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装置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9583492阅读:来源:国知局
剖视图;
[0063] 图8a_图8b以及图9a_图9b是示出饮料容器被接纳在图6的容器保持器中的状 态的视图;
[0064] 图10是示出根据一实施例的图6的容器保持器被安装在搅动托盘上的状态的正 视立体图;
[0065] 图11是示出根据一实施例的图6的容器保持器被安装在搅动托盘上的状态的后 视立体图;
[0066] 图12到图14是示出根据一实施例的制冷装置的容器保持器被安装在搅动托盘上 的过程的视图;
[0067] 图15是根据一实施例的容器保持器的侧视图;
[0068] 图16是根据一实施例的容器保持器的平面图;
[0069] 图17是根据一实施例的搅动托盘的顶表面的立体图;
[0070] 图18是图17的搅动托盘的仰视立体图;
[0071] 图19是示出根据一实施例的搅动驱动装置安装在基部上的状态的视图;
[0072] 图20和图21是示出图19的搅动驱动装置的结构的立体分解图;
[0073] 图22是沿着图19的线XXII-XXII截取的纵向剖视图;
[0074] 图23是用于解释装配一对搅动圆盘的过程的剖视图;
[0075] 图24是沿着图19的线XXIV-XXIV截取的纵向剖视图;
[0076] 图25是示出根据一实施例的当搅动托盘执行搅动动作时引导突出部的移动轨迹 的视图;
[0077] 图26a是示出根据一实施例的搅动托盘的搅动轨迹的视图;
[0078] 图26b是示出具有搅动机构的制冷装置的另一示例的视图,在该搅动机构中,饮 料容器的搅动方向与冷空气的供应方向相同;
[0079] 图27是示出根据一实施例的设置在制冷装置中的分隔壁被折叠的状态的立体 图;
[0080] 图28是示出图27的分隔壁展开的状态的侧视立体图;
[0081] 图29是示出图27的分隔壁展开的状态的另一侧视立体图;
[0082] 图30到图34是示出将图27的分隔壁变为支撑件以接纳食物或其他物品的操纵 过程的视图;
[0083] 图35是沿图30的线XXXV-XXXV截取的剖视图;
[0084] 图36是根据一实施例的管道的吸入管道的后视立体图;
[0085] 图37是图36的吸入管道的正视立体图,其中护罩已经从该吸入管道移除;
[0086] 图38是沿图36的线XXXVIII-XXXVIII截取的纵向剖视图;
[0087] 图39是沿图36的线XXXIX-XXXIX截取的纵向剖视图;
[0088] 图40和图41是示出根据一实施例的安装的饮料容器与排出格栅之间的位置关系 的视图;
[0089] 图42是图40-图41的排出格栅的正视图;
[0090] 图43是示出根据一实施例的设置在图40-图41的排出格栅中的排出喷嘴的直径 与通过该排出喷嘴喷射的冷空气的流量之间的关系的图;
[0091] 图44是示出根据搅动动作构造的搅动性能的对比图;
[0092] 图45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冷却时间与搅动托盘的搅动周期和振幅之间的关系的 图;
[0093] 图46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制冷装置中的冷却时间与搅动周期之间的关系的图;
[0094] 图47是根据另一实施例的制冷装置的正视立体图;
[0095] 图48是图47的制冷装置的后视立体图;
[0096] 图49是沿图48的线XXXXIX-XXXIX截取的剖视图;
[0097] 图50是当在图48的状态中观察时,图47的制冷装置的平面图;以及
