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力净化污水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830762阅读:16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重力净化污水法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专利申请是一项方法发明,是根据本人最新(1999年10月——2002年7月)创立的《宇宙力学大统一理论》,创造出的一种净化污水的方法,即“重力净化污水法”。这种净化污水的方法,可以去除掉对动植物和人体有毒害的重金属离子(如汞、铅、砷等)和酸根离子。因为本发明的理论基础是《宇宙力学大统一理论》,所以,我们先阐述一下这一理论。
一、宇宙力学大统一理论1、光的本质我们知道,宇宙空间存在着许多许多恒星,这些恒星都是发热放光的星球。我们还知道,光是宇宙空间运动速度最快的,其运动速度是30万公里/秒,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每时每刻都在和光打交道,那么,光究竟是什么呢?光的本质光并不是什么神秘的东西,光是物质的一种运动速度,是物体或物质的运动速度逐步增大时,由量变到发生质的突变所具有的表现形式。
这个结论是容易讲明白的,比如,水管里的流动着的水,当水流速度是3米/秒时,从水管里流出来的是水。当水流速度达到3万米/秒时,那么,从水管里流出来的不是水了,而是喷出来的水蒸气。如果水流速度达到30万公里/秒,那么,从水管里喷出来的不再是水蒸气了,而是射出来的一束耀眼的光芒。
如果这个结论是正确的话,那么,人类将无法研制出光子飞船,因为任何物质,包括任何物体在内,一旦达到了30万公里/秒这一速度,都会化为光。——这是我们人类向宇宙进军的一个不可逾越的障碍。
如果这个结论是正确的话,那么,爱因斯坦的时间旅行神话,只能是数学上的证明题而已。
爱因斯坦说,地球上的两兄弟,哥哥乘坐光子火箭在宇宙空间飞行了数年之后,又返回地球,这时他发现,弟弟已变成了白发苍苍的老人。爱因斯坦的这种想象是不现实的,因为哥哥在乘坐光子火箭时,已变成了光,永远返不回地球了。
光是物体运动速度的极限值,任何物体,如果它的运动速度达到30万公里/秒这样的速度,都会化为光。也就是说,都会被强大的压力压碎成很小很小的物质。
光是能量的一种极高的体现和象征。
传统教科书的“波粒二重性”理论恰恰证明了“光的本质”这一理论的正确性,即光既是一种运动速度,同时又是一种很小很小的物质微粒。就是说,光是一种物质,是运动速度为30万公里/秒的一种很小很小的物质微粒。
2、物质不灭定律光在宇宙空间并不是无限远的传播的,其传播的距离是有一定限度的,从恒星发射出来的光,它所传播的最远距离不会超过十万光年(如果光能在宇宙空间无限远的传播的话,那么,宇宙空间数以兆亿计的恒星足以使地球没有昼夜之分,地球将永远是白天,但事实上并非如此)。
光也和射出去的箭或射出去的子弹一样,在传播过程中,以电磁波和热的形式释放出大规模的能量之后,其运动速度会逐步减慢下来,其运动速度也会减慢到为零的时候。当光的速度减慢到接近零速度时,物质将会以比原子更小的微粒存在于宇宙空间之中,我们把这种物质微粒叫做正电子。正电子是物质不可再分割的最小的基本粒子。事实上,再分割正电子是毫无意义的,也是不可能的。
这一定律正式宣告,光是有质量的。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下面一个结论我们在夜色星空中,肉眼所能看到的星星,都是十万光年以内的宇宙空间的恒星发来的光。用射电天文望远镜所看到的星星,都是二十万光年以内的宇宙空间的恒星发来的光(假设,射电天文望远镜发射的光束,最远也能传播十万光年。二十万光年以外的宇宙空间的恒星,射电天文望远镜就看不见了)。那种认为,射电天文望远镜可以观察到120亿光年处的恒星纯属谬论。
3、引力的本质引力是运动着的物体所具有的性质,不运动的物体就没有这种性质。也就是说,不运动的物体就没有引力(不运动的磁铁虽有吸引力,但它只能吸铁,而不能吸其它物质)。
