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酒用冷冻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169874发布日期:2023-02-04 02:20阅读:36来源:国知局
一种制酒用冷冻罐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酒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制酒冷冻罐。


背景技术:

2.中国黄酒至今已历经了数千年的发展和变革。从原始的酿造提取水端发展到采用不同的发酵和分离浓缩方法,无不融汇了先祖们的博大智慧,从而酿造除了不同的风格、不同流派且被广大民众所乐于接受的美酒。但是传统黄酒在生产过程中容易掺杂一些杂质,影响最终黄酒的成品瓶装效果,这些杂质多为在黄酒酿造过程中溶解在黄酒中的一些物质,这些物质只有在低温状态下才能析出,现有的黄酒冷冻罐一般只设有内置冷却管,虽然可以满黄酒的工艺要求,但是在夏季或温度较高的环境下会造成达到工艺温度所需的时间过长(黄酒所需要的冷冻温度一般为是-5℃),影响黄酒的品质,同时冷耗太大。
3.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专利公开号cn207904227u为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黄酒冷冻罐,包括罐体和循环冷冻机构,罐体下部设有支架,罐体包括由外至内依次设置的外壳、保温层和内胆,内胆外侧环绕有螺旋状布置的制冷管路,罐体上部右侧设有进料口,罐体右侧下部设有人孔,罐体下部中间位置设有双用出口,双用出口下部连接有出杂质管道和出净酒管道,双用出口、出杂质管道和出净酒管道之间设有控制阀。
4.上述方案利用循环冷冻机构推动冷媒在制冷管路内循环流动,对黄酒进行冷冻处理,电机驱动电机轴带动搅拌叶片转动,使黄酒均匀快速的地冷冻,冷冻析出的杂质能及时沉淀到底部,通过排污管进行排出杂质。
5.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因罐体内部没有设置制冷管路以及装置,黄酒在进入罐体后,由于只有边缘与外壁接触,故而热传递的效率具体来说是制冷速率较慢,造成了冷源的浪费,同时因杂质管道设于罐体底部,杂质的排出是通过黄酒携带进行的,故而杂质在排出时会有伴随着一定量黄酒的浪费,且无法确保罐体中的杂质是否被完全排出。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意在提供一种制酒用冷冻罐,以解决黄酒受冷冻后析出杂质的处理问题。
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制酒用冷冻罐,包括罐体、电机、制冷源、第一计量泵和支撑脚,罐体包括由外而内依次设置的外壳、保温层、制冷管路一、内胆和支撑脚,支撑脚固定于外壳的底部,保温层固定于外壳的内部,内胆固定于保温层的内部,制冷管路一环绕固定于内胆的外壁上,电机固定于外壳的顶部,电机的转动端固定连接有转动于内胆上的转轴,转轴位于内胆内的部分固定有扇叶,内胆顶部固定有进酒管,内胆底部固定有流通管,流通管底部固定有横管,流通管与横管中部连通,横管的一端为排污口且另一端为出酒口,排污口和出酒口处分别设有控制阀一和控制阀二,制冷源的第一输出端与第一计量泵的输入端一接通固定,第一计量泵的输出端一与制冷管路一上端接通相连,制冷管路一的下端与制冷源的输入端接通固定,出酒口上方设有与内胆内
壁固定的隔挡板,隔挡板上开设有一个交换孔和若干小孔,隔挡板的两侧穿过内胆的内壁与制冷管路一相接触,内胆内壁上固定有温控器。
8.该技术方案的原理及效果:
9.1.通过由外到内的外壳、保温层、制冷管路一和内胆的设置,使内胆与外界隔离的同时,通过制冷管路一对内胆进行冷冻降温,使内胆中的黄酒得到冷却,从而让黄酒析出酒中的杂质,通过电机、转轴和扇叶对内胆中的黄酒进行搅拌,使内胆中的黄酒冷却更为均匀。
10.2.因隔挡板固定于内胆底部且隔挡板上开设有交换孔和小孔,通过交换孔和小孔,黄酒中析出的杂质能够沉积到内胆的底部,且因隔挡板的设置,底部的杂质不易漂浮至隔挡板上去,故而对酒中的杂质进行了位置限制,同时因隔挡板两侧穿过内胆与制冷管路一相接触,故而隔挡板也间接成为了内胆中的制冷板,使内胆中黄酒的冷却速率进一步得到提高。
11.3.流通管设于内胆底部,横管固定在流通管底部,通过控制阀一和控制阀二对排污口和出酒口的开合进行控制,从而实现对内胆中黄酒的排污以及出酒的控制,且因黄酒中析出的杂质被隔挡板阻隔在内胆的下方,故而在开启排污口时,杂质很容易就伴随着黄酒流出,从而排出杂质。
