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油污水处理密闭自动漂油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834332阅读:14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含油污水处理密闭自动漂油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含油污水处理密闭自动漂油装置。涉及污水的处理和管道 系统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管输油品在输送过程中总会有含油污水产生,特别是浮顶油罐运行一段时间 后需要进行清洗,于是就会产生大量的含油污水。这些含油污水一是从环保的角 度不能直接排放,二是不处理排放也是一种资源的浪费。故管道输油行业一直在 进行含油污水的处理工作。特别是对浮顶油罐的清洗,因一般浮顶油罐体积较大, 清洗起来需要的水量很大,如都用干净水,那将是水资源的很大的浪费。故一般 是清洗水循环使用,这就需要对清洗水下来的水作一定的处理,再用来清洗。目 前,釆用的是漂油处理,但漂油处理装置太过简单,是用开放的槽进行漂油,浮 在水上面的浮油只简单地人工往油槽里收。因此,不但耗费人力,而且在漂油过
程中,浮油含水率高,不能达到标准,按标准要求浮油含水不得大于3%,实际 上要远大于这个数。如此,再用来清洗浮顶油罐,显然是一种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省工、效率高的含油污水处理密闭自动漂油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构成如图l所示,它由油水分离撬2、保温层3、进液管l、收 油槽4、波紋板填料5、斜板填料7、压力平衡接管8、浮油回收接管9、液位测 量计ll、液位控制执行机构12、压力控制调节计13、调节阀14、隔膜泵15、离 心泵16、球阀17、浮油汇管18、压力变送器19和排液管20组成。外包有保温 层3的密闭油水分离撬2左侧(以图1所示方向)有进液管1,油水分离撬2内上 部有收油槽4、槽下的浮油回收接管9和浮油汇管18,油水分离撬2内下部自左 至右依次有进液管l、波紋板填料5、斜板填料7、排液管20、固定架10及其下 安装的压力变送器19,排液管20由管路依次接阀门17、离心泵16、调节阀14, 或可在离心泵16与调节阀14之间再依次串接压力表、阀门、压力表;而压力变 送器19输出经压力控制调节计13后接至调节阀14的控制端;与收油槽4水平设置的液位测量计11输出接液位控制执行机构12,由液位控制执行机构12控制隔 膜泵15(体积泵)的启停。
其中波紋板填料5为不锈钢波紋板,作用是稳流,这是针对处理量大时设置 的。合理确定波紋板填料5填充区域的顶部与罐的内顶之间的距离,使上浮速度 快的油珠不致于聚集在上部,波紋板对上浮油向出油口的流动不会形成阻力。一 般这个距离控制在300 ~ 500,之间。
斜板填料7的结构如图3所示,它是由不锈钢板制成的多层"V"型斜板结构, 合理确定斜板填充区域斜板与斜板之间间隙,就可解决浮油滞留在斜板内阻碍浮 油向出油口的流动问题。斜板与斜板之间间隙通常为5-20mm。
收油槽4浮于含油污水上,可设置多个,与其下连接的浮油汇管18倾斜为左 高右低,并在右端接隔膜泵15。
液位测量计11安装在一个收油槽4内,液位测量计11的输出接液位控制执 行机构12,通过液位的变化传出信号,将信号放大使开关动作,控制隔膜泵15 的启停,从而实现浮油排油自动控制。
压力变送器19由固定架10安装在油水分离撬2的下部,压力变送器19的输 出接压力控制调节计13,其输出信号经放大控制油水分离撬离心泵出口调节阀 14的开度,使容器内保持恒定液位,实现热水清洗过程中密闭自动漂油的目的。
当含油污水进入油水分离撬后,含油污水内油的粒径在IOO微米以上的油珠 很快上浮至液面,其余的小于100微米的油珠将通过填料粗粒化,从而提高了上 浮速度。上浮的油面高于设置在撬内的收油槽4时,浮油就会靠重力的作用流入 收油槽4,当收油槽4内油面达到设定液面时,自动控制系统开始工作,即设置 在罐外的撬上的隔膜泵15开始运行,浮油经收油槽4、浮油汇管18和隔膜泵15 被移送至指定储罐。另一个控制系统负责控制恒定压力,当液面变化时,压力变 送器19取得信号,并将信号传送到压力控制调节计13,压力控制调节计13将此 压力信号值与设定的压力值进行比较,之后通过调节阀14的作用控制液体的流 量,从而使容器内的液面在允许范围内变化,以确保进入收油槽4的完全是浮油, 水被挡在外面。因此两个控制系统的共同作用实现了自动密闭漂油。
