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联机系统的室外机模块及具有其的多联机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337067阅读:381来源:国知局
多联机系统的室外机模块及具有其的多联机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变温装置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多联机系统的室外机模块及具有其的多联机系统。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在多联机系统中,压缩机工作时,必定有一部分冷冻油会连续不断地从气缸中与制冷剂一起被压出并进入油分离器中,再由均油系统完成平均分油。多联机系统指的是有一个或多个室外机模块连接一个或多个室内机模块。室外机模块主要包括压缩机、油分离器、室外机换热器、四通阀以及必要的连接管道,室内机模块主要包括室内机换热器。室外机模块通过导液管道和导气管道与室内机模块连接。四通阀分别与油分离器、室外机换热器和室内机换热器连接,四通阀用于改变气态冷媒的流动方向以实现制冷和制热的转换。当多个室外机模块并联设置,多个室内机模块并联设置时,多个室外机模块间的油平衡依靠均油系统实现,当冷冻油不能连续地返回缺油的室外机模块时,一定会造成缺油的室外机模块中的压缩机的油面下降,直至冷冻油枯竭,出现压缩机缺油烧毁现象。所以保证冷冻油可靠、平均的分配到各室外机模块是多联机系统设计中最重要的课题之一。目前,普遍采用的做法是,对于多联系统而言,当多个室外机模块并联设置时,从各室外机的油分离器底端引出一条油平衡管,各油平衡管再互相连接,形成一个闭式油路,用于将系统内的冷冻油均匀分配到缺油的室外机内,各油平衡管上需设置均油阀、单向阀、过滤器以及毛细管。上述结构复杂,此外,各均油管属于外置方式,也就是说,设置在各室外机模块之间,而不是位于各室外机模块的内部,因工程安装和运行时,人员和自然等外部因素,对多联机系统的室外机模块造成损害,如外置的均油管容易受到人员的碰撞,而造成系统泄露等。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并具有均油效果的多联机系统的室外机模块及具有其的多联机系统。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多联机系统的室外机模块,包括:室外机换热器;液态冷媒流通支管,与室外机换热器相连接;压缩机;气态冷媒流通方向控制装置,与室外机换热器相连接;油分离器,油分离器的冷媒出口通过气态冷媒流通支管与气态冷媒流通方向控制装置相连接,压缩机的排出口与油分离器的冷媒进口连接;室外机模块还包括均油管,均油管的第一端与油分离器的冷冻油出口连接,均油管的第二端连接在气态冷媒流通支管上。
[0005]进一步地,油分离器的冷冻油出口位于该油分离器的下端。
[0006]进一步地,均油管上设置有均油阀。
[0007]进一步地,本发明的多联机系统的室外机模块还包括:只允许流体从油分离器向气态冷媒流通方向控制装置流动的第一单向阀,设置在均油管上。
[0008]进一步地,本发明的多联机系统的室外机模块还包括:只允许流体从油分离器向气态冷媒流通方向控制装置流动的第二单向阀,第二单向阀设置在气态冷媒流通支管上,第二单向阀位于油分离器与均油管的第二端之间。
[0009]进一步地,本发明的多联机系统的室外机模块还包括:气液分离器,与气态冷媒流通方向控制装置连接,气液分离器通过连接管与压缩机连接,气液分离器位于气态冷媒流通方向控制装置与压缩机之间;回油管,回油管的第一端与油分离器的冷冻油出口连接,回油管的第二端连接在连接管上;回油阀,设置在回油管上。
[0010]进一步地,本发明的多联机系统的室外机模块还包括:回油毛细管,设置在回油管上。
[0011]进一步地,本发明的多联机系统的室外机模块还包括:注油管,一端连接在油分离器上,注油管上设置有注油阀。
[0012]进一步地,压缩机和油分离器均为多个,多个压缩机与多个油分离器一一对应连接,均油管分别与多个油分离器连接,均油管上设置有均油器。
[0013]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多联机系统,包括:并联设置的多个室外机模块;并联设置的多个室内机模块,任一室内机模块通过液态冷媒流通管以及气态冷媒流通管与任一室外机模块连接,室外机模块为上述的多联机系统的室外机模块。
[0014]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室外机模块处于运行时,压缩机处于启动状态,在各油分离器中快速形成高压,液态冷媒的压强大于气态冷媒的压强,油分离器通过均油管与气态冷媒流通支管相连通,通过多联机系统的室外机模块自身所形成压强差,将油分离器内的冷冻油压入气态冷媒流通支管内,并随气态冷媒流通支管内的气态冷媒经气态冷媒流通方向控制装置流入室内机模块的室内机换热器中,由于缺油的室外机模块的压强比较小,通过室内机换热器与各室外机模块中压缩机的连接管路将冷冻油分配到相对缺油的压缩机中去(也就是说将冷冻油分配到相对缺油的室外机模块),从而起到均油效果。由上述分析可知,本发明的多联机系统的室外机模块利用自身的压强差实现均油,结构上相对现有技术比较简单。
