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电动力修复污染土壤的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876411阅读:194来源:国知局
一种利用电动力修复污染土壤的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利用电动力修复污染土壤的装置,包含直流电源(1)、土壤修复反应器(13)、电极(6)、阳离子交换膜(8)。该装置可通过在土壤两端施加直流电压、形成直流电场,使重金属、有机物等在电迁移和电渗流等作用下得以去除。可用于各种土壤中的重金属及有机物的去除。采用本装置修复污染土壤快速、有效,不受自然因素的影响。
【专利说明】—种利用电动力修复污染土壤的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修复土壤中重金属/有机物的电动装置,属于废弃物处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随着全球经济化的迅速发展,含重金属/有机物的污染物通过各种途径进入土壤,造成土壤严重污染。土壤重金属/有机物污染可影响农作物产量和质量的下降,并可通过食物链危害人类的健康,也可以导致大气和水环境质量的进一步恶化,因此引起世界各国的广泛重视。
[0003]重金属污染主要由采矿、废气排放、污水灌溉和使用重金属制品等人为因素所致,具有隐蔽性、长效性和难降解性等特点,因此很难用常规方法进行处理。
[0004]生物富集可利用对特定重金属等污染物具有特殊忍耐或超富集作用的植物,构建以植物为主体的生态工程,富集污染物,使其逐步净化土壤,有效保障人民的身体健康。但是大部分重金属超积累植物植株矮小,生物量低,生长缓慢,因而修复效率受到很大影响,且不易机械化作业;同时,超积累植物多为野生型植物,对生物气候条件的要求也比较严格,区域性分布较强,使成功引种受到严重限制;超积累植物专一性强,从而限制了在多种重金属污染土壤治理方面的应用前景。
[0005]化学淋洗富集污染物的方法也得到关注。化学淋洗是利用淋洗液把土壤固相中的重金属/有机物等污染物转移富集到土壤液相中去,进而将富含污染物的废水进一步回收处理。该方法的技术关键是寻找一种既能提取各种形态的重金属和有机物,又不破坏土壤结构的淋洗液。但化学淋洗液价格昂贵,容易产生次生污染等问题,同时也不适于黏性,半黏性的土壤,只适用于砂质土壤。
[0006]利用直流电场富集技术与生物富集、理化富集等相比具有诸多优点:它可适用的污染物质种类十分广泛;能同时运用于饱和及非饱和,黏性和半黏性的土壤,具有相当高的经济效益;可同时与其他技术联合使用;对土壤的性质结构危害小,不易形成二次污染;更适合综合治理渗透系数低的密质土壤等。
实用新型内容
[0007]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动力修复重金属/有机物污染土壤的装置,包含直流电源(I)、土壤修复反应器(13)、电极(6)、、阳离子交换膜(8);所述土壤修复反应器
(13)分隔为阳极室(5)、土柱室(10)、阴极室(9),土柱室(10)侧面设有取样口(11),待处理的土壤置于土柱室(10)中,土柱室(10)与阴极室(9)之间的多孔隔板上设置一层阳离子交换膜(8),阳极室(5)和阴极室(9)边设置电解液储备池(12),装有电解液,并设置电极(6),分别与直流电源(I)的正负极相连,电解液浸润土柱室(10)中的土壤.。
[0008]所述装置还可设置一个蠕动泵(4)负责添加或减少阳极室(5)或阴极室(9)中的电解液,实现自动化操作。[0009]所述电解液储备池(12)中设有搅拌器(2)用以混匀,电解液储备池(12)中还设有PH计(3),用以监测电解液pH。
[0010]所述土壤修复反应器(13)分隔采用多孔板进行分隔。
[0011]所述土柱室(10)与阳极室(5)之间的多孔隔板上设置一层滤纸(7),防止泥土流失。
[0012]所述电极(6)采用板状电极的形式,以平行布设的方式排列,且阴阳两极为即插即拔式,根据电极活性层的饱和程度更换电极。
