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处理多功能控制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817922阅读:34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水处理多功能控制阀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处理控制阀,尤其是涉及一种使用在工业或民业中水处理的多功能控制阀。
背景技术
目前,工业或则民用水处理中,都必须用多功能控制阀进行切换,实现软化、净化、 冲洗、反冲洗等功能,需要单独开具净化阀和软化阀模具,制造麻烦;同时大部分控制阀都是通过活塞的上下移动来控制阀体内部水流和改变水流方向,通过对滤料正洗,反洗,再生以及盐箱补水来完成对原水进行净化或则软化。该阀设计和装配比较复杂,操作步骤麻烦, 维修不方便,活塞以及配套橡胶件易于老化,阀体材料生产成本很高。公告日为2008年12月10日的中国授权专利号ZL200820007713. 0公开了一种水处理用全自动液压控制多路集成阀,由阀体、执行电机组成;阀体上水平方位设有进水管, 进水管出口装有进水阀,阀体设有与进水阀的液压腔相通的上接口 ;进水管下方设有出水管;出水管入口装有出水阀,阀体设有与出水阀的液压腔相通的下接口 ;进水管与出水管之间、阀体左右侧设有再生水源腔、盐水腔及其它容腔,再生水源腔、盐水腔及其它容腔内设有通道,通道口低于容腔端面;盐水腔内装有射流吸盐器;进水管设有与再生水源腔相连通的顺流孔或出水管设有与再生水源腔相连通的逆流孔;各容腔端面装有盖板,盖板上与部分通道对应的位置装有控制阀;阀体上设有液压分配器,执行电机输出轴与液压分配器连接,液压分配器的分配接口与各阀液压腔连通。但此结构设计复杂,使用维护成本高; 且同样存在着操作步骤麻烦,维修不方便,活塞以及配套橡胶件易于老化,阀体材料生产成本较高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水处理过程中需采用多功能控制阀进行切换,实现软化、 净化、冲洗、反冲洗等功能,需要单独开具软化阀和净化阀模具,制造麻烦;或者阀设计和装配比较复杂,操作步骤麻烦,维修不方便等现状而提供的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生产成本较低,且使用过程中省盐省水、集顺流再生、逆流再生软化、净化于一体、一阀多用的水处理多功能控制阀。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为一种水处理多功能控制阀,包括阀体,设在阀体上的原水入口、处理水出口、废水出口、射流水入口、盐水入口、射流水入口和盐水入口之间设有射流器,其特征在于阀体内设有A阀腔和B阀腔两个阀腔, A阀腔内部围绕中心分布设有A阀腔中心管外孔、A阀腔射流水入口孔、A阀腔中心管内孔, 其中A阀腔与原水入口相连通,A阀腔射流水入口孔与逆流盐水入口、顺流盐水入口、射流水入口相连通,A阀腔内还设有A动阀片、A定阀片,A定阀片的端面上绕中心分布设有四个 A定阀片通孔和二个A定阀片扇形板,其中A定阀片第一通孔与A阀腔中心管外孔相对应配合、A定阀片第三通孔与A阀腔中心管内孔相对应配合、A定阀片第二通孔和A定阀片第一扇形板一起与A阀腔第一射流水入口孔相对应配合、A定阀片第四通孔和A定阀片第二扇形板一起与A阀腔第二射流水入口孔相对应配合;A动阀片上设有A动阀片常通孔、A动阀片盲孔以及A动阀片第一扇形板、A动阀片第二扇形板、A动阀片第三扇形板,A动阀片与A 定阀片的各孔分布在同一半径相互配合的圆端面上;B阀腔内围绕中心分布设有B阀腔处理水出口孔、B阀腔中心管外孔、B阀腔废水出口孔、B阀腔中心管内孔,其中B阀腔处理水出口孔31与处理水出口相连通,B阀腔废水出口孔与废水出口相连通,B阀腔内还设有B定阀片、B动阀片,B定阀片端面绕中心分布有四个B定阀片通孔,其中B定阀片第一通孔与B 阀腔内的处理水出口相对应配合,B定阀片第二通孔与B阀腔中心管外孔相对应配合,B定阀片第三通孔与B阀腔废水出口孔相对应配合,B定阀片第四通孔与B阀腔中心管内孔相对应配合,B动阀片上设有B动阀片第一扇形板和B动阀片第二扇形板,B动阀片与B定阀片的各孔分布在同一半径相互配合的圆端面上;A动阀片和B动阀片的另一端面上分别设有联轴器,联轴器上设有与联轴器及分别A阀腔和B阀腔内壁密封连接的压盖,联轴器上端穿过压盖及阀体顶盖并与转动动力部件连接。