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化内循环生物接触氧化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833712阅读:62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体化内循环生物接触氧化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装置,具体是一体化内循环生物接触氧化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的污水处理设备多为使用矩形接触池,进水采用上进下出或下进上出 方式,在布气及接触过程中因不能充分饱和接触,导致处理效率低下并需要很 长的停留时间才能达到技术要求。另外,以上技术需要大面积的固定场地或较 大的安置空间。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以上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廉、 适用广泛、占地小、降解效率高的可移动一体化内循环生物接触氧化污水处理 装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体化内循环生物接触氧化处理装置,由接触氧化反应装置、曝气装置、 沉淀装置和过滤装置组成,接触氧化反应装置由内筒和外筒套合组成,内筒和 外筒为圆柱形,曝气装置位于内筒底部,沉淀装置和过滤装置设置在接触氧化 反应装置外。所述的接触氧化反应装置的内筒和外筒内均挂附弹性生物填料。所述的曝气装置2为潜水式曝气装置。由于本实用新型污水处理装置保证了污水与好氧生物填料充分接触,避免 常规生物接触氧化水池中存在的污水与填料接触不均的缺陷,本设备可在较短 的时间内去除BOD、 C0D等生化指标,接触时间由传统的7-8个小时缩短至4-5 小时。本实用新型中的潜水曝气装置(无噪声)提供氧气源,生物膜生长至一 定厚度后,填充料的微生物因为缺氧进行厌氧代谢,产生的气体及曝气形成的 冲刷作在用会造成生物膜的脱落,并促进新生物膜的生长,此时,脱落的生物 膜将在沉淀过滤池中去除。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积极效果.-1由于填料比表面积大,池内充氧条件良好,处理装置内单位容积的生物固 体量较高,因此,本实用新型处理装置具有较高的容积负荷。2由于处理装置内生物固体量多,水流完全混合,故对水质水量的骤变具有 较强的适应能力。3剩余污泥量少,不存在污泥膨胀的问题,装置占地面积小,运行管理简便。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各种可生化降解的生活污水、医疗污水、有机废水处理, 用于去除高、中、低浓度的有机碳化合物,对各类生活污水、医疗污水、有机 废水及工业废水均有良好的处理效果。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横剖面结构示意图 其中,1——接触氧化反应装置2——曝气装置3——沉淀装置4——内筒5——外筒6—过滤装置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
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一体化内循环生物接触氧化处理装置,由接触氧化反应装置1、曝气装置2、 沉淀装置和过滤装置3组成,接触氧化反应装置1由内筒4和外筒5套合组成, 内筒4和外筒5为圆柱形,曝气装置2为于内筒4底部,沉淀装置3和过滤装 置6设置在接触氧化反应装置1外。所述的接触氧化反应装置1的内筒4和外筒5挂附弹性生物填料。所述的曝气装置2为潜水式曝气装置。由于本实用新型污水处理装置保证了污水与好氧生物填充材料充分接触, 避免常规生物接触氧化水池中存在的污水与填料接触不均的缺陷,本设备可在 较短的时间内去除BOD、 C0D等生化指标,接触时间由传统的7-8个小时缩短至 4-5小时。本实用新型中的潜水曝气装置提供氧气源,生物膜生长至一定厚度后, 填充料的微生物因为缺氧进行厌氧代谢,产生的气体及曝气形成的冲刷作用会 造成生物膜的脱落,并促进新生物膜的生长,此时,脱落的生物膜将在沉淀过 滤池中去除。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积极效果1由于填料比表面积大,池内充氧条件良好,处理装置内单位容积的生物固体量较高,因此,本实用新型处理装置具有较高的容积负荷。2由于处理装置内生物固体量多,水流完全混合,故对水质水量的骤变具有 较强的适应能力。3剩余污泥量少,不存在污泥膨胀的问题,装置占地面积小且可移动,运行 管理简便。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各种可生化降解的生活污水、医疗污水、有机废水,主 要用于去除高、中、低浓度的有机碳化合物,对各类生活污水、医疗污水、有 机废水及工业废水均有良好的处理效果。
权利要求1、一体化内循环生物接触氧化处理装置,由接触氧化反应装置、曝气装置、沉淀装置和过滤装置组成,其特征在于接触氧化反应装置由内筒和外筒套合组成,内筒和外筒为圆柱形,曝气装置位于内筒底部,沉淀装置和过滤装置设置在接触氧化反应装置外。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内循环生物接触氧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接触氧化反应装置的内筒和外筒均挂附弹性生物填料。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内循环生物接触氧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曝气装置为潜水式曝气装置。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装置,具体是一体化内循环生物接触氧化处理装置。一体化内循环生物接触氧化处理装置,由接触氧化反应装置、曝气装置、沉淀装置和过滤装置组成,接触氧化反应装置由内筒和外筒套合组成,内筒和外筒为圆柱形,曝气装置位于内筒底部,沉淀装置和过滤装置设置在接触氧化反应装置外。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可移动、成本低廉、适用广泛、占地小、降解效率高等优点。
文档编号C02F3/08GK201151685SQ20072008285
公开日2008年11月19日 申请日期2007年12月29日 优先权日2007年12月29日
发明者翁联治 申请人:翁联治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