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浮除槽的浮污刮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833086阅读:18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污水浮除槽的浮污刮除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污水浮除槽的浮污刮除装置,特别是指一种具有刮除浮 污的作用下,使传动机构远离水液与浮污,减少装置耗损的新型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污水浮除装置的整体结构,通常在处理作业后段的浮污过滤槽里设置有 排除浮污的结构,例如在槽体靠近上端位置设置一排出部,使浮在水面的浮污在 水位高过排出部设置的高度时,可以自动流出;在另一个污染较严重的情形中, 过滤后会产生出浓度较高或数量较多的浮污,所设置的排出部并不足以快速清除 这些大量浮污时,通常会配合设置可以辅助清除水面浮污的设备,例如在所述的 浮除槽接近水面浮污位置,设置一履带型态的机构带动复数个刮片,在水面上来 回作动将浮污推挤到排出部排除,形成一排除浮污的作业型态。可了解的是,上述具有履带机构与刮片结合的装置型态,为了能够有效清除 浮污,通常会以距离水面较短的距离装设,使刮件能位于水面处;因为所述的机 构所设置的位置较靠近水液又经常接触浮污,所述的浮污常黏附在履带机构上, 造成履带机构的传动不顺畅,而存在有机构保养与零件更换等其它较为繁琐的工 作;而这样的情形并不是我们所期待的。发明内容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污水浮除槽的浮污 刮除装置,用以去除水面浮污,且所述装置的传动是远离水面。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污水浮除槽的浮污刮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是包括 一驱动组件,用以驱动一轴机构;所述轴机构上设有一旋动组件,用以使所述轴机构与一悬臂形成 联结;所述的悬臂是伸入一浮除槽内,悬臂的端部设有一刮件;所述悬臂另受一 转向部的导引。 较佳的,上述技术方案还可以附加以下技术特征 所述的干涉部是滑轨型态。设有一架体,所述的架体支撑结合所述的轴机构。 其中的转向部设置在所述的架体上。 所述的转向部是形成一柱状结构。 所述的悬臂设置有复数个刮件。所述的驱动组件与轴机构间,装设有一连动机构。所述的连动机构包含一原动轮、 一从动轮,以及一连接原动轮与从动轮的皮 带,所述的原动轮与所述的驱动组件连接,所述的从动轮与所述的轴机构连接。 所述的旋动组件是一轮盘型态。所述的悬臂是以一枢接部与所述的旋动组件形成偏心枢接的型态。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在于其所 具有的整体结构与操作型态,使实际接触水液与浮污的结构部份只有刮件,或所 述的悬臂的部份区域,其余装置结构都远离前述的操作环境,因此能有效改善现 有技艺中,零件因接触湿气与浮污,所衍生出的设备保养不易与零件容易损坏的 缺失。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图1的剖面作动示意图(一); 图3是本实用新型图1的剖面作动示意图(二);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际应用时的剖面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lO-驱动组件;20-轴机构;21-旋动组件;22-架体;23-转向部;30-悬臂;31-枢接端;32-刮件;33-干涉部;40-连动机构;41-原动轮;42-从动轮;43-皮带;50-浮除槽;51-排出部;A、 B、 C-位置。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l、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包括有 一驱动组件IO,用以驱动一轴机构20,在本例中所述的驱动组件IO是一电动马达; 一连动机构40,包含一设置在驱动组件10上的原动轮41、 一枢设在所述的轴机构20上的从
动轮42,以及一可供原动轮41带动从动轮42的皮带43;所述的轴机构20上枢 设有一旋动组件21,旋动组件21是与一悬臂30的枢接端31形成偏心的枢接型 态;所述的悬臂30的另一端是伸入一浮除槽50内,并在端部设有一刮件32用以 刮除浮污; 一架体22,是设置在所述的浮除槽50的上端或外围,用以支持所述 的轴机构20,使轴机构20配置在所述的浮除槽50的上方位置,并且所述的架体 22设置有一可与所述的悬臂30产生干涉导引的转向部23。其中,所述的悬臂30在本实施例中,是在悬臂30上靠近枢接端31的区域设 有一干涉部33,成一中空滑轨型态,所述的转向部23是对应形成一柱状结构, 穿设所述的滑轨型态的干涉部33;当所述的驱动组件10驱动所述的轴机构20时, 所述的旋动组件21牵引所述的悬臂20,在干涉部33配合转向部23的引导下, 使设置在悬臂30下端的刮件32在所述的浮除槽50内,以一环形的运动路径进行 刮除浮污的作业。请参阅图2、图3,是显示本实用新型的作动方式;当所述的驱动马达10开 始传动时,所述的原动轮41经皮带43的牵引,使设置在轴机构20上的从动轮 42开始转动,并且使所述的旋动组件21带动悬臂30,悬臂30的干涉部33配合 转向部23的干涉导引,使位于浮除槽50内的刮件32形成如图中所显示的运动路 径位移。例如当旋动组件21与悬臂枢接端31的枢接位置,从图2的位置A沿着 箭头所显示的方向转动到位置B时,所述的刮件32是如图中箭头所显示的从最高 点向后下方位移;当所述的枢接位置从位置B继续朝同一方向转动到图3的位置 C时,所述的刮件32是由后方向前方位移。请继续参考图4,在一个清除浮除槽50内浮污的情形中,经由上述的作动型 态,所述的驱动组件10使所述的旋动组件21带动悬臂30沿一设定路径循环运动; 依照浮除槽50内浮污的多寡,调整所述的驱动组件IO的转速,使所述的刮件32 以适当的摆动速度将浮污推挤至排出部51。在另一可行的实施例中,所述的悬臂 30也可设置复数个刮件32,或是将刮件32设计成具有不同轮廓或形状的外观, 来提高排除浮污的效率。以上说明对本实用新型而言只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普通技术 人员理解,在不脱离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作出许多修改、 变化或等效,但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可限定的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污水浮除槽的浮污刮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是包括一驱动组件,用以驱动一轴机构;所述轴机构上设有一旋动组件,用以使所述轴机构与一悬臂形成联结;所述的悬臂是伸入一浮除槽内,悬臂的端部设有一刮件;所述悬臂另受一转向部的导引。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污水浮除槽的浮污刮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悬 臂具有一结合在转向部的干涉部。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污水浮除槽的浮污刮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干 涉部是滑轨型态。
