剂容器1的容器口阀门,通过第一视液镜3和第二视液镜4观察制冷剂流动状态,当第一视液镜3出现气体后,开始调小第一阀门5的开度,当第二视液镜4开始出现气体后,立即关闭第一阀门5。通过上述操作可以除去第一容器中制冷剂的固体颗粒、不凝气体、水。除去固体颗粒、不凝气体、水的制冷剂流入第二制冷剂容器8。

关闭第二阀门7,打开第三阀门10及第三制冷剂容器15的容器口阀门。电加热器23通电,冷凝器22开启。第二制冷剂容器8中的液相制冷剂吸收热量并气化,气化后的制冷剂流经油分离器12,油分离器12除去气相制冷剂中的润滑油,除去润滑油后的气相制冷剂流经冷凝器22,被冷凝器22冷却和冷凝为液相制冷剂,最后液相制冷剂通过连接管2流入第三制冷剂容器15。

制冷剂净化结束,则关闭第六阀门14、关闭第三制冷剂容器15的容器口阀门。此时第三制冷剂容器15中的制冷剂即为净化后的制冷剂。

为保证系统下次回收工作正常进行,定期通过第五阀门13及与外界相连的管道,排出油分离器12底部从制冷剂分离出来的润滑油,并定期清洗第二制冷剂容器8。

第三种制冷剂净化系统具体实施方式如图3所示。

将第一制冷剂容器1、第二制冷剂容器8、第三制冷剂容器15安装到制冷剂回收系统上,并保持各制冷剂容器的容器口阀门处于关闭状态。

制冷剂净化系统开始工作前,第一阀门5、第二阀门7、第三阀门10、第四阀门11、第六阀门14、第七阀门25、第八阀门26打开,第五阀门13保持关闭。采用真空泵从与第四阀门11所在的外界连通的管路对制冷剂净化系统的管路和相关部件进行抽真空,抽真空结束后,关闭第四阀门11、第三阀门10、第七阀门25、第八阀门26。

打开第二制冷剂容器8的容器口阀门,然后缓慢打开第一制冷剂容器1的容器口阀门,通过第一视液镜3和第二视液镜4观察制冷剂流动状态,当第一视液镜3出现气体后,开始调小第一阀门5的开度,当第二视液镜4开始出现气体后,立即关闭第一阀门5。通过上述操作可以除去第一容器中制冷剂的固体颗粒、不凝气体、水。除去固体颗粒、不凝气体、水的制冷剂流入第二制冷剂容器8。

关闭第二阀门7,打开第三阀门10及第三制冷剂容器15的容器口阀门。电加热器23通电,冷凝器22开启,第二压缩机24开机。第二制冷剂容器8中的液相制冷剂吸收热量并气化,气化后的制冷剂被第二压缩机24吸入并压缩排至油分离器12,油分离器12除去制冷剂中的润滑油,除去润滑油后的气相制冷剂流经冷凝器22,被冷凝器22冷却和冷凝为液相制冷剂,最后液相制冷剂通过连接管2流入第三制冷剂容器15。

制冷剂净化结束,则关闭第六阀门14、关闭第三制冷剂容器15的容器口阀门。此时第三制冷剂容器15中的制冷剂即为净化后的制冷剂。

为保证系统下次回收工作正常进行,定期通过第五阀门13及与外界相连的管道,排出油分离器12底部从制冷剂分离出来的润滑油,并定期清洗第二制冷剂容器8。

第四种制冷剂净化系统具体实施方式如图4所示。

将第一制冷剂容器1、第二制冷剂容器8、第三制冷剂容器15安装到制冷剂回收系统上,并保持各制冷剂容器的容器口阀门处于关闭状态。

制冷剂净化系统开始工作前,第一阀门5、第二阀门7、第三阀门10、第四阀门11、第六阀门14、第七阀门25、第八阀门26打开,第五阀门13保持关闭。采用真空泵从与第四阀门11所在的外界连通的管路对制冷剂净化系统的管路和相关部件进行抽真空,抽真空结束后,关闭第四阀门11、第三阀门10、第七阀门25、第八阀门26。

打开第二制冷剂容器8的容器口阀门,然后缓慢打开第一制冷剂容器1的容器口阀门,通过第一视液镜3和第二视液镜4观察制冷剂流动状态,当第一视液镜3出现气体后,开始调小第一阀门5的开度,当第二视液镜4开始出现气体后,立即关闭第一阀门5。通过上述操作可以除去第一容器中制冷剂的固体颗粒、不凝气体、水。除去固体颗粒、不凝气体、水的制冷剂流入第二制冷剂容器8。

关闭第二阀门7,打开第三阀门10及第三制冷剂容器15的容器口阀门。冷凝器22开启,第二压缩机24开机。第二制冷剂容器8中的液相制冷剂吸收热量并气化,气化后的制冷剂被第二压缩机24吸入并压缩排至油分离器12,油分离器12除去制冷剂中的润滑油,除去润滑油后的气相制冷剂流经冷凝器22,被冷凝器22冷却到一定程度后,再通入冷凝管19,制冷剂在冷凝管19放热后变为液相制冷剂,同时制冷剂在冷凝管19放出的热量可以加热第二制冷剂容器8中液相制冷剂使其气化,最后从冷凝管19出来的液相制冷剂通过连接管2流入第三制冷剂容器15。

