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水生化预处理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872570阅读:110来源:国知局
一种污水生化预处理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生活污水生化预处理的工艺和装置,解决小型化生活污水就地处理预处理阶段的关键技术,以实现污水处理的环保达标排放。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将生物填料流动层与生物填料固定层依据自身优势很好的结合起来,在较大的负荷范围内可获得很好的处理效果,抗冲击负荷能力强,填充率易选择,可根据需要选择填充比,满足水量变化要求。
【专利说明】一种污水生化预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污水生化预处理装置,应用于小型化生活污水处理系统,用于解 决边远地区因缺乏污水管网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国内大中型污水处理厂应用较多的生活污水处理工艺,技术成熟可靠,处理 效果良好。但是,对于城市排水管网不能覆盖的生活小区、宾馆饭店、度假村、疗养基地、风 景旅游点、部队边防哨所的污水处理,用的大多是地埋式生活污水处理设备。但从实际应用 情况来看,该技术还存在一些不足,如投资运行费用较高、设备使用寿命短、不利于维修、水 质不稳定等。本发明生活污水生化预处理装置是解决小型化生活污水就地处理预处理阶段 的关键技术,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以实现污水处理的达标排放。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生活污水生化预处理的工艺和装置,用以解决远离 城市管网地区较小规模生活污水处理达标排放问题。
[0004]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装置包括一次氧化区13、二次氧化区14、沉淀区 10, 一次氧化区13、二次氧化区14、沉淀区10依次连为一体;一次氧化区13与二次氧化区 14由举水器8相连接,二次氧化区14与沉淀区10由堰流筛9相连接,沉淀区10与一次氧 化区13由回流管11相连接;生活污水进水管1位于一次氧化区13上部,生物填料流动层 a2-l位于一次氧化区13液位上部,生物滤料流动层a2-l下面设置配水层3,配水层3下面 设置生物填料固定层4,生物填料固定层4下面设置生物填料承托层5,出水层6位于一次 氧化区13液位下部,出水层6配置举水器8,曝气器a7-l位于一次氧化区13底部,二次氧 化区14由举水器8于上部进水,生物填料流动层b2-2位于二次氧化区14液位上部,堰流筛 9位于二次氧化区14上部,曝气器b7-2位于二次氧化区14底部,沉淀区10由堰流筛9于 上部进水,净化水排出管12位于沉淀区10上部,回流管11位于沉淀区10上部与一次氧化 区13连接,溢流管15位于一次氧化区14上部,排气管al6-l位于一次氧化区13顶部,排 气管bl6-2位于二次氧化区14顶部,检查口 al7-l位于一次氧化区13顶部,检查口 bl7-2 位于二次氧化区14顶部,检查口 cl7-3位于沉淀区10顶部。
[0005] 本发明装置形状为圆形或方形,结构为钢制或钢筋混凝土。
[0006] 本发明一次氧化区13与二次氧化区液体通过举水器8输送。
[0007] 本发明装置包括一次氧化区、二次氧化区、沉淀区。一次氧化区生物填料流动在 曝气时,使漂浮的附着微生物的填料随着混合液的回旋翻转作用而自由移动,提供不断更 新的、充分的生物界面,从而达到较好的污水处理效果,下部生物填料固定既是生物膜的载 体,同时兼具截留悬浮物质的作用,使处理水质量提高。通过举水器将一次氧化区处理液输 送至二次氧化区。二次氧化区生物填料流动在曝气时,生长了生物膜的填料密度因与水接 近,填料依靠曝气的搅拌作用,处于流动状态。使污水与填料上的生物膜频繁地接触,填料 在流动过程中切割气泡,使布气更加均匀,氧利用率得到了提高。经过二次氧化区处理的处 理液通过堰流筛流入沉淀区,经平流式排出上清水。在达到一定的污染物去除率情况下,污 水在池内的停留时间比传统生物接触氧化法短,同时,耐冲击负荷的能力加强。
[0008] 本发明将生物填料(流动)层与生物填料(固定)层依据自身优势很好的结合起 来,在较大的负荷范围内可获得很好的处理效果,抗冲击负荷能力强,填充率易选择,根据 需要选择填充比,满足水量变化要求。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9] 图1工艺流程示意图