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污水浮除槽的浮污刮除装置,其特征在于 设有一架体,所述的架体支撑结合所述的轴机构。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污水浮除槽的浮污刮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 向部设置在架体上。
6.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污水浮除槽的浮污刮除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转向部是形成一柱状结构。
7.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污水浮除槽的浮污刮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 向部是形成一柱状结构。
8.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污水浮除槽的浮污刮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悬臂设置复数个刮件。
9.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污水浮除槽的浮污刮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悬臂设置有复数个刮件。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污水浮除槽的浮污刮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悬 臂设置有复数个刮件。
11.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污水浮除槽的浮污刮除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驱动组件与轴机构间,装设有一连动机构。
12.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污水浮除槽的浮污刮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 动组件与轴机构间,装设有一连动机构。
13.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污水浮除槽的浮污刮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 动组件与轴机构间,装设有一连动机构。
14. 根据权利要求ll所述污水浮除槽的浮污刮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连动机构包含一原动轮、 一从动轮,以及一连接原动轮与从动轮的皮带,所述的 原动轮与所述的驱动组件连接,所述的从动轮与所述的轴机构连接。
15. 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污水浮除槽的浮污刮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连动机构包含一原动轮、 一从动轮,以及一连接原动轮与从动轮的皮带,所述的 原动轮与所述的驱动组件连接,所述的从动轮与所述的轴机构连接。
16. 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污水浮除槽的浮污刮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连动机构包含一原动轮、 一从动轮,以及一连接原动轮与从动轮的皮带,所述的 原动轮与所述的驱动组件连接,所述的从动轮与所述的轴机构连接。
17.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污水浮除槽的浮污刮除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旋动组件是一轮盘型态。
18.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污水浮除槽的浮污刮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旋 动组件是一轮盘型态。
1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污水浮除槽的浮污刮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旋 动组件是一轮盘型态。
20.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污水浮除槽的浮污刮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悬臂是以一枢接部与所述的旋动组件形成偏心枢接的型态。
21.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污水浮除槽的浮污刮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悬臂是以一枢接部与所述的旋动组件形成偏心枢接的型态。
22.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污水浮除槽的浮污刮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悬臂是以一枢接部与所述的旋动组件形成偏心枢接的型态。
23.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污水浮除槽的浮污刮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悬臂是以一枢接部与所述的旋动组件形成偏心枢接的型态。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污水浮除槽的浮污刮除装置,是包括一驱动组件,用以驱动一轴机构;所述轴机构上设置有一旋动组件,用以连结一悬臂;所述的悬臂的一端是可伸入一浮除槽内,悬臂设有一刮件;其中,所述的旋动组件是可使所述的悬臂形成一运动路径,使设置在悬臂上的刮件沿所述的运动路径刮除浮除槽内的浮污;用以改善现有结构容易生锈耗损的缺失。
文档编号C02F1/24GK201040729SQ20072000277
公开日2008年3月26日 申请日期2007年2月8日 优先权日2007年2月8日
发明者沈呈华 申请人:乐纺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