制冷剂净化结束,则关闭第六阀门14、关闭第三制冷剂容器15的容器口阀门。此时第三制冷剂容器15中的制冷剂即为净化后的制冷剂。

为保证系统下次回收工作正常进行,定期通过第五阀门13及与外界相连的管道,排出油分离器12底部从制冷剂分离出来的润滑油,并定期清洗第二制冷剂容器8。

第五种制冷剂净化系统具体实施方式如图5所示。

将第一制冷剂容器1、第二制冷剂容器8、第三制冷剂容器15安装到制冷剂回收系统上,并保持各制冷剂容器的容器口阀门处于关闭状态。

制冷剂净化系统开始工作前,第一阀门5、第二阀门7、第三阀门10、第四阀门11、第六阀门14、第七阀门25、第八阀门26打开,第五阀门13保持关闭。采用真空泵从与第四阀门11所在的外界连通的管路对制冷剂净化系统的管路和相关部件进行抽真空,抽真空结束后,关闭第四阀门11、第三阀门10、第七阀门25、第八阀门26。

打开第二制冷剂容器8的容器口阀门,然后缓慢打开第一制冷剂容器1的容器口阀门,通过第一视液镜3和第二视液镜4观察制冷剂流动状态,当第一视液镜3出现气体后,开始调小第一阀门5的开度,当第二视液镜4开始出现气体后,立即关闭第一阀门5。通过上述操作可以除去第一容器中制冷剂的固体颗粒、不凝气体、水。除去固体颗粒、不凝气体、水的制冷剂流入第二制冷剂容器8。

关闭第二阀门7,打开第三阀门10及第三制冷剂容器15的容器口阀门。冷凝器22开启,第二压缩机24开机。第二制冷剂容器8中的液相制冷剂吸收热量并气化,气化后的制冷剂被第二压缩机24吸入并压缩排至油分离器12,油分离器12除去制冷剂中的润滑油,除去润滑油后的气相制冷剂流入冷凝管19,制冷剂在冷凝管19中放热,放出的热量加热第二制冷剂容器8中的液相制冷剂,使其气化,在冷凝管19中放热后的制冷剂继续通入冷凝器22中冷却和冷凝,并变为液相制冷剂,最后从冷凝器22出来的液相制冷剂通过连接管2流入第三制冷剂容器15。

制冷剂净化结束,则关闭第六阀门14、关闭第三制冷剂容器15的容器口阀门。此时第三制冷剂容器15中的制冷剂即为净化后的制冷剂。

为保证系统下次回收工作正常进行,定期通过第五阀门13及与外界相连的管道,排出油分离器12底部从制冷剂分离出来的润滑油,并定期清洗第二制冷剂容器8。

第六种制冷剂净化系统具体实施方式如图6所示。

将第一制冷剂容器1、第二制冷剂容器8、第三制冷剂容器15安装到制冷剂回收系统上,并保持各制冷剂容器的容器口阀门处于关闭状态。

制冷剂净化系统开始工作前,第一阀门5、第二阀门7、第三阀门10、第四阀门11、第六阀门14、第七阀门25、第八阀门26打开,第五阀门13保持关闭。采用真空泵从与第四阀门11所在的外界连通的管路对制冷剂净化系统的管路和相关部件进行抽真空,抽真空结束后,关闭第四阀门11、第三阀门10、第七阀门25、第八阀门26。

打开第二制冷剂容器8的容器口阀门,然后缓慢打开第一制冷剂容器1的容器口阀门,通过第一视液镜3和第二视液镜4观察制冷剂流动状态,当第一视液镜3出现气体后,开始调小第一阀门5的开度,当第二视液镜4开始出现气体后,立即关闭第一阀门5。通过上述操作可以除去第一容器中制冷剂的固体颗粒、不凝气体、水。除去固体颗粒、不凝气体、水的制冷剂流入第二制冷剂容器8。

关闭第二阀门7,打开第三阀门10及第三制冷剂容器15的容器口阀门。冷凝器22开启,第二压缩机24开机。第二制冷剂容器8中的液相制冷剂吸收热量并气化,气化后的制冷剂被第二压缩机24吸入并压缩排至油分离器12,油分离器12除去制冷剂中的润滑油,除去润滑油后的气相制冷剂流入冷凝器22,并在冷凝器22中冷却和冷凝为液相制冷剂。与此同时利用冷凝器22的热风吹出的热风加热第二制冷剂容器8中的液相制冷剂,使其气化。最后从冷凝器22出来的液相制冷剂通过连接管2流入第三制冷剂容器15。

制冷剂净化结束,则关闭第六阀门14、关闭第三制冷剂容器15的容器口阀门。此时第三制冷剂容器15中的制冷剂即为净化后的制冷剂。

为保证系统下次回收工作正常进行,定期通过第五阀门13及与外界相连的管道,排出油分离器12底部从制冷剂分离出来的润滑油,并定期清洗第二制冷剂容器8。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