我们知道,水库里静止不动的水是没有引力的,我们人站在堤坝上是很安全的。但是,如果我们把堤坝炸开,那么,顺河床奔腾咆哮的水龙头是有吸引力的,离水龙头几十米远处的人、畜无论怎样挣脱是跑不动的,等待着他(它)们的是被吞没和席卷而去的厄运。水流量越大,水流速度越快,则水龙头的吸引力就越大。因此,我们可以得出下面一个结论物体的质量越大,运动速度越快,则产生的引力就越大。这就是说,引力的大小与运动物体的质量成正比关系,也与运动物体的运动速度成正比关系。这样,我们就可以推导出下面一个数学公式∵F∝m 又∵F∝v∴F2∝mv∴就是说,运动物体产生的引力与运动物体的质量和速度的积的算术平方根成正比关系。(其中,F为引力,m为物体的质量,v为物体的运动速度。)看过杂技《飞车走壁》表演的人都知道,当演员驾驶摩托车以很快的速度在板壁上行驶时,摩托车是掉不下来的,根据相对论原理,如果我们认做摩托车是不动的,那么,木板壁必然是以摩托车的速度向相反的方向旋转的。事实上,当足够质量的木板壁真的以摩托车的速度向相反的方向旋转时,贴在板壁上的摩托车是不会掉下来的。由此,我们醒悟道为什么我们地球上那么多人不会掉到宇宙空间呢?为什么大洋大海那么多水不会掉到宇宙空间呢?为什么熟透了的苹果会自动落地呢?传统的教科书的万有引力理论不能正确地解释这一问题,我们必须寻求新的答案,这就是,地球的引力是由地球的自转产生的。地球自转时产生的引力把地球上的一切物质,包括固态的、液态的、气态的甚至光紧密地吸引在自己的周围。
由此,我们就可以正确地解释,为什么地球同一纬度上地势低的地方温度高,地势高的地方温度低;同一地区,高山顶的温度低,高山脚下的温度高等问题了。
我们知道,我国云南省的昆明市和江西省的赣州市,几乎在地球的同一纬度上,江西赣州夏季很热,而云南昆明市却一年四季如春。再如,我国西藏的雅鲁藏布江附近的高山处,虽是夏季,却一片白雪皑皑,非常寒冷。而雅鲁藏布江低处河谷的花草树木一片翠绿,这是为什么呢?前面讲过,地球的引力是由地球的自转产生的,地球自转产生的强大引力把有质量的太阳光紧密地吸引在自己的周围。在地球的同一纬度上,由于低处的地方得到的太阳光多,所以温度就高;高处的地方由于得到的太阳光少,所以温度就低。在同一地区,高山顶和山脚下的情况亦然。
这样,我们还可以正确地解释,为什么地球一年会有春、夏、秋、冬之分的原因了。
前面讲过,地球的引力是由地球的自转产生的,地球自转产生的引力把地球上的一切物质,包括固态的、液态的、气态的甚至光紧密地吸引在自己的周围。
在赤道地区,由于赤道切平面圆周长是40000公里,赤道地区的自转速度是 在北纬二十度地区,由于北纬二十度的切平面圆周长比赤道切平面圆周长小,所以北纬二十度地区的自转速度小于赤道地区的自转速度,即v地20<v地赤同理,在北纬四十度地区,由于北纬四十度切平面圆周长小于北纬二十度切平面圆周长,更小于赤道切平面圆周长,所以,北纬四十度地区的自转速度小于北纬二十度地区的自转速度,更小于赤道地区的自转速度。即v地40<v地20<v地赤 我们知道 ∴F地40<F地20<F地赤这就是说,地球上不同的地区,引力是不一样的,纬度越高,引力越小;纬度越低,引力越大。
引力越大,吸引的太阳光就越多,所以在赤道地区,就很热。引力越小,吸引的太阳光就越少。所以,在北纬四十度地区,就比较冷。
但是,地球的赤道切平面圆周长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它是随地球自转轴的变化而变化的。在夏季,由于北半球接近变化了的赤道切平面圆周长,引力增大,吸引的太阳光多,所以,就很热。在冬季,由于北半球远离变化了的赤道切平面圆周长,引力减小,吸引的太阳光少,所以就很冷。在春、秋两季,由于赤道切平面圆周长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北半球的纬度也没有发生变化,所以引力没有发生变化,吸引的太阳光没有发生变化,所以,春秋两季不冷不热。
我们知道,我们人类的家园——地球,是一颗有水星球。那么,宇宙空间其它恒星系有没有和地球类似的星球呢?回答是肯定的。我们知道,地球的赤道切平面圆周长是40000公里,地球自转一圈是24小时,所以,地球的自转速度是 请特别特别注意这个速度,这个速度非常非常重要,这个速度是我们在宇宙空间寻找有水星球的最最重要的数据。一个与地球质量相当的行星,只要它的自转速度等于或接近这个数值,并且距恒星的位置适中,那么,这个行星一定是一颗有水星球。由此,我们还可以推算出,在其它恒星系,密度是地球的二分之一,体积是地球的2倍,一天是48小时,一年是182.5天的行星以及密度是地球的2倍,体积是地球的二分之一,一天是12小时,一年是730天的行星,都会是有水星球。
如果有那么一天,地球突然停止不动了,我们地球上所有的人,都会抛向宇宙空间(都会升天),大洋大海的水,将荡然无存,丧失殆尽,地球也因失去凝聚力而分崩离析,变成另一个小行星地带。
