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照明的浮床式污水净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849903阅读:24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带照明的浮床式污水净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污水净化装置,特别是一种带照明的浮床式污水净化装置,属于环保类污水净化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许多湖泊、水库、河道等天然水体大多出现了富营养化、黑臭等现象。在一些天然水体中,水体基本呈静止状态,或水体流速较小。各层水体因受水深和其它原因的影响,水质情况有所不同;表层水与外界大气接触,DO值较高,但随着水深的增加,DO值逐渐降低,到底层DO值基本降到零。底层水处于严重缺氧状态,底泥处于厌氧条件下,有机污染大量积累,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现象日益严重,“藻华”现象频繁发生,使水体生态遭到严重破坏,由于受到天然水体区域广、面积大、地形复杂等因素的限制,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水质治理工作的开展。另外,由于许多天然水体的附近缺乏电力设施,传统的水处理运行成本高也是困扰水体治理的一个重要因素。经专利文献检索发现94108064.1,名称为浮床式过滤器,该技术自述为该装置适用于截留液体中所含的固体颗粒,它是由壳体、进口、出口、多孔板、滤料组成,其中壳体是上大、下小、中部渐进的变径筒体结构,进口在壳体下部,出口在壳体上部,多孔板置于壳体上部空腔内,滤料装在多孔板下面;这种浮床式过滤器虽然能实现深层过滤,运行流速高、阻力小,有截污能力的特点,但该技术只是克服了已有过滤器运行流速低、阻力大,截污能力十分低的缺点,还不能结合直接向水体充氧曝气,也不能结合生物载体的滤料及水下照明灯对污水进行进一步的处理,其对污水的治理能力和作用十分有限,无法用于我国许多湖泊、水库、河道等天然水体大多出现了富营养化、黑臭等的污水治理。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带照明的浮床式污水净化装置,把风能发电机曝气装置、照明装置与生物净化及生态调控进行有机结合后,利用风力发电机使风能转化为电能,再带动曝气装置进行充氧曝气,提高水体各水层的溶解氧含量。同时,由风力发电机产生的电力资源可供本装置下部的水下照明灯使用,它可为水生植物生长提供足够的光照条件,促进水底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由于在富营养化的水体中藻类漂浮在水体表层,使水体底层光照不足,因而水生植物难以生长,而许多水生植物具有抑制藻类生长的功能,当水生植物由于充足的光照条件使其光合作用得到实现时,会大大得促进水生植物的生长,从而可有效抑制水体中藻类的生长,使天然水体由“藻类浊水型”向“草类清水型”转变。本实用新型主要包括风力发电机、高去除氮磷品种的水陆两栖植物、滤材、空心浮筒、蓄电池、钢架A、气泵、电线A、电线B、曝气头、气管、水下照明灯、钢架B和连接杆,风力发电机安装于钢架A的顶部,在钢架A的中部设置蓄电池,在钢架A的下部安装气泵,蓄电池与电线A的一端相连,电线A的另一端与气泵相连,并为它提供电力,气泵与气管的一端相连,气管的另一端与曝气头相连,电线B的一端与蓄电池相连,电线B的另一端与水下照明灯相接,电线B被固定于气管上,钢架A设置在钢架B上,钢架B呈四方体结构,在钢架B的左右两侧上部各有一个空心浮筒,它可使装置漂浮在水面上,在钢架B水下部分,滤材上种植高去除氮磷品种的水陆两栖植物,在钢架B的底部左右两侧分别与两根可拆卸式连接杆相连,可拆卸式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水生植物根系附着物相连,在水生植物根系附着物上种植有底栖水生植物,气管固定在可拆卸式连接杆的中部。首先风速达1米/秒时,风力发电机产生电能,电能通过蓄电池带动气泵开始工作,气泵将空气通过气管从曝气装置释放出直径小于0.1mm-0.5mm的微小气泡,在气泡上浮的过程中,使水体溶解氧浓度提高,抑藻生物滤材则对水体中的藻类有杀灭与抑制其生长的作用,可有效提高水体透明度,其上的水陆两栖植物则通过其发达的根系,吸收水体中的营养盐,以减少水体中营养物质的浓度,当风速达2米/秒时,风力发电机能够为水下照明灯提供足够的能源,可大大改善底层水体的光照条件,为水生植物的生长提供足够的光照时间,这将更有利于底栖水生植物的生长,使其成为水体中的优势种群,从而达到生态调控的目的。本装置适用于“藻华”现象高发区并可覆盖较大的水域。
