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筛微细臭氧气泡污水处理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876626阅读:215来源:国知局
分子筛微细臭氧气泡污水处理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分子筛微细臭氧气泡污水处理装置,包括:处理罐、臭氧发生器、水射器;污水由有所述水射器的进水口进入,所述臭氧发生器与所述水射器的吸气口连接,所述污水通过与所述水射器的出水口连接,并延伸至所述处理罐底部的管路流入所述处理罐底,污水能够从所述处理罐底部上升至顶部,通过所述处理罐顶部设置的出水口排出;所述处理罐中设置有分子筛陶粒填装的填料层;可以细化臭氧微气泡,提高臭氧利用效率,从而提高的净化效果,避免臭氧的浪费。
【专利说明】分子筛微细臭氧气泡污水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保领域中的污水处理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分子筛微细臭氧气泡污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0002]污水处理(sewagetreatment, wastewater treatment)是为使污水达到排水某一水体或再次使用的水质要求,并对其进行净化的过程。污水处理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农业,交通、能源、石化、环保、城市景观、医疗、餐饮等各个领域,也越来越多地走进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
[0003]随着我国工业的发展,各种工业排放废水造成的污染,已经到了十分严重的地步。臭氧的强氧化能力所具备的杀菌、净化、除臭和脱色作用的有效性已经在近年的实际应用中得到了证实,目前在各种类型工业废水的处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0004]臭氧与水中有机物的反应有两条途径,即臭氧直接反应(D反应)和臭氧分解产生羟基自由基(.0Η)的间接反应(R反应)。D反应速度较慢且有选择性,是去除水中污染物的主要反应洱反应产生的羟基自由基氧化能力更强,且无选择性。因此在处理废水时要充分提闻臭氧与污水的接触面积,使臭氧能有效利用。
[0005]但是,臭氧在实际应用中也存在着问题,一方面是,由于对水的溶解性不够,混合了臭氧的水,其中大部分的臭氧会散溢出来被排出,或聚集成大气泡排除,而溶解在水中能加以利用的臭氧通常情况下只有20%左右。这不仅直接影响了净化处理效果,而且要消耗更多的臭氧,增加了臭氧设备的投资并增加耗电量。另一方面,未能参与分解而排出的臭氧,也会造成一定的二次污染。
[0006]因此,如何提供一种能够提高臭氧的净化效果,使臭氧气泡在水处理过程中尽量细化并充分混合,提高处理效率节约能源,避免未参与分解的臭氧所造成的二次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0007]本实用新型提供分子筛微细臭氧气泡污水处理装置,解决了臭氧对水的溶解性不够,而导致的净化效果差的问题,以及臭氧消耗大,所导致的成本增大的问题。
[0008]本实用新型提供分子筛微细臭氧气泡污水处理装置,包括:处理罐、臭氧发生器、水射器;污水由所述装有水射器的原水进水口进入,所述臭氧发生器与所述水射器的吸气口连接,所述污水通过与所述水射器的出水口连接,并延伸至所述处理罐底部的管路流入所述处理罐底,污水能够从所述处理罐底部上升至顶部,通过所述处理罐顶部设置的出水口排出;所述处理罐中设置有填料层。
[0009]优选地,所述填料层为具有孔的分子筛陶粒,该分子筛陶粒上的孔包括:微孔和过渡孔,孔隙率大于等于35%,微孔孔径介于0.4-0.6纳米之间,过渡孔孔径介于15-30微米之间;且所述孔的平均孔径是‘=100±30纳米;所述分子筛陶粒粒径介于4-8毫米之间。
[0010]优选地,包括:止回阀,设置于所述水射器与所述处理罐之间的管路上。[0011]优选地,包括:水泵,设置于靠近所述水射器出水口一侧的所述管路上。
[0012]优选地,所述处理罐内的管路设置于所述处理罐的中心位置。
[0013]优选地,包括:布水器,设置于所述处理罐底部的管路上。
[0014]优选地,所述处理罐为多个,以串联的形式连接。
[0015]优选地,所述水射器为文丘里水射器。
[0016]优选地,包括:设置于所述处理罐顶部,并位于所述管路上的三位阀门。
