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水分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818333阅读:21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油水分离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水分离装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油水分离装置简单来说就是实现油水混合溶液当中油和水两个组成部分的分离, 现有的油水分离装置层出不穷,原理大致利用油水密度不同,沉淀久了,会出现分层,然后利用相应的器械分别取之。比如中国发明专利ZL200810061753. 8公开的一种油水分离装置,包括主容器,所述主容器的上端设有进料口,下端设置有出水口,侧部设置有出油口,所述的出水口安装有排水阀,所述的出油口上连接有靠升降运动来启闭出油口的闸;所述主容器的上方装有定滑轮,牵引绳绕过所述的定滑轮,牵引绳的一侧位于主容器内,其末端连接密度在油和水之间的浮球,所述的浮球具有封闭所述出水口的形状和尺寸;牵引绳的另一侧的末端连接所述的闸,所述牵引绳的长度可保证浮球在卡入出水口时,闸瞬时开启。该发明的油水分离效果虽然较好,但是结构相当复杂,成本也高,操作起来也相当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油水分离装置结构复杂、成本高、操作不便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操作简单、节能环保的油水分离装置,更主要的是本实用新型取材方便,很容易组装实现,很适合广为推广。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油水分离装置, 包括由密封容器形成的分离桶,分离桶的顶部设置有进料口、底部设置有出水口以及侧壁上设置有出油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离桶内设置有一倒置的U形管,U形管的其中一端与出水口密封连接,另一端与分离桶的内底面相脱离,且该脱离端所在的水平位置低于所述出油口所在的水平位置。本实用新型的主要原理还是利用油水混合溶液经过沉淀,油水会出现分层,油在上层,水在下层,因此鉴于该特性,本实用新型巧妙的引入连通器原理,利用一个倒置的U 形管,当U形管整体没入油水混合溶液中后,将位于下层的水排出,然后当水位线低于出油口后,开启出油口,将位于出油口所在平面上部分的油从其中排出。所以在本实用新型当中为了配合上述原理的实现,U形管必须倒置,此外其一端开口所在的水平位置低于所述出油口所在的水平位置所出水口的进口,另外当排水过程中,出油口必须密封,最简单的办法是让出油口的最外侧出口高于整个油水混合溶液的液面。进料口下端最低点最好设置在出油口水平以下位置,能够方便油水混合溶液沉淀分离。整个装置非常简单,而且容易实现,最主要的是,掌握本技术原理,谁都可以轻易在家里组装起来,取材容易,一个废旧桶和一根塑料管就可以,很适合广为推广。作为优选,所述出油口所在的侧面上设置有一条纵向布置的透视观测区,透视观测区涉及的范围至少圈入所述出油口所在的水平位置。设置透视观测区能够更容易把握当水位线低于出油口后,开启出油口,将位于出油口所在平面上部分的油从其中排出这个步骤。当然实现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当中的出油口所在的水平位置必须要落入透视观测区涉及的范围内。作为优选,所述出油口外侧连接有一导管,导管的外端部设置有一挂钩。当排水过程中,出油口必须密封,最简单的办法是让出油口的最外侧出口高于整个油水混合溶液的液面。所以设置一挂钩,直接将导管出口挂在分离桶上端就好了,非常简单、实用。作为上述方案的替换方案,所述出油口外侧设置有一阀门。当然在导管上设置一个阀门也是可行的,只不过设置阀门的话成本就高的。作为优选,分离桶的顶部中心位置还设置有一把手。设置把手的目的当然是为了能够方便的移动分离桶。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主要原理还是利用油水混合溶液经过沉淀,油水会出现分层,油在上层,水在下层,因此鉴于该特性,本实用新型巧妙的引入连通器原理,利用一个倒置的U形管,当U形管整体没入油水混合溶液中后,将位于下层的水排出,然后当水位线低于出油口后,开启出油口,将位于出油口所在平面上部分的油从其中排出。所以在本实用新型当中为了配合上述原理的实现,U形管必须倒置,此外其一端开口所在的水平位置低于所述出油口所在的水平位置所出水口的进口,另外当排水过程中,出油口必须密封,最简单的办法是让出油口的最外侧出口高于整个油水混合溶液的液面。整个装置非常简单,而且容易实现,最主要的是,掌握本技术原理,谁都可以轻易在家里组装起来,取材容易,一个废旧桶和一根塑料管就可以,很适合广为推广。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分离桶,2-进料口,3-出水口,4-出油口,5-导管,6-挂钩,7-透视观测区,8-U形管,9-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油水分离装置,包括由密封容器形成的分离桶1,分离桶1的顶部中心位置设置有一把手9。分离桶1的顶部设置有进料口 2、底部设置有出水口 3以及侧壁上设置有出油口 4,出油口 4外侧连接有一导管5,导管5的外端部设置有一挂钩 6。出油口 4所在的侧面上设置有一条纵向布置的透视观测区7,透视观测区7涉及的范围圈入出油口 4所在的水平位置。如图2所示,分离桶1内设置有一倒置的U形管8,U形管8的其中一端与出水口 3密封连接,另一端与分离桶1的内底面相脱离,且该脱离端所在的水平位置低于出油口 4 所在的水平位置。实施例2 出油口 4外侧设置有一阀门(图中未示出)。其余同实施例1。实用本实用新型的主要原理还是利用油水混合溶液经过沉淀,油水会出现分层, 油在上层,水在下层,因此鉴于该特性,本实用新型巧妙的引入连通器原理,利用一个倒置的U形管,当U形管整体没入油水混合溶液中后,将位于下层的水排出,然后当水位线低于出油口后,开启出油口,将位于出油口所在平面上部分的油从其中排出。
权利要求1.一种油水分离装置,包括由密封容器形成的分离桶,分离桶的顶部设置有进料口、底部设置有出水口以及侧壁上设置有出油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离桶内设置有一倒置的U 形管,U形管的其中一端与出水口密封连接,另一端与分离桶的内底面相脱离,且该脱离端所在的水平位置低于所述出油口所在的水平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水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油口所在的侧面上设置有一条纵向布置的透视观测区,透视观测区涉及的范围至少圈入所述出油口所在的水平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水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油口外侧连接有一导管, 导管的外端部设置有一挂钩。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水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油口外侧设置有一阀门。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油水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分离桶的顶部中心位置还设置有一把手。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油水分离装置,包括由密封容器形成的分离桶,分离桶的顶部设置有进料口、底部设置有出水口以及侧壁上设置有出油口,分离桶内设置有一倒置的U形管,U形管的其中一端与出水口密封连接,另一端与分离桶的内底面相脱离,且该脱离端所在的水平位置低于所述出油口所在的水平位置。本实用新型巧妙的引入连通器原理,利用一个倒置的U形管,当U形管整体没入油水混合溶液中后,将位于下层的水排出,然后当水位线低于出油口后,开启出油口,将位于出油口所在平面上部分的油从其中排出。
文档编号C02F1/40GK202246173SQ20112037409
公开日2012年5月30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27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27日
发明者金允森 申请人:金允森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