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净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845329阅读:12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动净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自动化净化装置,涉及处理各种污水、废水、中水以及河水、生 活用水的净化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水处理连续恒速运行,循环使用的自动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涉及处理各种污水、废水、中水以及河水、生活用水的净化装置(设备) 很多,效果也不错,但都是采用压力过滤,运行成本过高,特别是设备内的过滤介质, 一二年就要更换,又不能循环使用,浪费资源,还影响环境。如何解决既经济又环保,
《三水净化装置》专利人,在开发的《三水净化装置》(专利号200920164390.0),虽 然在净化废水中取得了好的效果,但还是不能实现无外力自动清洗及反冲洗,须人工进 行清洗及反冲洗操作。经过反复实验,发明了既经济又环保,不需人工操作,不需更换 过滤介质,运行不需费用,达到长期使用的新型组合工艺技术。

发明内容
为解决以上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就提供一种能达到既经济又环保节能的自动净 化装置,该装置是在国家专利《三水净化装置》(专利号200920164390.0)的原理上 加以改进升级。它由装置框架,净化过滤仓、清水仓、虹吸管道自动清洗反冲洗部件组 成。结构简单,不需维修,运行不需费用,自动清洗及反冲洗,常压过滤不堵塞,连续 恒速运行,出水质量稳定,净化效果好。特别是在净化过滤仓内配套开发的微孔陶瓷 过滤器可长期使用,所以操作简单方便,长期使用不需更换过滤介质,节省了人力、物 力、财力。装置又达到污泥处理一步到位,不造成环境二次污染,利国利民。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技术方案是将污水、废水、中水以及河水、生 活用水经均衡水箱进水口,经均衡水箱出水落水管至虹吸管接口进入净化过滤仓,经过 进水排污漏斗口,水位上升到微孔陶瓷过滤器内,污水、废水、中水等在上升水常压作 用下,经管内壁向外壁的清水仓自然渗透,污水、废水、中水等中悬浮微粒杂质被阻隔 在微孔陶瓷过滤器内壁,逐淅形成颗粒,在重力作用下落入净化过滤仓下侧的底部,达 到固液分离的效果。运行达到饱和后,利用水重力虹吸原理进行排污清洗。即达到饱 和后,净化过滤仓水位自然升高到设定水位,同时虹吸上升管内水位自然也升高到净化 过滤仓设定水位,当上升水位超过虹吸弯头顶部时,水从虹吸下降管中落下,并通过抽 气不断将虹吸管道内空气带走,虹吸管道内形成真空产生虹吸作用,将净化过滤仓底部 的污泥通过进水排污漏斗口,从虹吸管接口到虹吸下降管排到污泥箱,再通过排污口排 到初级沉淀池。当清水仓内清水反渗透到过滤器内壁,清水流完,虹吸破坏管在清水仓 内吸入空气时,破坏虹吸管道真空造成虹吸终止,装置自动恢复进入过滤程序。在虹吸 原理运行中,清水仓内清水自然从外壁向内壁反渗透,形成反冲洗,在此过程中装置内 的微孔陶瓷过滤器沾在内表面的污水、废水、中水等悬浮物杂质在顺着渗透水流滑下排 出,达到自动清洗及反冲清洗效果。排出的污泥杂质直接进入污泥脱水设施处理,不造成二次污染,达到一步到位。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解决了清洗,反冲洗不须人工操作,利用装置本身水重力 及虹吸原理进行自动清洗及反冲洗,连续恒速运行,污泥脱水一次处理;再是在净化过 滤仓内,配套开发的微孔陶瓷过滤器,有效解决了其他水处理设备无法解决的过滤介质 达到长期使用;还解决了其他水处理设备不加混凝药剂不能达到处理效果,还需多个工 艺(设备)组合才能解决问题。本装置只需初沉淀,原水不管浓度大小,不加任何混凝 药剂,就可直接进入净化过滤处理。本装置过滤原理,采用常压过滤不堵塞。在不需其 他辅助设备及混凝药剂等,净化效果悬浮物含量达到lOmg/L以下。达到了结构简单, 操作方便,不需维修,连续恒速运行,不需更换过滤介质,使用寿命长,且运行不需费 用,出水质量稳定。因装置框架为混凝土陶瓷结构,可长期使用,所以达到了真正的节 能环保,一步到位。