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畜禽尸体无害化处理的浮压式化制釜筒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92660阅读:21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畜禽尸体无害化处理的浮压式化制釜筒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无害化动物尸体处理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畜禽尸体无害化处理的浮压式化制釜筒装置。



背景技术:

除了正常的屠宰食用外,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及社会生产活动中有多种因素会导致畜禽的死亡,如各类疫病的传播、交通事故、自然灾害、中毒以及自然衰老等。死亡畜禽中以人工饲养的畜禽占绝大多数,亦包含人们饲养的宠物及部分野生畜禽。无论是正常死亡或各种原因引起的非正常死亡的畜禽尸体一般都携带多种病菌,若不及时处理或处置失当,尸体将会很快腐败分解,散发恶臭污染空气并使有害微生物污染土壤及水源,尤其是因疫病死亡的畜禽尸体在可能引起更大面积疫病发生的同时也可能将人畜共患的疫病感染给人类,从而导致公共卫生领域的危机。

我国是传统的畜禽饲养和消费大国,受到养殖技术和管理水平的限制以及季节性疫病的影响,几乎每年各地都有各种原因引起的大量畜禽死亡。根据2011年农业部的统计,大牲畜(牛、马、驴、骆驼)的存栏数为1.2亿头(峰),猪4.7亿头,羊2.8亿只,家禽55.5亿羽。按照平均死亡率大牲畜为1.5%、猪为3%、羊为2%、禽类为5%计算,每年的死亡畜禽数量也是十分庞大的。如此大量的畜禽尸体如不及时有效地处置将对生态环境、人身健康和公共卫生安全造成巨大威胁。如2013年初发生了轰动全国的黄浦江死猪漂流事件,两个月的时间从黄浦江中打捞的死猪尸体超过1万具。该事件充分暴露了我国在畜禽养殖产业中畜禽尸体处理方面的观念、法规、设施等诸多方面的严重不足,同时也引起了中央政府的高度重视,国家及相关部委先后下达了诸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关于建立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机制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等有针对性的文件,在《意见》中还明确病死畜禽的无害化处理需以“及时处理、清洁环保、合理利用”为目标。各级政府也相应提高了对有害畜禽尸体进行无害化处置行为的财政支持力度。

目前国内常用的畜禽尸体处理方法大体有四种,分别是深埋、焚烧、化制以及发酵,其中深埋和焚烧尤为常用。而化制法目前有干湿两种途径,湿法化制在作业过程中会产生 大量的废液污水以及污浊气体的扩散,需要额外的设备进行回收处理,即便如此亦很难达到全程的清洁化要求。而现有的干法化制则需要将畜禽尸体先进行破碎再做灭菌处理,除了需要增添破碎设备外,破碎过程中容易造成有害微生物的扩散和对环境的二次污染。相较焚烧法而言,化制法可以进行有限的资源再利用,但对畜禽尸体的处置时间较长,效率比较低下,设备投资会更多。

目前现有技术中的畜禽尸体无害化压力釜装置,如CN103801544A,CN103567213A等,主要用于化制过程中提供耐受高温和高压的容器环节,但结构较为简单,缺少精确控制釜内压力和温度的系统单元。部分专利如CN20399401U整合了PLC控制单元,但仅仅使用简单的紫外杀菌和蒸汽杀菌结合方式,并未考虑釜体内部的科学设置和浮压控制,因此也就难以克服湿法化制过程中的资源浪费和废气废水过多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供一种投资规模可控、设备模块可组合、处理规模可伸缩、处理成本低廉、工艺过程清洁、生产全程零排放、畜禽资源可利用、水资源节约型的病死畜禽尸体无害化处理的装置。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畜禽尸体无害化处理的浮压式化制釜筒装置,包括釜体和釜门,其特征在于,釜体装配蒸汽进气接管、排气接管及阀门装置;所述浮压化制釜筒装置的釜体内安装有热媒介管道,釜体外安装热媒介接管;釜体内热媒介管道沿釜筒周向和轴向布置。高温热媒介通过热媒介接管进入浮压化制釜筒装置内部的热媒介管道,高温蒸汽通过蒸汽接管进入釜体内部,对所述浮压化制釜筒装置内部进行加热;浮压式化制釜筒装置与中央控制台相连,中央控制台通过调节阀门装置控制热媒介及蒸汽进入的数量和温度,并控制排气接管气体的排出数量,从而控制釜体内的温度与压力。

