贮藏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92681阅读:19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贮藏库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可自由转动的门扇开闭自如地封闭贮藏室的前面开口的贮藏库。
以往的这种贮藏库如特公平5-40232号公报(F25D 23/02)中所示的,是用铰支在本体上的、可自由转动的从中向左右分开的两扇玻璃门开闭自如地封闭本体上形成的贮藏室的前面开口的。这样,在把贮藏库从工厂运出时,就会有由于运输中振动等原因使门扇下落而变得难看的问题。在过去,是采用如图6与图7中的办法来应付的。
即,在图6中把前面开口的贮藏室118设置到贮藏库111的绝热壁所构成的本体112内。在本体112前面开口的周边上安装着磁性垫121,而在本体112的两侧可转动地铰支着两扇左右开启的门117,117。各门扇117由用隔垫122间隔开的双重玻璃123及通过树脂门框124安装在双重门框123周围的不锈钢门框126构成,当门扇117为关闭状态时,不锈钢门框126与磁性垫121密接而将开口密封。在各门扇117、117的非铰支侧的不锈钢门框126上,分别安装着上下延伸的断面大体为L形的把手127,当两门扇117、117关闭时,两把手127、127如图8所示地背靠背地贴在一起。
另外,在本体112开口下边缘上,在门扇117、117的下方设置左右延伸的承露器128,借助于压紧件129使其安装在本体112的前面。此承露器128上方为开放的沟状,用于承接从门扇117、117流下的露水。位于承露器128的前面上缘与本体112之间的承露器罩131安装在承露器128上。
上述的贮藏库111在运输时,要如图6所示地在承露器128之内插入发泡苯乙烯制的块状隔垫100,由于隔垫100的上面与门扇117、117下面的不锈钢门框126相接从而阻止门扇117、117的下降。此外,还可以如图7中所示地将安装保持板101的后端与在本体112的开口部形成的隆起部112A接合,并使其穿过门扇117与磁性垫121之间,使其前部与门扇117下面的不锈钢门框126的底面相接来阻止门扇117、117下降。
进而,在门扇117、117上锁时,过去是如上述公报及图8中所示地把事先备好的两侧有弯曲部102A、102A的锁板102,从把手127、127的上端或下端把102的弯曲部102A、102A扣合在把手127、127的前端上,并向着规定位置上下滑动,之后,把锁头L插入锁板102的孔102B与图中未示出的把手127侧的孔中而进行锁定。
然而,不管是图6或图7中的哪种情况,其防止门扇117、117在运输中下落的功能均不能防止门扇117、117在运输中因振动而打开的现象。为此,在过去要使用粘接条等其它方法来固定门扇117、117使其不被打开。而且在图7的情况中,保持板101会因压入磁性垫121而产生变形、从而产生损害贮藏室118密封性的问题。
而且,在过去的上锁方法中,只把门扇117、117相互连结在一起而并不固定到本体112上,所以在上锁后把门扇117、117硬向前拉就能使门扇的非铰支侧离开本体112,就有从其上下端部伸入手指而发生商品等盗窃问题。另外,由于锁板102是沿把手127、127上下方向滑动而进行组装的,不仅使上锁操作烦琐、困难,还有会伤及把手127自身的问题。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而做出的,其目的是提供一种能有效地防止在运输时门扇下落与打开的贮藏库。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门扇上锁容易而且安全可靠的贮藏库。
权利要求1所述的本发明的贮藏库,具有前面开口的贮藏室与可转动地铰支在本体上并可把上述开口自由开闭的封闭门扇,还具有位于门扇下方设在本体上的承露器,设置在门扇非铰支侧上的上下延伸的把手,以及从把手开始安装到承露器上的、可拆卸地与之结合的、接合或靠近把手下面与承露器上面的支持件。
