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行流换热器及具有其的空调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978405阅读:390来源:国知局
平行流换热器及具有其的空调器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平行流换热器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背景技术】
[0002]平行流冷凝器中扁管管径细小,内部空间小,液态冷媒较多时容易造成堵塞现象,且分体式空调器中连接管及蒸发器中的冷媒,在液态冷媒较多的环境中运行及冷媒回收时导致压缩机压缩比瞬时增大,制冷系统功率、压力短时间快速升高,给压缩机造成堵转现象而引发停机,严重的可造成压缩机损坏,压缩机寿命缩短。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平行流换热器,该平行流换热器的冷媒存储能力提高,避免了冷媒堵塞等问题。
[0004]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上述平行流换热器的空调器。
[000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平行流换热器,包括:第一集流管和第二集流管,所述第一集流管与所述第二集流管之间设置有多个换热管,所述第一集流管和所述第二集流管中的每一个的内部均隔离成多个冷媒腔;冷媒存储器,所述冷媒存储器包括气态冷媒进管和液态冷媒进管以及冷媒出管,所述气态冷媒进管和所述液态冷媒进管与其中至少一个冷媒腔相连且所述冷媒出管与另一个冷媒腔相连。
[000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平行流换热器,通过设置冷媒存储器,增加了平行流换热器的冷媒存储量及流通能力,从而使设置了平行流换热器的冷媒循环系统可根据需要调节循环系统中的冷媒量及气液态冷媒比例,而且冷媒循环系统方案简单、易于实现,可减少冷媒添加量,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及冷媒循环系统的安全可靠性。
[000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平行流换热器的总冷媒进口和总冷媒出口设置在第一集流管上,所述冷媒存储器与所述第二集流管内的冷媒腔相连。从而方便了系统内部构件排布,使平行流换热器内连接管路简单、清晰。
[0008]具体地,所述第二集流管内限定有上部腔室和下部腔室,所述气态冷媒进管和所述液态冷媒进管与所述上部腔室相连,所述冷媒出管与所述下部腔室相连。由此,冷媒可受重力、压力等作用力的驱动而流入、流出冷媒存储器,降低了平行流换热器的功率消耗。
[0009]更具体地,所述气态冷媒进管与所述上部腔室的顶部相连,所述液态冷媒进管与所述上部腔室的底部相连。由此,可自动将冷媒按形态分流后流入冷媒存储器中,避免了另设置分离气液冷媒的装置,简化了平行流换热器的结构。
[0010]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集流管内的冷媒腔的数量为N,所述第一集流管内的冷媒腔的数量为N+1,其中N为大于零的自然数。由此,系统具有偶数个流程以简化系统管路。
[0011]可选地,所述换热管为扁管。由此,换热管的换热效果较高。
[0012]在一些具体示例中,所述冷媒存储器还包括:存储罐,其中所述气态冷媒进管和所述液态冷媒进管与所述存储罐的顶部相连。这里设置存储罐,可增大冷媒存储器的冷媒存储量,以进一步提高对冷媒循环系统的调节能力。
[0013]具体地,所述冷媒出管与所述存储罐的底部相连。
[00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平行流换热器为平行流冷凝器。
[001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器,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的平行流换热器。
[0016]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通过设置带有冷媒存储器的平行流换热器,增加了平行流换热器的冷媒存储量及流通能力,当环境变化时可调节循环系统的冷媒量,避免了压缩机堵转造成的功率、压力升高等异常问题,从而提高了空调系统安全可靠性。而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的冷媒循环系统方案简单、易于实现,同时减少了冷媒添加量,提尚了生广效率。
[0017]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18]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0019]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0]附图标记:
[0021]空调器1000、
[0022]平行流换热器100、总冷媒进口 A、总冷媒出口 B、冷媒腔V、