优选地,所述釜体内还安装有加热装置。

优选地,所述加热装置为内部流动热媒介的加热盘(管)或电力加热装置。

优选地,所述浮压化制釜筒装置上配置冷煤接管,外部冷气通过所述冷媒接管进入浮压化制釜筒装置内部。

优选地,所述浮压化制釜筒装置的釜体上还安装有温度及压力测控模块,该测试模块与中央控制台通过数据线连接或采用无线连接传送实时数据。

优选地,所述浮压式化制釜筒装置的两端或单端的釜门为快开式齿啮合式釜盖。

优选地,所述釜门上装配有安全连锁装置,在化制釜内压与大气压相平衡后,将釜盖安全打开。

优选地,所述浮压式化制釜筒装置筒体端部上设有双重密封装置。

优选地,所述釜体被安装在两个或两个以上个支座上,支座为固定支座或活动支座。

优选地,所述釜体的外壁安装有防止热量散失的保温层。

本发明的优点是:1,浮压式化制釜筒结构合理,密封严密,整体安全可靠,具有较高的使用效率。2,采用浮压化制方式,利用高压化制环节和低压化制环节的灵活组合,减少高温蒸汽的使用量,降低能耗,并大量减少污液废水的产生。3,通过沿釜筒周向和轴向布置热媒介管道,形成釜筒内高效的热对流循环,提高设备的整体化制效率,减少蒸汽使用量。4,利用中央控制台根据畜禽类别(大牲畜、猪、羊、家禽等)及净重等参数自动设定化制程序,实现灵活的模块化处理工艺。5,釜门采用多重安全模式,保证使用者的人身安全。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技术特征、发明目的与技术效果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浮压式化制釜筒装置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浮压式化制釜筒装置筒体端部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浮压式化制釜筒装置纵切面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中安全连锁装置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4所示,本发明所述的浮压式化制釜筒装置,包括釜体1和釜门2,釜体装配蒸汽进气接管21,排气接管24及阀门装置;所述浮压化制釜筒装置的釜体内安装有热媒介管道25,釜体外安装热媒介接管22;热媒介管道沿釜筒周向和轴向布置。高温热媒介通过热媒介接管22进入浮压化制釜筒装置内部的热媒介管道25,高温蒸汽通过蒸汽接管21进入釜体1内部,冷媒通过冷媒接管26进入釜体1内部,对所述浮压化制釜筒装置内部进行温度控制;浮压式化制釜筒装置与中央控制台相连,中央控制台通过调节阀门装置控制冷热媒介及蒸汽进入的数量和温度,并控制排气接管蒸汽的排出数量,从而控制釜体内的温度与压力。所述釜门1可以配置为快开式齿啮合式釜盖,有卡箍10将其与釜体1连接。釜体1内可装配加热装置4,釜体1可装配安全阀5及压力表6。釜体内可设置供运送待处理畜禽尸体料框移动的导轨7。釜体端部设有双重密封装置11,釜门2上装配安全连锁装置12。釜体被安装在活动支座8及固定支座9上。

本发明的主要工艺流程包括,将待处理畜禽尸体料框送入浮压化制釜筒内,按动中央控制台上的“准备”按钮,中控电脑首先进行系统自检,检查所有设备状态,包括浮压化制釜筒3、综合管道等,确认安全及所有设备状态正常后等待系统启动,此时操作人员可以根据显示屏上的提示信息对工艺参数进行修改或确认。确认工艺参数无误后,按动中央控制台上的“启动”按钮,系统开始启动自适应化制程序。