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本发明的贮藏库,具有前面开口的贮藏室与可转动地铰支在本体上的、能把上述开口自由开闭的封闭门扇,还具有位于门扇下方设在本体上的承露器,在门扇的非铰支侧上设置的上下延伸的把手,以及从把手开始安装到承露器上的并与之可拆卸地结合的支持体,在支持件上形成插锁用的孔,在把手或承露器上形成与支持件上孔相对的插锁用孔。
权利要求1所述的本发明的贮藏库中,在门扇的非铰支侧上设置的上下延伸的把手开始安装到下方的承露器上的支持件,它可拆卸地与它们结合并接合或靠在把手下面及承露器上面,门扇成为由支持件阻碍其下落的状态,因而就能防止或抑制门扇在运输中落下。又由于支持件与把手和本体侧的承露器接合,也能有效地阻止门扇打开。
而在权利要求2所述的本发明贮藏库中,从在门扇的非铰支侧设置的上下延伸的把手开始安装到其下方的承露器上,并与它们可拆卸地接合的支持件,上形成锁插入孔,在把手或承露器上形成与支持件上孔相对应的插锁用孔,于是借助于支持件与锁头就能给门扇上锁,特别是,由于支持件接合在承露器上,就能把门扇锁在本体上,能有效地防止强行开门进行盗窃的现象。由于不必像过去那样沿把手上下滑动地进行组装,可防止损伤把手,而且上锁操作容易。


图1是本发明的贮藏库的立体图,图2是本发明的贮藏库前面中央下部的放大立体图。
图3是安装着支持件的本发明贮藏库的前面中央下部的放大立体图。
图4是图3状态的贮藏库前面中央下部的纵剖侧视图。
图5是上锁状态的本发明贮藏库的前面中央下部的放大立体图。
图6是过去的贮藏库的前面中央下部的纵剖侧视图。
图7是另一种过去的贮藏库的前面中央下部的纵剖侧视图。
图8是上锁状态的过去的贮藏库的门把手部分的立体图。
下面,根据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图1是使用本发明的贮藏库1实施例的立体图,图2是贮藏库前面中央下部放大的立体图,图3是安装了支持板41的贮藏库1前面中央下部的放大立体图,图4是图3状态的贮藏库1前面中央下部的纵剖侧视图,图5是加锁状态的贮藏库1的前面中央下部放大立体图。
本发明的贮藏库1是陈列销售冷藏食品的陈列柜,其本体2由构成后壁的图中未示的绝热壁、左右的玻璃侧板4、4及图中未示的顶壁构成,并以它们所围成的空间作为贮藏室8。本体2的前面两侧上可转动地铰支着从中向左右开启的门扇7、7,用门扇7、7可自由开闭地封住贮藏室8的前面开口。从底部中央的冷风出口11把由图中未示的冷却器冷却过的冷气排到贮藏室8中,同时通过从两侧冷气吸入口12、12吸入的冷气进行循环,使贮藏室8内冷却到规定的冷藏温度。
本体2前面开口的周边上安装着如图4所示的磁性垫21。各门扇7、7是由用隔垫22隔开的双重玻璃23、及通过树脂框24安装在此双重玻璃23周围的不锈钢门框26构成,当门扇7闭合时,不锈钢框26密接在磁性垫21上而将贮藏室8的开口密闭。上下延伸的大体断面成L形的把手27分别安装在各门扇7、7的非铰支侧的不锈钢框26上,两门扇7、7关闭时,两把手27、27如图2所示地背靠背地靠在一起。另外,在朝右侧的把手27的下端部上穿设插锁用的锁孔25。
另一方面,位于门扇7、7下方的左右延伸的承露器28配置在本体2开口的下缘,并通过同样左右延伸的压紧件29而安装到本体2的前面上、承露器28呈上方开口的沟状,承纳因上述冷却作用而凝结在门扇7、7的双重玻璃23外面等处并从其下滴下的露水。承露器28前面上缘与本体2之间延伸的承露器罩31则包覆着承露器28并安装在承露器28上。
件36是例如不锈钢板制成的支持件,由穿有锁插入孔37的前壁38、从其下端水平向后的水平壁39、从水平壁39后端向下延伸的下壁41而形成的基板42,以及焊接在上述水平壁39上与前壁38有一定间隔的、与其后面相对的大体为L形的对置壁43构成,在对置壁43上的与上述孔37对应的位置上也穿有锁插入孔44。