当木星变成另一颗恒星时,地球就会出现上述情况。地球就会在两个恒星引力的拉拽下就会停止不动,那时,我们地球上的人类将遭受灭顶之灾。
太阳不会是一个正在进行核爆炸和热核聚变的一个静止不动的物体。太阳是一颗质量和体积很大很大的,并且自转速度很快很快的星球。其自转速度使物质的运动速度达到了30万公里/秒的速度,即光的速度。如果太阳是每10秒钟自转一圈的话,那么,太阳的赤道切平面圆周长应该是300万公里,太阳的直径应该是100万公里微不足到些。
前面讲过,运动物体产生的引力的数学公式是F∝mv]]>太阳的自转速度C=30万公里/秒,把上面数学公式中的v换成c,把m换成太阳的质量M,则得出下面的恒星引力数学公式F∝MC]]>这就是说,恒星产生的引力与恒星的质量和光速的积的算术平方根成正比关系(其中F为引力,M为恒星的质量,C为光速)。
∵F∝vm]]>又∵S=vt
∴FS∝mvS]]>∴FS∝mvS]]>∴E∝mvvt]]>∴E∝mv3t]]>把v换成太阳的光速c,把m换成太阳的质量M则得出太阳释放能量公式E∝MC3t]]>这就是说,恒星释放出来的能量,与恒星的质量和光速立方的积的算术平方根和时间的积成正比关系。(其中E为能量,M为恒星的质量,c为光速,t为时间。)那么,太阳的引力有多大呢?现在,我们根据已掌握的可靠数据来计算一下太阳的质量是地球质量的330000倍,地球的自转速度是463米/秒,太阳的自转速度是300000公里/秒,这样就可以得出太阳的自转速度是地球自转速度的倍数。
∴太阳的引力为地球引力的46万倍太阳这样大的引力,致使任何一个物体落在太阳表面,都不能脱离太阳,而且都会变成光。但也不要担心,人类永远飞不出太阳系。太阳的引力场是随着与一个物体的距离的增大而逐步减弱的,我们地球与太阳的距离是1.5亿公里,这样远的距离,太阳的引力就比较弱了。在太阳系的边缘地带,即冥王星处,太阳的引力就更弱了。如果我们在冥王星处发射火箭,是完全可以飞出太阳系的。
我们知道,木星和土星是太阳系中比地球大十多倍的绕太阳运行的行星,而且都是在绕太阳公转的同时,又进行自转。那么,木星和土星的引力有多大呢?下面,我们根据收集的一些数来计算一下木星的直径是地球的11倍,它的体积是地球的1300倍,它的质量是地球的318倍,木星自转一圈只需9小时5分钟。
我们知道,地球的自转速度是 木星的直径是地球的11倍,木星的赤道切平面圆周长也应该是地球的赤道切平面圆周长的11倍,则木星的赤道切平面圆周长是440000公里。木星的自转速度是 木星的自转速度是地球自转速度的倍数是12429.4米/秒÷463米/秒=26.9(倍) ∴木星的引力是地球引力的92.5倍土星的质量是地球的95.4倍,土星的直径是115100公里,土星自转一圈是10小时14分。
土星的自转速度是 前面讲过地球的自转速度是463米/秒 ∴木星的引力是地球引力的45.4倍我们知道,火星也是一颗绕太阳运行的行星,是我们地球的近邻,比我们地球小一点,那么,火星的引力有多大呢?下面,我们根据收集到的一些数据进行计算
火星的质量是地球的百分之十一,火星的直径是6870公里,火星自转一圈是24小时37分。
火星的自转速度是 我们知道0.25=14,]]>而0.24和0.25很接近。
∴我们说,火星引力约为地球引力的四分之一。
我们知道,月球是地球的一颗天然卫星,那么,月球的引力有多大呢?我们来计算一下。
月球的质量是地球质量的八十一分之一,月球的直径是3475.8公里,月球自转一圈的时间是27日7时43分11秒。
月球的自转速度是 ∴月球引力约为地球引力的百分之一。
我再说一遍,月球引力是地球引力的百分之一,而不是人们常说的六分之一,究竟谁对谁错,有待我们深入研究和观察。
4、新的星云学说前面讲过,当光速减慢到接近零速度时,就成了正电子,正电子在宇宙空间是普遍存在着的,这些普遍存在和分布的正电子是形成“星云”的最广泛的物质基础。没有正电子,哪来的星云。
这些正电子在挤压、热传导和光幅射等不同形式的外力作用大,获得能量,重新排列成氢原子、氧原子、氯原子。这些氢原子、氧原子、氯原子进一步获得能量,则排列成氢气分子、氧气分子、氯气分子。而那些没有获得能量的正电子则排列成氮气分子和其它几种惰性气体原子。这些氮原子和其它几种惰性气体原子获得能量则排列成氮气分子和其它几种惰性气体分子。大多数气体元素的原子和分子就是在这个时期形成的。这些氢气分子、氧气分子、氮气分子、氯气分子由于相互作用,发生化学反应就形成了水分子(水蒸气)、氨分子和其它化合物气体分子。这些气体分子以及它们的化合物气体分子,还有氢、氧、氯、氮等元素的原子以及无数的正电子一起,形成了弥漫星云。这些弥漫星云由于受到空空(指宇宙真空)扭曲的收缩力变成了密集星云。在密集星云区域内,有的氮原子,还有那几种惰性气体的原子,由于吸收了一些正电子,从而排列成金属元素的原子。有的氢原子、氧原子、氯原子由于多吸收了一些正电子,从而排列成非金属元素原子。大多数金属元素原子和非金属元素原子就是在这个时期形成的。