动阀片中心直通软化罐,集顺流再生、逆流再生软化、净化于一体、一阀多用的水处理多功能控制阀,通过动阀片与定阀片的端面密封配合,动片上盲孔及通孔位置与定阀片上的孔位覆盖位置转换来达到实现软化、净化、冲洗、 反冲洗不同需要;省去通常水处理中需要开顺流再生软化阀,逆流再生软化阀,净化阀三套模具成本费用,只需在一套模具就可以实现,节约生产成本,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以通过手动或电动带动联轴器,使动阀片和定阀片上的孔相互配合,来完成水处理设备的净化与软化,正洗,反洗,再生以及盐箱补水等过程。实现使用过程中的一阀三用效果。作为优选,所述的四个A定阀片通孔和二个A定阀片扇形板中,其中A定阀片第一通孔与A定阀片第三通孔的孔位尺寸是其他两个A定阀片通孔和二个A定阀片扇形板尺寸的两倍。有效的实现通过定阀片上的通孔及扇形板位置与A阀腔及A动阀片上的空位覆盖位置关系,实现软化、净化、冲洗、反冲洗等功能过程切换。作为优选,所述的联轴器的下端面边缘处设有与A动阀片或B动阀片连接的边缘凸爪。通过凸爪将联轴器与设在动阀片背面边缘上的凹槽相卡接,达到卡装动阀片并有效带动转动工作的作用,实现联轴器带动动阀片与定阀片端面配合密封来完成不同的工作过程。作为优选,所述的联轴器的下端面中心位置处设有中心凸爪。与设在动阀片背面中心位置处的凹槽相卡接,进一步提高联轴器与动阀片之间的卡装及连动效果。作为优选,所述的联轴器的上端面中心位置处设有螺纹连接孔。用来作为固定手柄的孔,把螺丝拧到这个螺纹连接孔里,在电动控制的时候来固定转盘;当然也可以是通过手动来控制转盘。作为优选,所述的阀体在A阀腔的外边缘上且位于在中心线处一对与A定阀片连接的A阀体凸起物。用于实现A定阀片和A阀腔外边缘之间的定位卡装。作为优选,所述的A定阀片上设有两对与A阀体凸起物相对应位置并定位连接的卡体,每对卡体之间具有与A阀体凸起物对应配合的距离间隙。将A定阀片的卡体距离间隙卡装在A阀腔外边缘的凸起物上,实现A定阀片和A阀腔的定位卡装,当然也可以采用别的方式进行达到实现A定阀片和A阀腔的定位装配作用。作为优选,所述的阀体在B阀腔的外边缘上且位于在中心线处一对与B定阀片连接的B阀体凸起物;所述的B定阀片上设有两对与B阀体凸起物相对应位置并定位连接的卡体,每对卡体之间具有与B阀体凸起物对应配合的距离间隙。将B定阀片的卡体距离间隙卡装在B阀腔外边缘的凸起物上,实现B定阀片和B阀腔的定位卡装,当然也可以采用别的方式进行达到实现B定阀片和B阀腔的定位装配作用。作为优选,所述的B动阀片的B动阀片第一扇形板和B动阀片第二扇形板位置相邻,B动阀片第一扇形板和B动阀片第二扇形板组合构成半圆状。有效的实现通过B动阀片上的扇形板位置与B阀腔及B定阀片上的空位覆盖位置关系,实现软化、净化、冲洗、反冲洗等功能的切换。作为优选,所述的压盖与联轴器之间设有密封圈,压盖与阀体的A阀腔或B阀腔内壁螺纹连接,压盖与A阀腔或B阀腔内壁之间设有密封圈。实现相互之间的密封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可以通过手动或电动带动联轴器,使动阀片和定阀片上的孔相互配合,来完成水处理设备的净化与软化,正洗,反洗,再生以及盐箱补水等过程。2.