[0017]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分子筛微细臭氧气泡污水处理装置,所述臭氧发生器产生的臭氧,能够被水射器的吸气口吸收,并利用水流通过水射器的喉径时速度加快产生的负压,将臭氧吸入到污水中,一同注入管路中并沿管路8流入至所述处理罐底部,污水在所述处理罐内自下而上流动,在处理罐内流动的过程中,污水与设置在所述处理罐内的填料层接触,使污水中的臭氧形成微细气泡随水流上升,进而提高臭氧与污水的接触面积,有效提高臭氧的净化效率;另外,由于本装置使得臭氧微细气泡化的效果好,可以将臭氧用量减少到常规方式的30%即可取得良好的效果,由于臭氧发生器的价格与其产生臭氧的能力成正比,因此,大大节约了臭氧发生器设备的投资;以及在污水处理罐中使用填料层,还能利用填料层的高效吸附性去除水中污染物。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和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和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9]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分子筛微细臭氧气泡污水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号说明
[0020]臭氧发生器I ;水射器2 ;蝶阀3 ;自吸式水泵4 ;止回阀5 ;第一压力表6 ;三位阀门7 ;管路8 ;布水器9 ;分子筛陶粒10 ;处理罐11 ;第二压力表12 ;调节阀13。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 下面将接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2]请参考图1所示,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分子筛微细臭氧气泡污水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分子筛微细臭氧气泡污水处理装置,包括:处理罐11、臭氧发生器1、水射器2 ;污水由有所述水射器2的进水口进入,所述臭氧发生器I与所述水射器2的吸气口连接,所述污水通过与所述水射器2的出水口连接,并延伸至所述处理罐11底部的管路流入所述处理罐11底,污水能够从所述处理罐11底部上升至顶部,通过所述处理罐11顶部设置的出水口排出;所述处理罐11中设置有分子筛陶粒。
[0024]具体地,将分子筛装进处理罐11中,装载量为处理罐11容积的50% -70%之间。所述臭氧发生器11产生的臭氧,能够被水射器2 (文丘里水射器)的吸气口吸收,并利用水流通过文丘里水射器2的喉径时速度加快产生的负压(文丘里原理),将臭氧吸入到污水中,一同注入管路8中。所述管路8延伸至所述处理罐11底部,为了更好的使污水能够进入到所述处理罐11底部,在所述水射器2出水口与所述处理罐11之间的管路8上设置了自吸式水泵4,所述污水在自吸式水泵4的作用下产生水压,能够使污水更好的到达所述处理罐11的底部。污水在所述处理罐11内自下而上流动,最终从所述处理罐11上部的出口流出。在整个处理罐11内流动的过程中,污水与设置在所述处理罐11内的具有分子筛陶粒的填料层接触,使污水中的臭氧形成微细气泡随水流上升,进而提高臭氧与污水的接触面积,有效提闻臭氧的净化效率。
[0025]本实用新型在处理罐11中使用具有分子筛陶粒的填料层,不仅能够形成细微的气泡,还能利用分子筛的高效吸附性去除水中污染物。臭氧配合分子筛使用,能有效分解分子筛微孔中的吸附物,提高吸附性材料寿命。
[0026]本实用新型所选用的具有孔的分子筛陶粒,该孔包括:微孔和过渡孔,孔隙率大于等于35%,微孔孔径为0.4-0.6纳米,过渡孔孔径15-30微米,分子筛陶粒孔的平均直径是d50 = 100±30纳米,陶粒粒径4-8毫米。另外,本实用新型的分子筛陶粒还可以采用200目5A沸石,325目高粘度黏土,1000目硅藻土,325目高岭土,6000目电气石粉,按照20%,35%, 5%,15%, 25%的比例混合造粒,然后按常规方法烧制而成,最高烧结温度800°C。
[0027]依据上述内容,污水通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分子筛微细臭氧气泡污水处理装置所产生的微细臭氧气泡的粒径极其微小,直径只有10?100 μ m,气泡和废水的接触面积提高了 2000倍以上,溶解度提高了 5倍,臭氧得到充分利用。而且,由于本装置能够使臭氧微细气泡化的效果好,可以将臭氧用量减少到常规方式的30%即可取得良好的效果。由于臭氧发生器I的价格与其产生臭氧的能力成正比,因此大大节约了臭氧发生器I设备的投资,并且可节约为产生臭氧所消耗的电能和纯氧资源。
[0028]为避免所述污水与臭氧倒流并方便水泵4的停机及维修可以在所述处理罐11与所述自吸式水泵4之间设置止回阀5。
[0029]为使所述处理罐11内污水出水均匀,所述处理罐11内的管路8设置在所述处理罐11中心位置上。另外,还可以在所述处理罐11管路8的底部设置布水器9,在布水器9的作用下污水均匀从管路8中流出并分散至处理罐11中。
[0030]根据污水水质的情况,所述处理罐11可以为多个,每个处理罐11之间采用串联的方式,并且污水在每个处理罐11都是采用自下而上的流动方式对污水进行处理,也就是,本实用新型可以采用过个处理罐11实现多级污水处理功能。
[0031]便于了解管路中污水的压力情况,可以在所述处理罐11与所述自吸式水泵之间设置第一压力表6,了解向所述处理罐11中注水的压力以及了解处理罐11内的初始压力;另外,还可以在所述止回阀5与所述第一压力表6上方设置蝶阀6,用于保压检修。
[0032]当所述处理罐11为多个时,可以在最后的所述处理罐11出水口处设置第二压力表12和压力调节阀13,通过压力调节阀13调节处理罐11内的压力,压力表显示最后处理罐11的内压。