这些气体分子和化合物气体分子以及金属和非金属元素原子经过长期演变形成了复杂的分子。那些大的复杂分子由于自身质量大,自转速度快,把一些小的分子、原子吸引到自身周围,形成沙粒。这样,在密集星云区域内形成了大小不等的沙子,那些大的沙子,由于自身质量大,自转速度快,把一些复杂的大分子、小的沙粒吸引到自身周围形成石块。这样,在密集星云区域内形成了大小不等的石块。这样周而复始,大的石块就演变成了星球。于是,在密集星云区域内形成了大小不等的星球。大的星球继续吞食小的星球和石块形成更大的星球,当更大的星球的质量达到一定数量级的时候就变成了恒星,几颗或十几颗远离恒星的星球以及它们各自的卫星在恒星强大引力的驱使下,被迫绕恒星运行,这样,一个恒星系就形成了。
从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下面一个结论一个恒星系的形成是先有行星,后有恒星。拿我们太阳系来说,太阳系的形成是先有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等九大行星而后有太阳。
根据牛顿第一定律,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相等即引力和反引力相等的原理,形成的恒星系的恒星及绕其运行的行星之间处于相对稳定状态。目前,我们的太阳系正处于这样一个相对稳定阶段。
一些恒星和恒星系消亡了,另一些恒星和恒星系诞生了,这是一个无限反复和无穷循环的物质演变过程。我们人类在今后的宇宙航行中,将会看到一些恒星系正在形成和一些恒星系正在消亡的星云演变过程。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下面一个非常非常重要的结论宇宙空间物质的循环遵循下面规律正电子——————物体——————恒星——————正电子——————物体(包括原子、分子、石块生命……行星)——————恒星——————正电子………正电子和能量演变着宇宙间的万事万物(这和我国古代“易经”中所述的“太极是派生万物的本源,太极的道衍分化为万事万物”之哲理,基本上是相吻合的)。
宇宙是由物质、能量、空空和时间组成的。时间就是时间,时间的一端永远指向未来,时间的另一端永远指向过去,正如数学上的数轴一样,一端永远指向正方向,另一端永远指向负方向。时间决不像爱因斯坦所说的那样,把时间和空空混为一谈。
“宇宙起源于一次大爆炸理论”是不正确的,是错误的,是经不起推敲和不堪一击的。“宇宙大爆炸论”说,宇宙可以膨胀,这就是说,在宇宙大爆炸之前,就有一种“空空”存在了,否则宇宙是不能膨胀的。
由于我们不知道,物质、能量、空空是怎么来的,所以,我们只能这样认为,宇宙是上帝创造的,宇宙是有界的。宇宙可能是上帝抛掷的一个口袋,口袋里面装着物质和能量,当然还有空空了。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下面一个非常重要的结论时间是穿越宇宙空间的,时间与上帝永存(我们这里的时间和上帝那儿的时间是同步的)。
说实在的,我觉得,“卢瑟福——玻尔”的原子论学说和本人最新创立的“宇宙力学大统一理论”是格格不入的。“宇宙力学大统一理论”明确地指出,电是在金属体内传播的光束,电子是运动速度是30万公里/秒的正电子,也就是说,电子是一种在金属体内传播的一种极细极细的连续不断的光束。显然,卢瑟福和玻尔所想像的原子结构是不能成立的,是错误的,必须改写。地球上的107种元素是客观存在的,而且都是以大物体的形式存在的,如金条、银锭、铝板、铅锤等。原子结构究竟怎样改写有待我们深入研究。
5、热的本质热也是物体或物质的一种运动速度,也是物体或物质的运动速度逐步增大时,由量变到发生质的突变所具有的表现形式,只不过热速比光速慢一些罢了。
热和光一样,也是有质量的,我们把300公里/秒——300000公里/秒的运动物体或运动物质叫做热。
15万公里/秒这样的速度,可能是物体存在的极限值。一个物体,如果它的运动速度达到15万公里/秒,则这一物体将会化为一团白烟而不复存在。因为这一物体被强大的压力压碎成分子或原子了。(这样,我们就可以正确地解释,木柴、干草燃烧时为什么会冒烟?原子弹、氢弹爆炸时为什么会产生蘑菇云等问题了)。——这也是我们人类进军宇宙的一个不可逾越的障碍。