在运输上述贮藏库1时,门扇7、7闭合,支持件36的下壁41插入承露器28内,通过沿图2中虚线箭头所示的方向横向少许移动而把前壁38移至两门扇7、7的把手27、27下端前侧,使朝右侧把手27下端部位于前壁28与对置壁43之间。在此状态下,支持件36被装配在从把手27到其下方的承露器28上,并与它们可拆卸地接合,把手27、27的下端贴近支持件36的水平壁39的上面,下壁38的下端接合在承露器38的上面,此下壁38直接位于承露器28的前壁之后,并使各孔37、25与44排在一直线上(图3、4的状态)。
借此,使门7、7成为被支持件36所阻止的状态,即使在运输中受到振动,门扇7、7也根本不会下落。这样,门扇7、7的下落就可以防止或受到抑制,并可望提高其外观水平。由于支持件36接合在把手27与本体2侧的承露器28上,可使门扇7、7不致在运输时开启。虽然在实施例中,为了使支持件36容易插入而把对置壁43的壁厚部分把手27沿水平壁39浮动,最好应使把手27的下面与水平壁39的上面相接。若使用这样的结构,就能可靠地阻止门扇7、7下降。
在设置了贮藏库1后,在关店等将门7、7上锁时,可把支持件36如图3、4地装配后,把锁L穿入各孔37、25、44中而锁好。这样,由于在门扇7、7通过支持件36与锁L而锁定的同时,支持件36是与承露器28前壁的后侧(实际是承露器罩31)相接合的,就成为把门扇7、7锁在本体2上的状态,能有效地防止发生强行开门进行盗窃的现象,又由于支持件36不必像过去的锁板(上述)那样沿把手27上下滑动地安装,从而能防止损伤把手27,且使上锁操作容易。
在实施例中,虽然是在支持件36的前壁38与对置壁43上穿孔37、44并在把手27上穿孔25,但并不局限于此,也可以在支持件36的下壁41与承露器28(压紧件29,承露器罩31也同样)上穿设插锁用的孔而将其上锁。
如以上所详细叙述的,借助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明,由于设置了支持件,它从在门扇的非铰支侧上设置的上下延伸的把手开始安装在它下面的承露器上,并与它们可拆卸地结合,并接合或靠近把手的下面与承露器的上面,从而成为由支持件阻碍门扇下落的状态,故能防止或抑制在运输中门扇下落现象。支持件接合在把手与本体侧的承露器上还能有效地防止门扇的开启。
此外,借助于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本发明,由于设置了支持件,它从设在门扇的非铰支侧上下延伸的把手开始并安装到其下方的承露器上,在此支持件上形成插入锁头用的孔,在把手或承露器上也形成与支持件上的孔相对应的插锁头用的孔,借助支持件与锁就能对门扇加锁、特别是由于支持件是结合在承露器上的,能把门扇锁在本体上,故能有效地防止强行打开进行盗窃现象。又由于无需像过去那样使支持件沿把手上下滑动地进行组装,故不会损伤把手,也使加锁作业容易进行。
权利要求
1.一种贮藏库,具有前面开口的贮藏室与可转动地铰支在本体上的可自由开闭地封闭上述开口的门扇,其特征在于它设有位于上述门扇下方设置在本体上的承露器,设置在上述门扇的非铰支侧的上下延伸的把手,以及从上述把手开始安装到承露器上的、在与它们可拆卸地接合的同时接合或靠近上述把手下面与承露器上面的支持件。
2.一种贮藏库,具有前面开口的贮藏室与可转动地铰支在本体上的、可自由开闭地封闭上述开口的门扇,其特征在于它设有位于上述门扇下方设置在本体上的承露器,设置在上述门扇的非铰支侧的上下延伸的把手,以及从上述把手开始安装到承露器上的、并与它们可拆卸地接合的支持件,在上述支持件上形成插入锁用的孔,在上述把手或承露器上形成与上述支持件上的孔对应的插入锁用的孔。
全文摘要
提供一种能有效地防止运输时门扇下降与开启的贮藏库。它设有前面开口的贮藏室8,可转动地铰支在本体2上的、可自由开闭地封住开口的门扇7。还设有位于门扇7的下方设置在本体2上的承露器28,设置在门扇7的非铰支侧的上下延伸的把手27,以及从把手27开始安装到承露器28上的、与它们可拆卸地结合的、并接合或靠近把手27的下面与承露器28上面的支持件36。
文档编号F25D23/00GK1125836SQ9511862
公开日1996年7月3日 申请日期1995年10月6日 优先权日1994年10月7日
发明者持田贤一, 石坂芳朗, 久保田利明 申请人: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