【附图说明】
[0015]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16]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多联机系统的室外机模块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以及
[0017]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多联机系统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8]其中,上述图中的附图如下:
[0019]1、室外机模块;2、室内机模块;3、液态冷媒流通管;4、气态冷媒流通管;10、室外机换热器;11、液态冷媒流通支管;12、电子膨胀阀;13、过冷器;14、第三单向阀;15、第一过滤器;16、第二单向阀;17、压力传感器;18、气态冷媒流通方向控制装置;19、气态冷媒流通支管;21、压缩机;22、油分离器;23、均油管;24、均油阀;25、第一单向阀;26、注油管;27、注油阀;30、气液分离器;31、连接管;32、回油管;33、回油阀;34、回油毛细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0]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0021]如图1所不,本实施例的多联机系统的室外机模块包括室外机换热器10、液态冷媒流通支管11、压缩机21、气态冷媒流通方向控制装置18、油分离器22和均油管23。液态冷媒流通支管11与室外机换热器10相连接。液态冷媒流通支管11属于室外机换热器10与室内机换热器连接的液态冷媒流通管的一部分,室外机换热器10与室内机换热器直接的液态冷媒流通管只流通液化后的冷媒,在制冷时,室外机换热器10充当冷凝器,室内机换热器充当蒸发器;在制热时,室外机换热器10充当蒸发器,室内机换热器充当冷凝器。气态冷媒流通方向控制装置18与室外机换热器10相连接,室外机换热器10位于液态冷媒流通支管11和气态冷媒流通方向控制装置18之间,气态冷媒流通方向控制装置18优选为四通阀。此外,气态冷媒流通方向控制装置18与室内机换热器也连接,气态冷媒流通方向控制装置18用于改变气态冷媒的流动方向以实现制冷和制热的转换。油分离器22的冷媒出口通过通过气态冷媒流通支管19与气态冷媒流通方向控制装置18相连接,压缩机21的排出口与油分离器22的冷媒进口连接,均油管23的第一端与油分离器22的冷冻油出口连接,均油管23的第二端连接在气态冷媒流通支管19上。压缩机21和油分离器22的数量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均油管23的数量与油分离器22的数量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相等,油分离器22连接有至少一个压缩机21,多个压缩机21彼此并联设置,多个油分离器22彼此并联设置。
[0022]应用本实施例的多联机系统的室外机模块,室外机模块处于运行时,压缩机处于启动状态,在各油分离器22中快速形成高压,液态冷媒的压强大于气态冷媒的压强,油分离器22通过均油管23与气态冷媒流通支管19相连通,通过多联机系统的室外机模块自身所形成压强差,将油分离器22内的冷冻油压入气态冷媒流通支管19内,并随气态冷媒流通支管19内的气态冷媒经气态冷媒流通方向控制装置18流入室内机模块的室内机换热器中,由于缺油的室外机模块的压强比较小,通过室内机换热器与各室外机模块中压缩机21的连接管路将冷冻油分配到相对缺油的压缩机21中去(也就是说将冷冻油分配到相对缺油的室外机模块),从而起到均油效果。由上述分析可知,本实施例的多联机系统的室外机模块利用自身的压强差实现均油,结构上相对现有技术比较简单。此外,本实施例的多联机系统的室外机模块的均油管23属于内置的方式,能够有效避免均油管23容易受到人员的碰撞,而造成系统泄露等情况题。再次,由油分离器22分离出的冷冻油会根据其与气态冷媒的压力差来调整进入气态冷媒流通支管19中的油量,冷冻油不会全部进入气态冷媒流通支管19,也就是说,油分离器22分离出的冷冻油不会全部进入室外机换热器10,不会造成室外机换热器10负载过重,影响室外机换热器10的正常使用。
[0023]在本实施例中,油分离器22的冷冻油出口位于该油分离器22的下端。这样,能够更容易将油分离器22内冷冻油压入气态冷媒流通支管19内,并且油分离器22内冷冻油均有可能被压入气态冷媒流通支管19内,提高了冷冻油的利用率。
[0024]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均油管23上设置有均油阀24。均油阀24用来实现均油管23的通断。室外机模块接收均油命令后,均油阀24将处于开启状态,此时,由于均油阀24的开启,油分离器22与气态冷媒流通支管19构成通路,冷冻油能够顺利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