[0098] 图51是现有技术的制冷装置的搅动机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99] 以下,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实施例。在可能的地方,相似的附图标记已经被用于指 代相似的元件,并且重复的公开已经省略。
[0100] 图1和图2是示出根据一实施例的制冷装置安装在冰箱中的状态的视图。
[0101] 参照图1,根据一实施例的制冷装置100可安装在冰箱1的门4上。
[0102] 详细地,冰箱1可包括:机壳2,其中具有储存室;以及门4,可旋转地安装在机壳2 的前表面,以打开和关闭该储存室。门4可以是可旋转的门,或者安装到插入储存室的抽屉 式接纳装置的前表面上的门。储存室可包括冷冻室3。
[0103] 更详细地,当制冷装置100安装在门4的后表面上时,冷空气通道可被限定在门4 和机壳2的侧壁中的每一个。而且,机壳2的侧壁中限定的冷空气通道的入口端可与蒸发 室(未示出)连通。当门4关闭时,机壳2的侧壁中限定的冷空气通道的出口端可与门4 中限定的冷空气通道的入口端连通。门4中限定的冷空气通道的出口端可与制冷装置100 的吸入管道中限定的吸入孔连通,这将在以下描述。
[0104] 当门4是抽屉式门时,制冷装置100可构造成从冷冻室3中吸入空气,从而将空气 以高速向饮料容器喷射,用于快速冷冻或冷却。
[0105] 如图1中所示,制冷装置100可固定和安装在门4的后表面上。参照图2,可选地, 根据一实施例的制冷装置100可固定和安装在冷冻室3的内部的侧面。详细地,制冷装置 100可固定到冷冻室3的侧壁。在顶置式冰箱的情况下,制冷装置100可固定和安装在冷冻 室3的底部与侧壁彼此相遇的边缘上。在底部冷冻式冰箱的情况下,制冷装置100可固定 和安装在冷冻室3的顶部与侧壁彼此相遇的边缘处。
[0106] 制冷装置100的冷空气吸入孔可接触冷冻室3的后表面,以与限定在冷冻室3的 后表面中的蒸发室连通。因此,蒸发室中的低温冷空气可被直接喷射到饮料容器上,以在短 时间内快速冷却饮料容器。
[0107] 图3是图1-图2的制冷装置的正视立体图。图4是图1-图2的制冷装置的另一 正视立体图。
[0108] 参照图3到图5,制冷装置100可包括:托架10,被固定到储存室或门;基部20,可 分离地安装在托架10上;搅动驱动装置30,固定到基部20的内部,以提供搅动驱动力;搅 动托盘40,设置在基部20的顶表面上,以接纳来自搅动驱动装置30的驱动力,从而执行搅 动运动;容器保持器50,可分离地安装在搅动托盘40上;固定机构45,将容器保持器50固 定到搅动托盘40,或者从搅动托盘40释放容器保持器50 ;分隔壁60,设置在基部20的一 侧的边缘上或边缘处;以及鼓风机70,将冷空气供应到被接纳到容器保持器50中的饮料容 器上。鼓风机70可包括风扇80和管道90。
[0109] 基部20可与管道90 -体形成,并且被制造为相对于基部20的单独的部件。而且, 基部20可利用联接构件联接到托架10。在该实施例中,基部20可以与管道90 -体形成。 钩93可从管道90的一侧延伸和弯曲,并且钩槽111 (钩93可安置或钩在其上)可被限定 在托架11中。
[0110] 详细地,托架10可包括:底部11,基部20的底表面可设置在该底部上;以及侧部 12,其从底部11的边缘向上延伸。钩槽111可被限定在侧部12的上端内或上端处。而且, 多个联接孔112可被限定在侧部12的边缘内或边缘处,使得托架10可被固定到储存室的 壁或者门的后表面。当基部20被抬升时,钩93可与钩槽111分离,以将制冷装置100与托 架10分离。
[0111] 根据一实施例的制冷装置1〇〇可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冷空气以高速被喷射到饮 料容器的侧表面上。容器保持器50可暴露在冷冻室3的内部。因此,从蒸发室沿着管道90 被喷射到饮料容器的冷空气可与冷冻室3内的冷空气混合。