[0033]污水的输送可用普通污水泵,扬程与流量根据处理量及罐体高度确定。所述处理罐11的反冲洗及排污可以通过在所述处理罐11顶部的进水管路上设置的三位阀门7,对所述处理罐11反冲洗及排污。正常情况下,工作一周左右需要启动反冲回路冲洗30分钟,反冲用水为自来水。
[0034]本实用新型提供分子筛微细臭氧气泡污水处理装置的大小由处理的水量决定,根据需要可等比放大或缩小。
[0035]处理罐11可以采取两级方式,两级总的分子筛陶粒装载量为处理污水量的5%左右。即每小时处理100吨污水,需用5吨分子筛陶粒。处理罐11需做防腐处理,罐体的直径根据水流量计算,依据是在罐中的水流速宜< 20米/小时。
[0036]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数值仅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举例,可以了解的是,本装置可以根据不同的污水水质以及处理情况进行具体设置,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上述列举的数值大小。
[0037]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分子筛微细臭氧气泡污水处理装置的优选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该实施例中的部件数量并不局限于实施例中所采用的方式,任何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分子筛微细臭氧气泡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罐、臭氧发生器、水射器;污水由有所述水射器的进水口进入,所述臭氧发生器与所述水射器的吸气口连接,所述污水通过与所述水射器的出水口连接,并延伸至所述处理罐底部的管路流入所述处理罐底,污水能够从所述处理罐底部上升至顶部,通过所述处理罐顶部设置的出水口排出;所述处理罐中设置有填料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子筛微细臭氧气泡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料层为具有孔的分子筛陶粒,该分子筛陶粒孔包括:微孔和过渡孔,孔隙率大于等于35%,微孔孔径介于0.4-0.6纳米之间,过渡孔孔径介于15-30微米之间,且所述孔的平均孔径是=100±30纳米;所述分子筛陶粒粒径介于4-8毫米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子筛微细臭氧气泡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止回阀,设置于所述水射器与所述处理罐之间的管路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子筛微细臭氧气泡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水泵,设置于靠近所述水射器出水口 一侧的所述管路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子筛微细臭氧气泡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罐内的管路设置于所述处理罐的中心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子筛微细臭氧气泡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布水器,设置于所述处理罐底部的管路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子筛微细臭氧气泡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罐为多个,以串联的形式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子筛微细臭氧气泡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射器为文丘里水射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子筛微细臭氧气泡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所述处理罐顶部,并位于所述管路上的三位阀门。
【文档编号】C02F1/28GK203382551SQ201320472448
【公开日】2014年1月8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5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5日
【发明者】朱枫林, 朱翰涛, 李建平 申请人:朱枫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