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料废水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806728阅读:25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染料废水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废水处理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染料废水的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染料废水具有高COD、高色度、高含盐量,有机物难生化降解,水质和水量随时 间变化较大(废水间接性排放)等特点,染料废水成为工业废水治理领域的难点。染料废 水的处理包括各种方法,按照处理原理不同,可以将处理方法主要分为物理法、化学法和生 物法。在实际应用中,单一的处理手段往往无法使染料废水达标排放,一般是几种方式联合处理。现在的处理工艺已经逐渐转向以厌氧-好氧联合处理为轴心与物化或化学方法 结合的混合多级处理工艺,以期达到最佳处理效果。但厌氧_好氧联合处理法的微生物对 营养物质、温度、PH值有一定要求,虽然占地面积较大,管理复杂,但其对C0D、B0D和色度去 除率高,效果稳定的优点仍然使其在处理染料废水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COD、BOD和色度去除率高、效果稳定的染料废 水处理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染料废水处理装置,它包括均质调节池、pH调节池、第一沉淀 池、微电解槽、第二沉淀池、砂滤罐、纳滤系统、吸附再生系统、厌氧生化反应器、好氧生物反 应器、第三沉淀池、砂滤罐;所述的均质调节池、PH调节池、第一沉淀池通过管道依次连接 在一起,第一沉淀池的一个出口通过管道依次与微电解槽、第二沉淀池、砂滤罐、纳滤系统 连接在一起,第一沉淀池的另一个出口连接压滤机并经过压滤机回收染料;所述的纳滤系 统的一个出口通过管道连接吸附再生系统,将纳滤透析液输送给吸附再生系统,纳滤系统 的另一个出口通过管道连接厌氧生化反应器,将纳滤浓缩液输送给厌氧生化反应器;所述 的厌氧生化反应器、好氧生物反应器、第三沉淀池依次通过管道连接,第三沉淀池的一个出 口通过管道连接砂滤罐,第三沉淀池的另一个出口连接压滤机。在染料废水均质调节池的入口处安装有格栅格网。采用上述方案后,由于本实用新型是针对染料含盐量高(盐含量高达8% -10%), COD浓度高的特点,前端由均质调节池、pH调节池、第一沉淀池、微电解槽等构成,采用微电 解-混凝工艺降低部分COD负荷,后端由砂滤罐、纳滤系统、吸附再生系统、厌氧生化反应 器、好氧生物反应器等构成,采用纳滤技术将污水中的盐与有机物进行分离。有机物浓度高 的浓缩液与生活污水混合后,COD降低,同时盐含量降低,使厌氧_好氧生化过程得以进行, 从而完成污水的处理。透析液侧COD负荷低,通过活性炭吸附,盐分得以直接排放,吸附的 有机物通过活性炭洗脱再生过程,经生化降解。该部分废水已经脱盐,不影响生化过程。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染料废水处理装置,它包括均质调节池1、pH调节 池2、第一沉淀池3、微电解槽4、第二沉淀池5、砂滤罐6、纳滤系统7、吸附再生系统8、厌氧 生化反应器9、好氧生物反应器10、第三沉淀池20、砂滤罐30。所述的均质调节池1、pH调节池2、第一沉淀池3通过管道依次连接在一起,第一 沉淀池3的一个出口通过管道依次与微电解槽4、第二沉淀池5、砂滤罐6、纳滤系统7连接 在一起,第一沉淀池3的另一个出口连接压滤机40,通过压滤机40回收染料;所述的纳滤 系统7的一个出口通过管道连接吸附再生系统8,将纳滤透析液输送给吸附再生系统8,纳 滤系统7的另一个出口通过管道连接厌氧生化反应器9,将纳滤浓缩液输送给厌氧生化反 应器9 ;吸附再生系统8将处理达标的水排放出去。所述的厌氧生化反应器9、好氧生物反应器10、第三沉淀池20依次通过管道连接, 第三沉淀池20的一个出口通过管道连接砂滤罐30,第三沉淀池20的另一个出口连接压滤 机50。此外,为了去除染料废水中的杂质,在染料废水进入均质调节池1的入口处安装 有格栅格网60。本实用新型选用分离效率高的机械旋转格栅格网60,可去除固体物质,以 保证后续工艺的顺利运行。