集顺流再生软化,逆流再生软化,净化功能于同一控制阀体中,通过动阀片与定阀片的端面密封配合,动片上盲孔及通孔位置与定阀片上的孔位覆盖位置转换来达到实现软化、净化、冲洗、反冲洗不同的生产过程需要;省去通常水处理中需要开开顺流再生软化阀,逆流再生软化阀,净化阀三套模具成本费用,只需在一套模具就可以实现,节约生产成本,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3.当自动控制时,控制阀的面板和控制板分离,二者通过数据线连接,控制板可以放置在控制阀的面板卡槽内。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控制阀被安装在柜子下面或则比较高的罐体上,在操作时可以直接把控制板拿在手中,方便操作。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图1是本实用新型水处理多功能控制阀的阀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水处理多功能控制阀的A定阀片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水处理多功能控制阀的B定阀片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水处理多功能控制阀的A动阀片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水处理多功能控制阀的B动阀片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水处理多功能控制阀的联轴器轴向剖视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水处理多功能控制阀的压盖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8是使用在本实用新型水处理多功能控制阀A阀腔中的另一种A定阀片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9是使用在本实用新型水处理多功能控制阀A阀腔中的另一种A动阀片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实用新型水处理多功能控制阀工作状态和正洗状态时A定阀片与A动阀片的配合示意图。图11是本实用新型水处理多功能控制阀工作状态时B定阀片与B动阀片的配合示意图。图12是本实用新型水处理多功能控制阀在逆流吸盐状态时A定阀片与A动阀片的配合示意图。图13是本实用新型水处理多功能控制阀在逆流吸盐状态和反洗状态时B定阀片与B动阀片的配合示意图。图14是本实用新型水处理多功能控制阀在反洗状态时A定阀片与A动阀片的配合示意图。图15是本实用新型水处理多功能控制阀在逆流补水状态时A定阀片与A动阀片的配合示意图。图16是本实用新型水处理多功能控制阀在逆流补水状态和正洗状态时B定阀片与B动阀片的配合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所示的实施例中,一种水处理多功能控制阀,包括阀体10,与阀体10相连接的原水入口 17、处理水出口 11、废水出口 12、射流水入口可以选择从A射流水入口 13或B射流水入口 131处引入、逆流盐水入口 14、顺流盐水入口 15、 射流水入口 13和盐水入口之间设置有射流器16,其中射流器16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生产处理流程需要确定是设置在A射流水入口 13还是设置在B射流水入口 131处,阀体10内设有 A阀腔20和B阀腔30两个阀腔,A阀腔20内部围绕中心分布设有A阀腔中心管外孔21、A 阀腔第一射流水入口孔22、A阀腔第二射流水入口孔M、A阀腔中心管内孔23,其中A阀腔与原水入口 17相连通,A阀腔第一射流水入口孔22、A阀腔第二射流水入口孔M与逆流盐水入口 14、顺流盐水入口 15、射流水入口 