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及安装简便、使用寿命长、成本低、净化效率高、功效明显、可移动性强等特点。


图1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主要包括风力发电机(1)、高去除氮磷品种的水陆两栖植物(2)、滤材(3)、空心浮筒(4)、蓄电池(5)、钢架A(6)、气泵(7)、电线A(8)、电线B(9)、曝气头(10)、气管(11)、水下照明灯(12)、钢架B(13)和连接杆(14),风力发电机(1)安装于钢架A(6)的顶部,在钢架A(6)的中部设置蓄电池(5),在钢架A(6)的下部设置气泵(7),蓄电池与电线A(8)的一端相连,电线A(8)的另一端与气泵(7)相连,气泵(7)与气管(11)的一端相连,气管(11)的另一端与曝气头(10)相连,电线B(9)的一端与蓄电池(5)相连,电线B(9)的另一端与水下照明灯(12)相接,电线B(9)被固定于气管(11)上,钢架A(6)安装在钢架B(13)上,钢架B(13)呈四方体结构,在钢架B的左右两侧上部各有一个空心浮筒(4),在钢架B(13)水下部分的滤材(3)上种植高去除氮磷品种的水陆两栖植物(2),在钢架B(13)的底部左右两侧分别与连接杆(14)相连,连接杆(14)的另一端与水生植物根系附着物相连,在水生植物根系附着物上种植有底栖水生植物,气管(11)固定在连接杆(14)的中部。
权利要求1.一种带照明的浮床式污水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风力发电机(1)、高去除氮磷品种的水陆两栖植物(2)、滤材(3)、空心浮筒(4)、蓄电池(5)、钢架A(6)、气泵(7)、电线A(8)、电线B(9)、曝气头(10)、气管(11)、水下照明灯(12)、钢架B(13),风力发电机(1)安装于钢架A(6)的顶部,在钢架A(6)的中部设置蓄电池(5),在钢架A(6)的下部设置气泵(7),蓄电池与电线A(8)的一端相连,电线A(8)的另一端与气泵(7)相连,气泵(7)与气管(11)的一端相连,气管(11)的另一端与曝气头(10)相连,电线B(9)的一端与蓄电池(5)相连,电线B(9)的另一端与水下照明灯(12)相接,电线B(9)被固定于气管(11)上,钢架A(6)安装在钢架B(13)上,在钢架B的左右两侧上部各有一个空心浮筒(4),在钢架B(13)水下部分的滤材(3)上种植高去除氮磷品种的水陆两栖植物(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这种带照明的浮床式污水净化装置,其特征是在钢架B(13)的底部左右两侧分别与连接杆(14)相连,连接杆(14)的另一端与水生植物根系附着物相连,在水生植物根系附着物上种植有底栖水生植物,气管(11)固定在连接杆(14)的中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这种带照明的浮床式污水净化装置,其特征是钢架B(13)呈四方体结构。
专利摘要带照明的浮床式污水净化装置主要包括:风力发电机、水陆两栖植物、滤材、空心浮筒、蓄电池、钢架A、气泵、电线A、电线B、曝气头、气管、水下照明灯、钢架B,电机安装于钢架A的顶部,在钢架A的中部设置蓄电池,在钢架A的下部设置气泵,蓄电池与电线A的一端相连,电线A的另一端与气泵相连,气泵与气管的一端相连,另一端与曝气头相连,电线B的一端与蓄电池相连,另一端与水下照明灯相接,电线B被固定于气管上,钢架A安装在钢架B上,在钢架B的左右两侧上部各有一个空心浮筒,在钢架B水下部分的滤材上种植水陆两栖植物。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及安装简便、使用寿命长、成本低、净化效率高、功效明显、可移动性强等特点。
文档编号C02F9/14GK2515198SQ0127429
公开日2002年10月9日 申请日期2001年12月18日 优先权日2001年12月18日
发明者章永泰 申请人:章永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