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处理染料废水的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1)预处理染料废水经排水管网收集后首先经过调节池,去除水中所含的大颗 粒悬浮物,然后流入均质调节池1,在均质调节池1停留一段时间,再由提升泵将废水送到 pH调节池2进行调酸处理;(2)调酸和压滤处理向PH调节池2加入盐酸调酸并搅拌,调节pH至5,将废水中 的染料析出,再将废水送入第一沉淀池3沉降,第一沉淀池3中的沉淀染料经过压滤机40 回收染料;第一沉淀池3上层清液和压滤机40出水再用硫酸酸化,经硫酸酸化后的废水进 入微电解槽4;(3)微电解处理经硫酸酸化后的废水在微电解槽4中反应,微电解出水;微电解 池采用固定床式,填料采用铁片,两片十字交叉后,堆放在微电解池中,内部折流以加强混 合;(4)混凝处理所述的微电解出水用石灰中和,进入竖流式第二沉淀池5沉降,第 二沉淀池5中上层的上清液进入砂滤罐6进行砂滤,底部污泥进行压滤,压滤液返回步骤 (1)中所述的均质调节池1 ;(5)砂滤和纳滤处理经过砂滤后的废水的出水流量的大部分进入纳滤系统7进 行纳滤,小部分用于砂滤反冲洗,反冲洗水返回步骤(1)中所述的均质调节池。(7)生活污水预处理生活污水流入生活污水均质调节池70,纳滤浓缩液直接进 入生活污水均质调节池70,纳滤浓缩液与生活污水混合的废水在生活污水均质调节池70内停留一般时间,再由提升泵将水送到厌氧生化反应器9。(8)厌氧处理生活污水均质调节池出水进入厌氧生化反应器9进行高效厌氧生 物处理;(9)好氧处理经厌氧生化反应器9处理后的出水进入好氧生物反应器10进一步 降解有机物;经好氧处理后的污水可以达到排放要求。(10)混凝和砂滤处理废水经过生化处理后,还有磷、部分难以降解的有机物、色 度、SS等污染物,这些污染物通过后续物化处理进行去除,物化处理采用网格絮凝沉淀池。 进入混凝前,向经好氧生物反应器9处理后的废水中投加一定剂量的聚合硫酸铁,使其终 浓度达到100mg/L,通过混凝使废水中的胶体物质聚集成较大絮粒,从废水中去除。经过混 凝处理后的废水再经砂滤罐30砂滤处理,其出水指标可以满足反渗透进水要求。(11)回用将经砂滤处理处理后的达标水进行过反渗透膜处理,用于生产产品的 回用,设计回收率50 %,其余浓缩液达标排放。(12)污泥处理将染料废水处理部分和综合污水处理部分产生的污泥,由螺杆泵 输送至污泥浓缩池,再抽升至污泥浓缩脱水一体化机械设备进行脱水,污泥上清液回流至 步骤(7)生活污水均质调节池70重新处理,泥饼外运。
权利要求一种染料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均质调节池、pH调节池、第一沉淀池、微电解槽、第二沉淀池、砂滤罐、纳滤系统、吸附再生系统、厌氧生化反应器、好氧生物反应器、第三沉淀池、砂滤罐;所述的均质调节池、pH调节池、第一沉淀池通过管道依次连接在一起,第一沉淀池的一个出口通过管道依次与微电解槽、第二沉淀池、砂滤罐、纳滤系统连接在一起,第一沉淀池的另一个出口连接压滤机并经过压滤机回收染料;所述的纳滤系统的一个出口通过管道连接吸附再生系统,将纳滤透析液输送给吸附再生系统,纳滤系统的另一个出口通过管道连接厌氧生化反应器,将纳滤浓缩液输送给厌氧生化反应器;所述的厌氧生化反应器、好氧生物反应器、第三沉淀池依次通过管道连接,第三沉淀池的一个出口通过管道连接砂滤罐,第三沉淀池的另一个出口连接压滤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染料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染料废水的均质调节池 的入口处安装有格栅格网。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染料废水处理装置,它包括通过管道连接在一起的均质调节池、pH调节池、第一沉淀池、微电解槽、第二沉淀池、砂滤罐、纳滤系统、吸附再生系统、厌氧生化反应器、好氧生物反应器、第三沉淀池、砂滤罐。由于本实用新型是针对染料含盐量高、COD浓度高的特点,前端由均质调节池、pH调节池、第一沉淀池、微电解槽等构成,采用微电解-混凝工艺降低部分COD负荷,后端由砂滤罐、纳滤系统、吸附再生系统、厌氧生化反应器、好氧生物反应器等构成,采用纳滤技术将污水中的盐与有机物进行分离。有机物浓度高的浓缩液与生活污水混合后,COD降低,同时盐含量降低,使厌氧-好氧生化过程得以进行,从而完成污水的处理。
文档编号C02F1/28GK201713415SQ201020215568
公开日2011年1月19日 申请日期2010年5月28日 优先权日2010年5月28日
发明者严滨, 傅海燕, 柴天 申请人:厦门理工学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