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剩余氨水除油设备及除油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774749阅读:1998来源:国知局
一种剩余氨水除油设备及除油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剩余氨水除油工艺及其剩余氨水槽,尤其是配套焦油氨水分离槽的焦炉煤气净化系统的剩余氨水生产装置。



背景技术:

焦炉在生产焦炭的同时会产生荒煤气,荒煤气经过循环氨水冷却后温度降至82~86℃左右,冷却后的荒煤气和焦油氨水沿管道流动进行气液分离,液相经过焦油渣预处理将其中大颗粒粉碎后进入焦油氨水分离槽进行焦油和氨水的分离,利用比重的不同,焦油沉至分离器底部,氨水从上部回流到槽锥形地板的下部,大部分氨水至焦炉喷洒冷却煤气,多余的氨水自流至剩余氨水槽,随后依次经过溶剂脱酚和氨水蒸馏,最终至生化处理。

同时,在焦炉煤气净化以及焦油和苯的深加工过程中,会产生多种工艺废水。传统的工艺中,焦化企业会将以上工艺废水接入到机械化焦油氨水澄清槽或者焦油氨水分离槽中,经过沉淀和分离,可以回收部分有用的油类物质。

此工艺存在的主要问题为:通过焦油氨水分离器和剩余氨水槽的分离沉淀,焦油和氨水可以顺利进行分离,但是一些轻质的油类还是会伴随剩余氨水一直到后续的工段中,影响溶剂、蒸氨和硫铵装置。含油过高会导致蒸氨塔下来率变差,硫铵变色等,因此除去剩余氨水中浮油是可以有利于废水的处理。

国内采用焦油氨水分离槽生产焦油的煤化工企业,工艺废水都是直接接入到焦油氨水分离槽中,导致其生产的焦油中K、Na含量都比较高。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一种焦炉煤气冷却新工艺》,公开了一种冷却焦炉煤气及对焦油氨水进行分离的方法,具体步骤为:焦炉煤气进入初冷器进行换热,在此产生了大量的冷凝液,连通被洗涤下来的煤粉、萘和焦油等一起送至焦油氨水分离装置,再用冷凝液泵从焦油氨水分离装置,吸入焦油和氨水 的混合液送往初冷器进行喷洒。焦油氨水分离槽中除去喷洒后剩余的冷凝液在装置中进行焦油和氨水的分离。此专利取消了初冷器上段冷凝液槽和水封槽。但是对于分离后得到的焦油的质量,例如水分、含渣以及金属元素的含量没有控制手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剩余氨水除油设备及除油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剩余氨水除油设备,其包括依次连通的焦油渣预处理器、焦油氨水分离槽和至少一个剩余氨水槽,所述焦油渣预处理器的底部连通有焦油压榨泵,距离所述焦油氨水分离槽最远的一个剩余氨水槽的下部连通有剩余氨水泵。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焦油氨水分离槽的下部设有循环氨水泵,焦油氨水分离槽的底部设有焦油中间泵。

作为优选方案,在所述焦油氨水分离槽和距离焦油氨水分离槽最远的剩余氨水泵之间的剩余氨水槽的底部均设有高钠焦油泵。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焦油渣预处理器连通于焦油氨水分离槽的上部。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焦油氨水分离槽与剩余氨水槽的连通形式是焦油氨水分离槽的下部连通剩余氨水槽的上部。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剩余氨水槽内设有堰板,剩余氨水泵外侧设有排液管和积液漏斗,所述排液管上设有放空阀门。堰板在剩余氨水槽内侧5米高位置,高20cm,宽30cm。排液管从堰板引出,沿槽壁排至排水槽。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剩余氨水槽的数量为两个。

一种基于前述的剩余氨水除油设备的除油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通过焦油渣预分离器对焦油氨水中的焦油渣进行粉碎,分离出不含加油渣的焦油氨水;

将所述不含焦油渣的焦油氨水通入焦油氨水分离器中进行焦油和氨水的分离,焦油通过焦油中间泵排出,氨水通过溢流送入剩余氨水槽内,最 后通过剩余氨水泵排出。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对剩余氨水槽的改造,可以将剩余氨水中的轻质浮油通过槽内的堰板进行排出,有效的降低了剩余氨水中的含油量,对后续的废水处理起积极的作用。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发明的剩余氨水除油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剩余氨水槽的堰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焦油渣预处理器;2、焦油压榨泵;3、焦油氨水分离槽;4、循环氨水泵;5、焦油中间泵;6、第一剩余氨水槽;7、高钠焦油泵;8、第二剩余氨水槽;9、剩余氨水泵;10、堰板;11、排液管;12、放空阀门;13、积液漏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发明,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发明。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本发明的剩余氨水除油设备的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依次连通的焦油渣预处理器1、焦油氨水分离槽3、第一剩余氨水槽6和第二剩余氨水槽8,焦油渣预处理器1的底部连通有焦油压榨泵2,第二剩余氨水槽8的下部连通有剩余氨水泵9。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焦油氨水分离槽3的下部设有循环氨水泵4,焦油氨水分离槽3的底部设有焦油中间泵5。

作为优选方案,在第一剩余氨水槽6的底部均设有高钠焦油泵7。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焦油渣预处理器1连通于焦油氨水分离槽3的上部。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焦油氨水分离槽3与第一剩余氨水槽6的连通形式是焦油氨水分离槽3的下部连通第一剩余氨水槽6的上部。

作为优选方案,在剩余氨水槽内高5米的位置,增加高20cm,宽30cm的堰板10,定期提高槽内的液位略高于堰板位置,打开底部的放空阀门,可以将剩余氨水槽内的轻质油类排出,剩余氨水槽外侧设有排液管11和积液漏斗13,所述排液管上设有放空阀门12。堰板在剩余氨水槽内侧5米高位置,高20cm,宽30cm。排液管11从堰板10引出,沿槽壁排至排水槽。

传统的油水分离槽,是在槽内安装挡板,通过比重区别,油类自流和水相进行分离。本发明是自槽内设置堰板,通过液位将油类分离出来。

一种基于前述的剩余氨水除油设备的除油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通过焦油渣预分离器对焦油氨水中的焦油渣进行粉碎,分离出不含加油渣的焦油氨水;

将所述不含焦油渣的焦油氨水通入焦油氨水分离器中进行焦油和氨水的分离,焦油通过焦油中间泵排出,氨水通过溢流送入剩余氨水槽内,最后通过剩余氨水泵排出。

综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来限定本发明实施的范围,凡依本发明权利要求范围所述的形状、构造、特征及精神所为的均等变化与修饰,均应包括于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