[0013]采用上述电动反应装置对污染土壤中的重金属/有机物进行富集。将供土壤放放置阴阳电极之间,用蠕动泵向阴阳极室中缓缓通入电解液,使得阴阳极电解液面和土样的高度一致。继续向阴阳极室通入电解液24h,使土壤溶液达到饱和状态。然后打开可调控直流电源开始通电,电压梯度在0.5?5.5V/cm之间,运行5_20天,关闭电源。其间也可间歇通电,降低能耗。
[001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动力修复污染土壤的装置当土壤中重金属浓度在IOOOmg/kg,电压梯度在1.0?1.5V/cm之间,运行240h后,土壤中重金属可以富集到阴极区,迁移率达80%以上。因此,本装置能够显著的提高重金属的迁移率,是一种有效的试验装置,并具有很大的实际工程应用价值。
[001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动力修复污染土壤的装置能够处理会对土壤产生损害、降低其质量和使用价值,并能污染地表水和地下水,对人身健康和农业生产造成危害的任何重金属/有机物。更具体地是指密度大于4.0g/cm3且能对生物体产生毒性或过量时产生毒性的金属元素以及类金属元素,如汞、镉、铅、铬、砷、铜、锌、镍、锰等,以及持久性有机物,有机毒物。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实施方式
[0017]I直流电源;5阳极室;6电极;8阳离子交换膜;9阴极室;10 土壤;11取样点;12电解液储备池;13 土壤修复反应器。
[0018]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
[0019]I直流电源;2搅拌器;3pH计;4蠕动泵;5阳极室;6电极;7滤纸;8阳离子交换膜;9阴极室;10 土壤;11取样点;12电解液储备池;13 土壤修复反应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通过实施案例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动力修复污染土壤的装置给予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1]图1为本装置的第一种组成方式,包含直流电源(I)、土壤修复反应器(13)、电极
(6)、、阳离子交换膜(8);所述土壤修复反应器(12)分隔为阳极室(5)、土柱室(10)、阴极室
(9),土柱室(10)侧面设有取样口(11),待处理的土壤置于土柱室(10)中,土柱室(10)与阴极室(9)之间的多孔隔板上设置一层阳离子交换膜(8),阳极室(5)和阴极室(9)边设置电解液储备池(12),装有电解液,并设置电极(6),分别与直流电源⑴的正负极相连,电解液浸润土柱室(10)中的土壤.。[0022]图2为本装置的优选组成方式,
[0023]在第一种实施方式的基础上,还设置一个蠕动泵(4)负责添加或减少阳极室(5)或阴极室(9)中的电解液,实现自动化操作;此外,电解液储备池(12)中设有搅拌器(2)用以混匀,电解液储备池(12)中还设有pH计(3),用以监测电解液pH; 土柱室(10)与阳极室
(5)之间的多孔隔板上设置一层滤纸(7),防止泥土流失。
[0024]实施例3铅污染土壤的修复
[0025]采用图2所示的装置,电动力富集重金属装置主体是一个长方形有机玻璃槽,其组成包括土柱室(20cmX 15cmX 10cm)、电极室(5cmX 15cmX 10cm)、稳压直流电源、高纯石墨电极(IOcm2X 10cm)、蠕动泵等。实验时阳极室和土柱室之间以一层滤纸相隔,阴极室和土柱室之间以一层阳离子交换膜(CEM)相隔,不仅可以防止土壤进入电极室,还可以阻止阴极产生的0!1_进入土壤,导致土壤pH升高而降低重金属Pb的去除效果。电极间距离为20cm,电势梯度为lV/cm。阴阳两极分别使用一套循环系统清洗电极。两个调节池内溶液均为1000mlKI+I2混合溶液。蠕动泵(BT100-2J,河北兰格蠕动泵有效公司)速率为30ml/min0此外,在修复槽下端等距离设置5个取样孔,槽底层铺一层石英砂覆盖取样管,通过均匀渗透取样分析各项指标。