[0112] 搅动托盘40可被搅动驱动装置30沿着圆形搅动轨迹相对于竖直线旋转,以搅动 饮料容器中包含的饮料。当搅动托盘40沿着搅动轨迹旋转时,穿过搅动托盘40的侧表面 的线可保持在总是基本上彼此平行的状态。也就是说,当搅动托盘40执行搅动运动时,搅 动托盘40的前端和后端并不改变方向,以沿着圆形搅动轨迹旋转,而不是在搅动托盘40的 前端和后端分别总是面向前侧和后侧的状态下沿着搅动轨迹旋转。而且,搅动轨迹的中心, 也就是搅动托盘40的旋转中心,可被限定在搅动托盘40内部。
[0113] 之后,将参照附图详细地描述制冷装置100的部件。
[0114] 图6是图1-图2的制冷装置的容器保持器的正视立体图。图7是图6沿线 VII-VIII'截取的剖视图。
[0115] 参照图6和图7,根据实施例的容器保持器50可具有隧道形状,如图6中所示。详 细地,容器保持器50可包括:隧道形外壳,具有上下颠倒的U形并且沿前后方向延伸预定长 度;保持器53,保持外壳51的前端的每个第一下端和第二下端;以及夹持件54,安装在外 壳51的前端的顶表面上,该夹持件可形成为圆拱形。
[0116] 外壳51可包括前框架501、后框架502、以及将前框架501连接到后框架502的连 接框架503。每个前框架501和后框架502可具有上下颠倒的U形。前框架501的内部可 被充分打开,以接纳饮料容器。后框架502的内部可被多个支撑肋518关闭,以防止饮料容 器向后滑动。多个支撑肋518可彼此竖直地间隔开预定距离。
[0117] 更详细地,前框架501可包括:第一支撑件501a,其沿竖直方向延伸;第二支撑件 501b,其与第一支撑件501a间隔开预定距离,并且沿竖直方向延伸;以及上支撑件501c,将 第一支撑件501a的上端连接到第二支撑件501b的上端,并且具有拱形。支撑件501a、50lb 和501c可以是单体,并且上支撑件501c可以是预定曲率的圆形(圆弧),以围绕被接纳的 饮料容器的周向表面(或外周向表面)。
[0118] 与前框架501相似,后框架502可包括第一支撑件502a、第二支撑件502b、以及上 支撑件502c。多个支撑肋518的每一个支撑肋的两端可分别连接到第一支撑件502a和第 二支撑件502b。后框架502与多个支撑肋518可设置为一体。
[0119] 上支撑件501c和502c可均具有拱形。也就是说,上支撑件501c和502c可接纳 饮料容器,并且围绕被接纳的饮料容器的外周向表面。每一个上支撑件501c和502c的下 端可具有足以围绕至少被接纳的饮料的外周向表面的一半或更多的长度。也就是说,每个 上支撑件501c和502c的下端可设置在穿过被接纳的饮料容器的外周向表面的中心的水平 线之下。由于上述结构,被接纳的饮料容器的下部可由每个上支撑件501c和502c的下端 支撑,以防止饮料容器下落。另外,由于饮料容器的外周向表面的一半或更多可被上支撑件 501c和502c围绕,所以饮料容器在搅动期间震动而带来噪音的现象可被最小化。
[0120] 形成前框架501的第一支撑件501a与第二支撑件501b之间的距离可小于形成后 框架502的第一支撑件502a与第二支撑件502b之间的距离,以防止被接纳的饮料容器在 搅动期间下落。这将参照附图进行详细描述。
[0121] 连接框架503可将前框架501的上支撑件501c连接到后框架502的上支撑件 502c。前框架501、后框架502、以及连接框架503可设置为一体。
[0122] 可安置夹持件54的夹持件座槽511可被限定在前框架501的上支撑件501c的外 周向表面。夹持件54可包括具有预定弹力的板簧。当外壳51具有上下颠倒的U形时,第 一支撑件501a和第二支撑件501b的下端可不彼此连接。因此,当饮料容器被接纳时,第一 支撑件501a和第二支撑件501b的下端可借助饮料容器的重量散开。结果,饮料容器可下 落。为解决该问题,夹持件54可安装在上支撑件501c的外周向表面,而保持器53可安装 在上支撑件501c的下端,以使外壳51的下端的散开最小化。