3万公里/秒可能是宇航员承受压力的极限值,超过个速度,宇航员就会死亡。这是因为宇宙飞船的飞行速度达到3万公里/秒时,宇航员体内的血液被汽化,从而撑破血管,致使宇航员体内的血液循环系统遭到严重破坏而死亡——这也是我们人类进军宇宙的一个不可逾越的障碍。
假设宇宙飞船以8000公里/秒的速度飞行,则人类到达我们太阳系的近邻——比邻星系境内需要一百六十年时间。
计算公式4.3光年×(300000公里/秒×365×24×60×60秒)/光年÷8000公里/秒(365×24×60×60秒)/年=161.25年~160年热极为光,光速减慢为热,不可见光就是热。
温度差和热传导实质上是一种压力,实质上是分子、原子、正电子高速运动的撞击力。
6、电的本质电也是物质的一种运动速度,我们把运动速度是30万公里/秒的正电子叫做电子。也可以这样说,电是在闭合的金属线路中,在强大压力下,在金属体内传播的具有一定宽度和具有一定密集度的光束。电压愈大,光的密集度就愈大。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下面一个结论在金属体内传播的光束,当从一种金属导体进入另一种电阻比较大的金属导体时,由于光束传播受到阻力,有一部分光束被迫释放出。电阻越大,释放出的光束就越多。在电阻不变的情况下,压力愈大,则释放出的光束就愈多。
各种气体的电阻很大,在电压极高的情况下,气体作为一种导体,由于电阻大,电压极高,所以,在空气被击穿的情况下,释放出的光束最多,这就是为什么用气体放电作为电光源特别明亮的原因。
由此,我们就可以正确地解释雷电现象了。
雷电实质上是一种空气放电现象。在炎热的夏季,一片乌云的上层被太阳强烈的照射,温度很高。而在云层的下面,温度相对来说比较低,这样,就产生了一个温度差,也就是压力差。当这种压力差达到一定数值时,水蒸气成了导体,空气被击穿,产生放电现象,所以,我们会看见一道明亮的闪光。由于空气被击穿,引起空气的强烈震动,所以,我们会听到震耳欲聋的雷声。由于光速比声音的传播速度快(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米/秒),所以,我们先看到闪光,后听到雷声。
由此,我们可以认识到,电和光是同一种物质,都是运动速度是30万公里/秒的正电子,只不过光是在真空中,空气中散射传播,而电是在金属导线内集中传播罢了。
由此,我们还可以认识到,人们常说的“电子”,实质上是一种在金属体内传播的一种极细极细的连续不断的光束。
如果上述结论是正确的话,那么,电子计算机的“千年虫”问题,则可迎刃而解。
7、磁的本质磁场也是运动着的物体所具有的性质,不运动的物体就没有这种性质,也就是说,不运动的物体就没有磁场力(不运动的磁铁会产生磁场,这可能是由于磁铁具有吸收它附近运动物体产生的磁场的能力,很可能是具有吸收地球自转时产生的磁场的能力)。
磁是运动物体在运动过程中产生的与运动主方向相互垂直的横向影响力。
我们知道,通电导线会在它的周围产生磁场,这种磁场实质上是高速运动的正电子产生的横向影响力。
一列行驶的火车,它的车厢对两边是有影响力的,是有磁场的。只不过由于火车的运动速度小,这种横向影响力即产生的磁场很微弱罢了。
地球是自西向东旋转的,它必然产生一个南北方向的横向影响力,这就是地球的磁场,虽然,地球的自转速度很小(地球的自转速度是463米/秒),但由于地球的质量很大,所以,地球的磁场仍然是很可观的。
根据这个原理,我们可以直接利用火星、木星、土星以及某颗恒星的强大磁场来发电,为宇宙飞船的星际航行提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动力。
我们应该坚决制止那些想利用地球磁场来进行发电的那种企图,我们也坚决要求制止那些用于旋游方面的过多的航天发射,以防地球发生不测。我们应该知道,我们人类栖居的地球毕竟是一个运动着物体,好比是在茫茫大海中行驶的一艘轮船,随时都有翻船的危险。如果在我们人类还没有能力飞出太阳系之前,地球就毁灭了,那实在是很可悲的。
根据以上所述的磁的本质,我们就可以正确地解释电磁感应原理了。