[0023]本体1、换热管11、
[0024]第一集流管2、上部冷媒腔vl、中部冷媒腔v2、下部冷媒腔v3、
[0025]第二集流管3、上部腔室p1、下部腔室p2、气态冷媒口 a、液态冷媒口 b、冷媒流通口
C、
[0026]隔片4、
[0027]冷媒存储器5、气态冷媒进管51、液态冷媒进管52、冷媒出管53、存储罐54、
[0028]压缩机200、排气口 d、节流装置300、蒸发器400。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0030]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0031]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0032]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0033]下面参考图1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平行流换热器100。
[0034]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平行流换热器100,如图1所示,包括:第一集流管2、第二集流管3和冷媒存储器5,第一集流管2与第二集流管3之间设置有多个换热管11,第一集流管2和第二集流管3中的每一个的内部均隔离成多个冷媒腔V。即多个换热管11通过第一集流管2和第二集流管3连通,也可以说冷媒通过多个换热管11流入至第一集流管2和第二集流管3的冷媒腔V内。其中需要说明的是,多个换热管11构成平行流换热器100的本体1,即平行流换热器100的冷媒通过流经换热管11与外界空气进行换热,从而达到换热功能。可选地,换热管11为扁管,由此,换热管11的换热效果较高。在一个具体示例中,平行流换热器100主要由多孔扁管和翅片(图未示出)构成,翅片卡套在多孔扁管上。
[0035]具体地,如图1所示,第一集流管2和第二集流管3内设置有用于阻隔冷媒的隔片4以形成多个冷媒腔V,第一集流管2和第二集流管3的相邻两个冷媒腔V内的冷媒无法穿过之间的隔片4流通,以将平行流换热器100分隔成多个流程。也就是说,第一集流管2及第二集流管3为分段式结构,平行流换热器100可称之为分体式平行流换热器,其中多个换热管11内的冷媒流动方向不一致。
[0036]参照图1,冷媒存储器5包括气态冷媒进管51和液态冷媒进管52以及冷媒出管53,气态冷媒进管51和液态冷媒进管52与其中至少一个冷媒腔V相连,且冷媒出管53与另一个冷媒腔V相连。也就是说,冷媒存储器5将流经第一集流管2或第二集流管3的冷媒通过气态冷媒进管51和液态冷媒进管52收集、存储,其中,平行流换热器100用于制冷/制热冷媒系统中,当冷媒流入冷媒存储器5后将不再进入冷媒系统中循环,待需要这部分冷媒后冷媒再通过冷媒出管53流出以进行循环流动。
[0037]也就是说,通过在平行流换热器100的第一集流管2和/或第二集流管3上设置冷媒存储器5,在冷媒进行制冷或制热循环过程中,当循环系统冷媒含量过多时,多余的冷媒会通过气态冷媒进管51和液态冷媒进管52流入冷媒存储器5中存储起来,即多余的冷媒暂时出离且不参加循环流动,而当循环系统冷媒含量不足时,冷媒存储器5内的冷媒会通过冷媒出管53流回冷媒循环系统中进行循环。
[0038]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受环境温度变化的影响,冷媒循环系统中冷媒会发生一定的热胀冷缩现象。当环境变化使得冷媒循环系统内冷媒量超过负荷量时,冷媒存储器5吸收多余冷媒,避免了平行流换热器5内液态冷媒较多导致的堵塞现象,也避免了冷媒循环系统中其他部件如压缩机等负荷增加发生异常、损坏、寿命缩短等问题,提高了生产效率及冷媒循环系统的安全可靠性。当环境变化使冷媒循环系统需要更多冷媒时,冷媒存储器5中的冷媒释放出来进入系统循环,从而提高了冷媒循环系统的安全可靠性。
[0039]另外,冷媒存储器5包括气态冷媒进管51和液态冷媒进管52,冷媒腔V中气态冷媒通过气态冷媒进管51流入冷媒存储器5内,冷媒腔V中液态冷媒通过液态冷媒进管52流入冷媒存储器5内,从而该冷媒存储器5可根据环境温度变化自动调节气态冷媒与液态冷媒的比例,从而起到稳定冷媒循环系统的作用。
[0040]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平行流换热器100,通过设置冷媒存储器5,增加了平行流换热器100的冷媒存储量及流通能力,从而使设置了平行流换热器100的冷媒循环系统可根据需要调节循环系统中的冷媒量及气液态冷媒比例,而且冷媒循环系统方案简单、易于实现,可减少冷媒添加量,进而提高了生产效率及冷媒循环系统的安全可靠性。
[0041]具体地,平行流换热器100具有多种设置方式,例如,平行流换热器100的总冷媒进口 A和总冷媒出口 B可同时设置在第一集流管2上,或者总冷媒进口 A和总冷媒出口 B可同时设置在第二集流管3上,或者,总冷媒进口 A和总冷媒出口 B中一个设置在第一集流管2上,且另一个设置在第二集流管3上,这里不作具体限定。
[0042]需要说明的是,根据实际需要,当通过隔片4将平行流换热器1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