[0123] 具有杆形的多个容器支撑件52可设置在外壳51的侧表面。多个容器支撑件52 可设置在外壳51的第一侧和第二侧。多个容器支撑件52可彼此竖直地间隔开预定距离。 多个容器支撑件52的两端可分别连接到前框架501和后框架502,以支撑被接纳的饮料容 器。多个容器支撑件52可与前框架501和后框架502组合形成为一体。
[0124] 多个容器支撑件52可线接触或面接触被接纳的饮料容器的外周向表面,以支撑 整个饮料容器。因此,可防止在搅动期间被接纳的饮料容器下落。
[0125] 虽然多个容器支撑件52可沿长度方向延伸以将前框架501连接到后框架502,然 而实施例不限于此。例如,多个容器支撑件52可被设置成仅从每个前框架501和后框架 502的内部突出的突出部的形状。也就是说,多个容器支撑件52可具有这样的结构,其中突 出部仅从前框架501和后框架502的每一个的内部突出对应于前框架501和后框架502的 每一个的向前和向后的宽度的长度。
[0126] 前框架501的下端和后框架502的下端可借助安装平台516 -体地连接到彼此。 由壳体51的侧表面,也就是前框架501和后框架502、连接框架503、以及安装平台516,限 定的空间可形成至少一个冷空气通过孔512,并且上述至少一个冷空气通过孔512可被多 个容器支撑件52划分成多个冷空气通过孔512。通过至少一个冷空气通过孔512从管道 90供应的冷空气可被喷射到饮料容器的表面。多个容器支撑件52可防止被接纳的饮料容 器下落,并且保持外壳51的形状。
[0127] 接纳部可被限定在外壳51内。接纳部可具有以预定曲率弯曲的形状,以围绕圆 筒形饮料容器的外周向表面。具体地,接纳部可包括:第一接纳部513,由上支撑件501c和 502c限定;第二接纳部514,被限定在第一接纳部513下方;以及第三接纳部515,被限定在 第二接纳部514下方。第一接纳部513、第二接纳部514、第三接纳部515可被竖直设置的 多个容器支撑件52分隔。
[0128] 接纳部的数量可由可接纳到外壳51中的饮料容器的数量决定。在该实施例中,容 器保持器50可被设计为最多接纳两个饮料容器。饮料容器的接纳方法将参照附图在以下 描述。为了接纳更多的饮料容器,每个前框架501和后框架502可增加长度,并且竖直设置 的容器保持器50的数量可增加。
[0129] 多个容器支撑件52可从每个前框架501和后框架502的内周向表面突出,以支撑 饮料容器的下部和上部。替代地,突出部可设置在每个前框架501和后框架502的内周向 表面上,并且可不设置多个容器支撑件52。
[0130] 保持器53可联接到安装平台516的前端,并且钩517可从安装平台516的后端突 出。如图7中所示,钩孔516a和钩槽516b可被限定在安装平台516的前端。钩孔516a可 被限定在从安装平台516的前端的底表面向上分开预定距离处。钩槽516b可从安装平台 516的前端的底表面向上凹进预定的深度。钩孔516a和钩槽516b可被分别限定在安装平 台516的第一侧和第二侧中或第一侧和第二侧处。
[0131] 第二接纳部514的前端的宽度可大于饮料容器的直径。而且,第二接纳部514可 具有沿向后方向逐渐减小的宽度。详细地,支撑被接纳在第二接纳部514中的饮料容器的 上部和下部的多个容器支撑件52的前端可逐渐散开并向前弯曲,以引导饮料容器的顺利 接纳。如上所述,引导饮料容器的接纳的一部分可被限定为接纳引导件。接纳引导件可被 设置在支撑被接纳到第三接纳部515的饮料容器的下部的多个容器支撑件52的前端。也 就是说,接纳引导件可被设置在所有接纳部的每个前端。
[0132] 保持器53可包括:保持器本体531,其延伸对应于外壳51的底部的宽度的长度; 以及悬挂部,弯曲以从保持器本体531的两端的每一个延伸。悬挂部可包括:第一悬挂部 532,弯曲以从保持器本体531的端部向上延伸;以及第二悬挂部534,其从沿保持器本体 531的中心方向与第一悬挂部532分开预定距离的位置向上延伸。而且,第一钩533和第二 钩535可分别设置在第一悬挂部532和第二悬挂部534的端部。第一钩533和第二钩535 可具有面向彼此突出的钩状。