13相连通,同时A阀腔20内还设有A动阀片60、 A定阀片40,A定阀片40 (见图2)的端面上绕中心分布设有四个A定阀片通孔和二个A定阀片扇形板,其中A定阀片第一通孔41与A阀腔中心管外孔21相对应配合、A定阀片第三通孔44与A阀腔中心管内孔23相对应配合、A定阀片第二通孔42和A定阀片第一扇形板 43 一起与A阀腔第一射流水入口孔22相对应配合、A定阀片第四通孔45和A定阀片第二扇形板46 —起与第二射流水入口孔M相对应配合;A动阀片60 (见图4)上设有A动阀片常通孔61、A动阀片盲孔63以及A动阀片第一扇形板62、A动阀片第二扇形板64、A动阀片第三扇形板65,A动阀片60与A定阀片40的各孔分布在同一半径相互配合的圆端面上, B阀腔30内围绕中心分布设有B阀腔处理水出口孔31、B阀腔中心管外孔32、B阀腔废水出口孔33、B阀腔中心管内孔34,其中B阀腔处理水出口孔31与处理水出口 11相连通,B 阀腔废水出口孔33与废水出口 12相连通,B阀腔30内还设有B定阀片50、B动阀片70,B 定阀片50 (见图3)端面绕中心分布有四个B定阀片通孔,其中B定阀片第一通孔51与B 阀腔30内的B阀腔处理水出口 31相对应配合,B定阀片第二通孔52与B阀腔中心管外孔 32相对应配合,B定阀片第三通孔53与B阀腔废水出口孔33相对应配合,B定阀片第四通孔M与B阀腔中心管内孔34相对应配合,B动阀片70 (见图5)上设有B动阀片第一扇形板71和B动阀片第二扇形板72,B动阀片第一扇形板71和B动阀片第二扇形板72位置相邻,分别约为四分之一的B阀腔内腔圆尺寸,B动阀片第一扇形板71和B动阀片第二扇形板72组合构成半圆状。B动阀片70与B定阀片50的各孔分布在同一半径相互配合的圆端面上;A动阀片60和B动阀片70的另一端面上分别设有联轴器80,联轴器80 (见图6)的下端面边缘处设有与A动阀片60或B动阀片70连接的边缘凸爪82,联轴器80的下端面中心位置处设有中心凸爪81,为联轴器卡装在A动阀片60或B动阀片70的背面上提供保证。联轴器80的上端面中心位置处设有螺纹连接孔83。联轴器80上设有与联轴器及分别A阀腔10和B阀腔30内壁密封连接的压盖90,压盖90 (见图7)的上部绕中心圆孔 91分布有四个盲孔92。方便安装和拆卸操作,联轴器80上端穿过压盖及阀体顶盖并与转动动力部件连接。当然盲孔92数量也可以是另外其他的数量。四个A定阀片通孔和二个A 定阀片扇形板中,其中A定阀片第一通孔41与A定阀片第三通孔44的孔位尺寸是其他两个A定阀片通孔和二个A定阀片扇形板尺寸的两倍。阀体10在A阀腔20的外边缘上且位于在中心线处一对与A定阀片20连接的A阀体凸起物25。A定阀片20上设有两对与A 阀体凸起物25相对应位置并定位连接的卡体47,每对卡体47之间具有与A阀体凸起物25 对应配合的距离间隙471。实现A定阀片40与A阀腔端面外边缘的卡装。阀体10在B阀腔30的外边缘上且位于在中心线处一对与B定阀片30连接的B阀体凸起物35。B定阀片 30上设有两对与B阀体凸起物35相对应位置并定位连接的卡体55,每对卡体55之间具有与B阀体凸起物35对应配合的距离间隙551。实现B定阀片50与B阀腔端面外边缘的卡装。压盖90与联轴器80之间设有密封圈,压盖90与阀体的A阀腔20或B阀腔30内壁螺纹连接,压盖90与A阀腔20或B阀腔30内壁之间设有密封圈。实施例2 图8、图9所示的实施例中,另一种结构的A定阀片40A (见图8)的A定阀片第一通孔41A与A阀腔中心管外孔21相对应配合、A定阀片第三通孔44A与A腔中心管内孔 23相对应配合、A定阀片第二通孔43A和A定阀片第一扇形板42A —起与A阀腔第一射流水入口孔22相对应配合、A定阀片第四通孔46A和A定阀片第二扇形板45A —起与第二射流水入口孔M相对应配合;另一种结构的A动阀片60A (见图9)的A动阀片60上设有A 动阀片常通孔61A、A动阀片盲孔64A以及A动阀片第一扇形板62A、A动阀片第二扇形板 63A、A动阀片第三扇形板65A,另一种结构的A动阀片60A与A定阀片40A的各孔分布在同一半径相互配合的圆端面上。