[0026]实验土壤属于黏性土壤。取土样,风干磨细,过2_筛后储存待用。称取一定量硝酸铅,溶于去离子水中,加入到土壤样品中,充分搅拌混合均匀,然后盛放于瓷容器中在室温下培养15d。经过测定,该供试土壤中Pb浓度约为1000mg/kg,含水率约为17.5%。
[0027]电动力富集实验操作步骤:实验开始前,先往土柱室中加入KI溶液,然后将供试土样缓缓注入土柱室,于KI溶液充分混合(水土比为1:2)以除去土壤中的气泡,避免增大电阻。阴阳极液均为蒸馏水,使阳极液面、供试土壤及阴极液面在同一高度,打开蠕动泵,向阴阳极室内通入蒸馏水,运行`24h,使土柱室内的土壤溶液达到饱和状态。然后开始通电,两极间电压恒为20V (即电势梯度为lV/cm)。供试土壤处理240h后,关闭电源,从反应装置的各个采样口取出各区域的土样并在温室下风干至恒重,然后研磨成细小颗粒,过2mm筛储存待用,再对其经过HNO3-Hf-HCIO4消解,最后测定Pb浓度及其他性质。
[0028]结果显示:实验结束后土壤pH在5.9~8.1之间(从阳极区到阴极区),电渗流量最高达到390ml ;重金属铅从阳极区域逐渐富集在阴极区域,1#、2#取样处Pb的迁移率分别达到62.1%和53.3%,3#、4#的土壤中Pb迁移率逐渐降低,而5#取样处土壤中Pb的含量达到1433mg/kg,远远高于初始土壤中Pb的含量。说明污染土壤中的铅通过电动力学作用能够较快速的富集在某一区域。
[0029]实施例4铅污染土壤的修复
[0030]采用图1所示的装置,电动力富集重金属装置主体是一个长方形有机玻璃槽,其组成包括土柱室(20cmX 15cmX 10cm)、电极室(5cmX 15cmX 10cm)、稳压直流电源、高纯石墨电极(IOcm2X 10cm)、蠕动泵等。实验时阳极室和土柱室之间以一层滤纸相隔,阴极室和土柱室之间以一层阳离子交换膜(CEM)相隔,不仅可以防止土壤进入电极室,还可以阻止阴极产生的0!1_进入土壤,导致土壤pH升高而降低重金属Pb的去除效果。电极间距离为20cm,电势梯度为lV/cm。阴阳两极分别使用一套循环系统清洗电极。两个调节池内溶液均为1000mlKI+I2混合溶液。蠕动泵(BT100-2J,河北兰格蠕动泵有效公司)速率为30ml/min0此外,在修复槽下端等距离设置5个取样孔,槽底层铺一层石英砂覆盖取样管,通过均匀渗透取样分析各项指标。
[0031]实验土壤属于黏性土壤。取土样,风干磨细,过2_筛后储存待用。称取一定量硝酸铅,溶于去离子水中,加入到土壤样品中,充分搅拌混合均匀,然后盛放于瓷容器中在室温下培养15d。经过测定,该供试土壤中Pb浓度约为1000mg/kg,含水率约为17.5%。
[0032]电动力富集实验操作步骤:实验开始前,先往土柱室中加入KI溶液,然后将供试土样缓缓注入土柱室,于KI溶液充分混合(水土比为1:2)以除去土壤中的气泡,避免增大电阻。阴阳极液均为蒸馏水,使阳极液面、供试土壤及阴极液面在同一高度,打开蠕动泵,向阴阳极室内通入蒸馏水,运行24h,使土柱室内的土壤溶液达到饱和状态。然后开始通电,两极间电压恒为20V (即电势梯度为lV/cm)。供试土壤处理240h后,关闭电源,从反应装置的各个采样口取出各区域的土样并在温室下风干至恒重,然后研磨成细小颗粒,过2mm筛储存待用,再对其经过HNO3-Hf-HCIO4消解,最后测定Pb浓度及其他性质。
[0033]结果显示:实验结束后土壤pH在5.9?8.1之间(从阳极区到阴极区),电渗流量最高达到390ml ;重金属铅从阳极区域逐渐富集在阴极区域,1#、2#取样处Pb的迁移率分别达到62.1%和53.3%,3#、4#的土壤中Pb迁移率逐渐降低,而5#取样处土壤中Pb的含量达到1320mg/kg,远远高于初始土壤中Pb的含量。说明污染土壤中的铅通过电动力学作用能够较快速的富集在某一区域。
[0034]实施例2:铅污染土壤的修复
[0035]如上述实施例1中相同的实验装置对相同的铅污染土壤进行了铅富集实验,区别之处是在阴极室加入0.1M EDTA溶液作为阴极控制液。