[0133] 两个悬挂部可设置在保持器本体531的两端的各端上。替代地,可仅设置第一悬 挂部532。由于保持器53防止外壳51的下端散开,所以仅第一悬挂部532可沿着外壳51 的每个下端的外周向表面延伸,然后可钩在钩孔516a中。而且,保持器本体531的一部分 可配合到钩槽516b中。因此,在保持器53联接到外壳51的下部的状态下,钩槽516b可凹 进,使得保持器53的底部和外壳51的下端相互齐平。因此,钩槽516b可凹进对应于保持 器本体531的厚度的深度。
[0134] -个或多个支撑肋518可设置在外壳51的前端和后端的各侧表面,以额外防止外 壳51散开。
[0135] 图8a_图8b以及图9a_图9b是示出饮料容器被接纳在图6的容器保持器中的状 态的视图。参照图8A和图8B,一个饮料容器被接纳到容器保持器50中。当接纳一个饮料 容器时,该饮料容器可被接纳在第二接纳部514中。
[0136] 详细地,在饮料容器处于平躺(lay out)或侧躺(lay on its side)的状态下,饮 料容器可被接纳到外壳51中。饮料容器的顶表面和底表面可分别面向容器保持器50的前 表面和后表面。另外,将饮料容器的顶表面与底表面彼此连接的圆筒形周向表面可接触多 个容器支撑件52。饮料容器相对于穿过饮料容器中心的水平线L的上部和下部可由多个容 器支撑件552支撑。分别设置在外壳51的第一侧和第二侧上的多个容器支撑件552可分 别支撑饮料容器的第一侧和第二侧。
[0137] 详细地,为了稳定地支撑一个饮料容器,需要提供:第一容器支撑件52a,其支撑 饮料容器的上部的第一侧;第二容器支撑件52b,其支撑饮料容器的上部的第二侧;第三容 器支撑件52c,其支撑饮料容器的下部的第一侧;以及第四容器支撑件52d,其支撑饮料容 器的下部的第二侧。面向彼此的多个容器支撑件52可设置在相同的高度。如果第一容器 支撑件和第二容器支撑件中的一个比另一个低,则可发生饮料容器与较高的容器支撑件分 离,然后在饮料容器的搅动期间再次抵靠较高的容器支撑件的现象。因此,由于饮料容器的 振动,饮料容器可与容器支撑件碰撞,引起噪音。
[0138] 而且,由于面向彼此的多个容器支撑件52之间的距离可小于饮料容器的直径,所 以饮料容器可被稳定地支撑而不下落。
[0139] 在外壳51的第一侧与第二侧处面向彼此的一对容器支撑件52可被限定为一组。 多组容器支撑件可竖直地设置。形成一组容器支撑件的容器支撑件之间的距离可每组不 同。
[0140] 也就是说,第一容器支撑件52a与第二容器支撑件52b之间的距离可以与第三容 器支撑件52c与第四容器支撑件52d之间的距离不同。然而,这些容器支撑件之间的距离 可设定在小于饮料容器的直径的范围内。仅当面向彼此的容器支撑件之间的距离相同时, 竖直地邻近彼此的容器支撑件可设置在相同的线上。
[0141] 参照图9A和图9B,当接纳两个饮料容器时,饮料容器可分别被接纳在第一接纳部 513和第三接纳部515中。详细地,由于被接纳的饮料容器每一个具有圆筒形,如果饮料容 器被接纳在邻近彼此的两个接纳部中,则两个饮料容器的周向表面可彼此妨碍,阻止饮料 容器被接纳。
[0142] 更详细地,被接纳到第一接纳部513中的饮料容器的下部可被第一容器支撑件 52a和第二容器支撑件52b支撑,并且饮料容器的上部可被上部支撑件501c支撑而被围绕。 被接纳到第三接纳部515中的饮料容器的上部可被第三容器支撑件52c和第四容器支撑件 52d支撑,并且饮料容器的下部可被第五容器支撑件52e和第六容器支撑件52f支撑,以防 止饮料容器震动。
[0143] 而且,如附图中所示
当前第2页1 2 3 4 5 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