前面讲过,任何一个运动着的物体,都会产生一个引力场和磁场。当一个闭合导线作切割磁铁磁力线运动时,闭合导线则产生一个与切割磁力线的运动主方向相互垂的横向影响力,即一个微弱的磁场,这种微弱磁场的磁力线方向和被切割的磁铁磁力线方向是相同的,所以,运动的闭合导线产生的微弱磁场和磁铁的磁场汇合在一起,均被闭合导线所吸收,使闭合导线产生电动势,即电压,这样,闭合导线就有感生电流通过了。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非常非常重要的结论电磁感应的本质,利用磁铁,把运动物体产生的磁场转变成了电能。
传统的教科书的电磁感应原理不能正确地解释发电机源源不断地产生的电能是怎么来的?是从哪里来的?是违背能量守恒定律的,是错误的。
8、声的本质声是一种和振动物体的振动主方向相互垂直的横向影响力,所以,声也是一种磁场力,只不过声这种磁场力很微弱罢了。
9、综上所述,我个把物体的移动和人体的运动、热、光、电统一为物体或物质的运动速度,把引力和磁场力统一为运动物体不同方向上的且互相垂直的两种力,这样,我们就初步地勾画出了《宇宙力学大统一理论》的基本框架。
二、设计要求1、重力净化污水的方法可采用大、小两套装备,大的一套装备是供城市处理污水用的,小的一套装备是供工厂处理污水用的。
2、重力净化污水的主要设备是转子,转子的形状是圆柱体的或球体的。本发明要求,净化污水要有两个工作室,即净化污水工作一室,其主要设备的转子是圆柱体形状的,净化污水工作二室其主要设备的转子是球体形状的。两个净化污水工作室要连结在一起工作,详见说明书附1a的净化污水工程流程图。
3、供城市处理污水用的净化污水装置圆柱体转子的底面圆直径为4米,高为6米。球体转子的切平面圆直径为4米。每个工作周期可处理污水79.6立方米,计算资料,详见后面。
供工厂处理污水用的净化污水装置的圆柱体转子的底面圆直径为1米,高为2米。球体转子的切平面圆直径为1米。每个工作周期可处理污水3.7立方米。计算资料,详见后面。
4、圆柱体转子和球体转子都必须用锇、铱、铂、铼、金等比重大的金属来制造。为了降低生产成本,也可用不锈钢来制造。用不锈钢制造转子时,可修正上述的转子的转速。
5、净化污水工作一室的圆柱体子转子的起始注水速度为200米/秒,最高速度为360米/秒(即超音速速度,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米/秒),按照这样的转速,可去除掉污水中的重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
净化污水工作二室的球体转子的起始注水速度为360米/秒,最高速度为480米/秒(超地球自转速速度,地球的自转速度是463米/秒),按照这样的转速,可去除掉污水中比水分子质量大的轻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
6、我们知道,在水压力相同的情况下,喷射口的口径越小,则水的射程就越远,喷射口的口径越大,则水的射程越近。所以,在设计喷射口口径的大小时,要考虑到水的射程,使喷射出去的水,必须正好落在圆柱体转子和球体转子的顶部。
7、圆柱体转子和球体转子在启动前,都要安装上皮套。在皮套上必须铺设一些粘性物质,以便把重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粘在上面。
8、从把污水喷射入净化污水工作一室的圆柱体转子顶部到清理出安装在净化污水工作二室的球体转子上的皮套,每个工作周期约40分钟。
9、喷射一池和喷射二池的高均为5米,长度和宽度不限。喷射一池距地面的高度为27米,喷射二池距地面的高度是12米。
净化污水工作一室距地面的高度是17米,净化污水工作二室距地面的高度是2米。
净化污水工作一室可安装三个圆柱体转子,转子与转子的株距为3-5米。
净化污水工作二室可安装三个球体转子、转子与转子的株距为3-5米。
圆柱体转子和球体转子均以距地面1.5米为宜。
10、沉淀池可设置两个,当清除一个沉淀池的淤泥时,另一个可开启使用。
计算资料如果城市净化污水的主要设备圆柱体转子所吸引的水层厚度为100厘米的话,则每个工作周期(约需40分钟)可处理污水94立方米。
中空圆柱体体积公式是V=πh(R2-r2)设圆柱体的底面圆的半径为200厘米圆柱体旋转时吸引的水层厚度L=100厘米圆柱体的高h=600厘米则V=πh[(R+L)2-R2]=π600×[(200+100)2-2002]=600π×[3002-2002]≈94(立方米)如果城市净化污水的主要设备球体转子所吸引的水层厚度为100厘米的话,则每个工作周期(约需40分钟)可处理污水79.6立方米。