可见,本实用新型不但克服了波紋板填料5和斜板填料7存在的对上浮油向 出油口的流动形成阻力及浮油易滞留在斜板内阻碍浮油向出油口流动的问题,浮 油无障碍上浮并无障碍向出油口流动,提高了油水分离率;可自动调节浮油的回 收和处理水的排出,节省人工;而且可大流量的处理含油污水,供清洗浮顶油罐循环水用。


图1含油污水处理密闭自动漂油装置总体构成图
图2波紋板填料布置截面图(图1中A-A剖视图)
图3斜板填料布置截面图(图1中B-B剖视图)
其中1-进液管2-油水分离撬
3-保温层4-收油槽
-波紋板填料6-油水界面
7-斜板填料8-压力平衡接管
9-浮油回收接管10-固定架
11-液位测量计12-液位控制执行机构
13-压力控制调节计14-调节阀
15-隔膜泵16-离心泵
17-球阀18-浮油汇管
19-压力变送器20-排液管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以本例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并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
的说明。本例是一实验样机,其构成如图l所示。它由油水分离撬2、保温层3、 进液管l、收油槽4、波紋板填料5、斜板填料7、压力平衡接管8、浮油回收接 管9、液位测量计11、液位控制执行机构12、压力控制调节计13、调节阀14、 隔膜泵15、离心泵16、球阀17、浮油汇管18、压力变送器19和排液管20组成。 外包有保温层3的密闭油水分离撬2左侧(以图1所示方向)有进液管1,油水分 离撬2内上部有收油槽4和槽下的浮油回收接管9和浮油汇管18,油水分离撬2 内下部自左至右依次有进液管1、波紋板填料5、斜板填料7、排液管17、固定架 10及其下安装的压力变送器19,排液管20由管路依次接阀门17、离心泵16、压 力表、阀门、压力表、调节阀14,而压力变送器19输出经压力控制调节计13后 接至调节阀14的调节端;与收油槽4水平设置的液位测量计11输出接液位控制 执行机构12,由液位控制执行机构12控制隔膜泵15的启停。
其中波紋板填料5为不锈钢波紋板,作用是稳流,这是针对处理量大时设置 的。波紋板填料5填充区域的顶部与罐的内顶之间的距离为300mm,使上浮速度 快的油珠不致于聚集在上部,波紋板对上浮油向出油口的流动不会形成阻力。斜板填料7的结构如图3所示,它是由不锈钢板制成的多层"V"型斜板结构, 斜板填充区域斜板与斜板之间间隙为10mm,就可解决浮油滞留在斜板内阻碍浮油 向出油口的流动问题。
收油槽4浮于含油污水上,设置4个,与其下连接的浮油汇管18倾斜为左高 右低,并在右端接隔膜泵15。
液位测量计11安装在一个收油槽4内,液位测量计11的输出接液位控制执 行机构12,通过液位的变化传出信号,将信号放大使开关动作,控制隔膜泵15 的启停,从而实现浮油排油自动控制。
压力变送器19由固定架10安装在油水分离撬2的下部,压力变送器19的输 出接压力控制调节计13,其输出信号经放大控制油水分离撬离心泵出口调节阀 14的开度,使容器内保持恒定液位,实现热水清洗过程中密闭自动漂油的目的。
当含油污水进入油水分离撬后,含油污水内油的粒径在IOO微米以上的油珠 很快上浮至液面,其余的小于100微米的油珠将通过填料粗粒化,从而提髙了上 浮速度。上浮的油面高于设置在容器内的收油槽4时,浮油就会靠重力的作用流 入收油槽4,当收油槽4内油面达到设定液面时,自动控制系统开始工作,即设 置在罐外的撬上的气动隔膜泵15开始运行,浮油经收油槽4、浮油汇管18和隔 膜泵15被移送至指定储罐。另一个控制系统负责控制恒定压力,当液面变化时, 压力变送器19取得信号,并将信号传送到压力控制调节计13,压力控制调节计 13将此压力信号值与设定的压力值进行比较,之后通过调节阀14的作用控制液 体的流量,从而使容器内的液面在允许范围内变化,以确保进入收油槽4的完全 是浮油,水被挡在外面。因此两个控制系统的共同作用实现了自动密闭漂油。
本装置的具体构成是进液管1选用DN100的无缝钢管;油水分离撬2选用 卧式容器;保温层3材料选用复合硅酸盐材料;收油槽4选用锥形敞口槽;压力 平衡接管8选用DN20的无缝钢管;浮油回收接管9选用DN100的无缝钢管;液位 测量计11选154N型压力传感器;液位控制执行机构12选工业PLC控制系统;压 力控制调节计13采用西门子S7系列PLC控制系统;调节阀14选用型号为 ZSJQ941F-16C;隔膜泵15选用型号为PD20A;离心泵16选用型号为IHG-50-250; 球闽17选用型号为几-Q11F;浮油汇管18选用DN100的无缝钢管;压力变送器 19选用型号为3151;排液管20选用DN100无缝钢管。
