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发电推流曝气一体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816834阅读:44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太阳能发电推流曝气一体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通过太阳能发电对水体进行推流和曝气的装置,是一种利用太阳能提供能源、用于提高水体流动性、深层曝气的水污染治理和水环境保护设备,属于水体修复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水体富营养化是指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生物所需的氮、磷等营养物质大量进入湖泊、河口、海湾等缓流水体,引起藻类及其他浮游生物迅速繁殖,水体溶解氧量下降,水质恶化,鱼类及其他生物大量死亡的现象。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的原因有水体流动性差、氮、磷等植物营养物质的进入、水体溶解氧不足等。各类水体包括海水、湖泊、河道等均有富营养化的可能。富营养化的防治是水污染处理中最为复杂和困难的问题。这是因为①污染源的复杂性,既有天然源,又有人为源;既有外源性,又有内源性。这就给控制污染源带来了困难;②营养物质去除的高难度,至今还没有任何单一的生物学、化学和物理措施能够彻底去除废水的氮、磷营养物质。防治富营养化主要方法有工程性措施、化学方法、生物性措施,其中最有效的方式为工程性措施,包括增加水体流动性、深层曝气(使水与底泥界面之间不出现厌氧层,保持有氧状态,抑制底泥磷释放)、挖除底泥等。中国专利文献CN201099644公开了一种《漂浮式太阳能曝气系统》,包括带有漂浮机构的机架和安装在机架上的太阳能电池以及与太阳能电池连接的气泵,气泵出气口通过管道与曝气机构连接。该曝气系统只能利用太阳能发电对湖泊、河道进行曝气,不能推动水体流动,不能更多地增加水体溶解氧含量,水体处理效果仍然不理想。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富营养化水体处理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高效、低能耗、 水体处理效果好的太阳能发电推流曝气一体化装置。本实用新型的太阳能发电推流曝气一体化装置采用以下技术方案该太阳能发电推流曝气一体化装置,包括太阳能发电装置、漂浮支架、吸气管、潜水泵和射流器,太阳能发电装置安装在漂浮支架上,潜水泵和射流器均安装在支座上,潜水泵的出口与射流器连接,射流器上连接有吸气管,支座固定在混凝土支墩上,潜水泵与漂浮支架之间连接有提升链,潜水泵与太阳能发电装置之间电连接。通过漂浮支架使太阳能发电装置漂浮在水面上,太阳能发电装置发电驱动潜水泵运行。潜水泵的出水从射流器内部的小喷嘴高速射出并将空气从吸气管自吸进射流器,溶氧量高的气液混合流体从射流器中喷出。本实用新型一方面使水体深层曝气,另一方面提高水体流动性,保证水体的溶解氧含量,可方便的用于富营养化水体的防治,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节约能源,克服了常规推流、曝气设备安装复杂、高耗能的缺点。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太阳能发电装置,2、漂浮支架,3、吸气管,4、潜水泵,5、射流器,6、支座,7、 混凝土支墩,8、提升链,9、电线。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太阳能发电推流曝气一体化装置包括太阳能发电装置 1、漂浮支架2、吸气管3、潜水泵4和射流器5。太阳能发电装置1安装在漂浮支架2上,潜水泵4和射流器5均安装在支座6上,潜水泵4与射流器5连接。支座6固定在一个混凝土支墩7上,潜水泵4与漂浮支架2之间连接有提升链8,潜水泵4与太阳能发电装置1之间通过电线9电连接,射流器5上连接有伸出水面的吸气管3。通过漂浮支架2使太阳能发电装置1漂浮在水面上,通过太阳能发电装置1发电驱动潜水泵4运行。潜水泵4的出水从射流器5内部的小喷嘴高速射出,产生高速涡流并在射流器5的内部形成了真空,从而将空气从吸气管3自吸进射流器5。高速液流切割气体形成气液之间的涡流扩散,溶氧量高的气液混合流体从射流器5中释放出来,将周围液体卷入。气液混合液具有横向和竖向的能量,在曝气的同时发生剧烈的混合和推流效果。本实用新型一方面使水体深层曝气,另一方面提高水体流动性,保证水体的溶解氧含量,可方便的用于富营养化水体的防治,设备维护保养简单方便,节约能源,克服了常规推流、曝气设备安装复杂、高耗能的缺点。
权利要求1. 一种太阳能发电推流曝气一体化装置,包括太阳能发电装置、漂浮支架、吸气管、潜水泵和射流器,其特征是太阳能发电装置安装在漂浮支架上,潜水泵和射流器均安装在支座上,潜水泵的出口与射流器连接,射流器上连接有吸气管,支座固定在一个混凝土支墩上,潜水泵与漂浮支架之间连接有提升链,潜水泵与太阳能发电装置之间电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太阳能发电推流曝气一体化装置,包括太阳能发电装置、漂浮支架、吸气管、潜水泵和射流器,太阳能发电装置安装在漂浮支架上,潜水泵和射流器均安装在支座上,潜水泵的出口与射流器连接,射流器上连接有吸气管,支座固定在混凝土支墩上,潜水泵与漂浮支架之间连接有提升链,潜水泵与太阳能发电装置之间电连接。本实用新型一方面使水体深层曝气,另一方面提高水体流动性,保证水体的溶解氧含量,可方便的用于富营养化水体的防治,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节约能源,克服了常规推流、曝气设备安装复杂、高耗能的缺点。
文档编号C02F3/30GK202099130SQ20112022717
公开日2012年1月4日 申请日期2011年6月30日 优先权日2011年6月30日
发明者姜晓先, 杨黎明, 金立建, 靖玉明 申请人:山东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设计院, 荣成市水务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