V=4/3πr3设球体转子的半径R=200厘米球体转子旋转时吸引的水层厚度L=100厘米∵V1=4/3π(R+L)3V2=4/3πR3∴V1-V2=4/3π(R+L)3-4/3πR3=4/3π[(R+L)3-R3]=4/3π×[(200+100)3-2003]=4/3π×(3003-2003)≈79.6(立方米)如果工厂净化污水的主要设备圆柱体所吸引的水层厚度为50厘米的话,则每个工作周期(约需40分钟)可处理污水4.7立方米。
中空圆柱体体积公式是V=πh(R2+r2)设圆柱体底面圆的半径R=50厘米圆柱体旋转时所吸引的水层厚度L=50厘米圆柱体的高h=200厘米则V=πh[(R+L)2-R2]=200π[(50+50)2-502]=200π(1002-502)≈4.7立方米如果工厂净化污水的主要设备球体转子所吸引的水层厚度为50厘米,则每个工作周期(约需40分钟)可处理污水3.7立方米。
球体的体积公式是V=4/3πr3设球体转子切平面圆半径为R,球体转子旋转时所吸引的水层厚度为L则V1=4/3π(R+L)3V2=4/3πR3
V1-V2=4/3π(R+L)3-4/3πR3=4/3π[(R+L)3-R3]=4/3π×[(50+50)3-503]=4/3π×(1003-503)≈3.7(立方米)因为净化工作一室和净化工作二室是连结在一起工作的。工作二室球体转子处理污水是最后一道工序,是决定性的,所以,在统计用本发明工程设备处理城市或工厂的污水的数据时,要以工作二室球体转子处理污水的数据为准。
三、工作原理和操作过程《宇宙力学大统一理论》明确地指出,“引力是运动着的物体所具有的性质,不运动的物体就没有这种性质,也就是说,不运动的物体就没有引力”。同时还指出,“地球的引力是由地球的自转产生的,地球自转时产生的强大引力,把地球上的一切物质,包括固态的、液态的、气态的,甚至光紧密地吸引在自己的周围”——这是重力净化污水的科学理论依据。
看过杂技“碗水不流”表演的人都知道,当演员用一根细木棒顶着一碗水飞速旋转时——碗里的水是流不出来的。即使倾斜60度,碗里的水也不会流出来。这是因为,碗水飞速旋转时产生的引力使水流不出来。
由此可知,净化污水工作一室的圆柱体转子和工作二室的球体转子,当它们飞速旋转时,是会产生引力的,自转速度越大,则产生的引力就越大。
从地球的表面来看,密度大的岩石和泥土组成了球体的外壁,而密度小的水和空气则组成了球体的外围。
同样的道理,当净化污水工作室的转子的自转速度达到一定数值时,可以把污水紧密地吸引在自己的周围,水层厚度可达50-100厘米,而且水不会掉落到地面上、如果再加上大转子的转速,则污水中的重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就会向转子壁靠拢,紧贴在转子壁上。
2、操作过程。
①首先,用水泵把蓄水池的污水抽放到喷射一池。
②工作人员戴上防毒面具和皮罩衣进入净化污水工作一室,在圆柱体转子上安装好皮套。事先在皮套上铺设一些粘性物质。
③启动转子,当圆柱体转子的转速达到200米/秒时,可打口喷射口,向转子顶部喷射污水。当喷射一池喷射的污水达到一定数值时,可关闭喷射口。
④当转子以200米/秒的速度旋转10分钟后,即可加大转子的转速,使之达到360米/秒的速度(即超音速速度,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米/秒)。
⑤圆柱体转子以超音速速度旋转20分钟后,可缓慢降低转子的转速,使之逐步停下来。
⑥当转子停止转动时,工作人员可戴防毒面具和皮罩衣二次进入净化工作一室,先打开净化水出口处的挡板,让一次净化过的污水流入喷射二池。再把圆柱体转子上的吸附了许多重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的皮套取下来,换上新的皮套。
从净化一室流入喷射二池的水,即一次净化污水,虽然基本上去除了像汞、铅、砷等对动、植物和人体有毒害的重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但仍含有比水分子质量稍微大一些的轻金属离子如钠、镁、铝、钾、钙等。特别是城市排放的污水,由于居民常用肥皂、洗衣粉洗衣服,洗脸刷牙,污水中含有大量的钠离子、钙离子。将这种一次净化污水由喷射二池喷射入净化污水工作二室进行处理,同样的原理则可去除掉钠、镁、铝、钾、钙等轻金属离子。
净化污水工作二室的操作程序和工作一室的操作程序基本上一样,只是第三道程序和第四道程序的转子的转速有所变动。当球体转子的转速达到360米/秒时,可打开喷射口,向球体转子顶部喷射一次净化污水。当球体转子以360米/秒的速度旋转10分钟后,可把球体转子的转速加大止480米/秒(即超地球自转速速度,地球的自转速度是463米/秒)。