本发明的要点在于,它包括净化过滤仓1、操作孔2、固定层板3、预留孔4、微 孔陶瓷过滤管5、清水仓6、清水出口 7、清水仓排污或补充清水口 8、进水排污漏斗口 9、提水水泵进水口 10、均衡水箱11,均衡水箱溢流口 12、进水落水管13、虹吸管14、 虹吸破坏管15、污泥箱16和排污管17,其特征在于固定层板3分上、中、下三层,固 定层板3固定在净化过滤仓1的周边,固定板3上是预留孔4,微孔陶瓷过滤管5固定在 上、中、下层固定层板3的预留孔4中,与过滤仓1的周边整体密封后构成微孔陶瓷过滤 器,上、中、下固定层板3和微孔陶瓷过滤管5之间的内空是清水仓6,均衡水箱11上设 置有提水水泵进水口 10和均衡水箱溢流口 12,虹吸装置的进水落水管13的上端与均衡 水箱11相连,下端与进水排污漏斗口 9相连,进水排污漏斗口 9与进水落水管13和虹吸 管14串联为一体,虹吸管14上端装有一虹吸破坏管15,下端与污泥箱16,排污管17相 连。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图I-为本发明的A-A平面示意图; 图2-为B-B纵向切面示意图3-为B-B纵向虹吸管道连接示意图。图中1-净化过滤仓,2-操作孔,3-上中下层固定板,4-固定层板预留孔, 5-微孔陶瓷过滤管,6-清水仓7-清水出口,8-清水仓排污或补充清水口,9-进水排污 漏斗口,10-提水水泵进水口,11-均衡水箱,12-均衡水箱溢流口,13-进水落水管, 14-虹吸管,15-虹吸破坏管,16-污泥箱,17-排污管。
具体实施例方式首先设计图纸会审,之后建设净化过滤装置框架1,在其框架建设中,设置上中 下三层固定层板3,并在固定层板上开设预留孔4,用于安装微孔陶瓷过滤管5。在建好 装置框架后,进行微孔陶瓷过滤管安装,将微孔陶瓷过滤管5通过上中下固定层板的预 留孔4进行安装固定,把它固定上中下层板上3,在预留孔4与微孔陶瓷过滤管5之间空 隙内封堵特制胶泥,使它密封严实。使各类水体通过净化过滤仓1,进入微孔陶瓷过滤管5的内表面向外表面的清水仓6渗透。清水通过预留的清水出口7流出。设计中清水出 水口 7及清水排污或清水补充口 8,应设计在净化过滤仓1左右侧面。
在完成上述工序后,安装好进出水配套的管道阀门、虹吸管道及阀门、水泵及 污泥脱水设备,进行调试后运行,即从清水出水口 7,向净化过滤仓1注水,清水通过微 孔陶瓷过滤管5外表面进入内表面进行清洗,流入净化过滤仓1后,水位慢慢回升到上固 定层板时,启动提水水泵,打开进水口 10和溢流口 12,向上、下净化过滤仓1内注水, 达到上固定层板水平后,打开清水出口 7阀门,正式开始装置运行,在运行中调整进水 流量调节阀及清水出口 7阀门,达到进出水平衡,确保平衡运行。在调试完成后,则正 式运行。
权利要求
1. 一种自动净化装置,它包括净化过滤仓(1)、操作孔(2)、固定层板(3)、预留孔(4)、微孔陶瓷过滤管(5)、清水仓(6)、清水出口(7)、清水仓排污或补充清水口(8)、 进水排污漏斗口(9)、提水水泵进水口(10)、均衡水箱(11),均衡水箱溢流口(12)、进 水落水管(13)、虹吸管(14)、虹吸破坏管(15)、污泥箱(16)和排污管(17),其特征在 于固定层板(3)分上、中、下三层,固定层板(3)上是预留孔(4),微孔陶瓷过滤管(5)固定在上、中、下层固定层板(3)的预留孔(4)中,与过滤仓(1)的周边整体密封后 构成微孔陶瓷过滤器,上、中、下固定层板(3)和微孔陶瓷过滤管(5)之间的内空是清水 仓(6),均衡水箱(11)上设置有提水水泵进水口(10)和均衡水箱溢流口(12),虹吸装置 的进水落水管(13)的上端与均衡水箱(11)相连,下端与进水排污漏斗口(9)相连,进水 排污漏斗口(9)与进水落水管(13)和虹吸管(14)串联为一体,虹吸管(14)上端装有一 虹吸破坏管(15),下端与污泥箱(16),排污管(17)相连。
全文摘要
一种自动化净化装置,它包括净化过滤仓1、操作孔2、固定层板3、预留孔4、微孔陶瓷过滤管5、清水仓6、清水出口7、清水仓排污或补充清水口8、进水排污漏斗口9、提水水泵进水口10、均衡水箱11,均衡水箱溢流口12、进水落水管13、虹吸管14、虹吸破坏管15、污泥箱16和排污管17,其特征在于固定层板3分上、中、下三层,固定层板3固定在净化过滤仓1的周边,固定板3上是预留孔4,微孔陶瓷过滤管5固定在上、中、下层固定层板3的预留孔4中,与过滤仓1的周边整体密封后构成微孔陶瓷过滤器,上、中、下固定层板3和微孔陶瓷过滤管5之间的内空是清水仓6,均衡水箱11上设置有提水水泵进水口10和均衡水箱溢流口12,虹吸装置的进水落水管13的上端与均衡水箱11相连,下端与进水排污漏斗口9相连,进水排污漏斗口9与进水落水管13和虹吸管14串联为一体,虹吸管14上端装有一虹吸破坏管15,下端与污泥箱16,排污管17。
文档编号C02F11/12GK102008846SQ20101029687
公开日2011年4月13日 申请日期2010年9月29日 优先权日2010年9月29日
发明者李峰, 李日德, 李良, 黄华 申请人:李日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