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性炭作载体投加工程菌的mbr膜生物处理工艺技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884558阅读:36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活性炭作载体投加工程菌的mbr膜生物处理工艺技术的制作方法
活性炭作载体投加工程菌的MBR膜生物处理工艺技术本发明涉及一种生物处理工艺技术,尤其涉及到一种活性炭作载体投加工程菌的MBR膜生物处理工艺技术。目前MBR膜生物处理工艺,采用常规活性污泥作为接种污泥进行驯化培养。由于MBR膜的截留作用,对阻止污泥流失,提高污泥龄和污泥浓度效果非常明显,因而MBR工艺调试周期短,运行稳定,COD去除率相对较高,出水清澈,水质较好。但对于水质复杂,可生化性较差,而且排水要求较高的一些工业废水,MBR处理效果则难如人意,应用案例也较少。为提高处理效果,改善出水水质,一些工业废水处理项目中定期投加工程菌、高效菌,来加强对水中难生化有机物的降解。投加工程菌、高效菌,的确可以提高污水处理系统的COD去除率。工程菌、高效菌难以被污泥充分吸附和生物膜彻底固定,因而逐步淘汰流失,需要定期投加菌种。工程菌、高效菌价格昂贵,定期投加使业主运行费用大幅度上升,因而其使用受到限制,难以得到推广。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MBR膜生物处理技术与工程菌技术的弊端,将MBR膜工艺污泥截留彻底,工程菌能高效去除难降解有机物的优点相结合,提供一种减少工程菌、高效菌投加次数,充分去除难降解有机物,改善出水水质,降低运行费用的MBR膜生物处理技术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a.前置斜板沉淀池和砂滤池,将进水中的颗粒物(尤其是无机颗粒杂质)得以彻底去除;b.曝气池按长宽比3 1,池深5 6米,MBR膜组件放置在曝气池末端,不单独设膜池,不设污泥回流,降低运行成本;c.曝气系统采用可提升式微孔曝气管,设置成多组,出现故障可随时提出来检修更换而不影响系统运行;d.活性炭采用300目的粉末碳,投加量为正常水位情况下SV30达到30 40% ;e. MBR膜组件选用孔直径为O. Ium的优质微滤膜,确保工程菌被充分截留;f.容积负荷0. 4 O. 6kgC0D/ (m3, d);g.系统运行中不排泥,老化的污泥在好氧消化被去除;h. MBR膜工艺采用并联泵出水,易调节出水流量。上述说明汇集了 MBR和工程菌技术优点,活性炭作载体投加工程菌的MBR膜生物处理工艺技术,有效克服了 MBR对难降解有机物去除不佳,工程菌已流失需定期投菌造成费用增加和效果不稳定的缺点,对难生化降解废水有能耗的去除效果,其运行数据如下表列示权利要求
1.活性炭作载体投加工程菌的MBR膜生物处理工艺技术,其特征在于a.前置斜板沉淀池和砂滤池,将进水中的颗粒物(尤其是无机颗粒杂质)得以彻底去除; b.曝气池按长宽比3 1,池深5 6米,MBR膜组件放置在曝气池末端,不单独设膜池,不设污泥回流,降低运行成本; c.曝气系统采用可提升式微孔曝气管,设置成多组,出现故障可随时提出来检修更换而不影响系统运行;d.活性炭采用300目的粉末碳,投加量为正常水位情况下SV30达到30 40%; e.MBR膜组件选用孔直径为O. Ium的优质微滤膜,确保工程菌被充分截留; f.容积负荷0.4 O. 6kgCOD/ (m3, d); g.系统运行中不排泥,老化的污泥在好氧消化被去除; h.MBR膜工艺采用并联泵出水,易调节出水流量。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活性炭作载体投加工程菌的MBR膜生物处理工艺技术,其特征在于其运行数据如下表列示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活性炭作载体投加工程菌的MBR膜生物处理工艺技术,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其工艺为前置斜板沉淀池和砂滤池,将进水中的颗粒物得以彻底去除,曝气池按长宽比3∶1,池深5~6米,MBR膜组件放置在曝气池末端,曝气系统为可提升式微孔曝气管,设置成多组,出现故障可随时检修更换而不影响系统运行,活性炭采用300目的粉末碳,投加量为正常水位情况下SV30达到30~40%,MBR膜组件选用孔直径为0.1um的优质微滤膜,系统运行中不排泥,老化的污泥在好氧消化被去除,MBR膜工艺采用并联泵出水,本发明处理工艺简单、运行稳定、管理简单、能耗低、维修方便、造价低、易调节。
文档编号C02F9/14GK102633401SQ201110037928
公开日2012年8月15日 申请日期2011年2月15日 优先权日2011年2月15日
发明者周国勇, 张忠政, 狄秋明, 程兆鹏 申请人:上海集策膜技术工程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