污水从被喷射入工作一室开始,经过两次净化,到从工作二室出来,这样一个工作周期,约需40分钟。
从工作二室流出来的二次净化水,基本上就是纯净化了,可让其回归大自然,注入江、河、湖、海之中。
从工作二室流出来的二次净化水,可能还含有比水分子质量小的锂离子和铍离子。但这两种离子在城市排放出的污水是少有的,只有在特殊的工厂排放的污水才含有这两种离子。除去污水中这两种离子并不难,办法是有的,但它已超出了本发明所要阐述的技术范围了。
四、注意事项1、从前面的计算资料表明,城市用的一套处理污水装备,工作一室的圆柱体转子每个工作周期(约四十分钟)可处理污水94立方米,工作二室的球体转子每个工作周期(约需四十分钟)可处理污水79.6立方米。因为工作一室和工作二室是连结在一起工作的,工作二室是处理污水的最后一道程序,是决定性的,所以,喷射一池向工作一室喷射的污水不得超过79.6立方米。
工厂用的一套处理污水装备亦然,即喷射一池向工作一室喷射的污水不得超过3.7立方米。
2、转子减速时,要缓慢进行,防止吸附在皮套上的重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再度抛出去,避免前功尽弃的败事发生。
3、圆柱体转子和球体转子安装的皮套,只可一次性使用。
4、皮套上粘附的重、轻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可用冶炼或化学方法回收。
5、工作人员进入工作室拆换转子上的皮套时,要戴上防毒面具和皮罩衣,一是因为工作室内阴冷、潮湿、缺氧,二是防止工作室的污水中的病菌感染——特别是从医院里排放出来的污水,有很多致命性的病菌和病毒。
工作人员在拆换皮套时,可在转子下面铺上油布,以防皮套上粘附的物质掉落在地面上。在离开工作室时,连同旧皮套和掉落在油布的物质一同取走,做到万无一失。
6、净化污水,要耗费大量的电力,为了节约电能,城市的污水管道要和城市路面降落的雨水隔离开来。也就是说,城市路面的雨水要另安装下水管道或露天河道。
五、说明书


书附1画了三幅图。
图1a为“重力净化污水法”流程示意图。图求如下①污水管道, ②沉淀池,③过滤池, ④蓄水池,
⑤水泵, ⑥喷射一池,⑦重力净化污水工作一室,⑧一次净化水出口处,⑨喷射二池,⑩重力净化污水工作二室,(11)二次净化水出口处。
图1b为“重力净化污水工作一室”的转子、体型是圆柱体的,图示如下①重力净化污水圆柱体转子,②安装在转子上的皮套,③铺设在转子皮套上的粘性物质。
图1c为“重力净化污水工作二室”的转子,体型是球体的,图示如下①重力净化污水球体转子,②安装在转子上的皮套,③铺设在转子皮套上的粘性物质。
说明书附2画了两幅图。
图2a为“重力净化污水工作一室”的主要设备示意图,图示如下①污水喷射口,②圆柱体转子,③一次净化水出口处。
图2b为“重力净化污水工作二室”的主要设备示意图,图示如下①一次净化水喷射口,②球体转子,③二次净化水出口处。
权利要求
1.本发明专利申请是一项方法发明,是一种用重力去除掉污水中对动植物和人体有毒害重金属离子(如汞、铅、砷等)和酸根离子的方法。其主要设备有净化污水工作一室的圆柱体转子和净化污水工作二室的球体转子。其组装形式和净化污水机制详见说明书附1a的工作流程图和说明书附2a、图2b的组装设备。
2.当净化污水工作室的转子的自转速度达到一定数值时,可以把污水紧密地吸引在自己的周围,水层厚度可达50——100厘米左右,而且水不会掉落到地面上。如果再加大转子的转速,则污水中的重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则会向转子壁靠拢,紧贴在转子壁上。
全文摘要
本人根据自己最新(1999年10月-2002年7月)创立的《宇宙力学大统一理论》创造发明了一种净化污水的方法。这是一种用飞速旋转的转子产生的重力场(即引力)去除掉水中对动植物和人体有毒害的重金属离子(如汞、铅、砷等)和酸根离子的方法。随着本发明的问世,人们对城市排放的污水和工厂排放的污水毒化江、河、湖、海的状况大可不必忧虑了。
文档编号C02F1/38GK1721329SQ20051007235
公开日2006年1月18日 申请日期2005年5月31日 优先权日2005年5月31日
发明者马河鱼 申请人:马河鱼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