其他同实施例1相同。1、以下通过采用如树脂为滤料,对水处理的软化过程,采用逆流再生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采用逆流再生时,用螺帽封堵顺流盐水入口 15,射流器16置于B射流水入口 131位置处。在软化运行状态时(见图1、图10、图11),A阀腔20内A动阀片60通过A动阀片常通孔61覆盖A定阀片第一通孔41,A动阀片盲孔63覆盖A定阀片第一扇形板43及A定阀片第三通孔44的一半;B阀腔30内B动阀片第一扇形板71覆盖B定阀片第二通孔52, B动阀片第二扇形板72覆盖B定阀片第三通孔53,使B阀腔中心管内孔34和B阀腔处理水出口孔31相通;运行时,原水从原水入口 17依次流经A阀腔20的A动阀片常通孔61、 A定阀片第一通孔41、A阀腔中心管外孔21、滤料、下布水器、中心管内、B阀腔中心管内孔 34,B定阀片第四通孔M、B定阀片第一通孔51、B阀腔处理水出口孔31到达处理水出口 11 流出阀体10外。在逆流吸盐再生时(见图1、图12、图13),A阀腔20的A动阀片常通孔61、覆盖A定阀片第二通孔42和A定阀片第一扇形板43,A动阀片盲孔63覆盖A定阀片第四通孔45以及A定阀片第三通孔44的一半;B动阀片第一扇形板71覆盖B定阀片第四通孔M (见图13)、B动阀片第二扇形板72覆盖B定阀片第一通孔51,使B阀腔中心管外孔32和 B阀腔废水出口孔33相通;逆流吸盐再生时,原水经原水入口 17,流入A阀腔20,依次流经 A动阀片常通孔61、A定阀片第二通孔42、A阀腔第一射流水入口孔22、B射流水入口 131、 射流器16达到A阀腔第二射流水入口孔对,由于射流器喷嘴比较细小,在水经射流器16达到A阀腔第二射流水入口孔M的过程中,逆流盐水入口 14处产生负压,使盐箱中的盐水经逆流盐水入口 14流入A阀腔第二射流水入口孔对,盐水和射流水一起流入A定阀片第四通孔45、A动阀片盲孔63、A定阀片第三通孔44、到达A阀腔中心管内孔23,再经下布水器、滤料流入B阀腔中心管外孔32、B定阀片第二通孔52、B定阀片第三通孔53,经B阀腔废水出口孔33、废水出口 12流出阀体10夕卜。在反洗状态时(见图1、图13、图14),A阀腔内的A动阀片常通孔61覆盖A定阀片第三通孔44,A动阀片盲孔63覆盖A定阀片第二扇形板46及A定阀片第一通孔41的一半;B阀腔30内的B动阀片第一扇形板71覆盖B定阀片第四通孔M,B动阀片第二扇形板 72覆盖B定阀片第一通孔51,使B阀腔中心管外孔32和B阀腔废水出口孔33相通;原水经原水入口 17流入A阀腔,依次流经A动阀片常通孔61、A定阀片第三通孔44、A阀腔中心管内孔23,再经下布水器、滤料流入B阀腔中心管外孔32、B定阀片第二通孔52、B定阀片第三通孔53,经B阀腔废水出口孔33、废水出口 12流出阀体10外。在盐箱补水状态时(见图1、图15、图16),A阀腔内的A动阀片常通孔61覆盖 A定阀片第四通孔45以及A定阀片第二扇形板46,A动阀片盲孔63覆盖A定阀片第二通孔42以及A定阀片第一通孔41的一半;B阀腔30内的B动阀片第一扇形板71覆盖B定阀片第一通孔51,B动阀片第二扇形板72覆盖B定阀片第二通孔52,使B阀腔中心管内孔 34和B阀腔废水出口孔33相通;原水经原水入口 17流入A阀腔20,依次流经A动阀片常通孔61、A定阀片第四通孔45、A阀腔第二射流水入口孔对、逆流盐水入口 14到达盐箱,给盐箱补水;由于射流器16的射流喷嘴比较细小,会有小部分水流经射流器16、B射流水入口 131、A阀腔第一射流水入口孔22、A定阀片第二通孔42、A动阀片盲孔63、A定阀片第一通孔41、A阀腔中心管外孔21、滤料、到达下布水器,再经中心管内、B阀腔中心管内孔34、B 定阀片第四通孔讨、B定阀片第三通孔53、B阀腔废水出口孔33、废水出口 12流出阀体10 外。