[0036]电动力富集实验操作步骤与实施例1中的操作略有不同。实验开始前,先往土柱室中加入KI溶液,然后将供试土样缓缓注入土柱室,于KI溶液充分混合(水土比为1:2)以除去土壤中的气泡,避免增大电阻。阴阳极液均为蒸馏水,使阳极液面、供试土壤及阴极液面在同一高度,打开蠕动泵,向阴阳极室内通入蒸馏水,运行24h,使土柱室内的土壤溶液达到饱和状态。然后开始通电,两极间电压恒为20V(即电势梯度为lV/cm)。实验开始时,向阴阳极室通入电解液均为蒸馏水,当反应装置运行12h时,开始向阴极室内通入0.1M EDTA溶液,供试土壤总处理为240h,之后关闭电源,从反应装置的各个采样口取出各区域的土样并在温室下风干至恒重,然后研磨成细小颗粒,过2_筛储存待用,再对其经过HNO3-Hf-HCIO4消解,最后测定Pb浓度及其他性质。
[0037]结果显示:实验结束后土壤pH在3.1?10.2之间(从阳极区到阴极区),电渗流量最高达到980ml ;同样重金属铅从阳极区域逐渐富集在阴极区域,1#、2#取样处Pb的迁移率分别达到86.4%和73.3%,而5#取样处土壤中Pb的含量较高但较实施例1中的含量略低,这是由于阴极中添加了络合剂EDTA,易于Pb结合形成稳定的水溶液,可将吸附和沉淀在土壤中的Pb交换出来,随着电渗流富集至阴极室。
[0038]通过该实施案例可知,在快速富集重金属装置中添加络合剂对富集产生影响,且效果更佳。
【权利要求】
1.一种利用电动力修复污染土壤的装置,包含直流电源(I)、土壤修复反应器(13)、电极(6)、阳离子交换膜(8);所述土壤修复反应器(13)分隔为阳极室(5)、土柱室(10)、阴极室(9),土柱室(10)侧面设有取样口(11),待处理的土壤置于土柱室(10)中,土柱室(10)与阴极室(9)之间的多孔隔板上设置一层阳离子交换膜(8),阳极室(5)和阴极室(9)边设置电解液储备池(12),装有电解液,并设置电极(6),分别与直流电源⑴的正负极相连,电解液浸润土柱室(10)中的土壤.。
2.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力修复污染土壤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设置有一个蠕动泵(4)负责添加或减少阳极室(5)或阴极室(9)中的电解液。
3.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力修复污染土壤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液储备池(12)中设有搅拌器⑵用以混匀,电解液储备池(12)中还设有pH计(3),用以监测电解液pH。
4.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电动力修复污染土壤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土壤修复反应器(13)分隔采用多孔板进行分隔。
5.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电动力修复污染土壤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土柱室(10)与阳极室(5)之间的多孔隔板上设置一层滤纸(7)。
6.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力修复污染土壤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6)采用板状电极的形式,以平行布设的方式排列,且阴阳两极为即插即拔式,根据电极活性层的饱和程度更换电极。
【文档编号】B09C1/08GK203380185SQ201320430939
【公开日】2014年1月8日 申请日期:2013年7月18日 优先权日:2013年7月18日
【发明者】邹华, 计敏惠, 张涛 申请人:江南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