本试验装置经多次现场工业试验,浮油无障碍上浮并无障碍向出油口流动, 提高了油水分离率;可自动调节浮油的回收和处理水的排出,节省人工;而且可大流量的处理含油污水,供清洗浮顶油罐循环水用;并采用红外分光测油法检测
油含量,排放水的含油率达到《15mg/1,完全可作为浮顶油罐循环清洗用水。
权利要求1.一种含油污水处理密闭自动漂油装置,其特征是它由油水分离撬(2)、保温层(3)、进液管(1)、收油槽(4)、波纹板填料(5)、斜板填料(7)、压力平衡接管(8)、浮油回收接管(9)、液位测量计(11)、液位控制执行机构(12)、压力控制调节计(13)、调节阀(14)、隔膜泵(15)、离心泵(16)、球阀(17)、浮油汇管(18)、压力变送器(19)和排液管(20)组成,外包有保温层(3)的密闭油水分离撬(2)左侧有进液管(1),油水分离撬(2)内上部有收油槽(4)、槽下的浮油回收接管(9)和浮油汇管(18),油水分离撬(2)内下部自左至右依次有进液管(1)、波纹板填料(5)、斜板填料(7)、排液管(20)、固定架(10)及其下安装的压力变送器(19),排液管(20)由管路依次接阀门(17)、离心泵(16)、调节阀(14),而压力变送器(19)输出经压力控制调节计(13)后接至调节阀(14)的控制端;与收油槽(4)水平设置的液位测量计(11)输出接液位控制执行机构(12),由液位控制执行机构(12)控制隔膜泵(15)的启停。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油污水处理密闭自动漂油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波 紋板填料(5)为不锈钢波紋板,波紋板填料(5)填充区域的顶部与罐的内顶之间的 距离在300 500mm之间。
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含油污水处理密闭自动漂油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斜 板填料(7)是由不锈钢板制成的多层"V"型斜板结构,斜板填充区域斜板与斜板 之间间隙为5~20mm。
4.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含油污水处理密闭自动漂油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收 油槽(4)浮于含油污水上,可设置多个,与其下连接的浮油汇管(18)倾斜安装,并 在右端接隔膜泵(15)。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油污水处理密闭自动漂油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液 位测量计(ll)安装在一个收油槽(4)内,液位测量计(11)的输出接液位控制执行机 构(12),液位的变化传出信号,将信号放大使开关动作,控制隔膜泵(15)的启停。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含油污水处理密闭自动漂油装置。涉及污水的处理和管道系统技术领域。外包有保温层(3)的密闭油水分离撬(2)左侧有进液管(1),油水分离撬(2)内上部有收油槽(4)和槽下的浮油回收接管(9)和浮油汇管(18),油水分离撬(2)内下部自左至右依次有进液管(1)、波纹板填料(5)、斜板填料(7)、排液管(20)、固定架(10)及其下安装的压力变送器(19),排液管(20)由管路依次接阀门(17)、离心泵(16)、调节阀(14),而压力变送器(19)输出经压力控制调节计(13)后接至调节阀(14)的控制端;与收油槽(4)水平设置的液位测量计(11)输出接液位控制执行机构(12),由液位控制执行机构(12)控制隔膜泵(15)的启停。
文档编号C02F1/40GK201144165SQ20072017292
公开日2008年11月5日 申请日期2007年9月3日 优先权日2007年9月3日
发明者刘金宝, 锋 徐 申请人: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