打开釜体蒸汽阀门,将蒸汽通过蒸汽接管21进入釜体1内部,同时高温热媒介通过热媒介接管22进入浮压化制釜筒装置内部的热媒介管道25中或选择开启电力加热装置,待釜内压力达到P1值时关闭蒸汽阀门。

随着温度和压力的升高,畜禽尸体中的水分开始外溢,脂肪、蛋白质等开始化解并部分流出或挥发至体外,且导致釜内压力的进一步增高。中央控制系统使釜体内温度保持在T1至T2之间,压力保持在P2至P3之间,该状态的保持时间为Mc分钟。利用饱和蒸汽,直接与病害禽畜接触,当蒸汽遇到畜尸而凝结成水时,则释放出大量热能,可使油脂融化和蛋白质凝固,畜禽尸体自行裂解,水分和部分已化解的脂肪、氨基酸类以及可溶杂质将导入料筐下层的承接容器内;同时借助高温和高压,将畜禽体表和体内的微生物包括造成疫病的有害微生物彻底杀灭。

打开排气阀门使釜体内压力逐渐减低,畜禽尸体加速裂解。

中央控制台根据参数(畜禽类型、重量、疫病类型等)进行自适应控制,重复上述操作,以保证不同类型的畜禽化制效率最高、杀菌效果最优。

启动抽真空系统将釜内压力降至低于1个大气压的P0值,加热装置继续保持在加热状态,使釜内温度保持在T3至T4之间,釜内压力维持在P0值左右Md分钟。此时釜内为热真空环境,畜禽尸体进一步裂解并迅速干燥,料筐下层承接容器内的脂肪混合物中的水分逐步蒸发,将逐渐形成膏状物。

停止对浮压化制釜筒1的加热,将冷媒通过的冷煤接管26注入釜体1内,使釜内温度降低至室外温度或人体可以安全承受的温度,釜内压力恢复至常压。

以上描述中的参数由中控系统根据初始参数(畜禽类型、重量、疫病类型等)进行自适应控制,以期达到化制效率的最优化。

具体实施例

实施例一:对感染口蹄疫的病死猪进行化制处理

工艺方法和化制步骤如下:

(1)按国家相关规定集中收集的病死猪三头,总重量:468kg,放入特定的料筐。

(2)将装有病死猪的料框经地磅推入以热油盘管为热媒的浮压化制釜中,关闭并密封釜门。

(4)按动中央控制台上的“准备”按钮,中控电脑开始进行系统自检,检查完毕显示系统正常。显示屏上显示的工艺参数如下:畜禽种类:“生猪”、疫病类型:“口蹄疫”、畜禽净重:“468”,预计化制时间:“150分钟”。此时操作人员可以根据显示屏上的提示信息对工艺参数(畜禽种类、疫病类型、畜禽净重)进行修改或确认。确认工艺参数无误后,按动中央控制台上的“启动”按钮,系统开始自适应化制程序。系统自适应化制程序如下:

(a)打开蒸汽阀门向化制釜中注入过热蒸汽并同时向釜内的热盘管注入热媒油,当釜内压力达到2.5Mpa时停止加压,与此同时将釜内温度控制在150℃~200℃;由于釜内生猪体内水分的蒸发,釜内压力将上升至2.5至3Mpa之间,维持该压力状态80分钟。

(b)停止加热系统,开始降温,此时釜内压力下降到1至1.2Mpa之间

(c)启动降压系统,同时对釜内重新加热。维持釜体内压力0.1Mpa至0.3Mpa,温度80℃~120℃,进行干燥50分钟。

(d)关闭釜内的加热装置并打开降温装置,将冷空气通过釜筒上的冷煤接管注入釜内,使釜内温度降低至室外温度或人体可以安全承受的温度,釜内压力恢复至常压。

(5)中央控制台提示化制完毕,打开釜门,移出料筐。猪残体送入后道加工车间加工成肉骨粉等。

综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并非用来限定本发明的实施范围。即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的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及修饰,皆应属于本发明的技术范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