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子交换器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858200阅读:576来源:国知局
离子交换器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水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离子交换器结构,包括离子交换器罐体,所述罐体的顶部设有排气管,所述罐体的上部设有第一莲蓬头,所述罐体中部设有中排装置,所述罐体内中排装置下方设有交换剂层,所述罐体的下部设有三层石英砂层,所述三层石英砂层由上至下分别为上层石英砂层、中层石英砂层和下层石英砂层,所述罐体的底部设有第二莲蓬头,本发明离子交换器结构的出水水质好,具有良好的处理效果,而且结构简单,设备运行成本少。
【专利说明】离子交换器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水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离子交换器结构。

【背景技术】
[0002]为了去除水中离子态的杂质,现在多数采用的方法是离子交换技术,这种方法可以将水中离子态的杂质去除的比较彻底,因而能制得很纯的水。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具有良好处理效果的离子交换器结构。
[0004]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离子交换器结构,包括离子交换器罐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的顶部设有排气管,所述罐体的上部设有第一莲蓬头,所述罐体中部设有中排装置,所述罐体内中排装置下方设有交换剂层,所述罐体的下部设有三层石英砂层,所述三层石英砂层由上至下分别为上层石英砂层、中层石英砂层和下层石英砂层,所述罐体的底部设有第二莲蓬头。
[0005]所述罐体上部和下部均设有人孔。
[0006]所述中排装置包括主进水管,主进水管上面设有支管平均排列,支管上设有孔,所述孔设在支管的上半部。
[0007]本发明的工作原理为:从中排装置的主进水管进入的水,进水从主管进来后从各支管上面的孔中排出,然后进入交换剂层反应后,再依次进入上层石英砂层、中层石英砂层和下层石英砂层,最后从第二莲蓬头中排出。所述交换剂层高度一般为1.5米,所述上层石英砂层石英砂的粒度为2-4毫米,所述中层石英砂层石英砂的粒度为4-6毫米,所述下层石英砂层石英砂粒度为20-30毫米。本发明离子交换器结构的出水水质好,具有良好的处理效果,而且结构简单,设备运行成本少。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8]图1为本发明离子交换器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09]图2为本发明中排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0]其中,I为排气管,2为第一莲蓬头,3为人孔,4为交换剂层,5为上层石英砂层,6为中层石英砂层,7为下层石英砂层,8为第二莲蓬头,9为中排装置,10为主进水管,11为支管,12为孔,13为罐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11]参照图1和图2,离子交换器结构,包括离子交换器罐体13,所述罐体13的顶部设有排气管I,所述罐体13的上部设有第一莲蓬头2,所述罐体13中部设有中排装置9,所述罐体13内中排装置9下方设有交换剂层4,所述罐体13的下部设有三层石英砂层,所述三层石英砂层由上至下分别为上层石英砂层5、中层石英砂层6和下层石英砂层7,所述罐体13的底部设有第二莲蓬头8。所述罐体13上部和下部均设有人孔3。所述中排装置9包括主进水管10,主进水管10上面设有支管11平均排列,支管11上设有孔12,所述孔12设在支管11的上半部。
[0012]本发明的工作原理为:从中排装置的主进水管进入的水,进水从主管进来后从各支管上面的孔中排出,然后进入交换剂层反应后,再依次进入上层石英砂层、中层石英砂层和下层石英砂层,最后从第二莲蓬头中排出。所述交换剂层高度一般为1.5米,所述上层石英砂层石英砂的粒度为2-4毫米,所述中层石英砂层石英砂的粒度为4-6毫米,所述下层石英砂层石英砂粒度为20-30毫米。本发明离子交换器结构的出水水质好,具有良好的处理效果,而且结构简单,设备运行成本少。
【权利要求】
1.离子交换器结构,包括离子交换器罐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的顶部设有排气管,所述罐体的上部设有第一莲蓬头,所述罐体中部设有中排装置,所述罐体内中排装置下方设有交换剂层,所述罐体的下部设有三层石英砂层,所述三层石英砂层由上至下分别为上层石英砂层、中层石英砂层和下层石英砂层,所述罐体的底部设有第二莲蓬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子交换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上部和下部均设有人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子交换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排装置包括主进水管,主进水管上面设有支管平均排列,支管上设有孔,所述孔设在支管的上半部。
【文档编号】C02F9/04GK104355454SQ201410655784
【公开日】2015年2月18日 申请日期:2014年11月17日 优先权日:2014年11月17日
【发明者】刘超 申请人:刘超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