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合并处理rh和og的循环回水的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文档序号:4872572阅读:249来源:国知局
用于合并处理rh和og的循环回水的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水、废水、污水或污泥的处理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合并处理RH和OG的循环回水的装置及其使用方法。一种用于合并处理RH和OG的循环回水的装置,包括高架流槽(1)、粗颗粒分离器(2)、分配槽(3)、辐流式沉淀池(4)、出水池(5)、RH冷却塔(6)和RH冷水池(7)。一种用于合并处理RH和OG的循环回水的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初沉、混合、沉淀、OG回用、冷却和RH回用。本发明一次性投资低;处理效果稳定;节能降耗,生产运行成本低;操作运行简便。
【专利说明】用于合并处理RH和OG的循环回水的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水、废水、污水或污泥的处理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合并处理RH和OG的循环回水的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0002]RH真空循环脱气精炼法(简称RH)采用钢水在真空槽环流的技术,有处理时间短、效率高、能够和转炉连铸匹配的优点,因而被转炉工序大量采用,RH的浊循环回水的特点是:进水温度要求较严格,设备冷却进水温度不能高于35°C,需处理冷却回水对进水的温差为15°C以上;池循环回水为重力流。氧气转炉煤气回收法(Oxygen Converter GasRecovery,简称OG法)的烟气净化效率高,系统的安全装置完善,是目前转炉冶炼时广泛采用的工艺,OG法产生的浊循环回水的特点是:浊循环回水中烟尘颗粒的粒径较大;水温、含尘量在冶炼工程中不断变化;浊循环回水为重力流。目前,炼钢生产的水处理工艺中,RH浊循环回水和OG浊循环回水是两个独立的系统,处理工艺复杂,处理设备多,占地面积大,且耗能闻。


【发明内容】

[000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紧凑、使用方便、节约能耗的水处理设备,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合并处理RH和OG的循环回水的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0004]本发明通过如下技术方案达到发明目的:
一种用于合并处理RH和OG的循环回水的装置,包括第一高架流槽、第二高架流槽、第三高架流槽、第四高架流槽、高架流槽汇总槽、粗颗粒分离器、分配槽、辐流式沉淀池、出水池、RH冷却塔和RH冷水池,其特征是:
OG设备循环回水接至第一高架流槽,第一高架流槽的出水自流至粗颗粒分离器,粗颗粒分离器的出水口和RH设备循环回水的出水口分别通过第二高架流槽和第三高架流槽连接高架流槽汇总槽的进水口,高架流槽汇总槽的出水口连接分配槽的进水口,分配槽的出水口通过第四高架流槽连接辐流式沉淀池的进水口,辐流式沉淀池的出水通过水管连接出水池的进水口,出水池设有第一出水口和第二出水口,出水池的第一出水口通过水泵加压至OG设备循环给水的进水口,出水池的第二出水口通过水泵加压提升至RH冷却塔内,在RH冷却塔内经过热交换得到冷却后自流至RH冷水池,RH冷水池的出水口通过泵加压至RH设备循环给水的进水口。
[0005]所述的用于合并处理RH和OG的循环回水的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初沉、混合、沉淀、OG回用、RH冷却和RH回用,按如下步骤依次进行:
初沉:OG设备循环回水通过第一高架流槽输入粗颗粒分离器以初沉以去除粗颗粒悬浮物;0G循环回水的温度较高,一般在60°C?65°C,单独设高架流槽输送至粗颗粒分离器后再和RH循环回水混合,有利于降温;
混合:初沉后的OG设备循环回水经第二高架流槽内加药混合反应后输入高架流槽汇总槽内,RH设备循环回水也经单独的第三高架流槽内加药混合反应后输入高架流槽汇总槽内,在高架流槽汇总槽内OG设备循环回水和RH设备循环回水混合在一起,随后输送至分配槽;
OG循环回水和RH循环回水这两种水质不同的循环回水在粗颗粒分离器后混合,由于OG循环回水含有大粒径的粗颗粒悬浮物,RH循环回水的悬浮物粒径小,两者在粗颗粒分离器后混合,有利于粗颗粒分离器去除OG循环回水中的粗颗粒悬浮物;混合后的分配槽内的流速按照2m/s?3m/s流速计算,流速过小会使得悬浮物在高架流槽内沉淀,流速过大会加快高架流槽的磨损;
