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固液分离设备、转鼓及其叶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806536阅读:15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固液分离设备、转鼓及其叶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固液分离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固液分离设备、转 鼓及其叶片结构。
背景技术
污泥浓缩脱水机,是一种中心传动连续或间歇式工作的浓缩和澄清设备。污泥浓 缩机主要用于冶金工业中高炉、连铸、热轧和水厂等水处理系统或用于煤炭、化工、建材和 水源、污水处理等工业中一切含固料浆液的浓缩或净化。也可用于湿式选矿作业中的精、尾 矿矿浆浓缩脱水。浓缩污泥经过转鼓中轴处的管道,从转鼓的尾部出来;经过转鼓的滚动, 带动污泥翻滚,去除水分,然后进入履带,压制成污泥饼。现有的污泥浓缩机的转鼓内部一般只设有内环、外环及加强筋,用以增强转鼓的 强度。但由于实际使用中,转鼓内部通透性太强,使得污泥很快通过转鼓,无法获得充分的 浓缩脱水,导致污泥的浓缩脱水处理性能不够好。另外,现有的污泥浓缩机的出水斗的出水口设置在侧面,不利于收集转鼓所脱之 水。

实用新型内容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固液分离设备、转鼓及其叶片结构,以实现可以 有效增加污泥在转鼓内的滞留时间,提高污泥浓缩脱水效果。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种叶片,该叶片为弧形叶片,且其两端向同一方向弯折小于90°的角度。优选的,上述叶片中,该叶片为圆环的一部分。优选的,上述叶片中,所述叶片为四分之一圆环。优选的,上述叶片中,该叶片的两端向同一方向的弯折为10 15°。一种转鼓,包括设于转鼓内部的内环和外环,还包括上面所述的叶片;所述叶片的内圈固定在所述内环上,外圈固定在所述外环上。优选的,上述转鼓中,所述叶片为四分之一圆环,数量为4个,且均勻的分布在内、 外环上;所述4个叶片的两端均向同一方向弯折10 15°的角度。优选的,上述转鼓中,所述4个叶片分别与所述内、外环所在平面成20 40°的角度。优选的,上述转鼓中,所述4个叶片分别与所述内、外环所在平面成30°的角度。一种固液分离设备,包括上面任一项所述的转鼓。优选的,上述固液分离设备中,该设备的出水口设置在该设备的出水斗的右端最 低处。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在转鼓内增加这种叶片,可以减慢流速,增加污泥滞留时间,并增长污泥通过转鼓的路径。另外,对于出水斗部分,由于传统的出水口设置在出水斗的侧面,常会造成出水斗 无法排净所收集的废水,现将出水口设置在出水斗的右端最低处,从而防止了废水残留于 出水斗内。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 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 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 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组叶片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俯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叶片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转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供公开了一种固液分离设备、转鼓及其叶片结构,以实现可以有效增 加污泥在转鼓内的滞留时间,提高污泥浓缩脱水效果。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 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 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组叶片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2 为图1的俯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叶片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 施例提供的转鼓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为外环,2为叶片,3为内环,201为叶片折角,4为出水斗,5为出水口。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叶片2为弧形叶片,且其两端向同一方向弯折小于90°的角 度。即该叶片2为圆环的一部分。其两端均设有叶片折角201,叶片折角201与叶片2所在 平面的夹角为锐角,且叶片折角201朝向同一个方向。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叶片,优选的其两端向同一方向的弯折角度为10 15°。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转鼓,包括设于转鼓内部的内环3、外环1和叶片2,其 中,叶片2的内圈固定在所述内环3上,外圈固定在所述外环1上。通过在转鼓内增加这种 叶片,可以减慢流速,增加污泥滞留时间,并增长污泥通过转鼓的路径。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将叶片设计为四分之一个圆环,数量为4个,且均 勻的分布在内、外环上,且4个叶片2分别与所述内、外环所在平面成20 40°的角度。即 使得四个叶片组成近乎螺旋式结构,倾斜的角度不会造成污泥的拥堵。叶片倾斜的角度优 选为30°。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可以将叶片设计为圆环的任意分之一,若为圆环 的八分之一,则在一个内、外环上均勻的设置8个叶片。当然设置的叶片也可以少于8个,那样会提高转鼓内部污泥的通透性。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包括上面转鼓的固液分离设备。其中,该设备的出水口 5设置在该设备的出水斗4的右端最低处。由于传统的出水口设置在出水斗的侧面,常会造成出水斗无法排净所收集的废 水,现将出水口设置在出水斗的右端最低处,从而防止了废水残留于出水斗内。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 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 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 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 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 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权利要求一种叶片,其特征在于,该叶片为弧形叶片,且其两端向同一方向弯折小于90°的角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叶片,其特征在于,该叶片为圆环的一部分。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叶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为四分之一圆环。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叶片,其特征在于,该叶片的两端向同一方向的弯折为10 15°。
5.一种转鼓,包括设于转鼓内部的内环和外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权利要求2所述 的叶片;所述叶片的内圈固定在所述内环上,外圈固定在所述外环上。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转鼓,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为四分之一圆环,数量为4个,且均 勻的分布在内、外环上;所述4个叶片的两端均向同一方向弯折10 15°的角度。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转鼓,其特征在于,所述4个叶片分别与所述内、外环所在平面 成20 40°的角度。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转鼓,其特征在于,所述4个叶片分别与所述内、外环所在平面 成30°的角度。
9.一种固液分离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5-8任一项所述的转鼓。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固液分离设备,其特征在于,该设备的出水口设置在该设备的 出水斗的右端最低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叶片,该叶片为弧形叶片,且其两端向不同方向弯折小于90°的角度。也公开一种转鼓,包括设于转鼓内部的内环、外环和叶片;所述叶片的内圈固定在所述内环上,外圈固定在所述外环上。还公开一种固液分离设备,包括上面所述的转鼓。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转鼓内增加这种叶片,可以减慢流速,增加污泥滞留时间,并增长污泥通过转鼓的路径,这样提高转鼓的滤水效果,增大滤水量,提高污泥含固率,提升浓缩机的浓缩产量。
文档编号C02F11/12GK201722268SQ201020197148
公开日2011年1月26日 申请日期2010年5月18日 优先权日2010年5月18日
发明者马茂林 申请人:上海海巴机械工程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