在正洗状态时(见图1、图10、图16),A阀腔内的A动阀片常通孔61覆盖A定阀片第一通孔41,A动阀片盲孔63覆盖A定阀片第一扇形板43以及A定阀片第三通孔44的一半;B阀腔30内的B动阀片第一扇形板71覆盖B定阀片第一通孔51,B动阀片第二扇形板72覆盖B定阀片第二通孔52,使B阀腔中心管内孔34和B阀腔废水出口孔33相通;原水从原水入口 17依次流经A阀腔内的A动阀片常通孔61、A定阀片第一通孔41、A阀腔中心管外孔21、滤料、下布水器、中心管内、B阀腔中心管内孔34、B定阀片第四通孔54、B定阀片第三通孔53、B阀腔废水出口孔33、废水出口 12流出阀体10外。2、通过采用如树脂为滤料,对水处理的软化过程,采用顺流再生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顺流再生时,用螺帽封堵逆流盐水入口 14,射流器16置于A射流水入口 13 处,运行正洗,反洗状态时,A阀腔20和B阀腔30内动阀片和定阀片的配合与逆流再生时相通,不再重复说明。在顺流再生吸盐时(见图、图15、图16),A阀腔内的A动阀片常通孔61覆盖A定阀片第四通孔45以及A定阀片第二扇形板46,A动阀片盲孔63覆盖A定阀片第二通孔42 以及A定阀片第一通孔41的一半;B阀腔30内的B动阀片第一扇形板71覆盖B定阀片第一通孔51,B动阀片第二扇形板72覆盖B定阀片第二通孔52,使B阀腔中心管内孔34和B 阀腔废水出口孔33相通;原水经原水入口 17流入A阀腔20,依次流经A动阀片常通孔61、 A定阀片第四通孔45、A阀腔第二射流水入口孔M、A射流水入口 13、射流器16到达A阀腔第一射流水入口孔22,由于射流器喷嘴比较细小,在水经射流器16到达A阀腔第一射流水入口孔22的过程中,顺流盐水入口 15处产生负压,使盐箱中的盐水经顺流盐水入口 15流入A阀腔第一射流水入口孔22,盐水和射流水一起流入A定阀片第二通孔42,A动阀片盲孔63、A定阀片第一通孔41、A阀腔中心管外孔21经滤料、下布水器、中心管,到达B阀腔中心管内孔34、B定阀片第四通孔54、B定阀片第三通孔53、再经B阀腔废水出口孔33、废水出口 12流出阀体10夕卜。在顺流补水状态时(见图1、图12、图13),A阀腔20的A动阀片常通孔61、覆盖A定阀片第二通孔42和A定阀片第一扇形板43,A动阀片盲孔63覆盖A定阀片第四通孔45以及A定阀片第三通孔44的一半;B动阀片第一扇形板71覆盖B定阀片第四通孔M (见图13)、B动阀片第二扇形板72覆盖B定阀片第一通孔51,使B阀腔中心管外孔32和 B阀腔废水出口孔33相通;补水时,原水经原水入口 17,流入A阀腔20,依次流经A动阀片常通孔61、A定阀片第二通孔42、A阀腔第一射流水入口孔22、经顺流盐水入口 15流入盐箱。由于射流器16喷嘴比较细小,会有小部分水流经射流器16、A射流器入口 13、A阀腔第二射流水入口孔对、再经A定阀片第四通孔45,A动阀片盲孔63、A定阀片第三通孔44、 A阀腔中心管内孔23经中心管到达下布水器、滤料、再经B阀腔中心管外孔32、B定阀片第二通孔52、B定阀片第三通孔53、B阀腔废水出口孔33、废水出口 12流出阀体10外。3、本实用新型用于净水阀时,用螺帽分别封堵顺流盐水入口 15和逆流盐水入口 14,其工作过程和软化阀的软化工作过程、反洗过程、正洗过程相同,不再重复说明。本实用新型A阀腔20内的定片也可以分别采用图8的A定阀片、图9所示的A 动阀片结构示意图,具体上述工作实施方式与1、2、3相同。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