沉淀:混合后的循环回水在分配槽内配水经第四高架流槽输入各个辐流式沉淀池内进行沉淀处理;
福流式沉淀池的水力负荷取1.5m3/m2*hour,停留时间取4hour,此参数的选择,一方面根据OG循环回水的含尘量和水温变化极大的特点,能使辐流式沉淀池有较好的沉淀能力和较好的调质调温能力,同时也不会由于沉淀时间过长加大沉淀池的占地面积;
OG回用:沉淀后的循环回水输入出水池,一部分水经出水池的第一出水口经水泵加压送至OG设备继续作为循环给水进行冷却使用;
OG冷却给水提升供用户使用前无需设置冷却设备,OG循环回水和RH循环回水合并处理后,温度相对较低的RH循环回水和温度相对较高的OG循环回水混合,经自然冷却,由辐流式沉淀池溢流至出水池的循环回水温度不高于45°C,无需冷却设备就能够满足OG设备的使用要求;
RH冷却:出水池另一部分水经出水池的第二出水口经水泵加压输入RH冷却塔进行冷却;
RH冷却塔可以按照进出水温差12°C选型,RH浊循环回水与OG浊循环回水完全混合,在辐流式沉淀池中能自然散热,混合水温度在45°C左右,使得RH冷却塔的温差能由常规的15°C减小为12°C,达到节能的效果;
RH回用:冷却后的水输入RH冷水池,再从RH冷水池经泵加压送至RH设备继续作为循环给水进行冷却使用。
[0006]所述的用于合并处理RH和OG的循环回水的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是:
混合时,OG设备循环回水和RH设备循环回水在粗颗粒分离器后的高架流槽汇总槽内混合,高架流槽汇总槽内的流速为2m/s?3m/s ;
沉淀时,福流式沉淀池的水力负荷为1.5m3/m2*hour ;
冷却时:RH冷却塔选用进水和出水的温差不高于12°C。
[0007]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将RH循环回水和OG循环回水合并处理的工艺,可以减少水处理设备,减少设备建设投资,降低生产运行成本,简化操作运行程序。
[0008]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一次性投资低;处理效果稳定;节能降耗,生产运行成本低;操作运行简便。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9]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0]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0011]实施例1
一种用于合并处理RH和OG的循环回水的装置,包括第一高架流槽11、第二高架流槽12、第三高架流槽13、第四高架流槽14、高架流槽汇总槽15、粗颗粒分离器2、分配槽3、辐流式沉淀池4、出水池5、RH冷却塔6和RH冷水池7,如图1所示,具体结构是:
OG设备循环回水接至第一高架流槽11,第一高架流槽11的出水自流至粗颗粒分离器2,粗颗粒分离器2的出水口和RH设备循环回水的出水口分别通过第二高架流槽12和第三高架流槽13连接高架流槽汇总槽15的进水口,高架流槽汇总槽15的出水口连接分配槽3的进水口,分配槽3的出水通过第四高架流槽14连接福流式沉淀池4的进水口,福流式沉淀池4的出水通过水管连接出水池5的进水口,出水池5设有第一出水口和第二出水口,出水池5的第一出水口通过水泵加压至OG设备循环给水的进水口,出水池5的第二出水口通过水泵加压提升至RH冷却塔6内,在RH冷却塔6内经过热交换得到冷却后自流至RH冷水池7,RH冷水池7的出水口通过泵加压至RH设备循环给水的进水口。
[0012]本实施例使用时,按初沉、混合、沉淀、OG回用、RH冷却和RH回用这些步骤依次进行,具体如下所述:
初沉:0G设备循环回水通过第一高架流槽11输入粗颗粒分离器2以初沉以去除粗颗粒悬浮物;0G循环回水的温度较高,一般在60°C?65°C,单独设高架流槽输送至粗颗粒分离器后再和RH循环回水混合,有利于降温;
混合:初沉后的OG设备循环回水经第二高架流槽11内加药混合反应后输入高架流槽汇总槽15内,RH设备循环回水也经单独的第三高架流槽13内加药混合反应后输入高架流槽汇总槽15内,OG设备循环回水和RH设备循环回水在粗颗粒分离器2后的高架流槽汇总槽15内混合,混合时高架流槽汇总槽15内的流速为2m/s?3m/s,在高架流槽汇总槽15内OG设备循环回水和RH设备循环回水混合在一起输送至福流式沉淀池;
OG循环回水和RH循环回水这两种水质不同的循环回水在粗颗粒分离器后混合,由于OG循环回水含有大粒径的粗颗粒悬浮物,RH循环回水的悬浮物粒径小,两者在粗颗粒分离器后混合,有利于粗颗粒分离器去除OG循环回水中的粗颗粒悬浮物;混合后的分配槽内的流速按照2m/s?3m/s流速计算,流速过小会使得悬浮物在高架流槽内沉淀,流速过大会加快高架流槽的磨损;
