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化抽触媒废水回收利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818328阅读:18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转化抽触媒废水回收利用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一种转化抽触媒废水回收利用装置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废水回收利用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抽触煤废水回收利用装置。
背景技术
[0002]水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之一,是不可缺少、不可代替的特殊资源。没有水就没有生命,就没有文明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现有的国内外多数厂家抽触媒的水环真空泵出口经气水分离器,气往上排空,废水直接排掉,不仅浪费了水资源,而且废水的直接排放会危害的到环境。发明内容[0003]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抽触煤废水回收利用装置,能够将转化抽触煤废水回收再利用,具有节约用水,减少废水的排放,降低对环境的污染的特点。[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0005]一种抽触煤废水回收利用装置,包括气水分离器3,气水分离器3的进水口连通转化器1的出水口,气水分离器3的出水口与过滤器4的进水口连通,过滤器4中有活性炭, 过滤器4的出水口与清液池5的进水口连通。[0006]所述气水分离器3和转化器1之间通过真空泵组2连通,真空泵组2是由两个真空泵并联组成。[0007]所述气水分离器3的上端有排气口。[0008]所述清液池5的出水口与真空泵组2进水口连通,该连通管道上有控制阀。[0009]所述过滤器4排渣口通过管道连通储槽6。[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0011]1)由于将转化器中产生的废水用真空泵送到气水分离器进行气水分离,可以实现气体和废水分离的目的,起到预处理作用,避免了废水直接排放,降低了对环境的污染。[0012]2)由于气水分离器中分离出的废水,送至过滤器进行活性炭过滤处理,可以实现废水的净化过滤目的,将废水过滤转变为可再利用水资源。[0013]3)由于将清液池中过滤后的水送至真空泵作介质补充用水使用,达到了废水循环再利用目的,节约了水资源。


[0014]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0016]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抽触煤废水回收利用装置,包括气水分离器3,气水分离器3的进水口连通转化器1的出水口,气水分离器3和转化器1之间通过真空泵组2 连通,真空泵组2是由两个真空泵并联组成,可通过真空泵组2将转化器1产生的废水送达至气水分离器3中,气水分离器3的出水口与过滤器4的进水口连通,过滤器4中有活性炭,将气水分离后的废水送入过滤器4进行过滤,过滤器4的出水口与清液池5的进水口连通,将过滤后的清洁水送至清液池5中备用,气水分离器3的上端有排气口,可将气体直接外排,清液池5的出水口与真空泵组2进水口连通,该连通管道上有控制阀,过滤器4排渣口通过管道连通储槽6,可将过滤器4中产生的废渣送入储槽6作废物处理。[0017]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转化器1内产生的废水用泵送到气水分离器3做气水分离,气体直接外排,达到气水分离的目的,起到预处理作用,将气水分离器3产生的废水送到含有活性炭的过滤器4进行过滤,达到废水的净化目的,过滤净化后的水进入清液池5 备用,过滤器4中产生的废渣送入储槽6作废物处理,清液池5中的水通过泵送至真空泵组 2作为介质用水使用,实现转化抽触煤废水的循环使用,达到节约用水和减少环境污染的目的。
权利要求1.一种抽触煤废水回收利用装置,包括气水分离器(3),其特征在于,气水分离器(3) 的进水口连通转化器(1)的出水口,气水分离器(3)的出水口与过滤器⑷的进水口连通, 过滤器中有活性炭,过滤器的出水口与清液池(5)的进水口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抽触煤废水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水分离器(3) 和转化器(1)之间通过真空泵组( 连通,真空泵组( 是由两个真空泵并联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抽触煤废水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水分离器(3) 的上端有排气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抽触煤废水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液池( 的出水口与真空泵组( 进水口连通,该连通管道上有控制阀。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抽触煤废水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器(4)排渣口通过管道连通储槽(6)。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抽触煤废水回收利用装置,包括气水分离器,气水分离器的进水口连通转化器的出水口,气水分离器的出水口与过滤器的进水口连通,过滤器中有活性炭,过滤器的出水口与清液池的进水口连通,气水分离器和转化器之间通过真空泵组连通,真空泵组是由两个真空泵并联组成,气水分离器的上端有排气口,清液池的出水口与真空泵组进水口连通,该连通管道上有控制阀,过滤器排渣口通过管道连通储槽,本实用新型可将转化器中产生的废水经过过滤器过滤后重新进入真空泵作为介质用水使用,能够提高废水利用率,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具有节水环保的特点。
文档编号C02F1/20GK202279739SQ201120373258
公开日2012年6月20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28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28日
发明者丁勇, 周灿, 姜传福, 张凤英, 张天虎, 易春雨, 李俊, 李先军, 程勇, 蒋远华, 谭培义, 钟鹤岩 申请人:青海宜化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