,还可以具有其他结构的实施方式,例如A 阀腔或B阀腔的形状不限于圆形,A阀腔或B阀腔内的通孔也不限于扇形孔,只要能在实现与外接输入口的连接基础上完成软化、净化、冲洗、反冲洗逆、顺流吸盐再生等不同过程需要;或者同样动阀片及定阀片上的通孔、盲孔及扇形板的形状也不限于扇形状,还可以是其他形状,只要采用其他形状能达到相互之间的端面密封配合,并能完成软化、净化、冲洗、反冲洗、逆、顺流吸盐再生等不同过程需要,均不超出本技术方案发明构思范围,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水处理多功能控制阀,包括阀体(10),设在阀体上的原水入口(17)、处理水出口(11)、废水出口(12)、射流水入口(13、131)、盐水入口、射流水入口(13)和盐水入口之间设有射流器(16),其特征在于阀体(10)内设有A阀腔(20)和B阀腔(30)两个阀腔,A阀腔(20)内部围绕中心分布设有A阀腔中心管外孔(21)、A阀腔射流水入口孔(22、M)、A阀腔中心管内孔(23),其中A阀腔与原水入口(17)相连通,A阀腔射流水入口孔(22、M)与逆流盐水入口( 14 )、顺流盐水入口( 15 )、射流水入口( 13 )相连通,A阀腔(20 )内还设有A动阀片(60)、A定阀片(40),A定阀片(40)的端面上绕中心分布设有四个A定阀片通孔和二个 A定阀片扇形板,其中A定阀片第一通孔(41 ;41A)与A阀腔中心管外孔(21)相对应配合、 A定阀片第三通孔(44 ;44A)与A阀腔中心管内孔(23)相对应配合、A定阀片第二通孔(42 ; 43A)和A定阀片第一扇形板(43 ;42A)—起与A阀腔第一射流水入口孔(22)相对应配合、 A定阀片第四通孔(45、46A)和A定阀片第二扇形板(46 ;45A) 一起与A阀腔第二射流水入口孔(24)相对应配合;A动阀片(60)上设有A动阀片常通孔(61 ;61A)、A动阀片盲孔(63 ; 64A)以及A动阀片第一扇形板(62 ;62A)、A动阀片第二扇形板(64 ;63A)、A动阀片第三扇形板(65 ;65A),A动阀片(60)与A定阀片(40)的各孔分布在同一半径相互配合的圆端面上;B阀腔(30)内围绕中心分布设有B阀腔处理水出口孔(31)、B阀腔中心管外孔(32)、B 阀腔废水出口孔(33)、B阀腔中心管内孔(34),其中B阀腔处理水出口孔(31)与处理水出口( 11)相连通,B阀腔废水出口孔(33 )与废水出口( 12 )相连通,B阀腔(30 )内还设有B定阀片(50 )、B动阀片(70 ),B定阀片(50 )端面绕中心分布有四个B定阀片通孔(51,52,53, 讨),其中B定阀片第一通孔(51)与B阀腔(30)内的处理水出口(31)相对应配合,B定阀片第二通孔(52)与B阀腔中心管外孔(32)相对应配合,B定阀片第三通孔(53)与B阀腔废水出口孔(33)相对应配合,B定阀片第四通孔(54)与B阀腔中心管内孔(34)相对应配合,B动阀片(70)上设有B动阀片第一扇形板(71)和B动阀片第二扇形板(72),B动阀片 (70)与B定阀片(50)的各孔分布在同一半径相互配合的圆端面上;A动阀片(60)和B动阀片(70)的另一端面上分别设有联轴器(80),联轴器(80)上设有与联轴器及分别A阀腔 (10)和B阀腔(30)内壁密封连接的压盖(90),联轴器(80)上端穿过压盖及阀体顶盖并与转动动力部件连接。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处理多功能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四个A定阀片通孔和二个A定阀片扇形板中,其中A定阀片第一通孔(41 ;41A)与A定阀片第三通孔(44; 44A)的孔位尺寸是其他两个A定阀片通孔和二个A定阀片扇形板尺寸的两倍。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处理多功能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联轴器(80)的下端面边缘处设有与A动阀片(60)或B动阀片(70)连接的边缘凸爪(82)。
4.按照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水处理多功能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联轴器(80) 的下端面中心位置处设有中心凸爪(81)。