沉淀:混合后的循环回水在配水槽3内配水经第四高架流槽14输入各个辐流式沉淀池4内进行沉淀处理;
福流式沉淀池的水力负荷取1.5m3/m2*hour,停留时间取4hour,此参数的选择,一方面根据OG循环回水的含尘量和水温变化极大的特点,能使辐流式沉淀池有较好的沉淀能力和较好的调质调温能力,同时也不会由于沉淀时间过长加大沉淀池的占地面积;
OG回用:沉淀后的循环回水输入出水池5,一部分水经出水池5的第一出水口即图1中的a端经水泵加压送至OG设备继续作为循环给水进行冷却使用;
OG冷却给水提升供用户使用前无需设置冷却设备,OG循环回水和RH循环回水合并处理后,温度相对较低的RH循环回水和温度相对较高的OG循环回水混合,经自然冷却,由辐流式沉淀池溢流至出水池的循环回水温度不高于45°C,无需冷却设备就能够满足OG设备的使用要求;
RH冷却:出水池5另一部分水经出水池5的第二出水口即图1中的b端经水泵加压输入RH冷却塔6进行冷却;
RH冷却塔6可以按照进水出水温差12°C选型,RH浊循环回水与OG浊循环回水完全混合,在辐流式沉淀池中能自然散热,混合水温度在45°C左右,使得RH冷却塔6的温差能由常规的15°C减小为12°C,达到节能的效果;
RH回用:冷却后的水输入RH冷水池7,再从RH冷水池7经泵加压送至RH设备继续作为循环给水进行冷却使用。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合并处理RH和OG的循环回水的装置,包括第一高架流槽(11)、第二高架流槽(12)、第三高架流槽(13)、第四高架流槽(14)、高架流槽汇总槽(15)、粗颗粒分离器(2)、分配槽(3)、辐流式沉淀池(4)、出水池(5)、RH冷却塔(6)和RH冷水池(7),其特征是: OG设备循环回水接至第一高架流槽(11),第一高架流槽(11)的出水自流至粗颗粒分离器(2),粗颗粒分离器(2)的出水口和RH设备循环回水的出水口分别通过第二高架流槽(12)和第三高架流槽(13)连接高架流槽汇总槽(15)的进水口,高架流槽汇总槽(15)的出水口连接分配槽(3)的进水口,分配槽(3)的出水口通过第四高架流槽(14)连接辐流式沉淀池⑷的进水口,辐流式沉淀池⑷的出水通过水管连接出水池(5)的进水口,出水池(5)设有第一出水口和第二出水口,出水池(5)的第一出水口通过水泵加压至OG设备循环给水的进水口,出水池(5)的第二出水口通过水泵加压提升至RH冷却塔(6)内,在RH冷却塔(6)内经过热交换得到冷却后自流至RH冷水池(7) ,RH冷水池(7)的出水口通过泵加压至RH设备循环给水的进水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合并处理RH和OG的循环回水的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初沉、混合、沉淀、OG回用、RH冷却和RH回用,按如下步骤依次进行: 初沉:0G设备循环回水通过第一高架流槽(11)输入粗颗粒分离器(2)以初沉以去除粗颗粒悬浮物; 混合:初沉后的OG设备循环回水经第二高架流槽(12)内加药混合反应后输入高架流槽汇总槽(15)内,RH设备循环回水也经单独的第三高架流槽(13)内加药混合反应后输入高架流槽汇总槽(15)内,在高架流槽汇总槽(15)内OG设备循环回水和RH设备循环回水混合在一起,随后输送至分配槽(3); 沉淀:混合后的循环回水在分配槽(3)内配水经第四高架流槽(14)输送至各个辐流式沉淀池(4)内进行沉淀处理; OG回用:沉淀后的循环回水输入出水池(5),一部分水经出水池(5)的第一出水口经水泵加压送至OG设备继续作为循环给水进行冷却使用; RH冷却:出水池(5)另一部分水经出水池(5)的第二出水口经水泵加压输入RH冷却塔(6)进行冷却; RH回用:冷却后的水输入RH冷水池(7),再从RH冷水池(7)经泵加压送至RH设备继续作为循环给水进行冷却使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合并处理RH和OG的循环回水的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是: 混合时,OG设备循环回水和RH设备循环回水在粗颗粒分离器(2)后的高架流槽汇总槽(15)内混合,高架流槽汇总槽(15)内的流速为2m/s?3m/s ; 沉淀时,福流式沉淀池(4)的水力负荷为1.5m3/m2*hour ; 冷却时:RH冷却塔(6)选用进水和出水的温差不高于12°C。
【文档编号】C02F9/02GK104276681SQ201310290680
【公开日】2015年1月14日 申请日期:2013年7月11日 优先权日:2013年7月11日
【发明者】陈建, 沈萍, 葛凌文, 张建忠, 周其其, 阎婧 申请人:宝钢工程技术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