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金属废水集中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172阅读:19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重金属废水集中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重金属废水集中处理系统,包括,集水槽;反应罐,其包括罐身、位于罐身顶部的上盖、以及衔接于罐身底部且呈上大下小的锥状的沉淀物收集部,沉淀物收集部的顶部内侧设置有溢流槽,溢流槽的外部设置连通有一出水口;喷淋管,置于反应罐内侧顶部,该喷淋管上设置有多个喷淋头;安装架,置于反应罐的罐身内侧并位于多个喷淋头的正下方,安装架上设置有多个水平设置且用于吸附重金属的滤板,铝板上均匀分布有过水孔,多个滤板沿高度方向排列;泵,其输入端连通集水槽、输出端连通喷淋管。本实用新型减小了重金属废水集中处理系统的占用空间,并简化了重金属废水集中处理系统的结构。
【专利说明】重金属废水集中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重金属废水集中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0002]在电镀等生产过程中,通常会产生含有Cr6+、Cu2+、Ni2+、Zn2+、Fe2+等有害物质的废水,这些废水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因此,在排放时需要对含有重金属的废水进行处理,以去除上述的有害重金属离子。
[0003]目前的重金属废水处理装置大多是集水槽、反应槽、沉淀槽等容水槽,这些槽有序的连接形成一个重金属污水处理系统,由于多个容水槽相互独立设置,导致污水处理系统占用的空间较大,并且结构较为复杂。
实用新型内容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于提供一种占用空间小、结构简单的重金属废水集中处理系统。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重金属废水集中处理系统,包括,
[0007]集水槽;
[0008]反应罐,其包括罐身、位于罐身顶部的上盖、以及衔接于罐身底部且呈上大下小的锥状的沉淀物收集部,沉淀物收集部的顶部内侧设置有溢流槽,溢流槽的外部设置连通有一出水口 ;
[0009]喷淋管,置于反应罐内侧顶部,该喷淋管上设置有多个喷淋头;
[0010]安装架,置于反应罐的罐身内侧并位于多个喷淋头的正下方,安装架上设置有多个水平设置且用于吸附重金属的滤板,铝板上均匀分布有过水孔,多个滤板沿高度方向排列;
[0011]泵,其输入端连通集水槽、输出端连通喷淋管。
[0012]沉淀物收集部的底部设置有一出渣口,该出渣口上安装有一活动门。
[0013]上盖的上表面固定有一振动器,该振动器的振动端通过一连杆与安装架连接。
[00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5]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采用喷淋的方式将废水喷淋至滤板上,使废水中的重金属与滤板有效的接触,增大了重金属吸附率;并且,本实用新型的吸附、二次沉淀均是在反应罐内部进行,从而减小了重金属废水集中处理系统的占用空间,并简化了重金属废水集中处理系统的结构。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7]其中:10、集水槽;20、泵;30、反应罐;31、罐身;32、沉淀物收集部;33、上盖;34、出渣口 ;35、溢流槽;36、出水口 ;40、喷淋管;41、喷淋头;50、安装架;60、滤板;70、振动器;71、连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0019]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重金属废水集中处理系统,其包括集水槽10、反应罐30、泵20、喷淋管40、安装架50,其中,集水槽10用于暂存重金属废水,反应罐30包括筒状的罐身31、位于罐身31顶部的上盖33以及衔接于罐身31底部的沉淀物收集部32,该沉淀物收集部32呈上大下小的锥状,沉淀物收集部32的顶部内侧设置有一圈环形的溢流槽35,溢流槽35的外侧设置有一与溢流槽35连通的出水口 36 ;喷淋管40置于反应罐30内侧顶部,该喷淋管40上设置有多个喷淋头41 ;安装架50置于反应罐30的罐身31内侧,并且该安装架50位于多个喷淋头41的正下方,安装架50上设置有多个用于吸附重金属的滤板60,滤板60水平设置,其上均匀分布有过水孔,该多个滤板60沿高度方向排列;泵20的输入端连通集水槽10、输出端连通喷淋管40,用于将集水槽10顶部的重金属废水泵入到喷淋管40中。
[0020]上述的重金属废水集中处理系统在使用时,生产线排放的废水被送入到集水槽10中,在集水槽10中,废水进行初步的沉淀,使较大的固态颗粒沉淀于集水槽10的底部,泵20将集水槽10上部的废水泵入到喷淋管40中,并由喷淋头41向下喷洒,废水在罐身31内部形成雾状并滴落在滤板60上,滤板60吸附废水中的重金属,废水在滤板60上的过水孔向下滴落,经由多个滤板60吸附,废水中的重金属被有效去除并被收集于沉淀物收集部32中,去除了重金属的废水在沉淀物收集部32中进行第二次沉淀,沉淀物沉积在沉淀物收集部32中,经过第二次沉淀的废水经由溢流槽35溢出,并由出水口 36排出。
[0021]本实用新型的滤板60采用现有的重金属吸附用滤板60,其是金属板上通过烧结等工艺固化一层赤泥吸附剂,形成一层赤泥吸附层。
[0022]本实用新型中,由于采用喷淋的方式将废水喷淋至滤板60上,使废水中的重金属与滤板60有效的接触,增大了重金属吸附率;并且,本实用新型的吸附、二次沉淀均是在反应罐30内部进行,从而减小了重金属废水集中处理系统的占用空间,并简化了重金属废水集中处理系统的结构。
[0023]沉淀物收集部32的底部设置有一出渣口 34,该出渣口 34上安装有一活动门,打开活动门,可将沉淀物收集部32中沉淀的污泥排出。
[0024]上盖33的上表面固定有一振动器70,该振动器70的振动端通过一连杆71与安装架50连接,在使用了较长时间后,可利用振动器70带动安装架50上的滤板60上下振动,然后通过清水冲洗滤板60,使滤板60上的附着物被清洗掉,确保滤板60具有较高的吸附能力。
[0025]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描述的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形变,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形变都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重金属废水集中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集水槽; 反应罐,其包括罐身、位于罐身顶部的上盖、以及衔接于罐身底部且呈上大下小的锥状的沉淀物收集部,沉淀物收集部的顶部内侧设置有溢流槽,溢流槽的外部设置连通有一出水口 ; 喷淋管,置于反应罐内侧顶部,该喷淋管上设置有多个喷淋头; 安装架,置于反应罐的罐身内侧并位于多个喷淋头的正下方,安装架上设置有多个水平设置且用于吸附重金属的滤板,铝板上均匀分布有过水孔,多个滤板沿高度方向排列;泵,其输入端连通集水槽、输出端连通喷淋管。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金属废水集中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沉淀物收集部的底部设置有一出渣口,该出渣口上安装有一活动门。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金属废水集中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上盖的上表面固定有一振动器,该振动器的振动端通过一连杆与安装架连接。
【文档编号】C02F1-52GK204265475SQ201420725895
【发明者】蔡卫宜, 谭兆基, 黄家力, 姚卫全 [申请人]清远市中宇环保实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