[0010] 图中:1.进水管,2-1.生物填料流动层a,2-2.生物填料流动层b,3.配水层,4.生 物填料固定层,5.生物填料承托层,6.出水层,7-1.曝气管a,7-2.曝气管b,8.举水器, 9.堰流筛,10.沉淀区,11.回流管,12.上清水排出管,13. -次氧化区,14.二次氧化区, 15?溢流管,16-1?排气管a,16-2.排气管b,17-1.检查口 a,17-2.检查口 b,17-3.检查口 Co

【具体实施方式】
[0011] 结合工艺流程示意图具体描述本发明的原理、工作流程及最佳实施方式:
[0012] 实例 1 :
[0013] 在图1中,生活污水经进水管1流入一次氧化区13,在一次氧化区13中通过曝气 管a7_l曝气经组合式生物填料流动层a2_l和生物填料固定层4生物氧化和物理截留,汇 集在出水层6由举水器8输送至二次氧化区14,在二次氧化区14中通过曝气管b7-2曝气 与生物填料流动层b2-2生物膜频繁接触生物氧化后,经堰流筛9堰流至沉淀区10,通过平 流式由上清水排出管12排出。一次氧化区13与二次氧化区14之间由举水器8输送处理 处理液,会有液位差,回流管11与上清水排出管12等高,部分上清水回流至一次氧化区13 进行硝化反应。溢流管15位于一次氧化区13,液位低于回流管11液位。一次氧化区13、 二次氧化区14顶部有排气孔al6-l、排气孔bl6-2, 一次氧化区13、二次氧化区14、沉淀区 10顶部有检查口 a 17-1、检查口 bl7-2、检查口 cl7-3。该装置形状为圆形,结构为钢制。
[0014] 某部队营区生活污水综合处理,在处理生活污水规模为20吨/日的情况下,经本 发明技术处理后,处理效果见表1。生化预处理装置出水BOD 5在15mg/L以下的占82%以 上,在l〇mg/L以下的占68%,出水BOD5基本上均小于20mg/L,SS出水均小于25mg/L。由 此可见,经本发明技术处理后,污水排放能够满足北京市现行的污水排放标准。
[0015] 表1使用污水生化预处理装置后污染物的去除率
[0016]

【权利要求】
1. 一种污水生化预处理装置,其特征是该装置包括一次氧化区(13)、二次氧化区 (14)、沉淀区(10),一次氧化区(13)、二次氧化区(14)、沉淀区(10)依次连为一体:一次氧 化区(13)与二次氧化区(14)由举水器⑶相连接,二次氧化区(14)与沉淀区(10)由堰 流筛(9)相连接,沉淀区(10)与一次氧化区(13)由回流管(11)相连接;生活污水进水管 (1)位于一次氧化区(13)上部,生物填料流动层a(2-1)位于一次氧化区(13)液位上部, 生物滤料流动层a (2-1)下面设置配水层(3),配水层(3)下面设置生物填料固定层(4),生 物填料固定层(4)下面设置生物填料承托层(5),出水层(6)位于一次氧化区(13)液位下 部,出水层(6)配置举水器(8),曝气器a (7-1)位于一次氧化区(13)底部,二次氧化区(14) 由举水器(8)于上部进水,生物填料流动层b (2-2)位于二次氧化区(14)液位上部,堰流筛 (9) 位于二次氧化区(14)上部,曝气器b (7-2)位于二次氧化区(14)底部,沉淀区(10)由 堰流筛(9)于上部进水,净化水排出管(12)位于沉淀区(10)上部,回流管(11)位于沉淀区 (10) 上部与一次氧化区(13)连接,溢流管(15)位于一次氧化区(14)上部,排气管a(16-l) 位于一次氧化区(13)顶部,排气管b (16-2)位于二次氧化区(14)顶部,检查口 a (17-1)位 于一次氧化区(13)顶部,检查口 b (17-2)位于二次氧化区(14)顶部,检查口 c (17-3)位于 沉淀区(10)顶部。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该装置形状为圆形或方形,结构为钢制或钢 筋混凝土。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一次氧化区(13)与二次氧化区液体通过举水 器⑶输送。
【文档编号】C02F9/14GK104276718SQ201310290408
【公开日】2015年1月14日 申请日期:2013年7月11日 优先权日:2013年7月11日
【发明者】王永杰, 李军, 罗滨, 孟庆宝, 周东岳, 刘学虎, 何熙平, 冯智佳, 李波, 卢权华, 罗磊, 王巍, 邵俊峰, 张运龙, 李瑞雪 申请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环境科学研究中心, 深圳市丰腾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深圳市新渥源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