5.按照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水处理多功能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联轴器(80) 的上端面中心位置处设有螺纹连接孔(83)。
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处理多功能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阀体(10)在A阀腔(20)的外边缘上且位于在中心线处一对与A定阀片(20)连接的A阀体凸起物(25)。
7.按照权利要求1或2或3或6所述的水处理多功能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A定阀片(20)上设有两对与A阀体凸起物(25)相对应位置并定位连接的卡体(47),每对卡体(47)之间具有与A阀体凸起物(25)对应配合的距离间隙(471)。
8.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处理多功能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阀体(10)在B阀腔(30)的外边缘上且位于在中心线处一对与B定阀片(30)连接的B阀体凸起物(35);所述B定阀片(30)上设有两对与B阀体凸起物(35)相对应位置并定位连接的卡体(55),每对卡体(55 )之间具有与B阀体凸起物(35 )对应配合的距离间隙(551)。
9.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处理多功能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B动阀片(70)的 B动阀片第一扇形板(71)和B动阀片第二扇形板(72)位置相邻,B动阀片第一扇形板(71) 和B动阀片第二扇形板(72)组合构成半圆状。
10.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处理多功能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盖(90)与联轴器(80)之间设有密封圈,压盖(90)与阀体的A阀腔(20)或B阀腔(30)内壁螺纹连接,压盖(90 )与A阀腔(20 )或B阀腔(30 )内壁之间设有密封圈。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处理多功能控制阀,包括阀体,设在阀体上的原水入口、处理水出口、废水出口、射流水入口、盐水入口、射流水入口和盐水入口之间设有射流器,阀体内设有两个阀腔,A阀腔内部围绕中心分布设有腔中心管外孔、射流水入口孔、中心管内孔,每个阀腔内均设有动阀片和定阀片,动阀片与定阀片上均设有与阀腔相对应的孔位,且动阀片与定阀片相对应孔位配合密封端面可旋转的覆盖在一起,形成集顺流再生软化,逆流再生软化,净化功能于同一控制阀体中的水处理多功能控制阀,通过动阀片上的联轴器可将动阀片上的孔位覆盖在相应定阀片上,形成不同的流水处理通道,只需在一套模具就可实现,节约生产成本,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文档编号C02F1/00GK202266706SQ20112033708
公开日2012年6月6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9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9日
发明者崔好印 申请人:崔好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