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于观察的环片压挤式污泥脱水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826820阅读:30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易于观察的环片压挤式污泥脱水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污泥脱水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用以固液分离的装置,包括有真空过滤机、加压过滤机、离心脱水机、带式压滤机、板框式压滤机等,这些装置由于采用了滤网,污泥容易在滤网的网孔中滞留而堵塞滤网,降低固液分离效率,而且使用周期短,给装置的维护工作也带来许多麻烦。其中离心脱水机转速高达5000rpm以上,机械要求高、投资成本和能耗大,板框式压滤机处理能力小、操作繁琐,并且滤布易破损,一般只适用于小型污水处理站。带式压滤机虽具有处理能力大的优点,但占地面积较大、能耗高、冲洗水量多、脱出的污泥含水率高,运行费用和维护成本均高于前面两种技术。 当前的一些螺旋挤压式污泥脱水机无论从占地面积方面、能耗方面还是冲洗水量方面均得到了改善,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在应用实例中,由于污泥是由污水和药剂混合反应下的产物,外观呈絮状,具有较强的粘性、吸附性。在污泥脱水机工作时,如果吸附在动、定环片上的污泥不能得到及时清理,久而久之则会堵塞动、定环片间的出水间隙,这样出水不能及时排出,同时,对进水也会造成阻力,从而导致处理能力降低,无法满足使用要求,目前工作人员均凭经验来判断动、定环片上的污泥是否需要清理,不能准确及时地清理污泥有时影响工作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易于观察的环片压挤式污泥脱水机,以解决目前无法及时了解污泥脱水机内的动、定环片污泥堵塞情况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所述脱水机包括机座、螺旋轴、螺旋叶片、变频电机、固定架、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和螺杆,机座包括固定架、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平行设置在固定架上,变频电机装在固定架上且变频电机的输出轴与螺旋轴传动连接,所述脱水机还包括第一滤筒、第二滤筒和第三滤筒,第一滤筒、第二滤筒和第三滤筒顺次首尾相连通,第一滤筒和第三滤筒均包括多个相互叠置的定环片,定环片的外周设有多个螺杆,每个定环片装在螺杆上,相邻定环片之间的间隙中设置有动环片,螺旋轴的一端依次穿过第一支撑板、第一滤筒、第二滤筒、第三滤筒和第二支撑板后设置在第二支撑板的外部,螺旋轴固定在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之间且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15度,螺旋轴的侧壁上设有螺旋叶片,定环片与动环片的内侧与螺旋叶片相匹配,第二滤筒为圆筒形壳体,第二滤筒的侧壁上开有观察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设置有观察孔,便于在不拆卸动、定环片的情况下随时观察滤筒中的污泥情况,能够准确获知动、定环片是否需要清理污泥,提高了工作效率。
图I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
一结合图I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脱水机包括机座、螺旋轴6、螺旋叶片7、变频电机12、固定架13、第一支撑板14、第二支撑板15和螺杆16,机座包括固定架13、第一支撑板14和第二支撑板15,第一支撑板14和第二支撑板15平行设置在固定架13上,变频电机12装在固定架13上且变频电机12的输出轴与螺旋轴6传动连接,所述脱水机还包括第一滤筒10、第二滤筒17和第三滤筒18,第一滤筒10、第二滤筒17和第三滤筒18顺次首尾相连通,第一滤筒10和第三滤筒18均包括多个相互叠 置的定环片9,定环片9的外周设有多个螺杆16,每个定环片9装在螺杆16上,相邻定环片9之间的间隙中设置有动环片8,螺旋轴6的一端依次穿过第一支撑板14、第一滤筒10、第二滤筒17、第三滤筒18和第二支撑板15后设置在第二支撑板15的外部,螺旋轴6固定在第一支撑板14和第二支撑板15之间且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15度,螺旋轴6的侧壁上设有螺旋叶片7,定环片9与动环片8的内侧与螺旋叶片7相匹配,第二滤筒17为圆筒形壳体,第二滤筒17的侧壁上开有观察孔17-1。
具体实施方式
二 结合图I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脱水机还包括观察门19,观察门19设在观察孔17-1上且与观察孔17-1的孔壁可拆卸连接,不需要观察时,观察门封闭观察空17-1。其它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
一相同。工作原理变频电机12带动螺旋轴6旋转,污泥经搅拌后进入到滤筒10,即进入到定环片9和动环片8之间的缝隙,螺旋轴6旋转时污泥对动环片8产生压力推动动环片8在定环片9之间运动,部分水分在运动过程中通过定环片9和动环片8之间的间隙流出。
权利要求1.一种易于观察的环片压挤式污泥脱水机,所述脱水机包括机座、螺旋轴¢)、螺旋叶片(7)、变频电机(12)和螺杆(16),机座包括固定架(13)、第一支撑板(14)和第二支撑板(15),第一支撑板(14)和第二支撑板(15)平行设置在固定架(13)上,变频电机(12)装在固定架(13)上且变频电机(12)的输出轴与螺旋轴(6)传动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水机还包括第一滤筒(10)、第二滤筒(17)和第三滤筒(18),第一滤筒(10)、第二滤筒(17)和第三滤筒(18)顺次首尾相连通,第一滤筒(10)和第三滤筒(18)均包括多个相互叠置的定环片(9),定环片(9)的外周设有多个螺杆(16),每个定环片(9)装在螺杆(16)上,相邻定环片(9)之间的间隙中设置有动环片(8),螺旋轴(6)的一端依次穿过第一支撑板(14)、第一滤筒(10)、第二滤筒(17)、第三滤筒(18)和第二支撑板(15)后设置在第二支撑板(15)的外部,螺旋轴出)固定在第一支撑板(14)和第二支撑板(15)之间且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15度,螺旋轴(6)的侧壁上设有螺旋叶片(7),定环片(9)与动环片⑶的内侧与螺旋叶片(7)相匹配,第二滤筒(17)为圆筒形壳体,第二滤筒(17)的侧壁上开有观察孔(17-1)。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易于观察的环片压挤式污泥脱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水机还包括观察门(19),观察门(19)设在观察孔(17-1)上且与观察孔(17-1)的孔壁可拆卸连接。
专利摘要易于观察的环片压挤式污泥脱水机,它涉及一种污泥脱水机。该装置解决目前无法及时了解污泥脱水机内的动、定环片污泥堵塞情况的问题。第一滤筒、第二滤筒和第三滤筒顺次首尾相连通,第一滤筒和第三滤筒均包括多个相互叠置的定环片,定环片的外周设有多个螺杆,每个定环片装在螺杆上,相邻定环片之间的间隙中设置有动环片,螺旋轴的一端依次穿过第一支撑板、第一滤筒、第二滤筒、第三滤筒和第二支撑板后设置在第二支撑板的外部,螺旋轴固定在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之间且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15度,螺旋轴的侧壁上设有螺旋叶片,定环片与动环片的内侧与螺旋叶片相匹配,第二滤筒为圆筒形壳体,第二滤筒的侧壁上开有观察孔。本实用新型用于污泥脱水。
文档编号C02F11/12GK202508966SQ201220187279
公开日2012年10月31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27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27日
发明者何志茹, 余庚星, 柏珊珊, 王东阳, 许馨元, 郭紫光 申请人:哈尔滨工业大学水资源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