12.4.通过制冷源和制冷管路一以及第一计量泵的配合使用,使该装置的冷却系统形成循环,从而持续不断的对内胆进行冷却。
13.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内胆中的隔挡板为陶瓷材料。
14.该技术方案的原理及效果:陶瓷材料具有优异的绝缘、耐腐蚀、耐高温、硬度高、密度低等优点,且陶瓷材料组成的物品有细小的孔洞,故而设置在内胆底部时,能够对黄酒中析出的杂质进行吸附,使黄酒的品质得到提高。
15.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内胆顶部固定有冷冻板,冷冻板上开设有若干漏酒孔,冷冻板的两端穿过内胆的侧壁与制冷管路一相接触。
16.该技术方案的原理及效果:通过顶部固定的冷冻板与制冷管路一相接触,冷冻板成为内胆顶部的制冷板,通过进酒管进入到内胆中的黄酒先与冷冻板相接触,进行第一次的降温,再进入到内胆底部,通过第一次的降温,能够降低进入至内胆底部的黄酒的整体温度,从而加快内胆中的黄酒冷冻。
17.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保温层内固定有制冷管路二,制冷管路二与内胆底部抵接,制冷管路二的一端与制冷源的输入端接通固定,制冷管路二的另一端接通固定有第二计量泵,第二计量泵的输出端二与制冷源的第二输出端接通相连。
18.该技术方案的原理及效果:底部制冷管路二的设置使内胆底部也与制冷源间接接触,通过制冷源和制冷管路二以及第二计量泵形成制冷循环系统,可以加快内胆的冷却速率,同时,在内胆内黄酒较少时,可以仅启用制冷管路二所对应的制冷系统对内胆进行制冷,从而避免冷气的浪费,节约能源。
19.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制冷管路一以及制冷管路二靠近输入端一侧均固定有单向通气阀。
20.该技术方案的原理及效果:因制冷管路一以及制冷管路二共用一个输入端,单向通气阀能够确保制冷管路一以及制冷管路二中的冷气分别与制冷源构成循环,从而不会出
现相互干涉的情况。
21.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保温层中所选用的保温材料为聚氨酯。
22.该技术方案的原理及效果:聚氨酯为性能优良的合成材料,它具有导热系数小等优点,且长期有效温度范围区间在-60℃至150℃之间。
23.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制冷管路一呈空间螺旋状环绕固定在内胆外侧,且螺旋处的上下制冷管路一相互抵接。
24.该技术方案的原理及效果:因螺旋处的制冷管路一上下相互抵接且呈空间螺旋状,故而制冷管路一能够大面积的与内胆外侧接触,提高了制冷源的效率,同时制冷源流经制冷管路一的路径得到延长,提升了冷气的利用率。
25.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制冷管路二呈波浪线状固定于保温层内。
26.该技术方案的原理及效果:因制冷管路二与内胆外侧底部接触,且呈水平蛇形迂回布置在保温层内,增加了制冷管路二的长度以及与内胆接触的面积,是的冷气的利用率得到提升,同时与制冷管路二的充分接触让制冷效率得到提高。
附图说明
2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图;
28.图2为本实用新型隔挡板的俯视图;
29.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冷冻板的俯视图;
30.图4为图1中的a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31.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32.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1、外壳;2、保温层;3、制冷管路一;4、内胆;5、支撑脚;6、电机;7、转轴;8、扇叶;9、进酒管;10、制冷源;11、第一输出端;12、第一计量泵;13、输入端;14、流通管;15、排污口;16、出酒口;17、横管;18、制冷管路二;19、第二输出端;20、第二计量泵;21、温控器;22、隔挡板;23、交换孔;24、小孔;25、冷冻板;26、漏酒口;29、控制阀一;30、控制阀二。
33.实施例:
34.如附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布了一种制酒用冷冻罐,包括罐体、电机6、制冷源10、第一计量泵12和支撑脚5,罐体包括由外而内依次设置的外壳1、保温层2、制冷管路一3、内胆4和支撑脚5,支撑脚5固定于外壳1的底部,保温层2固定于外壳1的内部,保温层2中所选用的保温材料为聚氨酯,内胆4固定于保温层2的内部,外壳1、保温层2和内胆3的均为外形为圆柱形的壳体,保温层2的内侧制有容纳制冷管路一3的凹槽,制冷管路一3呈空间螺旋状环绕固定在内胆外侧,且螺旋处的上下制冷管路一3相互抵接,电机6通过螺栓固定于外壳1的顶部的中心处,电机6的转动端固定连接有转动于内胆上的转轴7,转轴7穿过外壳1、保温层2和内胆4处的位置均做了气密性处理,以保证内胆4的保温和防漏效果,转轴7位于内胆4的部分固定有扇叶8,通过电机 6、转轴7和扇叶8能够对内胆4中的黄酒进行搅拌,从而使黄酒冷却均匀,杂质也均匀的析出。
35.内胆4顶部固定有进酒管9,进酒管9外接有待冷冻的黄酒源,进酒管9的下方且位
于内胆4顶部固定有冷冻板25,冷冻板25上开设有若干漏酒孔26,冷冻板25的两端穿过内胆4内壁与制冷管路一3相接触。
36.内胆4底部为倒锥形,内胆4底部的中心处固定有流通管14,流通管14底部固定有横管17,流通管14与横管17中部连通,横管17的左端为排污口15,右端为出酒口16,排污口15和出酒口16处分别设有控制阀一29和控制阀二30,通过控制阀一29和控制阀二30能够对内胆4中的黄酒排出进行控制,首先待黄酒析出的杂质沉积到底部后,打开控制阀一29将杂质排出,再关闭控制阀一29 打开控制阀二30从而收纳纯净的黄酒。
37.制冷源10的第一输出端11与第一计量泵12的输入端一接通固定,第一计量泵12的输出端一与制冷管路一3的上端连通,制冷管路一3的下端与制冷源 10的输入端连通固定,通过第一计量泵12将制冷源10中的冷气带动至制冷管路一3中的同时,能够对冷气流量进行统计,制冷管路一3中的冷气在制冷一周后通过输入端13回到制冷源10进一步冷却,从而保证制冷管路一3中的冷气温度能够得到保持,从而保证内胆4中黄酒杂质的析出,且制冷管路一3下端靠近输入端13处固定有单向通气阀,使冷气只能从制冷源10经第一计量泵12到达制冷管路一3中然后通过输入端13流回到制冷源10中。
38.内胆4底部固定有隔挡板22,内胆中的隔挡板22为陶瓷材料,隔挡板22 上开设有一个交换孔23和若干小孔24,交换孔23位于隔挡板22的中心处且孔径大于小孔24,通过交换孔23和小孔24的设置能够使隔挡板22上下的黄酒无阻碍通过的同时,杂质通过交换孔12沉积到内胆4底部,且杂质受隔挡板22 的阻碍不易向上方运动,从而使杂质聚集在内胆4底部,隔挡板22的两侧穿过内胆4的内壁与制冷管路一3相接触,缝隙处填有密封材料,从而保证内胆4 的密封性,内胆4内壁上固定有温控器21。
39.保温层2内固定有呈波浪线状设置的制冷管路二18,制冷管路二18与内胆 4底部抵接,制冷管路二18的一端与制冷源10的输入端13接通固定,制冷管路二18的另一端接通固定有第二计量泵20,第二计量泵20的输出端二与制冷源 10的第二输出端19接通相连,制冷管路二18靠近输入端13一侧固定有单向通气阀,单向通气阀的设置,使制冷源10中冷气只能通过第二输出端19,经第二计量泵20流入到制冷管路二18中,最后通过单向通气阀流入输入端13回到制冷源10中。
40.通过单向通气阀能够保证制冷管路一以及制冷管路二中的冷气流向不会相互干扰。
41.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42.当工人使用该装置进行黄酒冷冻时,首先打开制冷源10以及第一计量泵12 和第二计量泵20,使保温层2以及内胆的温度下降,同时将黄酒通过进酒管9 加入至内胆4中,进入内胆4中的黄酒首先流至冷冻板25上进行第一次冷却后,从冷冻板25的漏酒口26流入至内胆4底部进行后续冷却,待黄酒加入完毕后,根据内胆4中黄酒量的多少,来选择是否关闭第一计量泵12,从而节约冷气,打开电机6是扇叶8进行旋转,从而使内胆4中的黄酒内外温度一致,从而保证黄酒中杂质的完全析出,待温控器21检测到黄酒的温度到达目标温度后,关闭电机6,制冷源10继续提供冷气,待冷冻工艺时间到达指定时间后,黄酒中的杂质得到析出,且受重力和扇叶8搅拌的影响沉积到隔挡板22的下方,此时通过流通管14、第一控制阀29和排污口15,首先将杂质进行排出,然后即可通过第二控制阀30和出酒口16对冷冻后的黄酒进行收集,从而完成黄酒的冷冻过程。
43.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技术方案或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